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越剧唱词的修辞.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w****i
  • 文档编号:111118903
  • 上传时间:2019-11-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90.3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越剧唱词的修辞 石艳 越剧诞生于1 9 0 6 年,从初登上舞台时的“小歌班”,几易其名,几 经变化,最终在众多的地方戏曲样式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今全国第二大剧 种,至今已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然而,作为全国著名戏曲剧种的越 剧,一开始并非是以一种艺术形式出现的,它的前身——落地唱书,不过 是嵊州当地农民灾荒之年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的“沿门卖唱”,劳动之余 自娱自乐的“田头歌唱”,或是即兴式的彩头填词 唱词现编现唱,通俗顺口,无雕琢的痕迹,生活气息乡土气息浓郁 有的唱词充满了想象力,还运用了对比、比喻、夸张和想象等修辞手法, 诙谐有趣,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显示了越剧初期唱词的语言既朴实本色又 形象生动的特点但是,这些说唱者毕竟是当地的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 低,唱词的内容往往缺乏连贯性,唱词的文学性艺术性自然也受到很大限 制,有些甚至还流于粗俗王学海先生在《展望越剧》的文章中写道: “越剧原先是嵊县乡问的‘的笃板’小戏,只是一种民间小唱而已,奠定 它在大都市的台基,便是由俗趋雅的质变的确,越剧没有仅停留在落 地唱书这种“沿门卖唱”、“田头歌唱”的地方性说唱形式上,嵊州的民 间艺人,凭着聪明、智慧、魄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变革伴随着这样一 种民间说唱小戏进入杭州,打人上海,并在上海的大舞台上站稳,这其中 除了进行剧本的创新,唱腔的突破,表演、化妆、服装等方面的改革之 外,越剧唱词由俗趋雅的变革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笔者将越剧唱词在 修辞方面所体现出的特点归纳如下 4 9 8 /修辞学论文集 修辞格运用的多样化 改革发展中,越剧唱词在修辞格的运用上,除了原有的夸张、想象、 比喻等几种之外,更显示出多样化的趋势 ( 一) 大量排比句的运用 例如,《红楼梦·黛玉焚稿》唱段: 宝玉呀! 你如当初来实说,我也肯成全你们的金玉缘,何必将我 来欺骗,你自问良心安不安? 害得我茶不思来饭不想,害得我病榻缠 绵肠欲断,害得我神思恍惚难安枕⋯⋯害得我奄奄一息命难全⋯⋯ 唱词中一连七个排比句,将女主人公黛玉听说宝玉另有所娶之后,缠 绵肠欲断、恍惚枕难安、满腹心事无处诉、凄苦孤单、自哀自怜、心酸怨 恨的心情如泣如诉地表达出来,百感交集,语势强,感情烈 又如《泪洒相思地》的唱段: 我为他,受尽千般苦,我为他,身担不孝瞒亲娘⋯⋯我为他,几 次欲思自悬梁⋯⋯ 一连十五个排比句,一气呵成,语气强烈,既表达了女主人公心中对 抛弃她的负心人的无比愤恨之意,又表达了对自己由于缺少主见以至被抛 弃的深深悔恨之情 在越剧唱词中,排比句式的运用,多是表达女性的柔婉、缠绵、怨恨 和无奈,但也有用来表现刚烈和愤怒的如《忠魂鹃血》中陈圆圆斥责 吴三桂的一段唱词: 说什么为我去借兵,真是不怕难为情,你打李闯本应该,你应该不 为圆圆为大明,你不该不爱江山爱美人,你不该冲冠一怒为红颜⋯⋯你 不该一心为皇抱野心,如今觉悟来得及,你难道忘记你是中国人? 一连八个“你不该”对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狼人室卖国求荣的 第六编汉语现象与言语运用/4 9 9 丑行愤怒谴责,义正词严。

      ( 二) 反复、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例如,根据乐府诗歌改编的曲目《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惜别 离》唱段: 惜别离,惜别离,无限情思弦中寄弦声淙淙似流水,怨郎此去 无归期惜别离,惜别离,无限情思弦中寄弦声切切似细语,望郎 早早回故里回故里,长相聚,一对孔雀永双栖 根据剧情的需要,唱词采用了反复、间隔反复、顶真等修辞手法,真切 地表达出在封建家族势力压迫下,悲剧主人公刘兰芝万般无奈的心绪及夫妻 之间两情依依难以割舍的心情,一唱三叹,催人泪下,令人心生悲愤之情 再如,《梁山伯》中“十八相送”唱段的唱词: ⋯⋯( 旦唱) 梁兄啊,前面到了粉头墙,粉头墙上结石榴石 榴结落十九年,无人买来无人偷 生唱) 贤弟说话利口,不顾脸上 的含羞无人买来无人偷,愚兄不要烂石榴⋯⋯ 《赵五娘》中“长亭十送”唱段的唱词: ( 旦唱) 夫妻双双往前行,不觉又到三里亭 生唱) 三里亭上 画壁神,香烛点得闹盈盈⋯⋯( 旦唱) 你我来到七星亭,七星亭前 路不平⋯⋯行走已到九曲亭,九曲亭下一座桥⋯⋯ 以上两个剧目中的唱词皆根据情节采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前面到 了粉头墙,粉头墙上结石榴”、“不觉又到三里亭 生唱) 三里亭上画壁 神”、“你我来到七星亭,七星亭前路不平”这几句,前一句后边的词语 作为后一句开头的词语,巧妙成句,上逆下接首尾蝉联,一环紧扣一环, 既清晰地交代了相送路线,又传达了主人公送了一程又一程,情深意笃, 难舍难分的心情。

      ( 三) 拟人、呼告修辞手法的运用 现代曲目中更善于运用拟人、呼告的修辞手法,在人格化了的景物衬 5 0 0 /修辞学论文集 托下,表现主人公的心情,展现新人新风貌如现代曲目《报童之歌》 中亮娃唱道: 车儿啊,你慢点行慢点行,让我把,慈祥的面容再看清;风儿 啊,你莫要吹莫要吹,让我把,洪亮的声音再听真⋯⋯方瑛姐,时常 讲起周伯伯,为人民,英勇战斗在山城! 这段唱运用拟人、呼告的修辞手法,真切地表达了报童对周伯伯—— 周恩来副主席的爱戴和崇敬之情,更传达出报童要为解放事业英勇战斗在 山城的决心和信念 又如现代曲目《抢伞》中“香儿送伞下田样儿”一段这样唱道: 南风吹,百花香,蝴蝶引路双翅忙伞儿张开一朵云,飞上天去 遮阴凉香儿送伞下田样儿,一片好稻翻金浪,欢喜风儿吹着走—— 好比那,小篷船行在绿波上下柳堤,到荷塘,荷花带笑迎太阳,青 青莲蓬摘一支,送给毛主席尝一尝 “风儿”是欢喜的,“荷花”带笑迎着太阳,“蝴蝶”展开双翅欢快 地在为香儿引路,在人格化了的景物衬托下,表现了主人公田香儿送伞下 田样儿的愉快心情,真实形象地展现了新社会新时代人民劳动、生活的快 乐和幸福 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有力地表现了越剧唱词丰富的内容, 表达了越剧中故事和人物更复杂多样的情感,从而增强了越剧唱词的文学 性和艺术性,更具感染力。

      二喜用典故 例如,《庵堂相会》剧目中,女主人公金秀英的一段Ⅱ昌词: ( 旦唱) ⋯⋯叔叔吓,男女相扶非我始,先朝也有几个人叔叔 若还不相信,我将古人比你听,君不见宋朝天子赵匡胤,带送京娘远 远行三国志中关云长,兄弟失散投曹兵千里迢迢送皇嫂,秉烛达 第六编汉语现象与言语运用/5 0 1 旦到天明自从先朝到如今,怎不见旁人说谈论自古道,男是金来 女是银,真金不怕烈火焚 唱词中提到的赵匡胤夜送京娘的典故和关云长千里迢迢送皇嫂的典 故,虽然两者朝代不同,但却有共同点:关云长千里送皇嫂,虽秉烛达旦 到天明却没有非分越轨;赵匡胤夜送京娘时,夜静月凉如水的情况下,面 对京娘所表示的爱意,心静如水坐怀不乱因此被演唱者顺手拈来,引经 据典,以此作为这一情节中对男主人公极有说服力的劝说语,使女主人公 金秀英最终达到了让这个书生搀扶自己过桥的目的 接下来的情节是女主人公与未婚夫终于相认后,面对未婚夫的心灰意 冷,女主人公的唱段: ( 旦唱) 夫郎不要痛灰心,穷人后来都翻身历代古人有几个, 且待妻说你听沿门求乞薛平贵,到后来,执掌山河坐龙庭 生 唱) 妻呀,三国志中周公瑾,一十三岁破曹兵 旦唱) 朱买臣五十 当富贵,何况我夫有十八春。

      生唱) 渭水钓鱼姜子牙,八十作元 戎 生唱) 才压大臣秦甘罗,官封为相十二春 旦唱) 苦读寒窟 吕蒙正,后来朝中作公卿 生唱) 七岁打虎李存孝,勘王义师作先 行穷人都有出头日,难道我夫不翻身 唱词中一连串的典故,列举了历史上或处困境或处弱势而最终或建功 立业或出人头地的例证,这对于剧中心灰意冷的未婚夫来说无疑是最有力 的激励 越地民众从小耳濡目染了许多盛行于浙江一带的诸如傀儡戏、目连戏、 乱弹、调腔、高腔等地方的戏曲剧目、民间故事及中国四大名著和一些诸如 《说岳全传》、《杨家将》等历史小说中的典故,因此越剧唱词中根据剧情的需 要,多处将其中的典故引用到唱词当中,这其中一方面反映出越地优秀的民 间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使越剧唱词加大了文化含量 三大量运用叠音词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5 0 2 /修辞学论文集 戚戚”这开端三句一连十四个叠字的运用,既体现了语言的韵律美、回 环美、和谐美,又使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笼罩全篇,表现了词人内心 深处无比凄婉愁苦的情怀,历来被诗词界誉为创造性的手法 越剧唱词则是将李清照的这种叠词手法发挥到了极致。

      下面是根据陆 游《钗头凤》故事改编的越剧《断肠人》中女主人公方雪影唱的“断肠 人越想越断肠”唱段: 月朦朦朦月色昏黄,云烟烟烟云罩奴房冷清清奴奴亭中坐寒 凄凄雨打碧纱窗,呼啸啸千根琅竿竹,草青青几枝秋海棠呜咽咽奴 是多愁女,阴惨惨夜雨痛心伤 唱词中将表示情状的词皆运用了A B B 重叠式,例“冷清清”、“寒凄 凄”、“呼啸啸”、“呜咽咽”,加深了唱词本身所要表示的情状的程度,加 之配以顶真的语言表达形式,“月朦朦朦月色昏黄,云烟烟烟云罩奴房”、 “生离离离别家乡后,孤单单单身在他方”,使唱词语气连贯,音律流畅, 像锁链一样,一环紧扣一环,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 了断肠人的愁肠百转,忧思难解的心绪,使悲剧色彩更加浓烈 越剧唱词中叠音词的运用多用于表现悲情,但也有例外例如,《国 破山河在·哭祖庙》中男主人公的唱段: ⋯⋯你只知朝朝暮暮寻欢乐,日日夜夜声靡靡你应该,轰轰烈 烈干一番⋯⋯夜沉沉、风潇潇,满地银霜,月朦朦,雪迷迷,越觉悲 伤悲切切,恨绵绵,国破家亡,泪汪汪,心荡荡⋯⋯ 大段高亢激昂、悲愤壮烈的唱腔一扫越剧常见的缠绵,听来隐隐约约 似有金戈铁马声,气贯长虹 “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

      越剧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吸 收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内容到表现形式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优秀文 化越剧唱词在不失吴越方言“吴侬软语”特点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 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将吴越地方的民间语言艺术与中原主流的 文学语言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在语言风格上既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又 显示了浪漫主义,从而使得越剧唱词俗中有雅,雅俗互现,具有极强的表 第六编汉语现象与言语运用/5 0 3 现力充分显示了越剧唱词由俗趋雅这一文化流变 吴越之地的地理、人文,善唱之民风,孕育了越剧的胚胎,聪明智慧 的嵊县民间艺人靠着创新精神,使得越剧从初始时期的一种民间说唱小戏 伴随着变革,最终走向了辉煌 参考文献 [ 1 ] 张继舜:《落地唱书) ,浙江文艺出版社1 9 9 2 年版 [ 2 ] 孙世基:《建国前女子越剧戏考 ,嵊州越剧展览馆馆藏资料,宁海县文联 2 0 0 0 年版 [ 3 ] 浙江人民出版社编:《越剧戏考》,浙江人民出版社1 9 7 9 年版 ( 作者单位: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