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走向知识的默会维度.doc

29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0628548
  • 上传时间:2017-10-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6.50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走向知识的默会维度郁振华( 华东师范大学 哲学系 上海 200062)摘要: 默会认识或默会知识的概念首先是由波兰尼提出的,本文探讨了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基本内容,集中阐明了默会维度的优先性原理以及默会认识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对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理论特征作了分析、概括关键词:明确知识 默会知识 辅助意识 集中意识在当代西方哲学中,认识论的研究依然十分活跃,且富有成果一方面,在反思近代以来正统的认识研究范式的基础上,一些哲学家提出比较极端的主张,如“认识论的终结” 、“认识论的克服” ;另一方面,鉴于正统的认识论研究范式的局限性,哲学家们也在努力探索认识论研究的新方向,如对默会知识的研究就是其中很有影响的一支我们认为,默会知识论的课题为认识论乃至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研究的开辟了新天地,这特别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对默会认识或默会知识(tacit knowing or tacit knowledge)的研究是现代认识论的重要课题,在 20 世纪的西方哲学中,不少哲学家都触及了该问题哲学家们从不同的哲学立场出发,对默会知识的研究采取了不同的进路,形成了不同的传统,相互之间构成了对话关系。

      因此,说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存在着一套关于默会知识的话语(the discourse of tacit knowledge)并不为过随着争论的展开,人们对于认识和实践中那些难以用明确的语言来充分地加以表达的成份的理解,正逐渐地走向深入1 如所周知,默会认识或默会知识这个术语首先是由波兰尼(1891-1976)于 1958 年在其代表作《个体知识》中提出来的波兰尼本是一个卓有建树的物理化学家,后来,出于一个自由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于三、四十年代开始转向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他在哲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在科学哲学、认识论、本体论、社会哲学等领域都提出了不少新颖独到的见解,形成了一个首尾相贯的思想体系其中,他的默会认识论在其整个哲学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也被公认为是他对哲学的最重要的贡献为了拓展我们的认识论研究的视野,深化认识论研究的内涵,系统深入地了解西方哲学关于默会认识的话语殊为必要本文对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讨论可视为这一理智方向上的一种努力一、默会维度的优先性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宗旨,在于揭露完全的明确知识的理想(the ideal of wholly explicit knowledge)之虚妄,阐明明确知识的默会根源(tacit root) ,证成默会知识在人类知识中的决定性作用。

      近代科学革命以来,特别是经过启蒙运动和现代实证主义的推波助澜,一种客观主义的科学观和知识观逐渐成为人们看待知识、真理的主导性观点客观主义在标举科学的客观(objective) 、超然(detached ) 、非个体(impersonal)的特征的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完全的明确知识的理想逻辑实证主义就是这种知识理想的典型代表他们把目光集中在科学理论之上,把科学等同于一个高度形式化的,可以用完全明确的方式加以表述的命题集合,认为科学哲学的任务就在于对科学理论的结构作逻辑的分析实证主义对科学的这种理解具有明显的狭隘之处,如果我们把注意力不只局限在现成的科学理论之上,专注于对科学理论作静态的逻辑分析,而是把整个的科学研究的实践(从科学发现到证实和证伪的活动)纳入视野之中,那我们就会看到,在科学研究的具体2实践中,有不少的不确定的、难以用明确的方式来来表达的成份波兰尼说:“在考察科学探索的根据时,我发现科学的进步在每一阶段上都是由难以界定的思想力量所决定的没有规则能够解释我们如何发现一个好主意以开始一项探究,而关于某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之证实或证伪,也没有严格规则……科学发现不能通过明确的推论来获得,其正确主张也不能明确地加以陈述。

      科学发现只能由思想的默会能力来达到,其内容,就其是不确定的而言,只能默会地加以认识 ”2 这里就引出了波兰尼哲学的一对基本概念: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象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 ”3 他把前者称为明确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默会知识按照波兰尼的理解,所谓明确知识,也就是名言知识(articulate knowledge ) ,即能够用语言加以表述的知识波兰尼主张对语言、名言作广义的理解,认为它包括文字、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等诸种符号形式4 凡是能以上述各种符号形式加以表述的知识,就是明确知识、名言知识默会知识和明确知识相对,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波兰尼也称之为非名言知识(inarticulate knowledge) 波兰尼认为, “我们所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 (We know more than we can tell) ,这一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基本事实,就表明了默会知识的存在比如,我们知道某人的相貌,能够在成千上万的人当中认出他的脸,但通常我们很难说出是如何认出这张脸的,很难明确地说出我们是凭什么迹象认出它来的;又如在掌握了骑车和游泳的技巧之后,我们当然知道如何骑车、如何游泳,但是通常我们难以完全地将这类知识诉诸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总是不能充分地传达我们关于骑车和游泳所知道的全部内容;在 Lazarus 和 McCleary 的 subception 的心理实验中,实验对象被示以大量的无意义的音节,在给他展示了其中的某些音节之后,就实施一个电击。

      不久,实验对象就显示出这样一种征象,即当他看到那些“电击音节” (shock syllables) ,他就预期着电击的到来显然他已知道何时来预期电击的到来,他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当被问及他是凭什么来预期电击的,他却难以明确地指认是什么使他能够做出这样的预期波兰尼十分重视 Lazarus 和McCleary 等人的工作,认为他们以实验的方式阐明了“我们所知道的要比我们能言传的要多”这一命题的含义,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观察到,实验对象获得了某种知识,但是却难以言传总之,从这一人类认识的基本事实出发,波兰尼认为,除了能够明确言传的明确知识以外,我们还拥有语言文字无法充分地加以传达的知识,这就是默会知识值得注意的是,波兰尼提醒我们,不要把默会知识理解为神秘经验,默会知识只是难以用语言来充分地表达,而不是说对这类知识绝对地不能言说在讨论所谓的“不可言喻的知识”(ineffable knowledge)时,波兰尼说:“断言我拥有不可言喻的知识不是要否定我可以言说它,而只是否定我能充分地言说它,这个断言本身就是对这种不充分性的一个估价” 5 和“非名言知识”一样, “不可言喻的知识”只是默会知识的一个别称。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不只限于承认默会知识的存在,它还有更强的主张在波兰尼看来,默会认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understanding) ,是一种领会、把握经验,重组经验,以期达到对它的理智的控制的能力心灵的默会能力在人类认识的各个层次上都起着主导性的、决定性的作用,默会维度相对于明确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在前语言阶段的认识中,即在婴儿学习语言之前,他的认识完全是一种默会的、非名言的认识在这个阶段,人和动物表现了相近的智力水平,虽然略占优势,但差别不大在 15 至 18 个月的时候,大猩猩的智力发展几近完成,而婴儿则开始学习语言,从此在智力发展上突飞猛进,把同龄的大猩猩远远地甩在后面可见,动物和人类智力的分水岭是语言,动物没有语言,人类在智力上之于动物的优先性完全取决于其语言的才能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似乎很容易就能得出如下结论,即对于人类知识来说,明确知识、名言知3识是决定性的、主导性的但波兰尼却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在他看来,在肯定人类之于动物的理智的优越性完全取决于其语言才能的前提下,默会知识的优先性的原则依然有效但这是如何可能的呢?波兰尼是如何协调这两个似乎相互冲突的方面的?显然,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人学会语言之后,在明确知识、名言知识的领域之中,如何证成默会维度优先性?波兰尼认为,首先,明确知识、名言知识的真正实现,取决于我们对这类知识的理解。

      “没有人会信服一个他所不能理解的证明,而记住一个我们并不信服的数学证明不能给我们的数学知识增加任何东西” 6 只有理解进而信服了数学证明,才能说掌握了数学知识如上所述,理解活动,本质上是一个默会认识的过程因此,波兰尼说,对于我们所拥有的明确知识, “我们总是默会地知道,我们认为我们的明确知识是真的”7 其次,对名言符号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把握其意义波兰尼认为,各种符号形式的意义是由认知者的默会认识所赋予的,如果剥去其默会的协同性因素(tacit coefficients) ,所有的口头的和书面的文字,所有的公式,所有的图表都将是毫无意义的没有一样说出来的、写出来的或印刷出来的东西,能够自己意指某种东西,因为只有那个说话的人,或者那个倾听或阅读的人,才能够通过它意指某种东西所有这些语义功能都是这个人的默会活动 ”8 再次,从总体上说,虽然人类之于动物在理智上的优先性根源于名言符号的运用,但是,波兰尼指出,这种运用本身却是一个默会的过程 “在语言拓展人类的智力,使之大大地超越纯粹默会领域的同时,语言的逻辑本身--语言的运用方式--仍然是默会的 ”9 语言的运用,像理解和赋义的活动一样,是认识者的默会能力的运用。

      在此意义上,波兰尼强调了名言符号之于默会认识的工具价值, “我们全部的名言装备仅仅是一个工具箱,一种用来调动我们的非名言能力的极为有效的工具 ”10 至此,波兰尼证明了人类认识中默会维度的优先性原则在前语言的认识中,人类的认识当然纯粹是一种原始的默会认识在人掌握了名言符号之后,在明确知识名言知识的范围之中,也是默会能力起着支配作用可见,在所有层次上,默会认识是人类活获得和持有知识的终极能力 “默会知识是自足的,而明确知识则必须依赖于被默会地理解和运用因此,所有的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植根于默会知识一种完全明确的知识是不可思议的11 波兰尼的这段话,堪称对默会维度之优先性原则的典型表述,同时揭示了完全明确知识的理想之虚妄看不到人类认识的默会维度,看不到明确知识的默会根源,执著于完全明确知识的理想,认识论研究必然失之于狭隘和肤浅在此,笔者以为,值得注意的是,要分辨两个层次上的默会知识,即前语言阶段的默会认识和名言知识范围内的默会认识这两个层次上的默会认识虽然有共同点,有连续性,但更重要的是其本质的差别在明确知识、名言知识范围中的,以名言符号为媒介、为工具的默会认识与原始意义上(即动物、婴儿的未经语言中介)的默会认识事实上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波兰尼说,和动物及婴儿的认识相比,科学家的认识的技艺(本质上是默会的、非名言的)处于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它是在持续的正规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的文字、图表、公式等名言符号,给我们不断地从新的观点出发来重组我们的经验,提供了各种极好的机会,名言符号促进了我们的默会能力的提高 “我们的缄默的能力(mute abilities)正是在我们的名言能力(articulate powers)的运用过程中持续增长 ”12 此所谓“缄默的能力” ,指的就是默会能力显然,在这两种默会认识中,对人类知识而言,更重要的是名言范围内的默会认识,而不是原始意义上的默会知识,或者说得更明确一点,真正意义上的人的默会知识是前者而不是后者由于致力于破除完全的明确知识的理想,从总体上说,波兰尼在行文中似乎较多地强调了人的默会能力和动物、婴儿的非名言能力的连续性,而对两者之间的由于名言的介入而产生的本质差异似乎强调不够笔者的上述分析表明,波兰尼的思想中蕴涵了这种差异,但是,他显然还没有在反思的层面上,以概念化的方式来表明这种差别,明确地指出这里存在着两个层次的默会认识13 4总起来说,波兰尼把默会认识看作一种难以用名言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