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田开发常概今及实用标准.docx
47页实用标准文档第一部份 储量类一、石油地质储量( GBn269-88)是指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储层中原油的总量地质储量(待执行标准)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已知油气储集中储藏的油气总体积,换算到地面标准条件下的油气总量二、石油储量分级及分类( GBn269-88)根据勘探、开发各阶段对油藏的认识程度将石油储量划分为探明储量 ,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三级1.探明储量: 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 可提供开采, 并获得社会效益的可靠储量,分为三类①已开发探明储量:(I类)是指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开发方案的实施已完成开发钻井和开发设施建设,并已投入开发的储量②未开发探明储量(R类)是指完成评价钻探,并取得可靠的储量参数所计算的储量③基本探明储量多含油层系的复杂断块油田,复杂岩性油田和复杂裂缝性油田,在完成地震详查,精查或三维地震,并钻了评价井后,在储量计算参数基本取全,含油面积基本控制的情况下所计算的储量2.控制储量是在某一圈闭内预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在评价钻探过程中钻了少数评价井后所计算的储量3.预测储量是在地震详查以及其他方法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油(气)流,油气层或油气显示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对有利地区按容积法估算的储量。
三、动用储量〈 ( 95〉开字第 71 号〉指已上报生产能力或已投入开发生产的探明储量四、已探明未开发储量: 〈( 95)开字第 71 号〉指除去已开发储量以外的探明储量根据勘探程度,地质认识和储量计算参数的可靠性分为落实储量,待落实储量,待核销储量,表外储量四类1.落实储量勘探工作已经完成对油气藏认识基本清楚,储量计算参数可靠,已经达到“石油储量规范”要求的探明储量2.待落实储量需要进一步做工作,搞清油气藏构造,储层以及落实储量计算参数等的探明储量3.待核销储量为储量批准后又经过进一步勘探开发评价,如评价井未钻遇油层,油层试油出水或达不到工业油流标准,含油面积、有效厚度等储量计算参数的变化,致使原批准探明储量减少的部份为待核销储量4.表外储量指 50℃时地面粘度大于 50000时超稠油储量或含硫化氢的原油,目前采油工艺技术达不到开发要求的储量五、可采储量( GBm269-8)8是指在现代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来的那一部份油量六.技术可采储量( SY/T5367-1998)是指依靠在现有井网工艺技术条件下,获得的总产油量水驱油藏一般测算到含水率 98% ,其他驱动油藏开采到技术废弃产量时的累积油量。
七、经济可采储量( SY/T5367-1998)是指在现有井网,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能从油藏获得的最大经济产油量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储量分级分类[GBn269-88 ,(95)开字第 71 号]石油储量由—¥已开发(I类)基本探明(出类)部份开发部份未开发未开发(n类)文案大全控制储量可开发不可开发近期可开发低经济效益一类 低经济效益二类地面工程限制不可开发暂无效益实用标准文档八、剩余可采储量( GBn269-88)是指油田投入开发后,可采储量与累积采出量之差九、水驱储量( SY/T6174-1995)直接或间接受注入水或边水驱动影响的储量十、损失储量( SY/T6174-1995)在目前已定的注采系统下,无法采出的储量第二部份 开发指标类1.井网( “油气田开发图集”编集工作会议纪要)指井点布置的几何形式如三角形、正方形、行列,环形等2.井网密度( SY/T6366-1998)油田(或区块)单位面积已投入开发的采油井,注水井总数f=n/Ao式中:f一井网密度n一油水井总井数(口)Ao一含油面积(km2)3.注水方式( “油气田开发图集”编集工作会议纪要)指注水井和采油井的相对关系如四点法,反九点法,行列,边外,环状:4.注采井数比( SY/T6366-1998)指水驱开发油田采油井总数和注水井总数之比noFnow= —— nw式中:Fnow一注采井数比no一采油井总数(口)nw一注水井总数(口)5.水驱控制程度( SY/T6219-1996)提法①是指现有井网条件下与注水井连通的采油井射开有效厚度与井组内采油井射开总有效厚度之比值。
提法②水驱控制程度(“油气田开发图集”编制工作会议纪要)指以注水 井为中心油层连通厚度与总厚度比6.平均单井射开厚度( SY/T6366-1998)油田(或区块或某类井)内,属同—开发层系的油水井中射开总厚度与油水井总井数的比值E howh=——————nh一平均单井射开厚度(m)how—油水井射开总厚度(m)n一油水井总井数(口)7.平均单井有效厚度( SY/T6366-1998)油田(或区块,或某类井)内属同—开发层系的油水井有效厚度之和与油水井总井数的比值£ ho+E hwhe=————————nho一采油井有效厚度(m)hw—注水井有效厚度(m)he—平均单井有效厚度(m)8.核实产油量( SY/T6366-1998)是由中转站,联合站,油库对管辖范围内的总日产油量进行计量,由此获得的产油量数据为核实产油量单位: t9.输差( SY/T6366-1998)是指井口产油量和核实产油量之差与井口产油量之比qow-qorK= ————————qowK —输差qow一井口产油量,104tqor—核实产油量,104t10.核实产水量( SY/T6366-1998) :用井口产水量和输差计算。
qor=( 1-k) qwwqwr—核实产水量104t K—输差qww一井口厂水量,10t11.综合含水(SY/T6366-1998)按月计算qwrfw= X 100qwr +qomqom——月产油量104t qwr一月核实产水量 104tfw—综合含水%12.综合气油比( SY/T6366-1998)是指开发单元所有井的总产气量与月总产油量的比qgmEgo=——————qomEgo—综合气油比m3/tqgm一标准状况下的月产气量 104m3 qom一月产油量 104t13.老井综合递减率( SY/T6219-1996)当年核实产油量扣除当年新井年产油量后,除以上年底标定日产水平折 算的当年产油量100%qoa( t) -qox( t)D= (1-qoa( t-1 )综合递减率( “油气田开发图集”编制工作会议纪要)本年度老井实际产量综合递减率=(1- ) x 100%上年末标定日产量X 36514. 自然递减率 (SY/T6366-1998)油田(或区块)老井扣除措施产油量后,年产油量下降的百分数qoa( t) -△ qo( t) -qox( t)Dn= (1- ) X 100%Qob( t—1)Dn—自然递减率 %/aqoa (t)—第t年产油量,104t△ q。
t)一第t年老井措施增油量,104tqox (t)—第t年新井年产油量,104tQob( t— 1)—第 t— 1 年标定的年产油量, 104t自然递减率( “油气田开发图集”编制工作会议纪要)本年度老井实际年产量 -措施增油量自然递减率=(1- ) X 100%上年末标定日产量X 36515.油井利用率( SY/T6366-1998)是指油井开井数占油井总井数的百分数油井利用率按月计算油井总井数指除计划关井外已投产的总井数开井数指当月连续生产时间不小于 24h 的油井井数16.老井措施有效率( SY/T6219-1996)老井年度增产措施中有增产效果的井次与增产措施施工总井次之比17.注水量( SY/T6366-1998) :单井日注水量是指井口计量的日注水量,开发单元和阶段时间的注水量均用单井日注水量进行累加得出18.吸水指数( SY/T6366-1998)是指注水井单位注水压差的日注水量日注水量吸水指数 =——————————————注水井流压—注水井静压日注水量视吸水指数 =——————井口压力单位厚度吸水指数是指单位有效厚度,单位注水压差的日注水量19.注水井利用率( SY/T6366-1998) :是指注水井开井数占注水井总数的比例。
注水井利用率按月计算 注水井总井数指除计划关井外已投产井的井数开井数指当月连续注水时间不小于 24h 的井数20.分层注水率( SY/T6366-1998) :是指实际进行分层注水井数与方案要求分层注水井数的比21.分层注水合格率( SY/T6219-1996) :是指所有分层配注井测试合格层段数与分注井总配注层段数之比22.注水井分注率( SY/T6219-1996)是实际进行分层配注井数(含—级两层分注井)与扣除不需要分注和没有分注条件之后的注水井数之比23.油水井综合生产时率( SY/T6219-1996)是指油水井利用率与生产时率的乘积24.油水井免修期是指油水井不进行动管柱的维修,连续生产的天数25.注采比( SY/T6366-1998) :开采单元注入水的地下体积与采出液的地下体积之比qjRip= ————————————qt [Bo 11-fw) / p o+fw/ p w]qj 、注水量(104 m3)qt —累积产液量( 104m3)Bo—地层油体积系数p o一地面原油密度(t/m3)fw—综合含水率(小数)p w一地面产水密度(t/m3)对于低于饱和压力开采的油藏,在计算时应考虑采出气体的体积。
注采比可按月、季、年、累积计算,分别称为月注采比,季注采比、年注采比、累积注采比26.地下亏空体积( SY/T6366-1998) :油田(或区块)累积采出地下体积与累积注水地下体积之差Vk= (wp+BoNp/ p o) — Z2 Zq iwp一累积核实产水量(104m3)Np—累积核实产油量(104m3)27.采液指数( SY/T6366-1998) :是指单位生产压差,油井的日产液量qiJ1= ————pe-pwt4佰日产液量(104t/d)单位厚度采液指数是指单位生产压差油井每米厚度的采液指数J1J1h=————— hh—油层厚度(m)28.采油指数( SY/T6287-1997) :单位生产压差的生产油量qOJo= —————△pJo— Pwf>Po的采油指数qo—油井日产油量(m3/d)Pwf一井底流动压力(MPa)Po一饱和压力 (MPa)△ P=P-Pwf J一采油指数(t/d.Mpa)P—供油面积内的地层压力(MPa)29.单井日产油水平( SY/T6366-1998) :t/d)单井当月产油量与当月日历天数的比值开发单元所属油井日产油水平的平均值为该单元的单井平均日产水平( t/d)30.单井生产时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