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7《散文诗二首》导学案设计 (1).docx
5页7《散文诗二首》7.《散文诗二首》学案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积累生字词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金色花》,背诵经典语段3.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体验母子亲情学习重点理解诗的思想内容,体验母子亲情学习方法指导诵读体悟预习一、独学:(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匿.笑( ) 沐.浴( ) 祷.告( ) 并蒂.( ) 姊.妹 ( ) 莲蓬.( ) 菡.萏.( )( ) 攲.斜( ) 荫.蔽( )(2) 解释词语:匿笑: 沐浴: 祷告:(3) 《金色花》的作者是 (国家)作家、诗人 (姓名),他曾在 1913年获 奖,代表作有 , , 二、互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金色花》2-3 遍,感知课文内容学法指导:读准字音, 注意节奏、重音和语气,读出感情(舒缓、温馨、深情)1) 试一试,以下句子应该用什么语气去读?① 你要是叫道: “ 孩子, 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却一声儿不响.( )②“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 )③“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2) 说一说,我从 句子中,读出了一个 的孩子(或妈妈)5展示三、质疑:“ 我” 变成金色花后, 都做了哪些事儿? 孩子做的这些事, 反映了他( 她) 的性格,也表现了他(她) 的心愿。
四、点拨:1. 由小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比如:A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B“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可不可以换成“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2. 其他小组发表意见,帮助解决问题反馈五、小结: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 展开想象的翅膀,请以“妈妈,假如我变成了 ”来说一句话,表达你对妈妈的爱六、拓展: C 类练习题: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1.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 bn( )儿,看着你工作2. 走到做 dǎo( )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 )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3. 我便突然地再落.( )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A 类练习题:比较“孩子,你在哪里呀?”和后文的“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这两者的语气以及当中所包含的感情7. 《散文诗二首》学案设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结合名著导读《繁星》、《春水》,了解作者作品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荷叶—母亲》,背诵经典语段3. 理解诗的思想内容,体验母爱学习重点细读课文,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方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预习一、独学:了解作家作品。
学法提示:阅读课文注解和教材 199 页的名著导读,识记主要知识点1) 《荷叶 母亲》的作者是现代作家 (姓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宣扬 ,代表作有散文集 、诗集《繁星》《春水》2) 诗集《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 , 二、互学: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的情感展示三、质疑:文中第二、三两段从记叙的顺序来看是 ,其作用是 四、点拨:1. 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 第四段开头描写景物有什么作用?反馈五、小结:请以具体的形象作喻,来完成下列句子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六、拓展: C 类:这 篇 散 文 抒 写 和 歌 颂 的 对 象 是 , 全 文 的 点 睛 之 笔是 能背诵默写) B 类:唐 代 诗 人 孟 郊 曾 写 过 一 首 诗 《 游 子 吟 》, 其 中 的 四 句“ ” 抒 发 了与本文相同的感情写作手法上都是抓住了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的反映自己对生活的感情。
A 类: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1. 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2. 诗中用 、 、 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3. 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B. 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