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吉县二中学校调研报告.doc
3页1关于吉县二中学校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吉县二中于 1975 年建校,1976 年招生,学校占地面积 26680m2,建筑面积 13000 m2,现为十轨制省级示范初中,现有教学班 30 个,在校学生 1771 人,教职工 160 人二、师资力量吉县二中现有教职工 160 人,其中专任教师 129 人,行政 6 人,教辅11 人,后勤 14 人学历情况:学历情况:本科 67 人(一次性本科 6 人) ,专科 80 人(一次性专科30 人) ,中师 2 人,高中 11 人职称情况:职称情况:中教高级 23 人,中教一级 50 人,初级 87 人年龄结构:年龄结构:30 岁以下 35 人,30—50 岁之间 99 人,50 岁以上 26 人,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搭配不合理,中青年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偏少,性别比例不协调,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荣誉情况:荣誉情况:省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模范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 15 人;市级教学能手,市级模范班主任,市级学科带头人,各类奖项41 人;县级模范教师,教学能手,师德标兵,先进教育工作者,拔尖人才54 人三、学校基础设施学校现有 400 米田径场一个(所有权隶属于县体委),教学楼两幢,办公楼一幢,图书实验楼一幢,学生公寓带灶房一幢,理化生实验室六个,多媒体教室十个,多功能会议厅一个,体育器材室、音乐教室、图书室等软硬件设施基本配备齐全,基本实现校舍建设标准化,配套设施合理化,后勤服务优质化。
四、教学管理学校实行年级组管理,校领导包年级,各处室配合,上下联动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学校坚持“集全校师生智慧,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创特色学校,办一流教育,育创新人才”的办学目标,以“尊重2人,发展人,完善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诠释了“尚德强体,勤学奋进”的校训学校管理过程中,以落实责任制抓安全;以教学教研活动为平台提质量;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上水平;以养成教育为动力育英才;以学风、教风、考风为依托促校风五、学校周边环境二中是一个临新华东街的学校,由于地处县城繁华中心,婚丧嫁娶、汽笛鸣炮,集会活动司空见惯,没有一个相对安静的教育教学环境 ,校园周边存在隐患太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上下学经常校门口交通堵塞,是一大安全隐患,社会闲散人员放学期间经常在校门口无事生非,导致学生人身安全不能得以保障;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协调公安、交警在上学、放学必要时段加大执勤力度,为学校近两千名师生人身安全保驾护航二是校门口随意乱摆乱放的零食摊点现象依然严重,对学生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学校虽组织有关人员劝说疏导多次,但因不是执法部门,效果不很理想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切实解决校门口乱摆摊、乱设点的现象。
三是学校体育场所有权属于体委,二中仅只有使用权,不能封闭式管理,导致诸多安全隐患,多头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难度,这是多年来困扰学校安全的一道难题四是由于学校学生公寓容量有限,导致学校校外住宿生较多,住宿分散,管理难度加大开学初,学校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摸底、排查、登记,能住校的全部在校内宿舍居住,但由于条件限制,一些学生仍在校外居住,学校只能限于建立校外生租住个人档案和联系,现在外借宿、租房学生 70 余人,在管理上有些力不从心,给学校管理造成一定困难,也是一大安全隐患五是距学校不足 200 米的新市场网吧,使个别学生迷恋网络,影响学习,给学校管理造成一定困难使家长管理孩子既伤心有头痛,还没办法建议取缔六、校内安全成立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长,副校长根据分工具体组织实施,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先后下设成立了保卫3科、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德育工作小组、安全值班小组、夜间巡逻队等,细化分工到每一个人头为细化对综治工作的日常管理,我校还针对自身的特点,组成三级护导小组,每天由分管领导带班、值日教师巡视、门卫人员参与,从早晨 7点学生入校一直到晚间 9 点学生放学始终进行划片定位管理,各负其责,每天师生摩托车、自行车的疏导,每个上、下楼梯口、走廊、过道的安全警示都有专人值班。
健全完善了《值班制度》 、 《保安员安全管理制度》 、 《安全应急预案》 、《校园暴力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 《综合治理工作制度》 、 《综合治理领导组工作职责》 、 《综合治理组织机构》 ,各项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学生学习、食宿安全,教师工作安全七、经费运行情况学校经费困难本学期每生公用经费 360 元(含取暖费) ,本学期下拨 1749 人,可支配经费 62.964 万元主要用于学校水、电、煤开销和教学设施器材配置、教师培训、加班补助以及偿还多年来学校的历史欠债有限的经费只能紧裤腰带穷日子紧过、巧过解决最须的“温饱”问题按学校预算情况,本学期取暖 13000 m2,每平米 30 元共需 39 万元,除上级下拨烤火费 7.2 万元,取暖费一项 31.8 万元;教师假期上课、晚自习超课时补助考试费用 11 万元,班主任津贴补一部分 8400 元教师外出培训费 2 万元,教学经费(办公用品,实验药品补充,电脑耗材,教师用书)6 万元,接待费,交通费 5 万元,水电费 5 万元,临时工补助 5000 元,教师福利(教师节、春节)5 万元,卫生费 3500 元,党报党刊征订费 2 万元,中考奖金、初一、初二奖金 6.7 万元。
合计开支 76.09 万元,本学期差 13.126 万元八、毕业生走向学校毕业生大致有如下走向:1、考入重点高中,主要是临一、临三以及临汾市十所重点高中2、进入临汾、运城部分民办高中或部分中专学校就读3、考入吉县一中学习就读4、进入吉县职业高中就读5、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流向农村务农或外出学习一技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