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普通动物学第八章环节动物门上课讲义.ppt

32页
  • 卖家[上传人]:yuzo****123
  • 文档编号:236679256
  • 上传时间:2022-01-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23.50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八章 环节动物门第一节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身体分节 是进化到高等无脊椎动物的标志 意义:器官按节重复排列,促进新陈代谢, 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同律分节 异律分节二、真体腔(次生体腔、裂体腔) 特点:在体壁和肠壁上都有由中胚层形成的 肌肉层和体腔膜 来源:中胚层裂开形成 意义:1、加强了肠功能(出现机械消化)并 促使之分化,提高了消化机能 2、促进器官系统形成,使结构进一步 复杂化,机能更加完善四、闭管式循环系统 各血管以微血管网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不流入组织间隙中主要靠血管壁的收缩和扩张,有规律地搏动来推动血流循环 血浆中具血红蛋白,有携带氧的功能但血细胞不含血红蛋白在蛭类中,次生体腔退化,血管消失,形成了腔隙或血窦 五、后肾排泄系统在较原始的种类中,仍保留着原肾管,但是无焰细胞多数环节动物具有按体节排列的后肾管典型的后肾管(大肾管):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肾口;肾孔寡毛类的后肾管特化为小肾管原肾与后肾的区别:1、来源 原肾:外胚层 后肾:外胚层与中胚层共同发生2、结构特点 原肾:一端开口(以肾孔开口于体壁,另一端为 盲管,即焰细胞) 后肾:两端开口(以肾孔开口于体壁,另一端为 以肾口开口于体内)3、作用 原肾:调节渗透压为主,排泄代谢废物为次 后肾:排泄代谢废物为主,调节渗透压为次六、链状神经系统由脑(1对咽上神经节)、 1对咽下神经节、联结脑和咽下神经节的围咽神经以及腹神经索组成。

      腹神经索在每一体节上都有1对神经节,形成纵贯全身的链状神经系统感官发达(多毛类)或不发达(寡毛类、蛭类)七、生殖和发育雌雄同体或异体主要行有性生殖陆生、淡水生种类直接发育海产种类间接发育,担轮幼虫第二节 代表动物环毛蚓一、生活习性及外形头部由围口节和口前叶组成,围口节为第一体节自第二体节始具刚毛,环生第14-16体节形成生殖带,上皮为腺质上皮雌性生殖孔:第14体节腹面中央;雄性生殖孔:第18体节腹面两侧纳精囊孔:位6/7、7/8、8/9节间沟的腹面两侧自11/12节间沟开始,于背线处有背孔孔雌性二、体壁和体腔体壁:角质膜、表皮层、环肌层、纵肌层、体腔上皮体腔被隔膜依体节分隔成很多体腔室三、消化系统三、消化系统口、口腔、口、口腔、咽、食道、砂囊、胃、肠和肛门咽、食道、砂囊、胃、肠和肛门消化腺:消化腺:咽腺咽腺、食道腺、食道腺、胃腺胃腺、盲肠盲肠肠的背壁陷入肠腔形成盲道肠的背壁陷入肠腔形成盲道 背血管、腹血管、神经下血管心脏四对:位于7、9、12、13体节 四、循环系统四、循环系统五、呼吸与排泄五、呼吸与排泄体表呼吸体表呼吸小肾管:体壁小肾管、隔膜小肾管、咽头小小肾管:体壁小肾管、隔膜小肾管、咽头小肾管肾管典型的链状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退化,仅在体表散布一些感受器 六、神经系统六、神经系统七、生殖与发育七、生殖与发育雌性雌性:卵巢(第:卵巢(第1313节前缘)、输卵管节前缘)、输卵管雄性雄性:精巢两对(第:精巢两对(第1010、1111节后缘)节后缘) 贮精囊两对(第贮精囊两对(第1111、1212节)节) 前列腺一对前列腺一对异体受精;直接发育异体受精;直接发育环毛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结构特点1、身体为细长的圆柱形,两端尖,身体分节且能灵活弯曲,这些特征适合在土壤中穿行。

      2、头部不明显,口前叶(富肌肉)膨胀时,可伸缩蠕动,有掘土功能3、具刚毛,支撑身体或在地上蠕动4、体表腺细胞可以分泌粘液;同时由背孔排出体腔液来湿润皮肤使其在土壤中钻动时有润滑作用,并且也有利于皮肤呼吸5、感官退化,只有皮肤感觉器 、口腔感觉器及光感受器,光感受器分可辨别的光的强弱,有避光强光趋弱光反应6、消化道具砂囊,能把泥土中的食物磨成细粒 7、能形成蚓茧,保护受精卵在土壤中发育 第三节 环节动物门的分类 目前已知的环节动物约17000种,分布于海水、淡水、陆地等多种环境里有自由生活也有寄生生活种类 分为多毛纲、寡毛纲和蛭纲3个纲 一、多毛纲绝大多数海洋生活,极少数淡水生活头部明显,感觉器官发达有叶片状疣足大肾管大多雌雄异体,无生殖环带,无固定生殖腺和生殖导管发育过程中有担轮幼虫期常见种类:沙蚕、巢沙蚕、沙躅等隐居目游走目二、寡毛纲多为陆生,少数淡水生头部不明显,感官不发达无疣足,刚毛直接生于体壁之上雌雄同体,有生殖带;直接发育常见种类:环毛蚓、水丝蚓等水丝蚓三、蛭纲蛭类俗称蚂蟥多数水生,少数陆生;通常营暂时寄生生活无疣足和刚毛体节数目恒定,身体前后端具吸盘体腔多退化,形成血窦雌雄同体,有生殖带,直接发育常见:医蛭、山蛭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