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程.pdf
24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程CJJ 497 主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 1998年 3 月 1 日1总则1.0.1 为贯切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推广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修筑道路基层,统一施工及验收标准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各等级道路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粉煤灰石灰类混合料基层(含底基层和垫层)的施工及验收. 1.0.3 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宜选择有利季节施工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 摄氏度时,不宜施工;遇有特殊情况,可采用低温施工措施或按低温条件下的规定施工1.0.4 粉煤灰石灰类混合料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原材料2.1 粉煤灰2.1.1 修筑道路基层使用的粉煤灰(硅铝灰 )化学成分中的SiO+AlO 总量宜大于70%;在温度为 700 摄氏度的烧失量宜小于或等于10%当烧失量大于10%时,应做实验,当其混合料强度符合要求时方可采用2.1.2SiO+AlO 总量和烧失量符合要求的新排放或陈年堆积的粗颗粒和细颗粒粉煤灰,均可采用。
2.2 石灰2.2.1 钙石灰和镁石灰均可使用在有条件时可优先采用磨细的生石灰2.2.2 生石灰的CaO+MgO 含量宜大于60%,消石灰的CaO+MgO 含量宜大于50%当石灰的 CaO+MgO 含量在 30%50%时,应通过实验选用较高石灰剂量,但剂量不宜超过 30%石灰的CaO+MgO 含量小于 30%时,不得采用石灰的 CaO 含量或 CaO+MgO 含量的测定,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 或附录 B 的规定2.2.3 消石灰应充分消解,不得含有未小姐颗粒磨细生石灰应完全粉磨,不得含有杂质2.2.4 当采用石灰类工业废料(如电石渣等)和石灰下脚料时,其适用条件可按本规程第2.2.2 条执行严禁采用含有有害物质掉石灰类下脚料2.3 土2.3.1 土的塑性指数(用100g 平衡锥测定)宜为1115,并不得小于6 或大于 30当土的塑性指数小于6 或大于 30 时,应采取压实混合料或粉碎土团粒的措施2.3.2 当温度为700 摄氏度时,土中有机质含量应小于8%硫酸盐含量宜小于0.8%注:有机质和硫酸盐含量分别指其与土的重量比2.4 集料2.4.1 集料系指碎石、砾石、砂砾、高炉矿渣、碎砖和稳定的钢渣等材料。
集料的压碎值、抗压强度与适用范围,应符合表2.4.1 的规定集料压碎值的实验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C 的规定集料压碎值、抗压强度与适用范围表2.4.1 压碎值( %)抗压强度( Mpa)适用范围悬浮密实型混合料骨架密实型混合料悬浮密实型混合料3530快速路和主干路的基层4035次干路、支路的基层和快速路、主干路的底基层7.5注:碎石、砾石、砂砾、高炉矿渣和钢渣用压碎值,碎砖用抗压强度2.4.2 悬浮密实型混合料中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50mm,并应小于混合料每层压实厚度的 1/3骨架密实型混合料中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40mm,并应小于混合料每层压实厚度的1/3,集料应有级配2.4.3 集料的表面应清洁,不得粘附泥土2.5 水2.5.1 消解石灰、拌制混合料和混合料基层养生应采用清洁的地面水、地下水、自来水及PH 值大于 6 的水3 混合料3.1 组成类型与应用3.1.1 粉煤灰石灰类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3.1.1.1 混合料的结构组成应具有良好压实性; 3.1.1.2 混合料的配合比组成应能使压实混合料的加固很快达到设计强度3.1.2 混合料的结构组成具有良好压实性的三种类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3.1.2.1 悬浮密实型混合料:混合料中细料的压实体积应大于集料在疏松状态时的空隙体积,即集料在压实混合料中处于“悬浮状态”。
3.1.2.2 骨架密实型混合料:混合料中细料的压实体积应“临界”于级配集料在压密状态下的空隙体积,集料所压实混合料中有一定“骨架作用”3.1.2.3 密实型混合料:由结合料与集中细料组成的任何配合比的混合料应具有良好压实性3.1.3 悬浮密实型混合料中的集料用量应控制在50%左右,最大粒径较大,颗粒强度可较低,不要求有级配,适用于各登记道路的基层和底基层骨架密实型混合料中的集料用量应控制在75%以上,最大粒径较小,应有级配,宜用于铺筑快速路和主干路的基层密实型混合料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可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选用3.2 “悬浮状态”检验公式3.2.1 悬浮密实型混合料中的集料在压实混合料中的“悬浮状态”可采用下式检验)11(*GWpkpnm(3.2.1)式中 W集料干松密度(kg/m3);G集料毛体积密度(kg/m3)m粉煤灰在混合料中占总干重的百分数;n石灰在混合料中占总干重的百分数;p集料在混合料中占总干重的百分数;混合料中粉煤灰石灰的最大干密度(kg/m3)k为“悬浮系数”,当p=30%时, k=1;当 p=70%时,k=2当p 为其它值时,采用直线插入法取k 值3.3 配合比3.3.1 粉煤灰石灰集料混合料中粉煤灰与石灰的比例宜为21(当集料用量为70%以上时)至51(当集料用量为50%左右时)。
当混合料中无集料时,粉煤灰(或粉煤灰土)与石灰的比例宜为31 至 101 . 3.3.2 粉煤灰石灰类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应通过实验决定当受条件限制做实验有困难时,可按表 3.3.2 选用粉煤灰石灰类混合料配合比混合料配合比(质量比,总干重百分数,%)类型种类密实性粉煤灰石灰 75258515 粉煤灰石灰土 35956;401248 石灰土10901288 悬浮密实型粉煤灰石灰碎(砾)石33760;501040 粉煤灰石灰高炉矿渣451045 粉煤灰石灰砂砾381250 粉煤灰石灰钢渣33760;46945 粉煤灰石灰碎砖501040 骨 架 密实型粉煤灰石灰集料(集料含碎石、砾石、矿渣、沙砾和钢渣)10585;20773 3.3.3当混合料中集料用量在75%以上时,可用1%3%水泥取代部分石灰,这种混合料宜用于铺筑快速路和主干路的基层3.4 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3.4.1 粉煤灰石灰类混合料地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应用重型击实仪通过实验确定并应采取本规程附录D 地方法确定3.4.2 悬浮密实型粉煤灰石灰集料混合料地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当不便使用现有地仪器和实验方法准确测量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pGnmG(3.4.2-1)(%)10021cWWW (3.4.2-2) 式中 0粉煤灰石灰集料混合料最大干密度(kg/m3)。
折减系数,一般用0.98 ;0 粉煤灰石灰集料混合料最佳含水量(% ); WC 粉煤灰石灰集料混合料总干质量(g); W1 粉煤灰石灰混合料最佳含水重(g); W2集料面干饱和含水量(g)3.5 抗压强度与应用3.5.1 粉煤灰石灰类混合料7d 龄期抗压强度应符合表3.5.1 的规定抗压强度的实验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E的规定混合料 7d 龄期抗压强度(Mpa)道路种类应用层位快速路和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基层0.70 0.55 0.50 底基层0.50 0.45 注:试件在温度201和温度大于90%条件下湿治养生后的饱水抗压强度3.5.2 粉煤灰石灰类混合料28d 龄期抗压强度,要求块速路、主干路的基层抗压强度不得小于 1.75Mpa;次干路基层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38 Mpa3.6 抗压回弹模量设计参数与路面结构组合3.6.1 粉煤灰石灰类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设计参数值应符合表3.6.1 掉规定抗压回弹模量设计参数值(Ec)表 3.6.1 混合料Ec(Mpa)使用要求粉煤灰石灰集料600700 当集料为碎石、砾石、高炉矿渣或钢渣时,取高值;当集料为砂砾或碎砖时,取低指集料石灰土450600 粉煤灰石灰400600 当石灰和粉煤灰用量较大时,取高值;反之,取低值粉煤灰石灰土350500 石灰土200300 石灰剂量: 12%时,取高值; 8%时,取低值配料条件表中各类混合料的配合比,应符合本规程第3.1.1 条的混合料组合设计规定养生条件与龄期在温度计201和湿度大于90%下,养生 90d龄期3.6.2 粉煤灰石灰类混合料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典型模式及其适用范围可按表3.6.2 选用。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典型模式及其适用范围表3.6.2 城市道路等级种类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石 灰 加 固 类 基 层 厚 度(cm)快速路主干路根据设计计算1520 (A、C、D)次干路1015 (B、D、E、)支路注:凡能用于快速和主干路基层的混合料,均能用于次干路和支路的基层4 施工4.1准备工作41.1 新建道路路床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的有关规定4.1.2 旧路加铺混合料时,旧路上泥土杂物和松散集料等应清理干净干燥路段需用水湿润局部坑槽应修补夯实4.1.3 备料可分路床备料和集中备料两种在能封闭交通道路时,可采用路床备料;当施工场地狭小时,可采用集中备料或厂拌混合料4.1.4 各种原材料应根据工程进度所需要预先准备好,并取样实验,其规格与质量应符合本规程规定4.1.5 钙质石灰应在用灰前7d、镁质石灰应在用灰前10d 加水充分消解,严禁随消解随使用消解生石灰应掌握用水量,使石灰能充分消解,并保持含水量在25%35%. 消解生石灰用水量可为生石灰重的65%80%4.1.6 湿排粉煤灰含水量大于40%时应堆高沥水,干排粉煤灰应加水湿润,其含水量均宜保持在 25%35%,并应防止雨淋或灰粉飞扬。
4.2 配料4.2.1 配料可按下列三种方法进行:4.2.1.1 质量法根据混合料质量比、一次性和混合料总干质量和各种原材料含水量,用本规程附录F 中式 (F.0.1.1)算出各种原材料湿质量,然后按各湿料质量称料掺配成混合料快速路和主干路的基层混合料,应采用质量法配料施工4.2.1.2 体积法根据混合料质量比、各种原材料湿松密度和含水量,用本规程附录F 中式( F.0.1.2)换算为体积比,用容器按比例量取各种原材料掺配成混合料体积法使用于搅和少量混合料4.2.1.3 层铺法根据混合料质量比和最大干密度、各种原材料松密度和含水量,及混合料压实层厚和压实度等资料,用本规程附录F 中式( F.0.1.3)计算各种原材料松铺厚度,以此控制各层原材料摊铺厚度层铺法适用与机械路拌4.2.2 根据原材料含水量变化,应随时计算调整各种用量4.3 含水量要求4.3.1 施工中,当混合料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时,应适量加水加水量和加水次数应根据当时气候条件和原材料含水量而定,并使加水后混合料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4.3.2 人工拌和或机械厂拌宜用压力喷头加水机械路拌可用洒水车或其它洒水工具将水均匀喷洒可随拌和随加水,也可以此加水后闷料812h,再进行拌和。
4.3.3 混合料中水分过多使应晾晒风干,使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4.3.4 混合料的加(或减)水量应根据混合料湿重、实际含水量和最佳含水量等数据采用本规程附录F 中式( F.0.2)计算4.4 拌和4.4.1 粉煤灰石灰类混合料的拌和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4.4.1.1 混合料量少时,可采用如藤哦能够拌和; 4.4.1.2 对基层质量要求高、城市环境保护严和地下管线较多的快速路和主干路,应采取机械厂拌和法拌和混合料 4.4.1.3 对施工场地开阔或需要利用现场土等原材料湿,可用机械路拌和法办和混合料;也可在路床外场地用机械集中拌和混合料4.4.2 机械厂拌和法是采用强制式拌和机、粉碎机、皮带运输机和装载机等设备拌和,拌和均匀的混合料应卸至储料场(或库)待运在装运混合料当粗、细料有离析现象时,应用装载机翻拌均匀后,再运至工地摊铺子干燥地区或遇干热天气,由于混合料子储存、运输和摊铺湿蒸发失水,拌和含水量应高于最佳含水量的25%混合料宜随拌和,随运输、随摊铺、随压实4.4.3 机械。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