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来水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docx
4页自来水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随着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水利基建工作将成为“十二五”计划的重中之重,水利建设的投入也将 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同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自来水厂的建设将是解决农村饮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我 公司作为我省的水利投资建设单位,多次组织员工先后到自来水厂参观学习,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1、自来水的生产?众所周知,自然降水和湖泊河流水是不能用来直接饮用的或用作生产,因为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这些 水里会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直接饮用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各国想到了对水进行处理消毒首先,从给水处理角度考虑,水体内杂质可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大类城市水厂净水处理的目的就 是去除原水体中这些会给人类健康和工业生产带来危害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细菌及其他有害成分,使净化后 的水能满足生活饮用及工业生产的需要,所以一般各自来水公司水厂采用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它包括混合、反应、 沉淀、过滤及消毒几个过程自来水流程图(1)机械混合、混凝反应处理原水经取水后,首先经过机械混合、混凝工艺处理,即:原水+水处理剂(药剂)f均匀混合f反应f矶花水自药剂与水均匀混合起直到大颗粒絮凝体形成为止,整个称混凝过程。
常用的水处理剂有聚合氯化铝、硫酸 铝、三氯化铁等现就拿碱式氯化铝为例根据铝元素的化学性质可知,投入药剂后水中存在电离出来的铝离子, 它与水分子存在以下的可逆反应:AI3+ + 3H2O <--> AI(0H)3 + 3H+氢氧化铝具有吸附作用,可把水中不易沉淀的胶粒及微小悬浮物脱稳、相互聚结,再被吸附架桥,从而形成 较大的絮粒,以利于从水中分离、沉降下来机械混合过程要求在加药后迅速完成混合的目的是通过水力、机 械的剧烈搅拌,使药剂迅速均匀地散于水中 经混凝反应处理过的水通过道管流入沉淀池,进入净水第二阶段 2)絮凝沉淀处理絮凝阶段形成的絮状体依靠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称为絮凝沉淀,这个过程在絮凝沉淀池中进行 水流入沉淀区后,沿水区整个截面进行分配,进入沉淀区,然后缓慢地流向出口区水中的颗粒沉于池底絮凝 沉淀的污泥经不断堆积并浓缩,定期排出池外 3)过滤处理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有空隙的粒状滤料层通过黏附作用截留水中悬浮颗粒,从而进一步除去水中细小悬 浮杂质、有机物、细菌、病毒等,使水澄清的过程,整个过滤处理是在滤池中进行的目前国内比较普遍采用的 是V型滤池,V型滤池是快滤池的一种形式,因为其进水槽形状呈V字形而得名,也叫均粒滤料滤池(其滤料 采用均质滤料,即均粒径滤料)、六阀滤池(各种管路上有六个主要阀门)。
它是我国于20世纪 80 年代末从法 国 Degremont 公司引进的技术 整个工作过程分为:(1)过滤过程(2)反冲洗过程 4)滤后消毒处理水经过滤后,浊度进一步降低,同时亦使残留细菌、病毒等失去浑浊物保护或依附,为滤后消毒创造良好条 件消毒并非把微生物全部消灭,只要求消灭致病微生物虽然水经混凝、沉淀和过滤,可以除去大多数细菌和 病毒,但消毒则起了保证饮用达到饮用水细菌学指标的作用,同时它使城市水管末梢保持一定余氯量,以控制细 菌繁殖且预防污染消毒的加氯量(液氯)在 1.0-2.5g/m3 之间主要是通过氯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在细菌内 部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而使细菌死亡消毒后的水由清水池经送水泵房提升达到一定的水压,在通过 输、配水管网送给千家万户2、自来水是否含有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由以上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可见河水中原有的种种悬浮颗粒及胶体物质已在混凝过程中分离而原水中的致 病微生物也已在滤后消毒处理过程中被消灭因此,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已把原水含有的有害人体健康物质去除 掉那么,生产过程中所加入的药剂呢?在去除水中原有杂质的过程中不免地加入了新的杂质这些新的杂质是 否会危害到我们的健康呢?在混凝过程中所加入的水处理剂,一般情况下都与原水的悬浮颗粒及胶体一起沉淀开来,从而不影响水出厂 时的质量。
那么,就只剩下氯气了氯气消毒法是生产自来水的最后一个环节往水里加氯气经反应后即可把水 输送到市民家庭使用如此,氯气是否会危害到我们的健康呢?以下我们来重点研究氯气氯气(CI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氯气在相同条 件下,氯气比同体积的空气重,标准状况下,它的密度3.214g/L氯气容易液化,当压强为101.3kPa,冷却到-34.6°C, 气态的氯就变成黄色油状的液态氯液态氯继续冷却到-101C,就变成了固态氯氯气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 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少量氯气会刺激鼻腔和喉头粘膜,并引起胸痛和咳嗽;吸入较多氯气会窒息致死把氯气加入水中,会发生以下反应:CI2 + H2O = HCI + HCIO因为消毒过程中氯气用量很小(一般在1L水中仅通入约0.005g氯气),可以说只要出厂的自来水符合正常 的国家标准,在自来水中的投入的氯气会完全与水反应生成其他物质,故可认为出厂的水中不含CI2上文所谓 的"使城市水管末梢保持一定余氯量",实际上应是指氯元素,而不是氯气然而,虽然氯气已完全反应,却有其他物质生成我们先来看次氯酸次氯酸HCIO)具有强氧化性,因此 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是常用的消毒剂。
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很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易发生以下反应:2HCIO = 2HCI + O2 f如此,水中有可能含有的杂质就只剩HCI 了氯化氢(HCI)是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约为空气的1.26倍氯化氢极易溶于水 (0C时,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氯化氢的水溶液叫氢氯酸,俗称盐酸,是一种强酸,具有强 的氧化性及腐蚀性由以上的方程式,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一定物质的量的氯气与水反应后最终生成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是原 来氯气的两倍由于在生产水的过程中使用的氯气的量很少,产生的氯化氢的量自然微乎其微根据生理卫生常 识,我们知道人体的胃液含有少量盐酸,故可认为微量的氯化氢并不影响人体健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外, 氯化氢是易挥发气体,基于这一性质可推知煮沸了的水几乎不含氯化氢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产过程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是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最后,我们就“饮用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社会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报告,我们发现14.3% 的人家中饮用纯净水,49%的人饮用自来水, 36.7%的人家中饮用井水在饮用纯净水的人中:约 36.7%的人认为 纯净水对人体无害,较喜欢饮用;22.4%的人认为饮用纯净水对人体有害,并不喜欢饮用;此外,还有约 40.9% 的人对饮用纯净水是否有害不太清楚,因大部分人都在饮用,也就跟着饮用。
大部分人不饮用自来水是因为目前 严重的水污染状况,表示若自然经济条件允许,愿意喝天然的河湖水或矿泉水多数人选择饮用何种纯净水大都 从品质、价钱等方面综合考虑附:国家自来水水质标准国家自来水水质标准从 2007 年 7 月 1 日起,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修订出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下称“新标准”) 将正式实施,所有自来水厂都将实施更加严格的检测标准新标准中的106项指标被分为常规检验项目和非常规 检验项目两类其中,常规检验项目42项,各地必须统一检定;非常规检验项目64项,具体实施日期由各省级 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全部指标的实施最迟不得晚于2012年7月1日城市自来水的国家标准(GB5749-85)检测项目 单位 国家标准色度度不超过 15 度浑浊度NTU不超过 3 度嗅和味不得有异嗅异味肉眼可见物不得含有PH6.5-8.5总硬度(以 CaCO3 计)mg/L450铁mg/L0.3锰mg/L0.1铜mg/L1.0锌mg/L1.0挥发酚(以苯酚计)mg/L0.002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0.3硫酸盐mg/L250氯化物mg/L250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氟化物mg/L1.0氰化物mg/L0.05砷ug/L50硒ug/L10汞ug/L1镉ug/L10铬(六价铬)mg/L0.05铅ug/L50银ug/L50硝酸盐氮mg/L20氯仿ug/L60四氯化碳ug/L3苯并(a)芘ug/L0.01滴滴涕ug/L1、 、 、六六六ug/L5细菌总数个/L100总大肠菌群个/L3总a放射性Bq/L0.1总B放射性Bq/L1.0余氯mg/L三 0.30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 的索饵场等;III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到、水产养殖区等渔业 水域及游泳区;W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 应类别的标准值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 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实现水域功能与达功能类别标准为同一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