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子十二篇_(转)可惜看到的太晚了.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39062592
  • 上传时间:2024-02-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子十二篇 (五) 有鉴于贾政的无奈 《红楼梦》我记不清看过多少遍了,大约总不下二十遍吧!第一次看,是在小学五年级,那时年幼无知,似懂非懂看到《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当看到贾政痛打宝玉时,对贾政十分痛恨随着年龄增长,渐知人事,特别是有了儿子,为人之父后逐渐理解了贾政当时痛打宝玉的心情越思越觉得此一回书包含着深刻的教子之理 天下父母,哪一个不爱儿子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宝玉大展诗才,妙题联额,贾政嘴上不说,心里又何尝不喜 此时痛打宝玉,其原因,就是他自己说的\"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劝解!明日酿到他弑君弑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在那个年代里,以宝玉那种不守规矩的性格,如不严加管教,长大成人,酿成灭门之祸,并非不可能,贾政作为一家之主,身上担着千斤重担,不能不为阖家的命运考虑 宝玉无法无天性格的形成,其原因就在于贾母及王夫人的娇纵,溺爱贾政碍于贾母对宝玉的喜爱,而宝玉又真的能给贾母带来许多欢乐为了尽孝,他不得不服从母亲,但他内心深处却对宝玉性格中的叛逆性有一种极大的恐惧 袭人说得好:\"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 其实,王夫人也明白此理,请看:王夫人一闻此言,便合掌念声\"阿弥陀佛\",由不得赶着袭人叫了一声\"我的儿, 亏了你也明白,这话和我的心一样.我何曾不知道管儿子,先时你珠大爷在,我是怎么样管他,难道我如今倒不知管儿子了?只是有个原故:如今我想,我已经快五十岁的人, 通共剩了他一个,他又长的单弱,况且老太太宝贝似的,若管紧了他,倘或再有个好歹,或是老太太气坏了,那时上下不安,岂不倒坏了.所以就纵坏了他.我常常掰着口儿劝一阵,说一阵,气的骂一阵,哭一阵,彼时他好,过后儿还是不相干,端的吃了亏才罢了.若打坏了,将来我靠谁呢!\"说着,由不得滚下泪来. 接着分付每月给袭人加二两银子。

      贾母亦非不明事理之人,请看:贾母含泪说道:\\\"儿子不好,原是要管的,不该打到这个份儿!你不出去,还在这里做什么!难道于心不足,还要眼看着他死了才去不成!\"贾政听说,方退了出来. 可见,贾母并不怪贾政教训儿子,只是嫌他打得太狠了 在教学生涯中,见到了许多由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带大的孩子,大多身上有着严重的缺陷,任性、娇纵、蛮横、生活自理能力差,而懂规矩,善解人意的孩子不是没有,但与父母亲自带大的孩子相比,就少得多了 究其原因,我分析,主要是因为,隔代亲,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但祖辈的老人对第三代孩子,并没有亲生父母那种直接的责任感,他(她)们总觉得管好孩子的吃喝、安全,不让孩子受委屈,是他们的义务管教太严,一是不忍,一是怕落埋怨除非极明理,极负责任的老人才能主动地给孩子立规矩,培养孩子的正确道德观 我观察过很多老人带孩子的现象,只见过两个把孩子带的有规矩的,一个是一同事的岳父其人,系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饱经沧桑,极有学问我见到他是十五年前的事,那时,老人已七十多了同事的孩子极为出色,后考入名牌大学再一个是我的岳母,她老人家八岁即在日本纱厂当童工,虽无文化,但见多识广,责任心极强,对孩子要求很严,我的内侄女内外甥女,在她那里。

      放学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完成作业,不完成作业,别想出去玩儿在这一点上,我的母亲也没做到 所以,我提醒年轻的父母们,不要偷懒,不要轻易将孩子交给老人带,现在的孩子条件已经太好了,再加上老人的不负责任如长时间自己不管教,养成许多不良习惯后,再来管教,就会事倍功半,如再有贾母那样极有权威的老太太保护,这孩子就更难管教了 不要怪老人,老人的做法是很正常的,因为,享受天伦之乐是他们的权利,他们没有再给你教育孩子的义务,尽管许多老人主动要求承担这一任务,但真正能负起管教责任的老人,百不挑一 有鉴于贾政的无奈,所以我在教育孩子时,十分小心的既不让母亲过多干预,又注意做到不让孩子恃仗奶奶的宠爱,使性放刁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让他明白了一点,如果犯了严重错误,奶奶也不能使他避免惩罚 我儿子已经是大四的学生了,很快就要踏入社会 长这么大,我打过他三次 第一次,是在他五岁那年,恃仗奶奶的宠爱,在奶奶屋里吃饭时,满盘乱挑,没有规矩,而母亲又护着他,我多次教训,甚至罚站,都没有改过来,还到母亲面前告我的刁状万般无奈,我用妻子做衣服的竹尺,在他的屁股上狠狠地给了一下子这是他第一次尝到竹笋炒肉的味道。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在母亲那边守着我放刁母亲虽疼孙子,毕竟是明理之人,打那以后,就注意教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规矩,有了那次教训,他也就听从了奶奶的教导,逐渐学会了许多规矩 第二次,是九岁时,他的妈妈让他倒垃圾,他居然学着一些邻居的样子将垃圾扔到了楼下的空地上,恰好被我碰上,在屁股上踹了一脚从此,再也没犯同样的错误 第三次,是上初二时,迷上了电子游戏,经常不完成作业,我警告他,提醒三次不改,竹尺伺候第三次,他居然被老师派同学押送到我的学校里这一次,我没有放过他,将他按到床上用那根竹尺,打了整整十尺这是我事先与他约定的数字 儿子哭着睡了半夜,我悄悄来到他的床前,看着儿子脸上未干的泪痕,摸摸被打得红肿的屁股…… 儿子,别怨爹心狠! 待老人家骂够,我慢慢说:“娘,那根擀面杖还在吗?”母亲无语! 可能有人会说我心狠但是,如果让我重新教子,我还是会这样做的,在孩子有小错时,如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等到有一天戴上不花钱的镯子时,则悔之晚矣! 防微杜渐,是我之本意惯子如杀子,古训至理 (六) 刷碗 儿子四岁了,我与妻子商议,该让他学着干点活了 他能干点什么呢? 人天性喜享受权利,懒尽义务。

      而许多人却能够自觉的尽义务其原因何在,据我的观察和思考父母对孩子幼时的教育,培养孩子尽义务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为人父母者,必须明白一点,如果在孩子世界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也就是幼年时期,不能给孩子养成尽义务的习惯等有一天,比如说,到初中,你觉得事情不对了,要求他也应该为家庭尽点义务这时,他绝不会觉得尽义务是应该的,而会认为是父母的刁难,他会要求你理解他,而这个理解,就是理解他享受权利的需要至于义务,对不起!他脑子里没有,因为你没灌输给他这种观念,他没有尽义务的习惯到这时,你如果要管教,他会跟你耍泼放赖,或者离家出走,甚至威胁要死给你看而且,这种孩子抗挫折能力特别差,一点委屈都不能受 有鉴于此,儿子很小时,我就注意培养他的责任意识 前面说的为奶奶送饭是一例 现在四岁了,要让他干点活儿 琢磨好长时间,决定先让他学着洗手绢 自此,儿子的小手绢就是自己洗了,尽管每次他自己洗完,妻子都悄悄的给他另洗一遍请注意,一定不能让孩子看见,因为,那会减少孩子的成就感)每当看见儿子坐在小板凳上,边洗边唱歌,我感到非常高兴以后,让他洗的东西逐渐增加,直至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七岁时,我又琢磨着,应该找一件他天天都可以干的活儿,让他干。

      我瞅上了刷碗这活儿 这是一件可以天天干,又费时不多的活儿既可以让他天天有活儿干,又不会耽误功课反正,吃完晚饭马上学习也不是什么好事儿于是刷碗的任务又落到了儿子头上,尽管一开始,他砸了不少碗,可是我不在乎,砸了再买,过了几个月也就不砸了这习惯,一直坚持下来了甚至,在他参加高考的那几天,这习惯也没有改变 直至今日,只要儿子在家,晚饭后刷碗就是他的任务 他的妈妈现在已不上班,疼儿子,有时就说,不用儿子刷碗了,特别是周日晚上,吃完晚饭儿子要回学校,但儿子总是坚持刷完碗再走 为父母者,给孩子一些尽义务的机会吧!这会使孩子人生的道路走的顺利些!(七) 嘴随着腿 我母亲说过:“嘴随着腿”这话的意思是说,小孩子会说话与会走路是相关的会走路了,会说的话也就多了 老母亲没文化,却常常能说出一些至理名言 我体会,之所以嘴随着腿,是因为小孩子会走路后,接触的东西就多了,也就是实践能力提高了所以要表达的东西也就多了,自然就能学会说更多的话,思维也就更丰富 体会到这一点,我除了教儿子说话外,很注意让儿子接触更多的东西,接触更多的人 我很想教他背《三字经》,但当时这还是四旧,没人敢教孩子念这个想起老人家喜欢三李诗词,就开始教儿子背诗词。

      先是李白的《静夜思》,再是《望庐山瀑布》,《忆秦娥》;杜甫的《绝句》;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再到苏轼的《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等至儿子一岁半,已能熟练背诵四十余首古代诗词至于《三字经》,在他小学五年级时我还是教他背过了但总觉得晚了一点 在此期间,经常带他到亲戚朋友家去见见世面每至一处,总有人逗他背背诗词,儿子总是大大方方的连背带表演,赢得大家的赞赏,也赢得了不少好吃的东西他也越背越来劲 这一做法的好处有许多一是学会了说许多话;二是赢得了许多老人的欢心,特别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每当有人当面称赞孙子外孙聪明,脸上总是挂满了笑容,这种天伦之乐,是他们从儿女身上得不到的也算是儿女对老人的一番孝心吧!三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一定基础,上述诗词有一些是中小学教材的内容,尽管到真正学时,有的他已背不过了,但总是比别的学生背得快许多我想,这是记忆深处已存记忆重现的结果吧!四是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我认为,一个人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将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如果从孩子还不知害羞为何物时培养,是最容易的 现在,儿子在大学里,上台唱歌,发表讲话,主持节目,编写节目,以至与人交流,上网发言,在报上登个小文章,从未因害羞而误事。

      年轻的父母们,注意啊! 幼儿教育无小事,任何在你看来是小事的事,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从每一件小事开始你的教育吧! (八)“破坏” 学习 儿子天性喜破坏 我虽因家贫,几乎不给儿子买玩具但其姑、姨、舅因喜其活泼可爱,故所买玩具颇多什么小火车、小汽车、冲锋枪、变形金钢……但不管什么玩具,到了这小子手里,能完整过三天的极少 因为这小子玩上一天,就会对玩具的内部结构更感兴趣,似是要弄清玩具为何会动,火车为何能跑常常是将玩具拆开,守着一堆零件,左瞅右看,对来对去,原来的玩具已不见一点形状而小子却拿着自己的发明,玩得仍很高兴 对此事,我抱着既不干涉,也不鼓励的态度,任其自然去做 我觉得,这也算是教育投资如请人专门进行这种教育,一则花费过大,二则孩子也未必肯干现在他自己乐此不疲,又何乐而不为呢?何况,这投资花费极少,成效却高 在我家,只有一样东西,是小子不敢乱毁的,那就是书籍对书籍我采取了绝对保护措施由于我自小读书不易,所以对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除了我的书外,就是给他买的儿童读物也要求他不准撕毁我认为,一个不爱书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的 这种做法,也使我付出了不少代价他十岁时,我到北京学习,拍了不少纪念照。

      最后一卷有不少极珍贵的留影,如在曹雪芹故居、梁启超墓、智化寺、醇王府(宋庆龄故居)李大钊故居、广化寺……等处的留影因还剩了几张,故未冲印后陪老母看灯会,方拍完及至照片冲出,竟然全部曝光,此事令我十分恼怒,因上述去处,我可能终生未必再去故无法补偿后经追究,小子承认,是他打开暗盒研究,而弄出的事对此,我仅是告诉他,以后不要打开暗盒看,未加追究 就这样,小子在这方面的胆量越来越大,我的手表,家里的马蹄表,游戏机,水龙头,照相机,无所不拆,就差没把电视机拆开了我怀疑,这小子也干过)到十三四岁,连焊接之类的事也能干了游戏机的焊点开了,自己焊;水龙头坏了,我不干,让他干;电器出了问题,我在旁边看着让他修 逐渐,这小子掌握了不少日用技术 九七年,为了让他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