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江自治县公路“三乱”防范治理.pdf
4页1 双江自治县公路“三乱”防范治理 工作情况汇报双江自治县交通局2011年1月24日检查组各位领导: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检查组一行不辞辛苦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下面,就我县公路“三乱”治理工作等相关工作作如下汇报一、基本情况目前,我县公路总里程达3535.48 公里,其中:国道 63.6公里,省道 6.5 公里,县道 7 条 327.3 公里,乡道 83 条 540.5公里,村道 478 条 1124.74 公里,专用道 21 条 107.34 公里,蔗区路 1365.5 公里全县公路基本形成了以国道214 线为骨架“二纵(即:勐忙线、勐勐—邦丙公路)、二横(即:国道214 线、邦丙乡—大文乡—忙糯乡—临翔区圈内乡公路) 、四连接(即:忙圈路向东连接临翔区圈内乡境内国道323 线,赛罕路向南连接澜沧县境内国道214 线,双耿线向西连接耿马县四排山乡、林勐线向北连接临翔区南美乡)”的公路网络原来在我县辖区内设置的收费检查站为:地税部门在小黑江设立的小黑江特产税检查站;林业部门设立的忙安木材检查站和勐峨木材检查站;双江公路管理段设立的甸头超限2 运输检查站 后来, 根据上级关于治理公路“三乱” 的要求,于 2003 年 9 月撤消了地税部门设立的小黑江特产税检查站、林业部门设立的忙安木材检查站、双江公路管理段设立的甸头超限运输检查站。
目前,我县境内设置的检查站只有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勐峨木材检查站,现设在国道214 线纸厂桥头,仅针对木材运输车辆进行检查二、自检自查情况及取得的成效(一)建全机制、明确职责、规范管理公路“三乱”加重企业和农民负担,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我县高度重视,成立了公路“三乱”工作领导小组,并把治理公路“三乱”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狠抓落实进一步健全了治理公路“三乱”的领导机制、反应机制,明确了职责,加强了管理二)辖区内检查站点的设置符合设站要求目前,我县境内设置的检查站只有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勐峨木材检查站,现设在国道214 线纸厂桥头,检查站24小时值班,不收取任何费用,仅对木材运输车辆进行检查,遇到违法运输木材的车辆,由林政执法人员依法查处三)绿色通道安全畅通我县运政部门按规定认真做好绿色通道相关手续办理工作,确保了我县绿色通道的安全畅通2010 年共按规定办理发放鲜活农产品绿色通行政50 张四)扎实开展治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我县坚持源头监管与路面治理相结合,重点治理与长效3 治理相结合,治超站点检测与道路流动稽查相结合,扎实抓好治超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为治超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共发放宣传资料2100 份分别在林勐线和勐忙线设置 2 块治超限载警示牌;在林勐线、勐黄线、勐忙线设置桥梁限载警示牌24 块二是加强对货物源头的监管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强化对货物源头的监管和巡查,县治超领导组与各主管部门、乡镇签定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职责同时,分别与我县各大宗物资运输单位(年产量在55 万吨以上的5 户, 55 万吨以下的9户,共计14 户)分别签订了《双江货运配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目标责任书》 ,将超限超载遏制在源头三是加大流动稽查的力度,组建了一支交通、公安、公路部门组成的联合流动稽查队,依法打击超限车辆一年来治超办共组织召开各类会议 5 次,出动巡逻人员56 人次 , 出动车辆 14 车次五)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执法中,我县执法人员树立“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坚持秉公执法,文明执法实施行政处罚时,实行执法公示,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执行公务时,佩戴标志,持证上岗,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目前为止,全县没有公路“三乱”情况发生,所设立的站点合法,已撤消的站点无反弹,真正把公路“三乱”治理工作落到了实处,为保障全县公路畅通,维护公路交通秩序4 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我县治理公路“三乱”、“治超”等工作在县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村公路路面等级不高,大部分路段仍存在晴通雨阻情况,制约着群众出行和农产品的安全运输二是公路执法工作涉及点多面广,交通运输管理难度大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公路“三乱”治理等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和交通法律法规的舆论宣传,形成对公路“三乱”的高压态势二是规范管理,依法行政,杜绝乱收费、乱罚款情况三是加强公路执法队伍建设,依法行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