
浅析杜十娘的的性格心理及其爱情追求的悲剧性.doc
12页浅析杜十娘的的性格心理及其爱情追求的悲剧性对于众多爱好中国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杜十娘这一人物并不陌生大家都知道杜十娘是明代作家冯梦龙短篇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1】里的主人公,是一名大胆追求真挚爱情却又因爱情理想破灭而抱持宝匣投河自尽的青楼女子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其人其事,明代文人宋懋澄“闻其事于友人”首先创作出《负情侬传》收录于《九籥集》卷五之中但是,本文所浅析的杜十娘是冯梦龙笔下的小说人物,而非《负情侬传》中记载的现实中的杜十娘短篇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情节是:明代万历年间,京城名妓杜十娘与官宦子弟李甲相爱,老鸨因李甲资财散尽于是横刀相阻意欲撵李甲出门杜十娘为了脱离风尘苦海同李甲鸳鸯双飞,因此用语言激怒老鸨设计用三百金赎身,事毕杜十娘与李甲准备南归故里途中,商贾孙富窥涎十娘美色,说服李甲用千金交换十娘,十娘闻讯后,悲愤至极却又假意答应次日凌晨,十娘立于船头,打扮的光彩照人,当众斥责李、孙二人并将无价的珍宝抛于江中,最后投江自尽杜十娘的死留给了后世读者无尽的感叹,引发了诸多的思考与探究本文通过对十娘的性格心理的份析,便于读者更深层次的感受其爱情追求破灭的悲剧;分析产生杜十娘的悲剧的原因,有利于读者认识封建制度的残酷以及封建女子低下的社会地位和妓女不幸的生活命运;有助于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现代男女平等地位等问题的解决。
本文将从小说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析杜十娘的性格心理;从杜十娘自身的因素和当时的社会现实、人类自身弱点等外在的因素探求产生杜十娘的爱情悲剧的原因一、 浅析杜十娘的性格心理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塑造了生动鲜明、血肉丰满的杜十娘形象十娘美丽大方,聪明机智,干事老练而又富有计谋,敢于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美好爱情但是又由于觉得自己出身卑贱从而产生了不自信的心理对此本文将会详细阐述冯梦龙在小说开头不惜笔墨对杜十娘进行直接描写: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由此可见其美貌非同一般富家王孙为她“破家荡产而不惜” , “千家粉面”和她相比犹如荒野丑鬼, “未逢美色”的李甲见了她“喜出望外” ,终日相守,老鸨痛失十娘,在百金面前“似有悔意” 这些侧面的描写也都说明了十娘美丽非凡如果十娘的外貌让众人倾心,那么她的智谋则让读者叹服十娘久落风尘花柳,见老鸨好利薄义因而早起从良之心但是她又不同于一般妓女“从良”的盲目冲动,她时刻为从良做着秘密的准备首先,她将财宝寄放在关系友好的姐妹那里,不为老鸨所知,这既解决了他日从良时所需的费用,而且又为日后的生活准备了物质条件。
事实证明,十娘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当交完赎金后,老鸨将十娘和李甲“扫地出门” ,分毫不让其带走但十娘并不因此而流离失所、穷困潦倒其次,在与老鸨的争斗中,十娘头脑冷静,处置果断当老鸨因李甲资财散尽无法支付开支而抱怨时,十娘适时的抓住老鸨的话茬,反语相激,迫使老鸨诅咒立下了三百金赎身费承诺但是她并没有顺从从老鸨的三日之限,而是特意拖延时日她这样做不仅打消了老鸨对她可能私藏钱财的疑心而且避免了日后交赎金时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试探李甲的真情(这也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下文将会详细叙述) 再次,当李甲因惧怕父亲而不敢回家时,十娘为其做了详备的打算 “既然仓卒难犯,不若与郎君于苏、杭胜地,权作浮居郎君先回,求亲友于尊大人面前劝解和顺,然后携妾于归,彼此安妥” 由此可见,十娘不仅聪明机智而且善解人意这样既减轻了李甲的惧父心理,增加了“好梦成真”的可能性而且又解决了当下无处安身的困扰最后,当十娘得知自己被千金“交换“时,虽然痛心疾首但还是假意答应次日清晨,她将自己打扮的光彩照人,等李甲和孙富做完“买卖”后,她拿出宝物抛洒于江中,怒斥孙福为富不仁、贪恋美色,拆散美好姻缘的卑鄙行为,痛责李甲的负心弃义、贪财好利、优柔懦弱的可悲行径,最后决然一跳,抱宝匣自沉江中。
虽然十娘的死留给了世人无尽的概叹,但是她用她的生命维护了她最后的尊严,用舆论的力量向李甲和孙富的不耻行为复仇从小说的结尾来看,十娘的死让李甲“终日愧悔,郁成狂疾” ,让孙富人财两空,“得病卧床月余,奄奄而逝” 十娘心如发丝,想他人之所未想,做他人之未敢做十娘对真挚爱情大胆追求的精神令世人为之动容虽然十娘早年“误落风尘花柳中” ,历数许多王孙公子,但是这并没有让她失去对美好真挚爱情的追求,没有丧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一心渴望过上正常的“人”的生活如前文所述,十娘时刻为其“从良” 、为其追求真挚的爱情做着精心的准备十娘虽然是“风流领袖” ,但终归受制于老鸨当老鸨见李甲拿出三百两赎身银时,她“嘿然变色,似有悔意” 十娘见状大胆以死相逼,迫使老鸨兑现诺言放其离去试想,如果老鸨果真反悔,强拆鸳鸯,十娘只能一死以报李甲“投合”之意,李甲也只有恹恹而回,抑郁数日,不了了之由此可见十娘为追求美好的爱情不惜以命相搏,可敬可叹虽然十娘美丽大方、机智勇敢、对爱情有着坚定的信念,但是由于她长时间处于风尘之中,过着卖笑谄媚的生活,因而产生了对自己人身价值的怀疑在面对官宦家庭出身的李甲面前,在纯洁的爱情面前,十娘有一种不自信的心理,是对李甲感情付出的不自信,也是对自己出身“卑贱”的不自信。
这种不自信的心理在十娘对李甲的一次次的试探中体现了出来虽然十娘对李甲的试探是其聪明机智的表现,但是这种聪明机智掩盖不了这种不自信的心理当李甲出去借款六日未归时,十娘“十分着紧’ 虽然这里有关爱的情感,但是其内心的恐慌是不言而喻的她害怕李甲用情不深听信亲友劝告就此离去,害怕自己所托非人,害怕自己的愿望化为泡影于是她“就教小厮四儿街上去寻” 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物件就是十娘的百宝箱百宝箱是十娘智慧的结晶,但是也同样体现了十娘的不自信当十娘将百宝箱从寄放的姐妹那里拿回之后,她并没有直接告诉李甲,而是每当李甲因银两发愁时,她就从百宝箱中取出少许银子以解李甲的愁思之苦她不敢将拥有百宝箱的事情告诉李甲,因为她还没有确信李甲对她的感情,她还没有真正的相信李甲,固然这对防止李甲因财而忘家有好处虽然李甲懦弱无为,是个“温存性儿” ,但是十娘没有考虑到李甲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没有照顾到李甲的心理每当李甲因钱而发愁时,十娘都会拿出银两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使李甲“自觉惭愧,也不敢窥觑箱中虚实” ,这为李甲接受孙富的千金而埋下了祸害假使十娘告诉了李甲自己拥有百宝箱,那么李甲就不会为日后的生活所需所苦闷,就会专注寻思“劝父”之法,也不会轻易相信孙富之言,酿成“卖妻”的悲剧,十娘也就可能不会投江自尽。
这一切都有着十娘不自信的心理在作祟以上就是对杜十娘性格心理的浅析与微探总的来说,杜十娘美丽机智、果断干练、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勇于反抗不幸的命运,是封建女性和风尘女子的好榜样,是一名令人可敬可叹的奇女子!但是也有着因特殊的生活经历而形成的不自信的心理二、 探求形成杜十娘爱情追求悲剧性的原因杜十娘的一生可以说是经历了“生—死—生—死”的命运第一个“生”就是指其出生,这并没有什么可说的第一个“死”是指其早年误落风尘,十三岁“破瓜” ,过着七年卖笑谄媚、行尸走肉的生活,这可谓是一“死” 第二个“生”是指其遇见李甲,见他“忠厚志诚,甚有心向她” ,于是“终日相守,海誓山盟,如夫妇一般” ,并且实施着自己“从良”的计划,这可谓是“拨开浓云,再见星空”的“重生” 第二个“死”是指其因闻讯自己被“交换” ,感到自己长期追求的爱情理想已破灭,自己渴望过上正常的人的生活的愿望已化为泡影,于是选择决然一跳,自沉于滔滔江水,用生命维护自己仅有的尊严这是二死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杜十娘由生到“死” ,由“死”到“生” ,最后又使她走向毁灭的呢?本文将从杜十娘自身性格心理的内在原因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人类自身所固有的弱点等外在原因给予探求。
1、 杜十娘的自身原因如前文所述,杜十娘性格刚强、坚贞,敢作敢为,干事老练而又富有计谋,勇于反抗不幸的命运,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但是又有着因生活而产生的不自信的心理因此,杜十娘的性格是矛盾的、复杂的正因如此,杜十娘才会经历其生生死死传奇的一生十娘虽然早年误落风尘,但是她刚强坚贞的性格没有让她就此对命运做出妥协,相反,她时刻都在筹谋着“从良”的计划当李甲和她相遇之后,她见李甲是个“温存性儿” ,“ 忠厚志诚,甚有心向她” ,于是她就和李甲海誓山盟、终日相守这些都使她感受到真情的温暖,让她由“死”到“生” ,并加快了她“从良”的步伐但是当她知道自己被遗弃、被出卖时,她“冷笑一声” ,说出“为郎君画此计者,此人乃大英雄也” ,可见其悲愤之深、心寒之极这时她意识到自己的自尊受到了他人肆意的践踏,她仍没有摆脱妓女被随意买卖的命运她强烈的自尊心不容许她对此做出妥协,她要反抗,她要用自己的美貌和生命捍卫自己的尊严,她要随自己破碎的爱情理想永远消逝,她要怒斥孙、李二人的卑鄙伎俩,她要控诉封建社会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于是她打扮的光彩照人,她在孙、李二人面前将珍宝一件一件的拿出来,借以羞辱孙富的为富不仁、李甲的贪财忘义,最后她愤怒的绝望的自沉江底,完成了她自尊的捍卫,也达到了向孙、李二人复仇的高潮。
2、 社会原因明代万历年间中国依然处于封建制度的统治之下,封建纲常与封建伦理依然蚕蚀着广大人民的心灵,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依然分解着每个社会阶层,女性依然被当作是男人的附属品,流落风尘的女子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她们的社会地位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她们处处受到他人的歧视与排挤在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李甲的父亲李布政作为封建家长的代表,始终维护着封建意识所固有的伦理与纲常虽然他在小说中没有出现,但是他就像一个“幽灵”始终左右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左右着杜十娘走向毁灭的命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李甲懦弱无能的性格的形成与李布政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明代“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坑害了一大批像李布政、李甲这样的读书人,他们为求“功名’,长时间处于各种条例的限制之中,逐渐消磨了他们的意志,只知一昧的顺从,没有奋起反抗的勇气与决心当然他们在处理现实生活的问题中也不知变通,总是恪守着封建制度所固有的伦理与纲常的规定所以当孙富对李甲发出”但不知尊府中能相容否?’的问题时,李甲“真心”的回答:所虑者老父性严,尚费踌躇耳这样李甲就给了孙富离间的可趁之机,可以说,李甲将杜十娘再次出卖有大部分原因是受迫于李布政的淫威所以说,残酷的封建制度对杜十娘爱情追求的悲剧的产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明代万历年间正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萌发期,新的经济形式动摇了传统的自然经济的通知地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阐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因此,这种新的经济形式的出现必然引起人们意识形态的相应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有好坏之分中国明代万历年间新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社会各阶层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对于商人而言中国商人自封建社会以来都受到封建政府的压制与限制,他们的社会地位长期得不到认可,因而他们心中有着强烈的自卑感,他们努力寻求一种方式来体现他们的价值与作用有些商人用“捐款积善”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有些商人为富不仁,妄图用金钱的力量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与作用,孙富就是这其中的代表孙富垂涎十娘美色,为了得到十娘,他设计引李甲“上钩” ,并巧言佞色的威吓李甲以促成其用千金收买十娘的目的孙富只是当时黑暗社会的一个影子在当时那个自尊、良心都可以买卖的社会,十娘企图用纯洁美好的心灵来追求真挚美好的爱情,可见其追求路途的困难她爱情追求悲剧的产生也就不只是“祸不单行”了3、 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作用集体无意识”是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用语荣格为“集体无意识”下的定义是【2】:“集体无意识是心灵的一部分,它有别于个体潜意识,就是由于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来自个人的经验,因此不是个人习得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