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桑弘羊之问引出的对古代中西方商业制度的比较以及改进的建议.doc
9页由桑弘羊之问引出的对古代中西方商业制度的比较以及改进的建议昭滂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的一天,也许是寻常百姓普通的一天,但是 这天对于汉王朝确是不寻常的一天,对于历史长河来说,这是值得铭记的一天 这-天奠定了一个王朝的强盛,也萸定了一个人在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他就 是桑弘羊这一天汉昭帝下诏将各郡国推举的贤良文学人士聚集京城,调查民间疾苦 这次聚会上,贤良文学们请求废除盐、铁和酒的官府专营,并取消均输官这次 会议,以桑弘羊为代表的政府一•方,与以贤良文学为代表的民间一方,互相辩论 得非常激烈,它实际上是对汉武帝吋期推行的各项政策进行总的评价和估计这 次在象征汉帝国最高权力的朝堂上展开的辩论会上,面对辩论的-•方是來自全国 各地,反对盐铁专营的儒生而对反对盐铁专营的群儒指责国营政策与民争利、 官商勾结,桑弘羊提出了著名的〃桑弘羊之问〃让反对者们给出答案他说:在对 外战事不断、国内天灾频繁的吋候,如果通过增加税赋的办法来解决财政上的困 难,势必激发民变,无杲于饮鸠止渴,而采取官营工商业的办法,却完全可以达 到“民不益赋”又增加收入的FI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面对这 振聋发曠的质问,群儒无言以对。
从此拉开了国营化政策的序幕其实如果将桑弘羊之问翻译成大白话,那就是这么三个问题:在不增加赋税 的情况下如果不执行国营化政策,战争的开支从哪里来?国家的财政收入又从哪 里得?地方割据的情景又如何化解?早在2000年前,司马迁在历史条件的限制 下就早已看到社会的矛盾以及历史前进的动力那么与此同时的西方也在时代的 浪潮下面临着这些问题,他们又是如何解决的呢,今天我们就对比一下古代中西 方商业制度并试着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方法西汉初年,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极为困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 实,汉初统治者不得不采取黄老无为而治的政策,恢复农业生产,安定人民生活, 主要措施是减轻田租,由高祖时的十五税一减至文景时的三十税一,摇役也有所 减轻•同时汉初统治者还注意兴修水利,鼓励百姓积极耕田种桑,西汉王朝的这 些政策措施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样历经高祖、惠消、文消、景消, 西汉的社会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家的财政收入也有了稳定增长:“国家 无事,非遇水早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康皮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 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漏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 庶街巷有马,吁陌之间成群”。
然而汉初经济的繁荣到汉武帝时就出现了衰退的 趋势也许很多人就提出疑问了,汉武帝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君王,不似昏庸之辈, 怎么经济还反而倒退了呢?很多人似乎都忘记了历史对汉武帝的评价,穷兵感 武从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起,汉王朝就开始了长达三十年Z久的对匈奴 作战,同时又必须经略两越,平定朝鲜,“中外骚扰血相奉”战争使四汉经济 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仅以对匈奴作战为例,汉军每次发兵都需要十儿万甚至儿 十万人,这些战士的衣食都要依靠政府来供给,武器、马匹和粮草也需要一笔巨 大的开销:“军之士马死者十余万,兵甲之财、转潜之费不与焉”而且在攻取 一些地方之后还要设防、筑地,所有这些花费全部都要由内地供给,耗费实属惊 人,如“卫青取匈奴河南地,筑朔方.……转潜甚远,自山东咸被其劳”除此 之外,汉武帝还每每重赏将士,动辄万金战争的花费如此巨大,所以战争刚开 始不久,汉初七十年的丰厚积蓄便被耗费殆尽,到了 “赋税既蝎,犹不足以奉战 士”的地步•除战争花费外,汉武滂还在关中大举兴修水利,乂数次大修黃河堤 防,动用民工多达万人甚至十几万人,他还多次亲自巡视,跟随侍从达万人之多, “费亦各以巨万十数”汉武消的丄述作为有其积极意义,然而在很短吋间内 国力便消耗殆尽也是事实,吕世浩在《平准与世变》一文中如此评论:“武滂即 位之初,天子有钱,百姓有钱,公私之富极矣,后经耗敝,局面一•变而为天子没 钱,百姓也没钱,而事亦烦,财益屈。
历史上的教训告诉我们战争就是--场砸 钱的比赛举个简单的例子吧:1•为激励士气,(战前,一•人发块金银疙瘩也是 有的)军饷的数额会相较平口上浮2•打造军械需要花费(买材料人工锻炼) 3•采购军粮饲料,人吃马喂4•补给输送平时是运输部队押运,赶上战事紧张兵 源不足时候,就征用壮丁(会产生费用,雇人得花钱,不过有硬拉的,这块费用 较小)5•伤亡抚恤费也是一场战争较大的花费,一般比例能占到2成6.论功 行赏凯旋后的赏赐和奖励是必不可少的综上所述一般一次战争:军饷占2 成,军械2成,军粮2成,抚恤费2成,褒奖占2成此外据记载,汉代边防军 的最低工资是每月600钱,而军区司令级则高达每月16000钱按物价折算,其 军饷相当于今天的月薪4800元到12. 8万元薪水之外还有补贴:刘彻巡视北方 吋,一次犒赏边防军就达100万匹丝绸和200万钱人幅提高军人的待遇而汉 朝平均边疆守卫是30爪也就是说单纯的军饷支出就会高达72亿而这只占两 成,那么我们大约估计一下一次战争的支出3600亿而2013年财政总收入 为13000亿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继承汉武诣衣钵的汉昭泊会为钱发愁 了战争需要钱,那么钱又从何而来?政府又是哪来的钱呢?秦汉时期的财政來自于算赋秦汉吋政府向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
创于商鞅 这种作为军赋征收的人头税,在秦时或称口赋汉四年(前203)汉高祖刘邦下令, 确定民年十五以上到五十六岁出赋钱,每人一百二十钱为一算,是为算赋(东汉 吋也称口算),从此成为定制汉代每年八月进行户口调查,称作“案比”,即 于此吋征收算赋,因此称“八刀算人”算赋是汉政府财政收入中的一个主要项 H,归大农经管,“为治库兵(兵器)车马”,仍是军赋性质元清吋贡禹上书主 张把算赋起纳年岁从十五推迟到二十岁,但未被采纳算赋一律用货币缴纳,除 昭帝时因谷价过贱伤农,有两次特诏暂用菽粟代钱外,几乎没有例外算赋数额 偶然有因特殊情况而减轻的,如文帝吋曾减到四十钱,宣帝甘露二年(前52)曾 暂减民算三十钱(收九十钱),成帝建始二年(前31)每人暂减四十钱(收八十钱)o 算赋也有因各种原因而蠲免的,如武帝元封元年(前110)令巡行所经郡县特诏免 算;宣滂地节三年(前67)令流民欲还本土者免算;武消初即位吋(前140)免民八 十以上家两人算赋以示敬老;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免产子之家三年算赋, 怀孕女子之夫一年算赋,以奖励人口增殖;明滂永平九年(公元66)诏与徙朔方 的罪犯同行Z妻,若死rfn又无父兄的,复其母口算;章帝元和元年免无田血应募 徙往他处的贫民三年算赋;安滂永初四年(no),桓滂永寿元年(155)暂免战乱 地区算赋;安帝元初元年(114)免受灾的三辅地区三年口算等。
另方面,算赋也 有偶然增加的,灵滂时南宫着火,即曾令敛天下口四十钱供修治宫室算赋数额 一般为每人一年一算但也有几利I特殊情况秦吋曾有“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界者, 倍其赋”的法令惠帝六年(前189)为鼓励户口增殖,提倡早婚,令女子年十五 以上至三十未嫁五算,即算赋五倍于常人又,《汉书•惠帝纪》六年注引《汉 律》,贾人与奴婢倍算,即为了抑商和限制蓄奴,商人与奴婢的算赋比常人加一 倍新莽时为限制私人占有奴婢,曾令上公以下要为其占有的奴婢每口出钱三千 六百,即为常人的三十倍令下未久,新莽就告败亡也就是说汉朝主要的财政收入來自于百姓的赋税可是经历秦末的战乱,百 姓流离失所,所以汉高祖实施无为血治,自然赋税也就较少到后来虽然百姓安 居乐业,但皇帝为了体现关心百姓疾苦,或者说为了社会安定,也尽量不去增加 赋税当然这对于汉初的国家,收入是足够了,但对于穷兵饌武的汉武消,这点 钱就不够了那么钱不够怎么办?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位人物张汤他创造性的提 出提出将煮盐与冶铁收归国家经营,以垄断财源,并得到了武消的诏准〃大农令郑 半吋分别推荐东郭咸阳孔仅两人分别来负责煮盐与冶铁〃汉代由国家经营盐铁从 此开始〃东郭咸阳孔仅本身就是大盐铁商人,他们能得到重用,可能是因为:第一, 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盐铁私自生产,起到以商抑商的作用:第二,可以借助盐铁商人 的经验,对国营盐铁直接经营管理;第三,用政治地位换取盐铁商人的合作,打击 那些拥有政治特权的浮食奇民〃统治者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在实施过程小却出 现了问题。
国家经营盐铁政策触犯了大盐铁商人的利益,所以东郭咸阳和孔仅在 全国各地推行新政策时,不得不安插大盐铁商人的弟负责当地的盐铁事务〃为这 些人变为国家官吏之后,攘公法,申私利,跨山泽,擅官市,导致了县官作铁器,多 苦恶,用费不省的恶果〃看似国家己掌握了盐铁的生产与销售,但浮食奇民依然存 在,民间私营盐铁可能会再度兴起,于是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把东郭咸阳和 孔仅一并罢免,由桑弘羊全权负责盐铁事务,盐铁官营这才卓有成效地实施为 了加强对全国盐铁官营工作的统一领导,桑弘羊对原来的盐铁官进行整顿与扩充 〃在全国范围内,凡是生产盐铁的重要产地都设官管理〃桑弘羊还置大农部垂数十 人,分部主郡国,检查整顿各地基层的盐铁官营机构,对地方的盐铁生产和流通进 行指导和监督〃,因为现在的盐铁官员由国家任命,受国家监督,他们为国家负责, 所以这样做完全阻塞了民间私产、私售之路桑弘羊成功地将盐铁生产与销售掌 控于政府手中,使盐铁官营得到了迅速发展,大大加速了西汉政府向经济领 域的全面渗透也就是说张汤提出了建议,而桑弘羊将它发展和完善,那么他又 做了哪些措施呢?第一,盐铁官营和酒类专卖西汉前期对盐业采取的是自由放任政策,允许私人经营,国家只抽取盐税。
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经大农令郑当吋之建议,设立大农压专管盐税事务以 前盐铁收入属于天子私有,由少府掌握,现因财政困难始将盐铁收入拨归大农令 以助国库•最初设立盐官只是专管盐税事务,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始由东郭 咸阳和孔仅建议进行盐业专卖,由官府直接垄断其流通具体办法是由盐区人 民自己出资煮盐,生产工具则由官府供给,所出产甜必须按规定价格出售给国家, 统一运销但盐业专卖推行初期规模并不大,所取得的成效也不明显,直到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年)桑弘羊以搜粟都尉兼大农令,增加了各郡县盐官的设置,盐 业专卖制度方在全国范囤内得到大规模推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铁器专卖于 元狩六年同吋推行,但大规模实施是在桑弘羊排除了孔仅、口己总管盐铁事务之 后铁器专卖与食盐专卖略有所不同,国家不但垄断了铁器的流通,而且还直接 控制了其整个生产过程桑弘羊主张官府直接控制主铁器生产要有四个原因:一 是可以进一步加强对盐的垄断,因为煮盐的工具由铁制成,控制了铁的生产就等 于间接控制了盐的生产二是从国家的稳定考虑由于铁的生产在深山峡谷中进 行,聚众Z民太多,易于“成奸伪Z业,遂册党Z权”,血“铁器兵刃天下Z大 用也,非众庶所宜事也”。
三是桑弘羊认为由官府资金雄厚,生产设备完备, 制造规格统一,因此更有利于技术改进四是铁业的销售收入可以直接归人国家 财政,增强政府的财力,强化君主集权桑弘羊任大司农时除主持盐铁官营外,还于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组织实 施酒类专卖,即所谓“酒榷”具体办法大致是由官府垄断英生产,而销售仍由 私商办理据桑弘羊口己辩解,酒榷由少府垂令所建议推行,贤良文学则认为是 由桑弘羊所倡导酒榷制度推行了十八年,在盐铁会议结束前夕撤销,改行征税, 自此酒税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税源第二,均输平准均输在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已经实行,不过当时只是试办性质,到公 元前110年桑弘羊兼大农令时才大力推行桑弘羊在盐铁会议上対均输制度作了 一个简略的说明:“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方物贡输,往来烦难,物多苦恶,或不 偿其费故郡置输官以想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史记》对 均输的具体内容也有简略的记载:“乃请置大农部71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 往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贵吋商贾所转贩者为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