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官话区二级普通话过渡语鼻韵母语音问题.docx
6页中原官话区二级普通话过渡语鼻韵母语音问题中原官话集中分布在陕西、河南及与其毗邻的甘肃、山东、山西、安徽、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陕西西安话、甘肃陇东话均属于中原官话母语为该方言,已达到二级普通话水平的普通话过渡语与北京话相比普遍地存在着鼻韵母发音问题,并且有着较高的内部一致性本文将以北京话语音为参照,以甘肃陇东和陕西西安为选点来分析二级水平的普通话过渡语在鼻韵母发音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纠正中学习和训练的办法一、北京话鼻韵母发音特点北京话中由辅音-n和-n?雷基衔玻?元音作韵头、韵腹构成两组共十六个鼻韵母,即前鼻韵母n,en,in,un,in,un,un,uen和后鼻韵母n?溃?en?溃?in?溃?on?溃?in?溃?uan?溃?ion?溃?uen?馈U虎丁夏冈遍膻谥蟹(14)胪淖芳奶氐闲牵?1.音节发音结束时,口腔中相应的发音器官要保持关闭状态,不再由口腔呼出气流,让气流从鼻腔透出,即所谓闭韵尾其中,前鼻韵母关闭时由舌尖和上齿龈完成,后鼻韵母关闭时由舌根和软腭完成2.韵头发音较轻,时值短;韵腹发音响亮,时值长;韵尾点到为止,把气流逼到鼻腔即可3.?唬?o,e等元音与它们在单韵母中的发音相比舌位前后、开口大小有所不同,具体情况为n,in,un,un中的?簧辔豢壳埃?其中in,un中的?豢?口度相对较小;n?溃?in?溃?uan?溃?中的?簧辔豢亢蛆?en?溃?uen?乐械?e舌位不前不后;on?乐械?o开口度很小。
4.口音、鼻音时段分明口音即发音时气流由口腔呼出的音素的发音,鼻音即发音时气流由鼻腔呼出的音素的发音北京话中鼻韵母元音部分的发音为口音,韵尾部分为鼻音,泾渭分明二、中原官话区二级普通话过渡语鼻韵母发音存在的问题本文从2011年普通话水平测试中随意选取了方言母语为甘肃陇东话(庆阳、平凉、天水等市)的30名考生,方言母语为陕西西安话的20名考生的录音作为抽样(其中,二级甲等的考生13人,占26%,二级乙等的考生37人,占74%)与北京话鼻韵母发音相比照经过仔细听辨对比,并结合自己平时教学培训中了解到的情况发现,中原官话区(以甘肃陇东话和陕西西安话为例)二级普通话过渡语在鼻韵母发音中普遍存在着如下语音问题1、韵尾不关闭或关闭不完全该过渡语在鼻韵母音节发音中,不是像北京话那样以一个明显的关闭来结束发音,即前鼻韵母音节结束时没有把舌尖抵在上齿龈上,后鼻韵母发音时没有把舌根抵在软腭上实施完全的关闭而只是通过口腔变小,气流由口腔呼出改为由口鼻同时呼出来结束发音正如笔者平时所见,抽样中只有4名二级甲等水平的考生在字词朗读中能有意识将前后鼻音韵尾关闭到位,语流中仍有多处不到位现象其余考生虽然都有前后鼻音意识,有29人能基本区分前后鼻韵母音节,占抽样总数的58%,但这些考生中绝大多数不能把-n和-n?拦橐胪轿唬?作完全的关闭。
只是前鼻韵母尾音靠前,近似-n,后鼻韵母尾音靠后,近似-n?馈?2、元音鼻化,口音鼻音不分明所谓元音鼻化是指鼻韵母发音中还没有发到鼻音韵尾-n和-n?朗保?仅在韵头、韵腹这些元音的发音中就有气流从鼻腔透出该过渡语中大多数人的鼻韵母发音既没有纯口音部分,也没有纯鼻音部分,只能听到一个鼻化程度由轻到重的变化过程不像北京话那样元音部分的发音为口音,韵尾部分为鼻音,泾渭分明抽样中,包括上述4名二级甲等水平的考生在内,所有考生在字词朗读中都存在鼻韵母音节元音鼻化现象,只是程度轻重有所不同而已相比较之下,二级甲等水平的考生鼻化程度明显者人数较少,只有5人,占38.5%;二级乙等水平考生鼻化程度明显者31人,占总数的83.8%尤其以前鼻韵母en,in,un,uen和后鼻韵母en?溃?in?溃?ion?溃?uen?牢?韵母的音节元音鼻化更加突出单音节朗读和语流中停顿位置的鼻韵母音节元音鼻化现象更为明显3、韵腹没被突出,时长过短北京话韵母发音时,韵腹都比较响亮,时值相对较长而中原官话区二级普通话过渡语中的鼻韵母发音,虽然不像北京话一样可以通过口音、鼻音的转化找到一个韵腹、韵尾的分界线,但从其发音过程中开口度由大到小的变化和鼻化程度的加重中还是可以听到韵腹没有被突出,与韵尾时长几乎相当。
抽样中,韵腹相对较为突出的考生只有13人,占总数的26%绝大部分考生语音中,鼻韵母韵腹、韵尾时长没有区别4、前鼻韵母元音舌位不够靠前与北京话相比,该过渡语前鼻韵母中的主要元音舌位都比较偏后具体表现为n,in,un,un中的“?弧保?in,un,中的“i,u",en,uen中的“e”等元音,在北京话中舌位都相对靠前,而该过渡语中的这些元音舌位没有前移,大体是“央”元音尤其是n,in,un,un中的“?弧保?因为开口度相对较大,听上去舌位明显偏后,大部分二甲考生也不例外抽样中,只有两名考生能有意识使元音舌位前移5、后鼻韵母过分强调鼻音该方言二级普通话过渡语中,还有一部分人为了显示其所发音节为后鼻韵母,有意突出音节中的鼻音部分,鼻化尾音发得又长又响,其中尤其以in?涝夏傅囊艚谖?最,如:“清、明、影、令”等抽样中,这种发音倾向较为明显的考生有12人,占总数的24%三、克服这些语音问题的学习方法这些已经达到二级普通话水平的学习者,主要是在听辨普通话语音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语感,在一种潜意识或者较为模糊的有意识中习得普通话,达到目前水平的正如刘照雄先生所说:“母语标准语的规范训练,是在母语(方言)习得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对语言规则的无意识到自觉认识的过程,是运用自身语感体验语言规则的过程,是对母语(包括方言和标准语)规则的认识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在母语标准语的训练中,学习者有很大的自主性,特别是方言与标准语的语音对应的联想与内省”[1]对于已经成人的学习者而言,他们就是在无意识之中运用这种联想与内省的方式掌握了普通话标准语的大部分语音,达到了中级或以上普通话水平但是我们看到,处于方言地区的人们,其普通话语音中总有方言语音遗留能完全达到标准音而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的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人甚至终身都只会讲那种所谓的“蓝青官话”因为语感毕竟是粗放的,它可以感知到普通话与方言相对应的一些语音规则,也可能感知到方言与普通话差异较为明显的语音,但对方言中没有的发音方法和方言与普通话的细微语音差异往往不能感知或“反应迟钝”我们以上所讨论的中原官话区二级普通话过渡语中的鼻韵母语音失误,就与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的不相对应有很大的关系以陇东话为例,这种方言只有开韵尾、没有闭韵尾,因此鼻韵母韵尾不关闭或关闭不完全就成为陇东人普通话语音的一个普遍问题我们还发现,未经过培训的普通话学习者,对鼻韵母中元音舌位前后的变化、韵头韵腹韵尾的时长差异并无感知甚至前后鼻音的概念也是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获得的因此,要让方言区的普通话学习者单凭语感去完成普通话标准音的学习,达到中级水平尚可,要想达到高级水平,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是不大可能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已经达到二级水平的普通话学习者在提高学习中,必须采用语言学习一一有意识学习语言的方法即必须在普通话语音理论或者在语音老师的指导下先认清自己具体的问题所在,然后开展针对性训练,才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中原官话区的普通话学习者来说,在鼻韵母语音的提高学习中,也必须采用这种学习方法继续凭语感学习语音,是难以克服以上所指出的鼻韵母语音问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