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临路歌》诗词翻译及鉴赏.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49391045
  • 上传时间:2022-02-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8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幼儿园《临路歌》诗词翻译及鉴赏 飞飞的 《临路歌》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前言】 《临路歌》是唐代宏大诗人李白的作品题名可能是《临终歌》之误此诗当是李白在疾亟之后精力不支状况下的最终作品 【解释】 〔1〕临路歌:“临终歌”之误李白绝笔 〔2〕八裔 :八方荒原之地 〔3〕中天:半空 〔4〕摧:摧折 〔5〕 馀风:遗风 〔6〕激:激荡 〔7〕万世:千秋万世 〔8〕扶桑:古代神话中的神树,是太阳出来的地方古代将太阳作为君主的象征,这里游扶桑暗喻到了皇帝的身边 〔9〕挂:喻腐朽势力阻挠 〔10〕石袂:当作左袂,即左袖 〔11〕得:知大鹏夭折半空 〔12〕仲尼句:指孔子泣麟的典故传奇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异兽。

      哀公十四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捕获,特别难过 【翻译】 这首诗是李白的绝笔,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对人世的眷恋和壮志未酬的可惜之情依据解释,本诗的大意为:大鹏奋飞啊振动八极,中天摧折啊力所不济虽被摧折,其余风啊仍可激扬万世,游于扶桑啊又挂住左翼;力虽不济,后人得此余风而可传此事迹,然而世无孔子,谁能为我的摧折而哭泣 【鉴赏】 这首诗题中的“路”字,可能有误依据诗的内容,联系唐代李华在《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中说:“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则“临路歌”的“路”字当与“终”字因形近而致误,“临路歌”即“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打开《李太白全集》,开卷第一篇就是《大鹏赋》这篇赋的初稿,写于青年时代可能受了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大鹏形象的启发,李白在赋中以大鹏自比,抒发他要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远大理想后来李白在长安,政治上虽遭到挫折,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但并没有因此志气消沉,大鹏的形象,仍旧始终激励着他努力奋飞他在《上李邕》诗中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也是以大鹏自比的。

      大鹏在李白的眼里是一个带着浪漫色彩的、非凡的英雄形象李白常把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真象一只大鹏正在奋飞,或正预备奋飞但如今,他觉得自己这样一只大鹏已经飞到不能再飞的时候了,他便要为大鹏唱一支悲壮的《临终歌》 歌的头两句是说:大鹏展翅远举啊,振动了四面八方;飞到半空啊,翅膀摧折,无力翱翔两句诗概括了李白的生平大鹏飞兮振八裔”,可能隐含有李白受诏入京一类事情在里面中天摧兮”则指他在长安受到挫折,等于飞到半空伤了翅膀结合诗人的实际遭受去理解,这两句就显得既有形象和气魄,又不空泛它给人的感觉,有点象项羽《垓下歌》开头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那无限苍凉而又感慨激昂的意味,着实震撼人心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激”是激荡、激励,意谓大鹏虽然中天摧折,但其遗风仍旧可以激荡千秋万世这实质是指理想虽然幻灭了,但自信他的品行和精神,仍旧会给世世代代的人们以巨大的影响扶桑,是神话传奇中的大树,生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代把太阳作为君主的象征,这里“游扶桑”即指到了皇帝身边挂石袂”的“石”当是“左”字之误严忌《哀时命》中有“左袪〔袖〕挂于扶桑”的话,李白此句在造语上可能受了严忌的启发。

      不过,一般的人不行能游到扶桑,也不行能让衣袖给树高千丈的扶桑挂住而大鹏又只应是左翅,而不是“左袂”挂住的到底是谁呢?在李白的意识中,大鹏和自己有时原是不分的,正因为如此,才有这样的奇句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前一句说后人得到大鹏半空夭折的消息,以此相传后一句用孔子泣麟的典故传奇麒麟是一种象征祥瑞的异兽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猎获,特别难过但如今孔子已经死了,谁也不会像他当年痛哭麒麟那样为大鹏的夭折而流泪这两句一方面深信后人对此将无限可惜,一方面慨叹当今之世没有知音,含意和杜甫总结李白一生时说的,“千秋万岁名,孤独身后事”〔《梦李白》〕特别相近 《临终歌》发之于声是李白的长歌当哭;形之于文,可以看作李白自撰的墓志铭李白一生,既有远大的理想,而又特别执着于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这首《临终歌》让读者看到,他在对自己一生回顾与总结的时候,流露的是对人生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可惜读完此诗,掩卷而思,恍惚间会觉得诗人似乎真化成了一只大鹏在九天奋飞,那渺小的树杈,终究是挂不住它的,它将在永久的天幕上翱翔,为后人所瞻仰。

      第 4 页 共 4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