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国劳动力供求状况分析_宋长青.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45836610
  • 上传时间:2018-06-1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19.2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工作研研·我国劳动力供求状况分析宋长青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重视研究其供求状况,为我国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劳魂力资源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是理论和实际工作者 的一项重要职责本文试根据199 1年的劳动统计资料,对我国 的劳动力资源及供求状况作简要的分析,并对有关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作些说明所谓劳 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简言之,即可能或已经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总数劳动力资源数是随着时间 的推移而不断 变动 的,因此,需要经常地进行 调查、研 究和 分析我国目前的劳动力统计,除人口普查中的劳动力分组比较细以外,经常性的劳动力统计还比较薄弱,资料的全面性准确性不够高,不少资料还只能推算出一个概数,但从 已掌握 的统计资料中,也可以看出目前劳动力供求的一些 动态和特点先看全 国劳动力资源总量据测算,1991年底全 国劳动力资源总量为7.1亿人,占当年人口总数的6 1.2%,比1990年增加了1200万人,增长率为1.8%,略快于人口增长1.4%的速度其中,城镇 人口(这里是指吃 国家供应 定量口粮口油,户口为非农业 的人口)有1 7 8 8 。

      万人,占资源 总数25.2%,乡村有与3 1 20万人,占资源 总数的7 4.8%,劳动力资源总量 是依据以下几个主要指标数据测算的:劳动力资源 的主要部分是年末劳动年龄内全部人口数我国对人口劳动年龄的规定是:男 .1 6至59周岁,女 1 6至5 4周岁,个别行业和职业 对劳动年龄还有部分偏高或偏低的规定,如对女性退休年龄的规定,有的职业为5 0岁,有的职业为6岁,但从总体上看,不影响劳动年龄内人口总量的计算据第四次全 国人口普查资料 测算,199 1年底我 国劳动年龄内总人口为7040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 0.7写但是劳动年龄内人口总数还不等于劳动资源总数,还需要作一些增减首先,要增加不足和超过劳动年龄而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为口数人口的劳动年龄只是一种 法律和道德上 的规定,而实际参加社会劳动人口中有不少是不足和超过劳动年龄 的,这种 状况在我国城镇主要是离退休再就业人口,约35 0多万人在农村则既有过早失学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又有超过劳动年龄因身体状况好仍参加社会劳动 的人口,约有1 7 70多万人,城乡合 计则共有2 1 20多万人这部分人口应当算入劳动力 资源中去其次,要扣除劳动年龄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数。

      我国有残疾人500 0多万 人,其中在劳动年龄内丧失 劳动能力的有140 0多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2 8%这部分人中,在城镇的有14 0多万人,在农村有1 2 6 0多万人再次,还要 扣除在押的刑事犯罪分 子等不应计算 为劳动 力资源的人口数,扣除虽在·工作研究·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但已出国定居的人口等,19 91年这几部分人 合计 有15 0万人,仅占人口总数的0.1 3 %,但在有些 地区,所 占比 重则略大此外,现役军人也不在劳动力资源之内所谓劳动力的分配,即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劳动力在地区、行业、产业的分布状况这种分配不是人为确定的,而是受生产力水平 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制 约的就全 国范围来说,劳动力资源和分 配 总量应该是大体相等的观察我国劳动力资源状况,一般可分为社会劳动者、待业人员、在校学生和家务劳动者等四大部分,我国方动力在这四个部分的分布状况是:1.社会劳动者,1991年底有5.时」亿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81.7%所谓社会劳动 者,是指从事社会劳动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的劳动力我国目前的统计口径,主 要包 括五部分人一是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有10664万人,二是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有3628万人;三是中外合营和外资经营等其他各种所有制单位职工,有21 6万人;四是乡村劳动者,有430 93万人,五是城镇私营和个体劳动者,有76 4万人。

      我国社会劳动者的统计口径,尚有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宗教职业者,过去没有作为社会劳动者统计,但在第四次全 国人口普查中,参照国际惯例,已将宗教职业者计入在业人口,且分 列在“各类专业、技术人 员”中这也就是说,宗教职业者的劳动也是一种专业技术性的社会劳动宗教职业者也应统计为社会劳动者1 990年全国 第四次人口普查的宗教职业者有1 2万人,占不到全国人口的万分之一,但在西藏却占到3%是否统计为社会劳动者,实际涉及到一个重要 的认识问题,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这个认识问题 已基本解决;宗教职业者应作为社会劳动者统计二是离退休再就业人员,过去的统计制度认为他们已退出社会劳动,并巳统计在离退休退职人员中,因此不应计入社会劳动 者但从实际情况看,` 这些再就业人员是“参加了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因此应作为社会劳动者统计,对这一点目前在认识 上是统一的,只要在统计分组上再作些变通处理,即可正常统计入社会劳动者中因此,如果在社会劳动者中计入宗教职业者和离退休再就业人 员,社会劳动者总人数应是5,9亿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8 3%2.待业人员,1 991年 底 城 镇 为35 2万人,城镇待业率为.23%。

      对这个数字,目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都有一些争议,其争议点主要有匕:一是城镇待业人员统计是否全面,数字是否偏少?我们认为,按待业人员的口径要求(即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劳动部门登记的人员)来看,这个数字还是接近实际的至于有的同志把单位富余人员也叫待 业 人 员(或叫“隐性待业”),那是值得商榷的二是我国农村有没有待业人员?有多少待业 人员?这里 既有理论问题,也有个实际操作问题从理论上讲,我国农民都有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农民只要 从事生产劳动,就可以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 入,因此,农民不应该存在失业(即待业)问题但从实际上看,农村的确存在一批无业人员,这批人员可否作待业人员统计?怎样统计?目前在理论上的界定 和实际统计都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目前还仅能统计城镇待业人员3.拓周岁及以上在校学生这部分人基本上是“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 能力,但 没参加社会劳动,”人也不能统计为社会劳动者据国家教委有关资料测 算,199 1年底·工作研究·全 国 61岁及以上在校学生有7250万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近4%随着国家经济秘社会的发展,人口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这部分人在劳动力资源中所占比重将逐步增大。

      4.家务劳动者19 91年底约有87 0办`万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1 2.3%家务劳动者,是相 对于社会劳动 者而言的,但在具体界定上也比较困难,因 为在农村,从事家务劳动又从事社会劳动 的劳动力是很 多的,而且两种劳动在时间 上的 比例也在不断变化,界定标准、界定方法略作变动,家务劳动者的人数就会有较大的变化 这也是经常 性统计和人口普查中家务劳动者数字差异较大的 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家务劳动将向社会化发展,家务劳动者人数在劳动力资源总数中的比重将呈递减趋势劳动力资源及其分配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劳动力的供求问题我国劳动力的供求基本状况是:城镇求大于供,农村供大于求,总体上也是供大于求这里着重分城乡来研究劳动力的供求状况,是基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特点的我国的城镇,最 严格 的范围,是指享受定量口粮口油、户口为非农的居民,1991年底城镇人口有2.冬亿人这部分人口自七十年代末就实行了严格的一胎制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已很低(不到1纬),到九十年代初,就城镇本身来说,新 成长的劳动力应是递减的趋势,是不能满 足城镇经济发展需要的因此,每年要从农村输入大量的劳动力1991年仅有统计数据的资料是:城镇职工中,来 自农村的劳动力(指户粮关系均在农村的职 工)有120 0万人,占城镇职工的8.3%。

      此外,承包全民单位工作的农村建筑队,_ 搬运队等有107万人,按规定招用 的 民工有3 3万人,上述几项合计达1340万人如果再考 虑 难’以统计的零星进城务工经商当保姆的农村劳动衷,则进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有5 o万人以上从这个意 义上讲,城镇劳动力求大于供的情况是很突出的当然,目前城镇尚有3 0多万待业人员,企业 和机关事业单位尚有富余人员,但上述 两类人员与进城农村琴势卑的庞大队伍相 比,仍然是个小数字与城镇的情况 相反,农村的劳动力则是供大于求,这主要是农村人口的基数大,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得又不严格,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本地则相对较少,非农产业不 够 发达,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差农村劳动力富余多少,·目前专家们有各种泌算方法,测算出的富余劳动力人数约在1一3·5亿之 间即使从下限来看,这个数字也是庞大的,如果再考虑季节性因素,富余劳动力则更多因此,从全 国情况来看,我国劳动力是供大于求的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难题,几乎都与这个基本国情有关我国劳动就业的基本政策,也都是围绕着解决这个难题来制定的分析199 1年的全 国劳动力供求 状况,也可以看出一些缓和供求矛盾的征候主 要有:.1城镇安置待业人员就业人数较多,城镇劳动力供求状祝有所 好转。

      19 91年全年城镇有待业人员近8 00万人(其中上年接转38 3万o )由于各级政府对城镇劳动 就业工作高度重视,把安置 待业人员就业作为关心群众生活、稳定社会的大事来抓,安置工作抓得早,抓得扎实,解决了不 少 就 业 难点全年共安置待业人员44 6万人,比199 0年多安置 1 5万人再加上统一分 配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全年城镇安置新就业人员在76 5万人以上由 于安置工作做得好,城镇待业率连续第二年呈下降趋势,2.农村对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比前几年有所增强这至少可从两个方面看出·工作研究·来一是作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乡镇企业的从业 人数年 底 达9609万人,比1 99年底增加34 5万人,比最高年份的19邓年还多6 4万人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吸纳的劳动力约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一半左 右在江 苏、浙江、广东等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已使一些地 区的农村劳动力出现 了短缺现象,以致从外省招用 了不少农民工乡镇企业经历两年调 整,1991年从 业人员又转减为增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也改变了农村的就业结构,其 吸纳劳动力、繁荣 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今后还会更进一步显露出来。

      二是农田基本建设吸纳的劳动力也较多去年二季度部分地区的严重水灾,增强了全 国人民对农田基本建设的高度重 视自三季度起,以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在全 国陆续展开,其 规模之大,使用劳动力之多,持续时 间之长,是多 年来 仅见的据有关部门报导,十月份平均日上工人数平均达90 00多万人,比常年的4 00 0多万人多出一倍从事水利建设的劳动力大部分年轻力壮,独立谋生能力强,往年在农闲季节即外出找活 干,是每年涌动的“民工潮”的主 要组成部分,而19肚年的农闲季节 却转移到农田基本建设 战场 上来了,这无疑减轻了对城市鱿压力,对缓和交通紧张、治安状况不佳等问题都有重要作用我国劳动力的富余主 要在农村,农村吸 纳富余劳动力能力的增强,对缓解全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紧张状况 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3.劳 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也有一定改善199 1年底,全国社会劳动者按国 民经济行业划分(不是按职业划 分),在第一产业就业的有34848万 人,占社会劳动 者总数的59.5%,比1990年下降0.2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就业的有12 47 1万人,占社会劳动者总数2 1.4%,与199 0年大体相当(其中,城镇劳动力在第二产业就业的比 重 是下降的,但乡镇劳动力在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故总体上持平);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有11015万人,占社会劳动 者 总数的1 8.8%,比199。

      年上升0.2个百分点我国社 会劳动者基数大,每百分之一就是50 0多万人,因此,每一个百分点的变动所代表的实际人数的变动都是相 当大的由于第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