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的形式逻辑与唯物辩证法思想.doc
5页论毛泽东的形式逻辑与唯物辩证法思想 论毛泽东的形式逻辑与唯物辩证法思想 毛泽东立足于中国革命的伟大理论继承和开展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革命前辈的思想成果,对形式逻辑和唯物辩证法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进展了创造性的阐述 一、毛泽东的形式逻辑思想 1、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毛泽东认为形式逻辑只管形式,不管内容,因此没有阶级性1961年,毛泽东指出:形式逻辑只管形式,不管内容,从错误的前提推出错误的结论,在形式上也可以是正确的形式是对思维构造的要求和标准,它确保人们在思维中从构造上不犯错误思维内容的真假却靠详细科学去解决毛泽东还认为形式逻辑不应包括充足理由律1965年12月,他说:什么充足理由律?我看没有什么充足理由律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理由哪一个阶级有充足理由?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哪个阶级、哪个民族在进展思维活动时,都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都要遵循形式逻辑的根本规律,否那么,就不能正确地进展思维、表达和交流1957年,毛泽东接见周谷城,周谷城说:形式逻辑这个东西是敌我共同的武器本文由论文联盟搜集整理,我方可用,敌也可用,它没有阶级性毛泽东问:何以见得?周谷城举例说:资产阶级说,凡消费资料应该私有,所有大工厂是消费资料,所以,大工厂应该私有;无产阶级说,凡消费资料应该公有,所有大工厂是消费资料,所以,大工厂应该公有。
毛泽东笑着说:言之成理,也有力 2、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形而上学方法的关系 毛泽东认为形式逻辑不同于形而上学方法、唯物辩证法1938年3月25日,毛泽东写道:潘梓年同志寄来了他所作一册?逻辑与逻辑学?,本日看至93页,颇为新颖对于潘梓年在方法论和技术论下把形式逻辑与形而上学、辩证法区分开来,并把形式逻辑与辩证法结合起来,各司其职,共同作用于思维实际,毛泽东认为是可取的党中央编辑整理出版?毛泽东选集?时,毛泽东于1951年3月8日给田家英等人写信,指出?矛盾论?中论形式逻辑的后面几段,词意不达,还须修改在?矛盾论?正式发表时,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把形式论理的同一律与辩证的矛盾律一节删去周谷城发表?形式逻辑和辩证法?一文,反对把形式逻辑混淆于形而上学加以批判,认为形式逻辑既可为寻求真理的人们效劳,又可为形而上学和进展狡辩的人效劳有一次,周谷城当面对毛泽东说:我意见很少人赞成,我很孤立,成了众矢之的毛泽东答曰,你的意见有人赞成,并不孤立,不要害怕,要积极地写他又说:fralLgi本来就是fral的,要把它同辩证法混淆,甚至改成辩证法,是不可能的它是一门独立学问,大家都要学一点就自然科学本身来说,是没有阶级性,但是谁人去研究和利用自然科学,是有阶级性的。
毛泽东还认为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关系不同于低级数学与高级数学的关系1965年12月,毛泽东说:说形式逻辑好比低级数学,辩证逻辑好比高等数学,我看不对形式逻辑是讲思维形式的,讲前后不相矛盾的它是一门专门科学,同辩证法不是什么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关系数学有算术、代数、几何、微分积分,它包括许多部分形式逻辑却是一门专门科学任何著作都要用形式逻辑,?资本论?也要用 3、形式逻辑的应用 毛泽东很注重逻辑理论的应用,他主张写文章和文件都应具有逻辑性1955年10月,毛泽东指出: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构造,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络,不要互相冲突1958年2月,毛泽东指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准确性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问题,这些都是逻辑问题鲜明性和生动性,除了逻辑问题以外,还有词章问题如今许多文件的缺点是:第一,概念不明确;第二,判断不恰当;第三,使用概念和判断进展推理的时候又缺乏逻辑性;第四,不讲究词章毛泽东还指出:概念、判断的形成过程,推理的过程,就是调查和研究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的过程;把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传达给别人的过程,就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力推形式逻辑文集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1957年,他邀见周谷城、金岳霖和王方名,议论了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的著译等有关问题1958年,他收到周谷城的信,得知其新的逻辑著作出版,很快乐,回信说:大著出版,可资快读在毛泽东授意下中央政治研究室编辑出版?逻辑丛书?时,打算收入章士钊旧作?逻辑指要?毛泽东征求作者意见时,章士钊曾因此书印于重庆,与叛党有关而有所顾虑毛泽东笑曰:此学问之事,庸何伤!后来毛泽东看完?逻辑指要?,又对章士钊说:吾意此足为今日参考资料,宜于印行在?逻辑指要?校改完毕后,毛泽东于1959年6月7日给章士钊的回信中说:既有颇多删补,宜为几句说明即借先生之著,为之筹策随之把其代拟的序言写出毛泽东作出宜于印行的决策,有助于解决当时逻辑资料奇缺的问题 二、毛泽东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首先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阐述,恩格斯最早从中抽象和总结出来的列宁把唯物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学说,并写下了?谈谈辩证法问题?,对辩证法进展了说明毛泽东在1936年读?辩证唯物论教程?时说辩证法的本质即对立的统一法那么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讲述唯物辩证法时,结合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经历。
特别是1927年和1934年两次严重失败的教训,阐述和发挥了列宁的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本质和核心的思想此后,毛泽东屡次指出辩证法就是对立统一性或互相浸透他指出:事物的矛盾法那么,即对立统一的法那么,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那么什么是矛盾呢?毛泽东解释说:没有什么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毛泽东认为,人们的思想要正确地反映现实矛盾,就要全面地反映客观对象中矛盾双方既互相排挤又互相依赖的关系 毛泽东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联络起来他说:在人类的认识史上,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开展法那么的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两种宇宙观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成认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开展毛泽东从唯物辩证法的总体着眼,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同唯物主义与 唯心主义的对立联络起来,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开展 毛泽东系统阐述了内外因互相作用规律他认为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及其诸方面关系,内部矛盾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外因是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互相关系,推动事物开展变化,进而把开展观理解为内部联络和外部联络。
毛泽东指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其新旧两个方面的矛盾,形成为一系列曲折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新的方面由小变大,上升为支配的东西;旧的方面那么由大变小,变成逐步归于灭亡的东西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开展观的本质性概括 毛泽东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互相联络上开掘出矛盾精华思想,对矛盾特殊性作了独到深化的研究列宁认为: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如此等等列宁并未把个别和一般的范畴同矛盾范畴联络起来,毛泽东全面地分析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同整个矛盾体系的严密联络,进而提出矛盾精华思想,并强调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他指出: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根底的东西,那么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它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 毛泽东提出复杂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思想以及开展具有阶段性问题,使量变质变规律变得更加完善他认为,所谓部分质变,就是指事物开展过程的根本矛盾及为此根本矛盾所规定的过程的本质还没有消灭,即是说在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未变之前,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所发生的部分的、部分的性质上的某些变化。
1959年毛泽东在读苏联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明确提出: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的统一量变中有部分的质变,不能说量变的时候没有质变,质变是通过量变完成的,不能说质变中没有量变质变是飞跃,在这个时候,旧的量变中断了,让位于新的量变在新的量变中,又有新的部分质变部分质变思想是毛泽东对量变质变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晶,提醒了事物开展阶段性的内在根据,并联络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建立的实际,对社会主义开展阶段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 毛泽东明确提出了肯定否认规律,在事物螺旋式开展过程中演绎出波浪式开展规律他根据恩格斯和列宁的思想,结合中国社会、中国革命开展的不平衡状况,提出任何事物都在矛盾运动的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变化中向前开展,且它们的运动、开展,都是波浪式的波浪式规律是毛泽东所开展的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毛泽东的形式逻辑思想,对于充分发挥逻辑学的实际效用有重要的意义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创新,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开展观,深化推进改革开放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的形式逻辑与唯物辩证法思想是为党的思想、政治道路效劳的方法论科学,为建构中国革命和建立的理论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起始概念,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体系获得了坚实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