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栗苗(可编辑).docx
33页板栗苗第一篇:板栗苗 供板栗苗 板栗树 板栗 板栗是我国特产的一种优良干果树种,品质优良,风味佳,营养丰富发展板栗,要选择优良品种 一、育苗、嫁接及造林 1.播种育苗 选择平坦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砂质壤土作为苗圃地播种前施足基肥,细致整地,然后作床,按20~30厘米行距在苗床上开沟,按12~15厘米株距将板栗种子横放在沟内,覆土压紧 出苗后及时松土除草,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适时排灌,6~7月间追肥1次当年生幼苗可达40~60厘米每亩播量,一般在100~120公斤,可出合格苗8000~12000株 2.嫁接 以2~3年生实生苗或野生板栗作砧木对于以野生板栗或者大板栗树作砧木的,要求树体强健,无病虫害,根系发达 接穗在优良品种的单株上采取,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发育枝或结果母枝,在萌芽前45天左右剪取接穗采取后,可以放在深窖、山洞或薯井等阴凉处,用含水量为30%~35%的湿沙埋藏保存,也可以放 入塑料袋置于2~3℃的冷藏库中保存接穗贮藏期间要注意保湿,防止接穗发霉或发芽 一般以砧木树液刚刚开始流动时嫁接为好,嫁接气温为18℃的晴天为最好。
如果时间来不及,只要保持接穗不发芽,直到砧木展叶时均可以嫁接,甚至于还可以延续到5月下旬 嫁接前,应准备好嫁接工具,常用的有梭形嫁接刀、接桑刀、芽接刀、柴刀、修枝剪、木工锯、竹楔等 苗木嫁接:培育的嫁接苗木,需要在圃地嫁接圃地嫁接砧木较细,可以采取插皮舌接、芽苗砧嫁接、插皮接、小苗腹接或皮下腹接等方法进行嫁接 幼树嫁接:一般用实生苗造林的板栗园幼树嫁接在幼树各个分枝上,选择3~4个直径在2~4厘米的健壮侧枝作为砧木,在光滑处将侧枝锯断,削平切口,采用插皮舌接方法进行嫁接每个侧枝根据粗细 不同,嫁接1~3个接穗另外,幼树嫁接也可以采用劈接方法,但成活率不如插皮舌接 高枝换头:较大的板栗树需要换种时,可以选择大树上部直径小于5厘米健康侧枝作为砧木,将其锯断,进行插皮接或插皮舌接,一般以插皮接为好根据树体大小,每株可以嫁接20~100个接穗 嫁接后的管理:嫁接后,要注意除萌生长1~2个月伤口愈合,新梢长到30厘米左右时,解除包扎物当新梢长到45厘米左右时,摘心,以促进分枝,加快生长 在多风地区,为了防止大风将新梢吹折,对新梢适当进行绑扎,以保护新梢。
3.造林 板栗是阳性树种,适于微酸性土壤生长因此,造林地应选择在pH值4.6~7.5的土层深厚的阳坡或开阔地造林,其中在富含有机质、湿润且排灌良好的砂质或砂岩、花岗岩风化的砾质土壤最好, 在粘重土壤上生长和结实都较差 在栽植之前,应挖1.5米×1.5米×1米的大穴整地,苗木可以选用1~2年生大苗造林,要施足基肥,回填客土,栽植深度以根颈露出地面为宜由于板栗为异花授粉植物,要注意配置授粉品种,一般主栽品 种4~6行配置1行优良的授粉品种树 矮密早丰产园,栽植密度为2米×2米,当郁闭度达到80%时,就要进行间伐或者回缩修剪,20年后每公顷定植株数为225~675株矮密早丰产园,树冠一般为半圆形或自然开心形,主干不明显,结果早,丰 产早 栗茶混交园,应选择在坡地或平地上,板栗造林密度为4米×6.5米或5米×5米,茶叶造林密度可以为0.3米×1.3米或0.5米×1.2米,一般是2~3行茶叶栽植1行板栗,如果在坡地造林,可以将茶叶作为水土 保持带栽植在板栗行之间 栗茶混交园,要适时进行修剪或间伐,使林间郁闭度小于0.6,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要慎用化学农药。
要粮间作园,应选择平地或坡度较小的缓坡地,造林密度为4米×4米或4米×5米间种的农作物夏季距树干基部大于2~2.5米,冬季大于1米,品种可以是小麦、黄豆、花生、绿肥等,作物收获后,应该将 秸秆还园,以改良土壤 二、栗园管理 1.抚育管理 适当间种农作物,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力,促进板栗生长和丰收板栗园每年翻耕2次,第1次在晚秋或早春进行,耕深15~20厘米,第2次在处暑至白露期间,耕深12~16厘米结合翻耕, 把青草压入土内,同时用土培蔸在干旱地区,要根据地形修建拦水坝,可拦土蓄水 施肥对提高板栗产量非常重要,一般以有机肥为主,施在树冠边缘地带冬季采取环沟状沟施有机肥,沟深15~20厘米;春夏季采用放射状或穴施化肥;集中连片的大面积板栗园,可以结合春秋季翻耕施肥 在果实膨大期间,若遇秋旱,应该加强松土除草,保水抗旱,适当灌溉 2.整形 板栗的树形通过整形,可以形成自然半圆形和自然开心形两种其中自然半圆形又有两种整形方式,即主干疏层延迟开心形和变则主干形 自然开心形在60厘米处留第1个侧枝,然后在相距25~30厘米处留第 2、第3个侧枝,3个侧枝之间夹角保持在120度左右,侧枝与主干之间保持在45度左右。
主干疏层延迟开心形在60~80厘米处留第1个侧枝,然后每隔60厘米留1个侧枝,全株共保留6~8个主枝,侧枝与测值之间分布均匀 变则主干形整形在60~80厘米处留第1个侧枝,以后每隔60厘米左右留1个侧枝,侧枝与主干之间夹角保持在45度左右,共留4个侧枝,侧枝与测值之间分布均匀 3.修剪 ①结果枝修剪修剪时,首先要合理布局,使树枝布局均匀对于树冠外围形成的中等强度的结果母枝(长10~15厘米,尾枝有2~3个大芽),应疏去附近的弱母枝和细弱发育枝在树势较弱时, 弱结果母枝较多(枝长不足10厘米,尾枝有1~2个大芽),除了疏除弱发育枝和雄花枝外,还要疏除一定量的母枝,以利于形成强壮的母枝在树势强壮时,也应疏除一些密挤枝,以缓和树势②老树复壮采 用“缩放结合”的轮替更新修剪方法,按照“强放弱缩”的原则修剪;树冠外围的强壮结果母枝任其继续结果,对外围的“香头码”、“鸡爪码”等弱枝进行回缩修剪回缩修剪前,应先培养大、中、小不同年 龄的“接班枝”,以便于及时恢复树势③放任栗树的修剪对于从未修剪过的栗树,应先分年疏除过密的大型骨干枝,以改善光照条件;然后再回缩中小枝,疏除衰退枝和弱枝。
④高接换优对于低产大树, 可以利用原有骨架,选择直径1~5厘米的健康壮枝,进行嫁接,嫁接方法与苗木嫁接相同 4.减少空苞 空苞就是板栗总苞中没有处实一般减少空苞的措施为:①施硼肥每隔4~5年施1次硼肥在板栗盛花期往树冠上喷洒0.5%的硼酸(硼砂)加0.5%尿素溶液,也可以于开花前株施入0.25千克硼 砂②除雄花序在留足足够授粉雄花序的前提下,应将多余的雄花序予以疏除方法是:在雄花序长到1~2厘米时,保留新梢最顶端4~5个雄花序,其余全部疏除③合理疏蓬合理疏蓬可以有效节约养分, 提高结实率疏蓬越早越好,疏除病虫、过密、瘦小的幼蓬,一般每个节上只保留1个蓬,30厘米的结果枝可以保留2~3个蓬,20厘米的结果枝可以保留1~2个蓬④加强肥水管理,科学整形修剪大量供板栗苗 三、病虫害 目前,板栗病虫害主要有桃蛀螟、栗绛蚧、栗瘿蜂、板栗炭疽病、板栗皮疣枝 枯病、缺素症等,现介绍如下: 一、桃蛀螟 1、特点、形态和规律 属鳞翅目螟蛾科幼虫蛀食栗实,对产量、质量影响很大寄主还有桃、李、 梨、向日葵、玉米等老熟幼虫长20-30cm,幼虫头部暗褐色,胸腹部暗红褐色, 腹面淡绿色。
浙江一年4-5代,以第3-4代对板栗为害最大,老熟幼虫在果树翘皮裂 缝、落果中越冬,翌年5月羽化 2、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林间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 (2)8月上旬用30%杀螟松乳油600倍、2.5%溴氰菊脂4000倍或生物农药绿得宝 1000倍、苏力精600倍对栗蒲喷雾防治 (3)采收后带蒲存放5天以上的,用苏力精600倍液或在采收前用25%灭幼脲、 除虫脲8000-10000倍液对栗蒲喷雾,安全、有效 (4)选用油栗类抗性强的品种 (5)成虫趋光性差,灯光诱杀效果不好 二、栗绛蚧 1、特点、形态和规律 属同翅目红蚧科在板栗产区广泛分布主要寄生于1年生枝上吸汁为害,影 响萌芽和发叶,甚至造成枝杆、整株枯死雌介壳呈球形,直径4-6毫米,暗褐色 有光泽,上有黑褐色不规则斑纹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树枝的芽痕裂缝等处 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取食为害,5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一 代初孵若虫从母体内爬 出扩散 2、防治方法 (1)3月中旬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在下旬打孔注射1?1吡虫啉药液 (2)5月中旬若虫孵化盛期,用35%快克乳油800倍液、40%速扑杀1000-1500 倍液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喷雾,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
三、栗瘿蜂 1、特点、形态和规律 属膜翅目瘿蜂科,又称栗瘤蜂以幼虫在栗树芽内为害,被害芽逐渐膨大而 形成虫瘿严重时树势衰弱,可引起枝条或全株枯死一个个虫瘿内常有数条幼虫 幼虫体长2.5mm左右,乳白色,纺锺形,粗壮,无足1年发生1代,以初龄幼虫 在芽内越冬,春季树液萌动时,开始为害,5月下旬、6月上旬成虫羽化飞出产卵, 初孵幼虫蛀入芽内取食、越冬翌春形成瘿瘤 2、防治方法 (1)、冬季结合修剪清除细弱枝、内膛短小枝,消灭越冬幼虫 (2)幼龄栗园可在4月中、下旬,人工摘除虫瘿 (3)于5月下旬6月上旬成虫羽化盛期,用50%杀螟松乳油、8%敌敌畏乳剂1500 -2000倍喷洒树冠,杀灭成虫 四、板栗炭疽病 1、症状及规律 该病为害栗叶、嫩枝干和栗果,造成栗叶早落,嫩枝干枯死和栗果霉烂栗叶 受害后,叶脉间出现园形或不规则黄斑,后逐渐变为褐色,后期病斑中央灰白,上 生小黑点枝干受害,病斑椭园,黑色光滑,失水后下陷溃疡,环绕一周,枝干逐 渐枯死栗蒲受害后,蒲刺基部形成褐色病斑,栗实受害后,多数形成“黑尖”症 状,种仁病斑近园形,黑褐色,后期失水干缩。
病菌在病落果、病枝杆上越冬,翌 年春夏借风雨传播日灼、虫害机械损伤有利于病菌侵入 2、防治方法 (1)、4-5月喷65%代森锌600倍液、多菌灵800倍液,隔7天1次,连喷3次,或 在早春发芽前用4-5度的石硫合剂喷树枝抑制菌源产生 (2)、发病季节用多菌灵、退菌特800倍液于6月中旬后隔15-20天1次,连喷 3次 (3)、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冬季清除林内枯枝落叶、果 五、板栗皮疣枝枯病(疙瘩病) 1、症状及规律 为害1—8年生嫁接栗树1年生枝为主,严重影响芽、叶萌发,甚至造成全株枯 死,发病株当年通常不结果于3月底、4月初发病,1年生枝干表皮出现许多疣状 隆起小疙瘩,发芽明显受阻,受害轻者,后期可逐渐发芽、展叶较重者4月下旬 、5月上旬受阻的新芽、嫩叶逐渐枯萎,导致枝干枯死 2、防治方法 (1)、3月下旬、4月上旬树干基部打孔注药,药液以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饱 和液为宜或在4月份叶面喷雾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800倍液,间隔7-10天再喷一次 ,或用上述药剂400倍液浇根 (2)、及时清除枯死枝杆、植株,并烧毁 (3)、严把接穗关,不在发病栗园内采穗。
(4)、选用抗病品种,如:短枝型,皮色灰白型较强 六、缺素症 1、症状及规律 板栗缺素症以缺锰、缺镁、缺硼多见,使植株生长受阻或矮化缺锰症:中部叶先 出现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