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马史》读后感1500字.docx
2页《罗马史》读后感1500字最近在看的书是《邓小平时代》、《秦腔》、《法学》和这本刚刚打开的《罗马史》,这本《罗马史》讲述从凯撒到奥古斯都,是因为看法学的法制史突发奇想,想要了解这个法律起源的地方之前对于罗马的印象是艺术、是短裤披风下紧实健壮的肌肉线条、以及在罗马街头,随处可见的从神话和战争原型中飞到街头的妙趣横生的雕塑也还记得在罗马古斗兽场外,看到自由盘旋在凯旋门上的鸟儿,就像世界上从来没有过战争和杀戮一样静谧安详最初了解到罗马,除了那句人人都知道的“条条大路通罗马”,还有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罗马假日》,给我的是唯美、力量和厚重的感觉在我的心里,罗马从来都是古罗马帝国,是罗马城,而不是意大利·罗马市,罗马是可以拐个弯儿就步行到梵蒂冈,看诸哲学圣贤矗立在蓝天之高的地方其实最想去的地方不是罗马,是希腊,罗马是法制的起源地,而希腊是哲学和逻辑学的发源地;罗马是去过的地方,希腊还依然在梦里;罗马是法治,而希腊是自由民主;但是没有法治就没有民主我希望自己探寻过一丝丝哲学以后,可以再探寻一丝丝法学,探寻一丝丝美学,最后再决定探寻宗教学、神学还是玄学,希望可以无限延迟给自己人生设限,在我肤浅地看来,女性只要有了婚姻和生育,有了一个妻子或者母亲的称谓,就等于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当然这种设限在另一种程度上,是女性人生的完整。
很多人选择完整,但是这种完整不是最吸引我的,至少目前还不是,目前吸引我的,是舍弃一种完整而留下的无数种人生的可能性,说到可能性,最确定的可能性就是:人生的可能性虽然有无数种,但是人生只有一种,就是你脚下所走的路,所以我给自己的不设限,其实也是选择的谨慎性在《邓小平时代》一书中,呈现了我们所生长的这个国家,从贫困封闭到开放安康的历史进程,有格局和远见的领导人,在人民生活遇到危机时,谨慎又具创新和突破性的实践活动,给了我们现在的生活,给了我们不给人生设限的可能性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由那一代的卓越领袖带领一代人创建,而我们所创建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又会成为我们民族未来一代人所生长立足的土壤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为时代做出卓越的贡献,但是每个人都在留下自己来过的痕迹,不为时代,只为自己短暂数十载的一生,这就是你这一代人的痕迹昨天有读到一篇文章,讲家里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受到鄙弃,就像炫耀自己家里有十几袋大米的非洲留学生在中国受到鄙弃一样,在这里,我不是要说,各个国家和民族、经济和人种之间的差异,我只是讲精神意识里的富足和贫瘠当我们不饿肚子的时候,没有人会在家里囤很多大米,因为你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丰富的食物;当我们的国家不再有人居无定所的时候,没有人会囤积房子,因为不缺,所以不需要多余。
这里的房子和大米,换成玉米大豆豪宅豪车和金钱都是一样的自己也会很羞愧,有几年的时间,都在追求赖以生存的东西,甚至在读研的时候,会认为自己收入是绝大多数同龄同层人的数倍而自豪,作文直到昨天晚上,我也还以为握在手里的方向盘,加满油箱的油,包里卡里的钱,自己名下的房子,是最给自己安全感的东西,但其实,回到家里餐厅门廊亮起的灯,厨房里飘出的参汤,餐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是更温暖的东西但是灯不会一直亮,汤不会一直热,油不会一直满,钱不会花不完,什么是永远的安全感,什么是永远的温暖,是在你有能力得到一切生存条件以后,是在你能够满足灵魂自由以后,高而不飘、低而不沉的内心吧最近和朋友探讨的问题是,什么是是非对错,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们仅有的一生,每个人都在不同的位置和立场上,或负重前行、或苦中作乐唯有丰盛的内心,可以化一切苦厄什么可以丰盛你的内心呢?是那个老生常谈的答案吧,破万卷书,行万里路然后,有所回应。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