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四首》知识点归纳-副本.docx
4页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一、文学常识 ①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②李白(701~762)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李白青壮年时家境富裕,轻财好施③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 ④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散曲家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⑤我国古典文学当中的唐诗、宋词、元曲、汉赋、先秦散文、明清小说毋庸置疑成为我国五千年文化炫彩夺目的代表 ⑥律诗的四联分别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二、翻译与理解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①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②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③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①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②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③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象皓月一样永远长久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家信已传达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次北固山下》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的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①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②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③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④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 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
夕阳西下, (夕阳早已落下,) 断肠人在天涯, (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是散曲作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①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 ②第二层次(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