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型变电站地网测试技术培训教材(2).ppt

15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2049905
  • 上传时间:2018-08-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10MB
  • / 15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型变电站地网测试技术(大型变电站地网测试技术( 2 2))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DL/T475DL/T475——20062006《《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修订过程导则》修订过程受中电联和电力行业高电压标委会委托,由 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所和广东电力科学研究 院所作为主要修编单位,于2003年10月20日启动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6年5月6日发布 ,实施时间为2006年10月1日参编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厦门红相电 力设备公司、西安四方机电有限责任公司、苏州 工业园海沃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电力试验研究 所、天津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电力科学研究院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广西电力试验研究院、 浙江电力试验研究所以及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和 重庆大学等院校新修编导则新修编导则””有如下重要改变有如下重要改变(1)测试内容不仅仅是接地阻抗一项指标,增加了电气 完整性、场区地表电位梯度测试等重要内容,给出了各 项测试结果的参考界定值;在技术观念上强调对接地装 置的各项参数全面考核,综合判断,而不是片面强调某 一项指标 (2)取消了“原导则”中接地电阻四极法测试以及一些 在实际中较难把握、很难实现的规定。

      (3)从结构上对“原导则”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术语和 定义、安全注意事项、评判的参考标准等,充实丰富了 各项细节内容 (4)线路杆塔接地阻抗测试中严格规范了钳表法的使用 (5)土壤电阻率测试增加四极非等距法的内容新修编新修编““导则导则””推荐了类工频小电流测试(接近推荐了类工频小电流测试(接近 工频又异于工频)作为抗工频干扰的手段,同时工频又异于工频)作为抗工频干扰的手段,同时 又规范这种测量方法的使用(要求测试电流大于又规范这种测量方法的使用(要求测试电流大于 3 3A A)我院高压室自从2006年7月装备澳大利亚红相公 司的8000型变电站接地参数测试系统后,已采用 该测试系统的类工频小电流法完成将近30个运行 和基建变电站和发电厂接地网接地电阻测量,同 时与传统的工频大电流法测试进行比对分析,积 累了一定的测试数据和经验,论证了采用类工频 小电流法代替传统工频大电流法的等效性和优势 也初步论证了对于运行的无法拆除避 雷线的变电站,采用类工频小电流法 并结合避雷线分流的测量以剔除避雷 线分流的影响,获得较为真实的变电 站接地电阻,解决一直以来运行变电 站由于带着避雷线而导致接地电阻测 量不准确的难题的可行性,为运行变 电站接地网状态评估提供正确的依据 。

      测试导则内容及修编条文说明测试导则内容及修编条文说明标题少了标题少了““工频工频”” (1)接地装置的电气完整性测试是本导则 重点推荐的内容,它是测试设备之间的直 流电阻值实际对比试验证明直流电阻测 试对发现设备接地缺陷效率更高,受现场 干扰影响小南网预试规程要求有条件的 单位采用直流5A进行测试 (2)导则推荐采用异频法解决抗干扰问题 1 范围范围2 关于定义关于定义接地装置的电气完整性接地阻抗场区地表电位梯度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4 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试的基本要求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试的基本要求4.1内容4.2 测试时间4.3 测试周期4.4 测试结果的评估5 接地装置的电气完整性测试接地装置的电气完整性测试5.1 方法 5.2 测试的范围 5.3 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 5.4 测试仪器 5.5 测试结果的判断和处理6 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试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试6.1 基本要求 6.1.1 试验电源的选择 a) 推荐采用类工频小电流法测试大型接地装 置的工频特性参数,试验电流宜在3~10A,频率 在40~60Hz范围,异于工频又尽量接近工频,且 仪器设备符合6.5的要求。

      LEM、AVO的DET 2/2型接地摇表,使用 100~128Hz的频率也是采用异频法的测试原理, 但由于输出的测试电流太小(几十mA的量级) ,对于大短路电流系统的接地网测试来说,仍不 能很好地解决抗干扰问题1)干扰大时出现“ 高噪声”;(2)部分测量不准 b) 如果采用工频电流测试大型接地装置的工 频特性参数,则应采用独立电源或经隔离变压器 供电,并尽可能加大试验电流,试验电流不宜小 于50A,测量仪器符合6.5的要求,并要特别注意 试验的安全问题,如电流极和试验回路的看护 与原导则的修改之处是,对工频大电流法 测试电流的要求从至少30A提高到至少50A,一方 面是与国标对应,即行业标准要高于国标,另一 方面,从我们的测量实践也发现,即使施加30A ,获得的信噪比仍太低,测试结果不可信,如沙 角、珠江LNG、景湖站,即使加到90A仍不理想, 此外变电站的检修电源容量太小提出了问题,解 决办法仍然是采用异频小电流法 6.1.2测量回路的布置6.1.3 电流极和电位极6.1.3 电流极和电位极6.1.4试验电流的注入6.1.5 试验的安全6.2 接地阻抗的测试接地阻抗的测试•6.2.1 测试方法 •6.2.1.1 IEEEIEEE推荐的电位降法推荐的电位降法6.2.1.2 电流-电压表三极法 a) 直线法电位极P应在被测接地装置G与电流极 C连线方向移动三次,每次移动的距离为 dCG的5%左右,如三次测量的结果误差在5 %以内即可。

      大型接地装置一般不宜采用直线法测量 如果条件所限而必须采用时,应注意使 电流线和电位线保持尽量远的距离,以减 小互感耦合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b) 夹角法 •只要条件允许,大型接地装置接地阻抗的测试 都采用电流-电位线夹角布置的方式dCG如 6.1.2的要求,即3~5D,对超大型接地装置则尽 量远;dPG的长度与dCG相近接地阻抗可用公 式(2)修正 如果土壤电阻率均匀,可采用dCG和dPG相等的等 腰三角形布线,此时使θ约为30°,dCG=dPG=2D 原导则中有四极法,与会代表都反映实际 应用中很难把握,测试误差很大,一致意 见是不再推荐这种方法6.2.1.3 接地阻抗测试仪法接地装置较小时,可采用接地阻抗测试仪(接地 摇表)测接地阻抗,接线图见图3图3中的仪表是四端子式,有些仪表是三端子式 ,即C2和P2合并为一,测试原理和方法均相同, 与三极法类似,布线的要求也参照三极法执行6.2.2 干扰的消除 a) 通常接地装置中有不平衡零序电流,为消除其 对三极法测试接地阻抗的影响,除了增大测试电 流,还可采用倒相法6.2.3 接地阻抗的理解和判断接地阻抗是接地装置的一个重要参数,但并不 是唯一的、绝对的参数指标,它概要性地反映了 接地装置的状况,而且与接地装置的面积和所在 地的地质情况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判断接地阻抗 的是否合格,首先要参照DL/T 621-1997中的有 关规定,但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包括地形、 地质和接地装置的大小,综合判断6.3 场区地表电位梯度测试本导则推荐的场区地表电位梯度测试是一项 区别于传统概念的测试项目,实践证明又是一项 能够直观有效地判断地网状况的测试,也是本导 则的重要修订内容当然这项试验对仪器的要求 较高,试验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但只要有关厂 家仪器开发的方向正确,试验人员方法得当,都 不是什么问题这项测试已在东北电网几乎所有 大型接地装置的测试中广泛应用,取得了丰富成 熟的测试经验和大量有价值的测试结果,有效地 指导接地装置的改造工程,值得在全国范围内大 力推广,进一步取得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接地装 置的测试经验,修订完善相关的标准和规程6.4 跨步电位差(压)、接触电位差(压)和转 移电位测试及结果判断跨步电位差和接触电位差的安全界定值参见 DL/T621­1997跨步电位差一般不宜大于80V; 一个设备的接触电位差不宜明显大于其它设备, 一般不宜超过85V;转移电位一般不宜超过100V 原导则中提到跨步电势测量时,“测试电流应在 接地短路电流可能注入的地方注入”,而实际上 谁也无法预知系统短路将在哪个设备上发生,对 所有设备依次注入电流地测试又不现实;同样接 触电势测试时,也不可能带按原导则要求。

      8.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8.1 一般要求 8.2 单极法 8.3 四极法 8.3.1 测量方法单极法和四极等距法或称温纳法均沿用 原导则的写法,结构上做些微调增加了四 极非等距法,也称施伦贝格-巴莫法,以增 加本导则的适用性四极非等距法在理论和 实践上都是较成熟的方法,在GB/T17949.1 -2000中也被引用8.3.2 测量要求及结果处理被测场地土壤中的电流场的深度,即被测土壤的 深度,与极间距离a有密切关系当被测场地的面 积较大时,极间距离a也相应地增大土壤电阻率测量注意事项 (a) 尽量减小地下金属管道的影响 (b) 尽量减小土壤结构不均匀性的影响异频法的提出异频法的提出测量信号干扰问题 测量过程复杂, 工作量过大 避雷线和电缆出线外皮分流测量大电流法的缺点: 不安全、测分流不行、运行站测跨步电压 尤其是接触电压不理想,电压和电流极放线受限制 随着试验技术和仪器设备水平的提高,目 前类工频小电流法的测试仪器精度很高, 分辨率可达0.1mV,带宽非常窄,可达1Hz ,使得接地装置的测试电流能够控制在 10A以下,安全简便,对电力系统正常运 行没有干扰,是今后接地测试技术发展的 方向,本导则鼓励采用这种方法。

      大地中可能存在较大的零序电流,尤其是运 行中且出线较多的变电站,基建的变电站情况稍 好,它不仅流入测量电流回路,影响电流读数, 还在电压回路上形成压降,影响电压读数如在 测量某500kV变电站接地阻抗时发现,干扰电流 有时大于2A,干扰电压有时大于3V通常可用两种方法来减小地中零序电流的影 响,一是增大工频试验电流,二是采用倒相法 增大工频试验电流即为增大信噪比,但即使将测 试电流提高到50A~100A,在某些情况下电压与 干扰电压处于同一数量级更何况在某些情况下 ,如土壤电阻率高的岩石地区无法找到合适的电 流极,将测试电流升到10A也很困难为了有效地解决零序电流对接地阻抗测量的 影响,美国国家标准ANSI/IEEE 81:1983中较早提 出了异频法,即注入频率不同于电网频率的测试 电流,我国在2000年发布的国标中引用了该标准 ,新修编的电力行业标准中也推荐采用异频法测 量接地装置的接地阻抗采用异频法,不仅解决了地中零序电流的干 扰,而且高频干扰和带电运行的线路干扰问题也 迎刃而解另外,异频法还可在变电站不停电的情况下使用 新国标中提到了频率在50Hz到100Hz的仪器 ,但频率较大会导致以下问题:(a)电流的集 肤效应导致测量结果偏大;(b)接地阻抗中电 感分量可能起到决定作用,与实际情况不符;( c)接地阻抗测量值与工频接地阻抗的等效性问 题等。

      因此,适合的测量电流频率为工频 ±10Hz,在我国即为40~60Hz,该频率距工频太近,因此要求电压和电流测 量设备的通频带不仅可变,而且很窄,技术要求 很高直到上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红相公司研制 了8000型地网参数测量装置,异频法才逐渐普及 采用异频法测试存在一个接地阻抗测量值与 工频接地阻抗的等效性问题,毕竟40~60Hz的频 率距离工频还是比较远我们处理等效性的办法类工频好处: (1)放线电压极不受10kV、110kV以上线路影响 (2)关于跨步电压,运行的变电站工频测量跳 动很大,类工频稳定 (3)测量分流提供了可能,尤其是电缆沟 (4)配变中性点可以用了 (5)干扰电压景湖站、台山电厂、龙中站) 测量避雷线(包括OPGW光纤地线)、10kV电 缆出线的接地外皮和接地的变压器中性点的分流 也是异频法的优点之一,因为地中零序电流同样 可以流经避雷线,倘若在工频下测量将很难区分 零序电流和测量电流工频无法测分流,构架存在环流,110kV、10kV 电缆不平衡时也可能把工频电流测量进去使用8000型设备配套的罗哥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