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实验心理学第三章 心理物理学.ppt

71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83974493
  • 上传时间:2024-08-3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8MB
  • / 7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03年浙大年浙大 1、如何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如何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 2.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拉丁方设计的特点:3、比较被试者内设计与被试者间设计的特点比较被试者内设计与被试者间设计的特点考研试题考研试题 熊赟慧熊赟慧 13970949607: 1924389253传统心理物理法传统心理物理法 v量化和精确性是科学主义对心理学提出的考验量化和精确性是科学主义对心理学提出的考验v18601860年,年,费希纳费希纳的著作的著作《《心理物理学纲要心理物理学纲要》》标志标志着心理物理学的诞生着心理物理学的诞生v心理物理学的目标是:用精确的数学函数的形式心理物理学的目标是:用精确的数学函数的形式来描述来描述外部的物理刺激外部的物理刺激与由此而发生的与由此而发生的内部心理内部心理感受感受之间的定量关系之间的定量关系 目录目录感觉阈限的测量心理量表与心理物理函数 概念概念v感觉阈限,也称阈限,分两种:感觉阈限,也称阈限,分两种:v绝对阈限绝对阈限:指刚好能够引起:指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的刺激大小v差别阈限差别阈限:指刚好能够引起:指刚好能够引起差异感受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的刺激变化量,也称量,也称最小可觉差最小可觉差((j.n.dj.n.d)) 什么叫什么叫““刚好刚好””??v理论上的阈限是心理感受理论上的阈限是心理感受““有有””或或““无无””的突变点的突变点v实际研究中,对于同一个刺激,被试有时报告实际研究中,对于同一个刺激,被试有时报告““有感觉有感觉””,有时报告,有时报告““无感觉无感觉””v所以,对阈限的概念,要借助所以,对阈限的概念,要借助操作定义操作定义 阈限的操作定义阈限的操作定义v绝对阈限绝对阈限::50%50%的次数能引起感觉,的次数能引起感觉,50%50%的次数不的次数不能引起感觉的那一种刺激强度能引起感觉的那一种刺激强度v差别阈限差别阈限::50%50%的刺激能觉察出差别,的刺激能觉察出差别,50%50%的次数的次数不能觉察出差别的刺激强度差不能觉察出差别的刺激强度差v(参照书(参照书P177P177))v基于阈限的操作定义,费希纳设计了三种测量感基于阈限的操作定义,费希纳设计了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觉阈限的方法 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最小变化法最小变化法1恒定刺激法恒定刺激法2平均差误法平均差误法3 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v最小变化法又称为极限法、序列探索法、最小可最小变化法又称为极限法、序列探索法、最小可觉差法觉差法v实验过程实验过程::v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找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小步变化,寻找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转换点 反应记录反应记录v以以““有有””、、““无无””或或““+ +”“”“- -””记录被试反应,如果被记录被试反应,如果被试感觉试感觉““说不清说不清””,则要求其进行猜测,则要求其进行猜测v对于递增系列,到被试第一次报告对于递增系列,到被试第一次报告““有感觉有感觉””时停时停止止v对于递减系列,到被试第一次报告对于递减系列,到被试第一次报告““无感觉无感觉””时停时停止止 计算绝对阈限计算绝对阈限v1 1、求出每个刺激系列的阈限、求出每个刺激系列的阈限v被试反应转折点处两个刺激强度的中点被试反应转折点处两个刺激强度的中点v2 2、求出所有刺激系列阈限的平均值、求出所有刺激系列阈限的平均值v该平均值即为绝对阈限值该平均值即为绝对阈限值 最小变化法测定差别阈限最小变化法测定差别阈限v每次呈现两个刺激让被试比较每次呈现两个刺激让被试比较v一个是强度不变的一个是强度不变的标准刺激标准刺激v另一个是强度按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的另一个是强度按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的比较刺激比较刺激 反应记录反应记录v1 1、比较刺激大于标准刺激,记为、比较刺激大于标准刺激,记为““+ +””v2 2、比较刺激小于标准刺激,记为、比较刺激小于标准刺激,记为““- -””v3 3、比较刺激等于标准刺激,记为、比较刺激等于标准刺激,记为““= =””v注意注意:记录的都是被试的感觉!:记录的都是被试的感觉!v如果被试在比较时表示不确定,怎么办?如果被试在比较时表示不确定,怎么办? 计算差别阈限计算差别阈限v1 1、、从从““+ +””变成变成““= =””为上限为上限 从从““= =””变成变成““- -””为下限为下限 上、下限是转折点处两个刺激强度的中点上、下限是转折点处两个刺激强度的中点v2 2、求出平均上限、平均下限、求出平均上限、平均下限v3 3、不肯定间距、不肯定间距= =平均上限平均上限- -平均下限平均下限v4 4、、差别阈限差别阈限= =不肯定间距不肯定间距/2/2v5 5、主观相等点、主观相等点= =(平均上限(平均上限+ +平均下限)平均下限)/2/2 误差来源误差来源v习惯误差习惯误差导致递增序列的阈限增大导致递增序列的阈限增大v习惯误差习惯误差导致递减序列的阈限减小导致递减序列的阈限减小v如果递增序列的阈限大于递减序列的阈限,且差异显著,如果递增序列的阈限大于递减序列的阈限,且差异显著,则可以判定存在习惯误差则可以判定存在习惯误差v期望误差期望误差导致递增序列的阈限减小导致递增序列的阈限减小v期望误差期望误差导致递减序列的阈限增大导致递减序列的阈限增大v如果递减序列的阈限大于递增序列的阈限,且差异显著,如果递减序列的阈限大于递增序列的阈限,且差异显著,则可以判定存在期望误差误差则可以判定存在期望误差误差v练习、疲劳?练习、疲劳? 为了消除练习和疲劳的影响,就需作以下安排:以四次为了消除练习和疲劳的影响,就需作以下安排:以四次为一轮,就可以按照为一轮,就可以按照“↓↑↑↓”“↓↑↑↓”或或“↑↓↓↑”“↑↓↓↑”排列。

      实排列实验按此原理,一般验按此原理,一般1010次为一轮次为一轮 最小变化法的变式最小变化法的变式————阶梯法阶梯法v阶梯法和最小变化法的阶梯法和最小变化法的差别差别::v阶梯法把增加和减少刺激强度的程序阶梯法把增加和减少刺激强度的程序连续进行连续进行,,让被试报告是否能够感觉到刺激,当被试报告感让被试报告是否能够感觉到刺激,当被试报告感觉到刺激时,立即减小刺激觉到刺激时,立即减小刺激 当被试报告感觉不到刺激时,立即增加刺激当被试报告感觉不到刺激时,立即增加刺激被试报告被试报告1010次有次有9 9次判断正确或次判断正确或3 3次有次有2 2次判断为感觉到,就次判断为感觉到,就把这个等级的刺激强度记为把这个等级的刺激强度记为T T((+ +),反之),反之T T((- -)v求求T T((+ +),), T T((- -)的平均数,就是阈限值)的平均数,就是阈限值 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最小变化法最小变化法1恒定刺激法恒定刺激法2平均差误法平均差误法3 实验程序实验程序v1 1、选取、选取5-75-7个刺激,整个测定过程中固定不变个刺激,整个测定过程中固定不变所选定的刺激中,最大的应为每次呈现都能被被所选定的刺激中,最大的应为每次呈现都能被被试感觉到,它能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应不低于试感觉到,它能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应不低于95%95%。

      同理,最小的不高于同理,最小的不高于5%5%其余刺激在这之间等距其余刺激在这之间等距取值v2 2、每个刺激要呈现多次,一般的、每个刺激要呈现多次,一般的50-20050-200次次v3 3、刺激呈现的次序随机安排(、刺激呈现的次序随机安排(把所有的刺激放一把所有的刺激放一起,随机安排起,随机安排),不让被试知道),不让被试知道v4 4、此法在统计结果时必须求出各个刺激变量引起、此法在统计结果时必须求出各个刺激变量引起某种反应(有、无、大、小)的次数某种反应(有、无、大、小)的次数 计算绝对阈限计算绝对阈限v以以两点阈两点阈的恒定刺激法实验数据来演绎绝对阈限的恒定刺激法实验数据来演绎绝对阈限的计算步骤如表所示,的计算步骤如表所示,5 5个等距的刺激个等距的刺激8 8、、9 9、、1010、、1111、、1212毫米,每个呈现毫米,每个呈现200200次,要求被试报告是次,要求被试报告是””两点两点””还是还是””一点一点”” 直线内插法直线内插法vX=10.56X=10.56((mmmm))直线内插法的优点是简单易算,但不够精确参与计直线内插法的优点是简单易算,但不够精确参与计算绝对阈限的只是邻近算绝对阈限的只是邻近0.500.50比例的两个比例,其余的比例的两个比例,其余的比例够晚顾忌是实验结果但都被废弃不用。

      比例够晚顾忌是实验结果但都被废弃不用 直线内插法直线内插法 计算差别阈限计算差别阈限 v根据表中的根据表中的①①、、③③,用直线内插法求得,用直线内插法求得50%50%的次数被判断的次数被判断比标准刺激重的重量为比标准刺激重的重量为204.5204.5克和克和50%50%的次数被判断比标准的次数被判断比标准刺激轻的重量为刺激轻的重量为196.6196.6克,这两个数值分别为上限和下限克,这两个数值分别为上限和下限v差别阈限差别阈限= =(上限(上限- -下限)下限)/2=/2=((204.5-196.6)/2204.5-196.6)/2v =3.95 =3.95 v上例中,被试的反应为三类,如果只要求被试进行两类反上例中,被试的反应为三类,如果只要求被试进行两类反应,则要取应,则要取75%75%和和25%25%处作为上、下限处作为上、下限 恒定刺激法的变式恒定刺激法的变式v1.1.刺激分组法刺激分组法 事先将比较刺激分成若干组,分组是分别将大于和小于标事先将比较刺激分成若干组,分组是分别将大于和小于标准刺激并与标准刺激间距相同的比较刺激分为一组,这样准刺激并与标准刺激间距相同的比较刺激分为一组,这样可将比较刺激分为可将比较刺激分为3-53-5组。

      例)组例)v2.2.单一分组法单一分组法 将比较刺激的强度分成若干等级,采用随机顺序反复呈现,将比较刺激的强度分成若干等级,采用随机顺序反复呈现,要求被试判断每个刺激分别属于哪个等级要求被试判断每个刺激分别属于哪个等级 特点:没有标准刺激,可简化实验判断和节省时间,被试特点:没有标准刺激,可简化实验判断和节省时间,被试反应相对简单,通过被试对比较刺激的分组判断情况计算反应相对简单,通过被试对比较刺激的分组判断情况计算出差别阈限出差别阈限见书见书P191 误差来源误差来源v1 1、三类回答的实验受被试的信心影响较大,所以、三类回答的实验受被试的信心影响较大,所以更偏爱使用两类回答的实验方法更偏爱使用两类回答的实验方法v2 2、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是相继呈现,所以可能产、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是相继呈现,所以可能产生生时间误差时间误差 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最小变化法1恒定刺激法2平均差误法3 实验程序实验程序v实验者规定某一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实验者规定某一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整另一个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调整另一个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激相等v测定绝对阈限时,标准刺激为测定绝对阈限时,标准刺激为0 0,即要求被试把比,即要求被试把比较刺激调整到较刺激调整到““感觉不到感觉不到”” 阈限计算阈限计算v((1 1)把每次的调整结果()把每次的调整结果(X X)与主观相等点(用)与主观相等点(用M M或或PSEPSE表表示)的差的绝对值加以平均,作为差别阈限的估计示)的差的绝对值加以平均,作为差别阈限的估计v((2 2)把每次调整结果()把每次调整结果(X X)与标准刺激()与标准刺激(S St t)的差的绝对)的差的绝对值加以平均作为差别阈限的估计值加以平均作为差别阈限的估计 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的比较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的比较v从感觉阈限的含义上来比较,最小变化法从感觉阈限的含义上来比较,最小变化法求得的阈求得的阈限值较能符合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

      但不宜用于测限值较能符合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但不宜用于测定味觉和嗅觉阈限定味觉和嗅觉阈限v从被试方面比较,从被试方面比较,平均差误法的实验程序,对被试平均差误法的实验程序,对被试来说比较自然,让被试自己主动调整比较刺激,也来说比较自然,让被试自己主动调整比较刺激,也可引起他的兴趣,因此,在这方面平均差误法优于可引起他的兴趣,因此,在这方面平均差误法优于最小变化法和恒定刺激法最小变化法和恒定刺激法v从误差方面来比较,最小变化法从误差方面来比较,最小变化法易产生期望误差和易产生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在恒定刺激法中,被试者在回答时猜的习惯误差在恒定刺激法中,被试者在回答时猜的成分较多,因而产生较大的误差在平均差误法中,成分较多,因而产生较大的误差在平均差误法中,测得的结果是一个近似值,因此它测定的阈限不能测得的结果是一个近似值,因此它测定的阈限不能直接与由其他方法求得的阈限进行比较直接与由其他方法求得的阈限进行比较v参见书参见书P189P189 目录目录感觉阈限的测量心理量表与心理物理函数 概念概念v心理量表用来度量心理量心理量表用来度量心理量v心理物理函数心理物理函数是描述对刺激的心理感受和刺激的是描述对刺激的心理感受和刺激的物理属性之间关系的函数物理属性之间关系的函数v或者说,或者说,用心理物理函数来描述某种感觉如何随用心理物理函数来描述某种感觉如何随着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着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 心理量表心理量表一、量表的类型一、量表的类型2 2、顺序量表(或序级量表)、顺序量表(或序级量表)l 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点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点 1 1、称名量表、称名量表è从量表有无相等单位和有无绝对零点来分:从量表有无相等单位和有无绝对零点来分:l 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 3 3、等距量表、等距量表 l 有相等单位无绝对零点有相等单位无绝对零点 4 4、比率量表、比率量表 心理量表心理量表v从心理量表是否等距和有无绝对零点来分,可以将心理量从心理量表是否等距和有无绝对零点来分,可以将心理量表分为表分为顺序量表、等距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和比率量表比率量表无零点不等距只表示次序等级排列法对偶比较法比率量表等距量表顺序量表无零点有等距单位感觉等距法差别阈限法有零点有等距单位分段法数量估计法 二、各量表及其制作方法二、各量表及其制作方法(二)顺序量表与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二)顺序量表与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1 1、顺序量表、顺序量表将对象的将对象的某一属性排出顺序某一属性排出顺序,,无相等单位无相等单位又又无绝对无绝对零点零点。

      是一种比较粗糙的测量表是一种比较粗糙的测量表 (一(一)称名量表)称名量表只是一种名称不代表数量只是一种名称不代表数量 2 2、对偶比较法、对偶比较法((1 1)对偶比较法(或配对比较法))对偶比较法(或配对比较法)最早出现在颜色爱好研究中最早出现在颜色爱好研究中v 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者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对地呈现,让被试者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这种特性的两个刺激中哪一个较,并做出判断,这种特性的两个刺激中哪一个更为明显更为明显 v n n代表刺激的总数,所以配成对的个数是代表刺激的总数,所以配成对的个数是 n n((n-1n-1))/2 /2 v 最后依它们各自更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最后依它们各自更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 2 2、对偶比较法、对偶比较法((2)样品呈现次序)样品呈现次序5 5对样品呈现次序对样品呈现次序 ((3 3)两类误差及消除)两类误差及消除l 空间误差空间误差((space errorspace error):如果各对样品同时呈现,则要消):如果各对样品同时呈现,则要消除空间误差,即样品在空间中不同方位呈现,于判断时产生的除空间误差,即样品在空间中不同方位呈现,于判断时产生的误差现象。

      若第一轮以误差现象若第一轮以ABAB形式呈现,则第二轮中以形式呈现,则第二轮中以BABA形式呈现形式呈现即左右颠倒即左右颠倒l 时间误差时间误差((time errortime error):如果是相继呈现,则要注意消除时):如果是相继呈现,则要注意消除时间误差,即相等的二个样品在先后不同时间出现,于判断时产生间误差,即相等的二个样品在先后不同时间出现,于判断时产生的误差若第一轮以先的误差若第一轮以先A A后后B B次序相继呈现,则第二轮要按先次序相继呈现,则第二轮要按先B B后后A A次序相继呈现次序相继呈现 ((4 4)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每种刺激和它本身也应比较,只不过是不分胜负,故在每个每种刺激和它本身也应比较,只不过是不分胜负,故在每个C C分数分数上都加上都加0.50.5,因其比较两次,所以要加(,因其比较两次,所以要加(0.50.5++0.50.5))=1=1,把增加后,把增加后的选中分数称作的选中分数称作C′C′ 例例子子::比比较较5 5种种样样品品 (二)顺序量表与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二)顺序量表与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2 2、等级排列法(或等级法)、等级排列法(或等级法) 程序程序::把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让许多被试者按照,让许多被试者按照一定标准一定标准,把这些刺激,把这些刺激排成一个顺序排成一个顺序,然后把许,然后把许多人对同一刺激评定的多人对同一刺激评定的等级加以平均等级加以平均,这样,就,这样,就能求出每一刺激的各自平均等级,最后,把各刺能求出每一刺激的各自平均等级,最后,把各刺激按平均等级排出的顺序就是一个顺序量表。

      激按平均等级排出的顺序就是一个顺序量表 例子:例子:1010名被试评定名被试评定1010位天文学家,根据结果求出各指标位天文学家,根据结果求出各指标MRMR、、MCMC、、P P、、Z Z、、 MC’MC’、、P’P’、、Z’Z’注意问题:被试样本的代表性;一次排序中的随机误差注意问题:被试样本的代表性;一次排序中的随机误差C=nC=n--R R C C选择分数,选择分数,R R代表被判断的等级,代表被判断的等级,n n代表样品的总数代表样品的总数Mc=nMc=n--MR MR McMc平均选择分数,平均选择分数,MRMR平均等级,平均等级,n n代表样品的总数代表样品的总数P=Mc/P=Mc/((n-1) MC’=Mc+0.5 P’= MC’/nn-1) MC’=Mc+0.5 P’= MC’/n ( (二二) )等距量表、感觉等距法、差别阈限法与等距量表、感觉等距法、差别阈限法与Fechner定律定律 1 1、等距量表:一种、等距量表:一种有相等单位有相等单位但但没有绝对零点没有绝对零点的量表。

      的量表 2、、感觉等距法感觉等距法è 通过把一个感觉分成主观上相等距离来制作通过把一个感觉分成主观上相等距离来制作它要求被试者将某种感觉上的一段心理量分成两个它要求被试者将某种感觉上的一段心理量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分或两个以上的等分 最简单的是二分法最简单的是二分法 二分法(二分法(bisection))R1R1和和R5R5是两个不同响度的声音,且是两个不同响度的声音,且R5R5>>R1R1被试者的任务是:的任务是: ((1 1)找出)找出R3R3,使其响度正好在,使其响度正好在R1R1和和R5R5之间也即之间也即R5-R5-R3=R3-R1R3=R3-R1 ((2 2)再找出)再找出R4R4,使其响度正好在,使其响度正好在R3R3和和R5R5之间,也即之间,也即R5-R4=R4-R3R5-R4=R4-R3 ((3 3)再找出)再找出R2R2,使其响度正好在,使其响度正好在R1R1和和R3R3之间,也即之间,也即R3-R2=R2-R1R3-R2=R2-R1 3 3、差别阈限法与、差别阈限法与Fechner定律定律((1 1)、)、FechnerFechner定律定律Ä制等距量表的制等距量表的间接间接方法方法A A、假定、假定WeberWeber比例在强弱不同的刺激水平上都是恒定比例在强弱不同的刺激水平上都是恒定的;的;B B、在所有刺激强度水平上的的、在所有刺激强度水平上的的JNDJND都是相等的,即主都是相等的,即主观的刚刚感到的差别在不同刺激水平上都是一样的。

      观的刚刚感到的差别在不同刺激水平上都是一样的①① FechnerFechner定律的前提定律的前提: 差别阈限法是韦伯、费希纳等早期心理物理学家差别阈限法是韦伯、费希纳等早期心理物理学家制作心理物理晴表的方法制作心理物理晴表的方法 ②② Fechner定律数学表达式:定律数学表达式: S0=绝对绝对阈限或假定为零的特殊刺激值;阈限或假定为零的特殊刺激值;W=WeberW=Weber比例比例K=K=从从S0到到S之间的之间的JNDJND数目数目R=R=SkSk引起的心理量引起的心理量 ((2 2)、差别阈限法)、差别阈限法 差别阈限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一种差别阈限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一种间接间接方法,通过方法,通过在不同强度的基础上测量最小可觉差来实现在不同强度的基础上测量最小可觉差来实现 具体地说,用任何一种古典的心理物理法测出感觉具体地说,用任何一种古典的心理物理法测出感觉的绝对阈,并以此为起点,产生第一个最小可觉差的的绝对阈,并以此为起点,产生第一个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强度,以第一个最小可觉差为基准,再测量第二刺激强度,以第一个最小可觉差为基准,再测量第二个最小可觉差个最小可觉差…………。

      每一个差别阈限都称为一个每一个差别阈限都称为一个““最小可觉差最小可觉差””这样测得许多最小可觉差以后,以刺激强度为横坐标,以测得许多最小可觉差以后,以刺激强度为横坐标,以绝对阈以上的最小可觉差数为纵坐标,画出的心理物绝对阈以上的最小可觉差数为纵坐标,画出的心理物理关系图就是等距量表理关系图就是等距量表 ( (三三) )比例量表、分段法、数量估计法与比例量表、分段法、数量估计法与Stevens定律定律1 1、比例量表:、比例量表:既有真正的零点,也是等距的既有真正的零点,也是等距的 2 2、分段法、分段法((fractionation methodfractionation method))Ä分段法是制作感觉比例量表的一种最分段法是制作感觉比例量表的一种最直接直接的方法这个方法是通过把一个感觉量加倍或减半或取任这个方法是通过把一个感觉量加倍或减半或取任何其他比例来建立心理量表的何其他比例来建立心理量表的 l 具体做法具体做法::* 呈现一个固定的阈上刺激作为标准,让被试者调呈现一个固定的阈上刺激作为标准,让被试者调整比较刺激,使它所引起的感觉为标准刺激的一定比整比较刺激,使它所引起的感觉为标准刺激的一定比例,例如,例,例如,2 2倍、倍、3 3倍、倍、1/21/2倍、等。

      倍、等 每个实验只选定同一个比例进行比较,同一个标每个实验只选定同一个比例进行比较,同一个标准刺激比较若干次后,再换另外几个标准刺激进行比准刺激比较若干次后,再换另外几个标准刺激进行比较如果所选定的比例是较如果所选定的比例是2∶12∶1的话,就可找出哪些刺的话,就可找出哪些刺激所引起的感觉为标准刺激所引起的感觉的一半激所引起的感觉为标准刺激所引起的感觉的一半 当把所有的标准刺激都比较完之后,便可用与各当把所有的标准刺激都比较完之后,便可用与各标准刺激在感觉上成一定比例的相应的物理量值制成标准刺激在感觉上成一定比例的相应的物理量值制成一个感觉比例量表一个感觉比例量表 3 3、数量估计法与、数量估计法与Stevens定律定律也是制作比例量表的一种也是制作比例量表的一种直接直接方法 l (1)(1)具体步骤具体步骤::* 主试者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例如,一个重量,主试者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例如,一个重量,并赋予标准刺激一个主观值,例如为并赋予标准刺激一个主观值,例如为1010,然后让,然后让被试者以这个主观值为标准,把其他不同强度比被试者以这个主观值为标准,把其他不同强度比较刺激的主观值,放在这个标准刺激的主观值的较刺激的主观值,放在这个标准刺激的主观值的关系中进行判断,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关系中进行判断,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然后计算出每组被试者对每个比较刺激量估然后计算出每组被试者对每个比较刺激量估计的几何平均数或中数,再以刺激值为横坐标,计的几何平均数或中数,再以刺激值为横坐标,感觉值为纵坐标,即可制成感觉比例量表感觉值为纵坐标,即可制成感觉比例量表 ((2)、)、Stevens定律定律l 指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共变关系,是一个幂函数指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共变关系,是一个幂函数关系 S==bI ((3.10))a 其中:其中:S S 是心理量;是心理量;I I是物理量;是物理量;b b 是由量表单位决定的是由量表单位决定的常数常数, ,是被试任意定的;是被试任意定的;a a 是常数,代表心理量与物理量的是常数,代表心理量与物理量的关系,意思是当客观的物理强度增加到关系,意思是当客观的物理强度增加到a a倍时,心理量也相倍时,心理量也相应地增加一定的倍数应地增加一定的倍数l 幂函数的指数值决定着按此公式所画曲线的形状幂函数的指数值决定着按此公式所画曲线的形状 l 当当a=1.0a=1.0时,便是一条直线,即刺时,便是一条直线,即刺激和感觉之间为简单的正比关系;激和感觉之间为简单的正比关系;a a> >1 1时,则为正加速曲线;时,则为正加速曲线;a< <1 1时,便为负时,便为负加速曲线。

      加速曲线3.11)) 心理物理函数心理物理函数韦伯定律1费希纳定律、差别阈限法2史蒂文斯定律、数量估计法3 韦伯定律韦伯定律v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德国生理学家韦伯(1795(1795--1878)1878)通过对人对重量的感觉发通过对人对重量的感觉发现,两个较重的物体比两个较轻的物体具有更大的差异时,现,两个较重的物体比两个较轻的物体具有更大的差异时,才能被感觉为重量不等的两个物体才能被感觉为重量不等的两个物体v韦伯发现刺激的差别阈限是刺激本身强度的一个韦伯发现刺激的差别阈限是刺激本身强度的一个线性函数,产生一个最小可觉差所需增加的刺激线性函数,产生一个最小可觉差所需增加的刺激量,总是等于当前刺激量与一个固定分数的乘积量,总是等于当前刺激量与一个固定分数的乘积v用公式表示:用公式表示:vΔIΔI是差别阈限是差别阈限,I,I是标准刺激强度,是标准刺激强度,k k是常数是常数/ /韦伯分数,韦伯分数,这就是韦伯定律这就是韦伯定律 心理物理函数心理物理函数韦伯定律韦伯定律1费希纳定律、差别阈限法费希纳定律、差别阈限法2史蒂文斯定律、数量估计法史蒂文斯定律、数量估计法3 费希纳定律费希纳定律v差别阈限法:设定绝对阈限为心理量表的零点,以韦伯定差别阈限法:设定绝对阈限为心理量表的零点,以韦伯定律为基础,求出绝对阈限之上的差别阈限,然后将得到的律为基础,求出绝对阈限之上的差别阈限,然后将得到的新刺激作为标准刺激再求差别阈限,如此反复直到覆盖整新刺激作为标准刺激再求差别阈限,如此反复直到覆盖整个要想研究的刺激强度范围个要想研究的刺激强度范围 v假设某感觉道的绝对阈限为假设某感觉道的绝对阈限为1010个单位,而其韦伯个单位,而其韦伯分数为分数为20%20%,则通过韦伯定律就能建立这一感觉的,则通过韦伯定律就能建立这一感觉的心理量表心理量表 v费希纳定律是一个表达简单的定律,其公式为费希纳定律是一个表达简单的定律,其公式为: :v S S==KlgRKlgR,,v其中其中S S是感觉强度,是感觉强度,R R是刺激强度,是刺激强度,K K是常数。

      是常数v简单来说,这个定律说明了人的一切感觉,包括视觉、听简单来说,这个定律说明了人的一切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肤觉(含痛、痒、触、温度)、味觉、嗅觉、电击觉觉、肤觉(含痛、痒、触、温度)、味觉、嗅觉、电击觉等等,都遵从等等,都遵从: :感觉不是与对应物理量的强度成正比,而感觉不是与对应物理量的强度成正比,而是与对应物理量的强度的常用对数成正比的是与对应物理量的强度的常用对数成正比的 费希纳定律的成立条件费希纳定律的成立条件v1 1、假定韦伯定律对所有类型和强度的刺激都是正、假定韦伯定律对所有类型和强度的刺激都是正确的确的v2 2、假定所有最小可觉差在心理上都是相等的、假定所有最小可觉差在心理上都是相等的 心理物理函数韦伯定律1费希纳定律、差别阈限法2史蒂文斯定律、数量估计法3 数量估计法数量估计法v数量估计法:是制作比例量表的一种直接方法此法的具数量估计法:是制作比例量表的一种直接方法此法的具体步骤是主试者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并赋予标准刺激一体步骤是主试者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并赋予标准刺激一个数值,然后让被试者以这个数值为标准,将其他比较刺个数值,然后让被试者以这个数值为标准,将其他比较刺激的主观强度用数据表示。

      激的主观强度用数据表示v然后计算出每组被试者对每个比较刺激量估计的然后计算出每组被试者对每个比较刺激量估计的几何平均几何平均数数或中数,再以刺激值为横坐标,感觉值为纵坐标,即可或中数,再以刺激值为横坐标,感觉值为纵坐标,即可制成感觉比例量表制成感觉比例量表v举例举例 史蒂文斯定律史蒂文斯定律v史蒂文斯提出了刺激强度和感觉量之间关系的幂史蒂文斯提出了刺激强度和感觉量之间关系的幂定律:定律: vS S==bIbIa av其中:其中:S S是感觉量;是感觉量;b b是由量表单位决定的常数;是由量表单位决定的常数;a a是感觉道和刺激强度决定的幂指数是感觉道和刺激强度决定的幂指数 v幂函数的指数值幂函数的指数值a a决定着按此公式所画曲线的形状决定着按此公式所画曲线的形状 数量估计法与电生理学数量估计法与电生理学v数量估计法看似简单,但实验结果却可以与电生数量估计法看似简单,但实验结果却可以与电生理学的结果相媲美(书)理学的结果相媲美(书)v史蒂文斯定律比费希纳定律更符合实际情况史蒂文斯定律比费希纳定律更符合实际情况 三种量表的比较三种量表的比较 1 1.选出.选出1010位明星,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他位明星,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他们在大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

      们在大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课下作业课下作业: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