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课程背景的高三历史总复习—.ppt
55页— 基于新课程背景的高三历史总复习 —世界近现代史( 史观复习法 )第 一 部 分 以不同的史观(范式)构建 世界近现代史基本知识框架基 本 要 求凸现多元史观,体现 多元化视角即用新 史观指导复习,以新 的视角审视和解读人 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主 要 史 观文明史观、全球(整体)史观 、现代化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辨证唯物主义 (辩证)史观、革命(阶级斗 争)史观一、革命(阶级斗争)史观(范式)革命(阶级斗争)史观(范式 )认为,革命(阶级斗争)是人类 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人类社会发 展的历史是革命(阶级斗争)的历 史,是暴力革命的历史从革命(阶级斗争)史观来看世界近现代史阶 段分水 岭起 迄 时 间相 关 重 要 事 件 世界近代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中期 (1640年) —— 20世纪初期 (1917年)1、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美国 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德意志统一、日本明 治维新等) 3、19世纪晚期(包括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 调整与改革(垄断组织的产生、国家福利政策等) 世界现代史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0世纪初期 (1917年) —— 今 天1、1917年社会主义在一国范围内取得胜利(俄国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2、二战后先后出现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东欧、亚 洲包括中国)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3、20世纪末21世纪初,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 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4、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基于革命或改革为背景的世界近现代史中的对应内容阶段重 要 事 件模块相 对 应 内 容世近 史 (前 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选修4第三单元(一) 英国革命领导者克伦威尔 必修1专题七 (一) 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北美独立战争(美 国资产阶级革命)选修4第三单元(二) 美国国父华盛顿 必修1专题七 (二) 美国1787年宪法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选修4第三单元(三) 一代雄狮拿破仑 必修1专题七 (三) 民主政治的扩展(法国) 世近 史 (后 期)德意志统一必修1专题七 (三) 民主政治的扩展(德国)俄国1861年改革选修1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必修1专题八 (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日本明治维新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世现史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必修1专题八 (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必修2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运动挫折必修1专题九(三) 别了,雅尔塔 必修2专题七(三) 莫斯科的落日 选修3第四单元(四) 两极格局的结束二、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范式)即唯物史观(1)社会矛盾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2)阶级分析说:政党、国家、革命、阶级等基本观点(3)实践检验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历史作用说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 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 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史观(范式)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 决定力量,也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力量,正是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才不断向前发展 从唯物(生产力发展)史观来看世界近现代史阶 段分水岭(始)起 迄 时 间重 要 标 志工场 手工 业时 期开 始 确 立资本主义 萌芽出现14、15世纪 —— 17世纪中期雇佣关系的出现进一步 发 展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17世纪中期 —— 18世纪60年代工场手工业规模 的进一步扩大机器 大生 产时 期蒸汽机 时 代英 国 工 业 革 命18世纪60年代 —— 19世纪上半期瓦特改良蒸汽机电气化 时 代第 二 次 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1870年 前后)开始电力的广泛应用电 子 时 代第 三 次 科技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期及以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特别 提醒请关注必修2专题五“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 及必修2、3“工业(科技)革命”相关内容附: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 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类已经经历了前三 个阶段,目前正处于第四阶段(越南、古巴、 朝鲜等自称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87年的 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上,中国称自己在1956年进 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发展史划分法阶 段分水岭(始)起 迄 时 间自由资 本主义 时 期前期资本主义 (即萌芽)时期幼年 时期资本主义 萌芽出现14、15世纪 —— 17世纪中期早期资产阶级 革命时期童年 时期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17世纪中期 —— 18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在世界 范围内确立时期青年 时期英 国 工 业 革 命18世纪60年代 —— 19世纪中后期垄断资 本主义 (帝国 主义) 时 期私人垄断资本 主 义 为 主壮年时期第 二 次 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 —— 20世纪3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 主 义 为 主罗 斯 福 新 政20世纪30年代 —— 二战以后 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充分发展第 二 次 世界大战二战以后基于生产力发展的资本主义史 在三个必修(世近现史)中的对应内容阶 段模 块相 对 应 典 型 事件自由资 本主义 时 期前期资本主义 (即萌芽)时期必修2专题五(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必修3专题六(二) 人性的复苏早期资产阶级 革命时期必修1专题七(一、二) 英美代议制必修2专题五(二)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必修3专题六(三、四) 启蒙运动 资本主义在世界 范围内确立时期必修1专题七(三) 民主政治的扩展 必修2专题五(三) “蒸汽”的力量垄断资 本主义 (帝国 主义) 时 期私人垄断资本 主 义 为 主必修2专题五(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垄断组织的产生) 国家垄断资本 主 义 为 主必修2专题六(二) 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充分发展必修2专题六(三)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三、全球、整体史观(范式)全球史观(范式)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世界各 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 ,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 的客观主导趋势整体史观(范式)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走向整体发 展的历史因此,要重视人类间的交往,强调友好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 进程中的作用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在1943年提出中国有“四大发明”的 概念,在其后1954年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更是认定“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李约瑟的观点 ①体现了以全球视角观察世界的思想 ②冲击了“欧洲中心 论”的西方史学观 ③客观上符合了中国民族主义的思潮 ④开创了以文明史角度分析历史的先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从全球(整体)史观来看世界近现代史 (这里主要指“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阶 段分水岭起 迄 时 间备 注 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的开始形成新航路 开 辟14、15世纪— 18 世纪60年代殖民掠夺是世界体系开 始形成的主要手段之一 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的初步形成第一次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 — 19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的最终形成第二次 工业革命19世纪末 20世纪初 这一时期世界开始 进入全球化时代 世界进入 全球化时代第三次 科技革命进入20世纪 尤其是二战以后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过 程,至今仍是一种趋势特别 提醒请关注必修2“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及“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相关内容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含义1、含义之一(政治体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状况2、含义之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状况 3、含义之三(殖民体系):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 庸国的状况 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阶段特征1、新航路开辟后(即工场手工业时期),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 立状态被打破,开始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紧密的整体。
2、19世纪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即蒸汽机时代),资本主义列强在 全球扩张和争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或初步)形成3、20世纪初(即电气化时代),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国际分工和生 产社会化增强,各国经济的互补性增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 世界成为一个整体附: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几个问题阶段政治体系经济体系殖民体系三、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过程(或三个阶段)开始形成 阶段(工 场手工业 时期)初步形成 阶段(蒸 汽机时代 )最终形成 阶段(电 气化机时 代)经过英、法、美早 期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 美一些国家内确立 经过19世纪六七十 年代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革,资本主义 制度在世界范围内 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资本主义制度得 到巩固,在世界范 围内占统治地位新航路开辟后,世 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加强,西欧国家的 贸易范围扩大工业革命后,欧美资 本主义国家在全球抢 占市场和原料,亚非 拉许多国家成为资本 主义经济附庸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伴随列强对世界 的瓜分,世界经济 联系成一个整体新航路开辟后,列 强进行殖民征服, 亚非拉一些国家开 始沦为殖民地或半 殖民地工业革命后,列强 进行殖民征服,亚 非拉更多的国家开 始沦为殖民地、半 殖民地或附属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 界的狂潮,已经奴役 和控制了世界上大部 分土地和人口四、现代化史观(范式)现代化范式(史观)认为,人类 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由农业文明向工 业文明演进的历史,其内容包括政治 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的工业化, 思想的科学化、大众化其中,政治 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是核心从现代化史观来看世界近现代史项目主 要 内 容呈现特征对应性事件经济 现代 化政治 (内 政) 现代 化思想 文化 现代 化由传统的自然经济、手工生产 、特权专制支配控制的经济转 为商品经济、工业经济、机器 生产、实行自由平等竞争的市 场法治经济及财富分配趋向公 正公平、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 、经济生活以人为本这一趋势一般称为市 场化、市场主体(独 立与自主化、生产工 业化、财富分配公平 化、市场管理法治化 、经济活动全球化、 经济生活人本化工场手工业及三 次工业革命(主 要指工业革命的 影响)由传统的封建贵族专制独裁统 治(君治民)转向公民主权、 公民制宪、以法治国(即实行 以宪法治国的宪政)这一历史趋势称政治 民主化、平权化、法 治化、宪政化、人本 化早期资产阶级革 命及后来的革命 、改革(主要指 各国宪政)由传统思想文化的专制、封闭 、独断转向现代思想的自由开 放、民主理性,文化多元宽容 ,文明形态呈多样性且又认同 基本的普世价值这一历史趋势一般称 思想民主化,科学理 性化,文化多元化、 人本化文艺复兴运动、 宗教改革运动、 启蒙思想运动等项目主 要 内 容呈现特征对应性事件国际 关系 (外 交) 现代 化社会 建设 现代 化科技 现代 化由世界各地区、各国彼此相对隔绝 ,以武力为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转 向各地区、各国互相开放、主权平 等、相互包容、和平共处、互信合 作、互利共赢、世界和谐、天下大 同这一历史趋势一 般称国际关系全 球化、民主化、 平权化、法治化 、宪政化、人本 化维也纳体系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 系、多极化 趋势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增加 、城市在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