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7年春季版)《饮酒》教学设计.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j****
  • 文档编号:99970766
  • 上传时间:2019-09-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饮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诗歌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特定内涵2、过程与方法:感悟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所寄寓的生活情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领学生从纷繁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的一块净地,从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教学重难点通过“采菊”、“见”等表示动作的词,理解诗人的生活志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历来有“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之说请问“三友”、“四君子”各指代什么物?(展示多媒体课件)你们能背出与之相关的名句吗?(名句展示)透过诗句,你们能说说它们各自的品性吗?教师归纳:(课件展示)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竹:坚强不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松:傲霜斗雪,正直坚贞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有一句公益广告说得好:“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陶渊明的乡居天地,去感悟他的爱菊情结预设:1、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学生回答:竹:正直……松:坚强……菊:清高……梅:顽强…… 扣住“花草树木”单元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打开学生的记忆闸门,让背得出的同学有成就感顺藤摸瓜,增强学生的记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念,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分节奏朗读解读诗句提问“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明确:常言道:“心境自然凉”,作者能做到这点正是因为“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呢?作者的心已经远离了世俗名利、内心非常平静,所以觉得自己的住处很僻静了提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明确: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追问:你们还记得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作什么吗?明确:很好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提问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明确: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提问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明确: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 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提问《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明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因为作者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要远离名利纷争、自得其乐,洁身自好,这些是需要有心的人去感悟的,不需要用语言去辨。

      问:在这里作者达到了一种、什么心态很境界呢?达到了物我两忘、悠然自得的境界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三、反复品读,加强记诵四、作业布置陶渊明身在官场,完全可以洁身自好,做一个为民谋福的清官,可他却选择隐居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赞同他的做法吗?在今天他的思想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1、查阅相关资料,摘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咏荆轲》、《读〈山海经〉》三首诗,试比较它们的不同风格2、课外积累一些古代隐士的材料,如林逋、李愿、严光等储备一些写作素材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双减”背景下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docx 超越表面趣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与高阶思维培育的优化路径.docx 高中语文整本书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新课标背景下的模式创新与能力培养.docx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反思与能力提升路径探析.docx 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与策略研究.docx 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实践路径探究.docx 基于真实学情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docx 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docx 10《苏武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9《屈原列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训练答案.docx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和反思.docx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docx 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的现状及应用策略.docx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优化策略.docx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