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期卧床泌尿系感染防治PPT精选文档.ppt
19页长期卧床患者泌尿系感长期卧床患者泌尿系感染的防治染的防治 1.预防及护理预防及护理概述概述ACContents目目录录危险因素危险因素B2.第章概述概述1PART ONE3.调查分析表明,长期卧床患者中泌尿系统感染的发调查分析表明,长期卧床患者中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占有生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占有19..3%,,是医院感染的第二大因素是医院感染的第二大因素,80%的医院内泌尿系感染的医院内泌尿系感染与导尿有关与导尿有关概述概述4.概念概念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又称又称尿尿路感染:路感染:是指病原体侵犯尿是指病原体侵犯尿路粘膜或组织引起的尿路炎症路粘膜或组织引起的尿路炎症5.第章危险因素危险因素2PART ONE6.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1 年龄因素2 性别因素3 各种基础疾病 4 住院时间的关系 5 导尿及留置尿管因素 6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7 环境因素7.1年龄因素年龄因素:年龄≥60岁的患者比年龄<60岁的患者尿路感染率更高2性别因素性别因素:由于女性解剖结构,女性泌尿系感染明显多于男性8.3 各种基础疾病各种基础疾病:昏迷、长期卧床患者,随着昏迷程度的加重尿路感染率明显增高。
血糖值越高,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危险性就越大 4 住院时间的关系住院时间的关系: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住院时间>30天的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住院时间<15天的9.5 导尿及留置尿管因素导尿及留置尿管因素1 插管因素插管因素、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无菌观念不严,选择尿管不当, 2 尿管留置时间尿管留置时间 某疾控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某疾控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留置尿管留置尿管1 d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1%,留置留置2 d的感染率约为的感染率约为5%,大于大于14 d的感染率则为的感染率则为100%3 反复打开集尿系统反复打开集尿系统 42例医院内泌尿道感染患者调查表明,其中不规范膀胱冲洗和放尿有12例发生感染 10.6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病情危重,用药迫切病情危重,用药迫切住院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的延长住院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的延长真菌感染明显增加真菌感染明显增加7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建筑设计与布局及病区环境建筑设计与布局及病区环境人员的流动与操作人员的流动与操作洗手或手消毒洗手或手消毒11.第章预防及护理预防及护理3PART ONE12.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及护理1预防留置导尿相关因素引起的泌尿系感染预防留置导尿相关因素引起的泌尿系感染2缩短尿管留置时间缩短尿管留置时间3选择最佳导尿管更换时间选择最佳导尿管更换时间4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5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加强消毒隔离措施6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应用抗生素13.1 预防留置导尿相关因素引起的泌尿系感染预防留置导尿相关因素引起的泌尿系感染选择最佳的导尿方案选择最佳的导尿方案:1、导尿适应证者 2、选择适宜的导尿管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尿道口的护理:尿道口的护理:用0.05%碘伏润滑或擦拭尿道口、尿管,每天2次。
避免尿道粘膜损伤:避免尿道粘膜损伤:熟练掌握导尿技术及男女性尿道的解剖特点,采取正确的手法导尿预防尿道损伤 2 缩短尿管留置时间缩短尿管留置时间患者一旦留置导尿,根据病情尽可能早拔管,可减少相关尿道感染发生14.3 选择最佳导尿管更换时间选择最佳导尿管更换时间堵塞类患者(尿PH值>6.8),每2周更换1次导尿管非堵塞类(尿PH值<6.7),每4周更换1次导尿管4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膀胱冲洗并不能够达到预防尿路感染的目的,相反这将增加感染的风险15.5 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加强消毒隔离措施空气消毒:自然通风、空气消毒机 强化医务人员无菌观念 落实探访制度 加强监测力度 16.7 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应用抗生素病情允许,尽早给予进食或肠内营养对临床诊断为尿路感染的患者,在给予抗菌药物前应及时留取合格尿标本,在怀疑存在血流感染时应留取血标本送病原学检测,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试验结果,并据此调整抗菌药物的治疗方案.院内泌尿系感染患者常见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 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以肠球菌为主。
可以据此经验用药17.小结小结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和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严格控制导尿的适应证,加强环境的管理、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及提倡使用一次性接尿器是有效地减少泌尿系医院内感染的有效方法;对于已存在的尿路感染,应积极抗感染治疗,防止严重的并发症的出现18.谢谢观看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