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高考世界古代史选择.doc
3页1、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 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2、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这里的“同样情形”不包括( )A.雅典公民普遍好战 B.伯里克利才能杰出C.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D.雅典面临外邦威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理解和所学知识运用能力从材料时间“民国四年”,即1915年,结合所学知识对应的历史事件是袁世凯称帝材料中提到的教科书认为袁不能成为“元首”的原因:一是不民主,二是无才干,三是不反抗日本,即不能反抗外邦的入侵反之伯利克利能成为雅典领袖的原因在于:有才干、民主、敢于反抗外邦的入侵因此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正确答案为A3、右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4、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雅典(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5、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6、如要撰写一篇有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欧洲历史与文化的文章,最恰当的标题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B.罗马帝国统治的兴衰C.希腊城邦时代的来临 D.克利斯提尼改革始末7、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8、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9、“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10、“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
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11、“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12、下图表示的是( )A.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B.公元2世纪的罗马帝国C.公元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D.公元13世纪的蒙古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