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莫旗小学科学学科备课常规要求.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6422115
  • 上传时间:2021-10-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1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科学学科备课常规(试行)小学科学备课常规即教学准备的常规,基木内容包括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及课时教学设 计一、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1、 学生情况分析,一要了解与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科学基础知识,二要了解与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 情感、方法和习惯尊重学生的差异,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2、 认真学习课标、通读全册教材和配套的教师用书(含光盘),参加县级、学区或者学校组织的教材备 课会,把握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总目标3、 按照教学内容,编写教学进度表4、 学期教学计划要求在每学期开学后一周内完成二、 单元教学计划1、 单元整体内容分析,把握本单元教学意图,理清各课活动内容之间的关系2、 合理安排课时分配3、 根据实际统筹准备单元教学材料三、 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材料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1、 制定教学目标:目标要准确、具体、恰当,切合学生实际,体现科学概念、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 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科学课程目标2、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本课重点活动的设计3、 准备教学材料:教师对于必需的实验器材、学具及课件(媒体)要及时做好准备、采集、制作等预备 工作,结合农村特点开发课程资源。

      4、 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明确每个阶段的学生活动,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关 键问题5、 写好教学反思:及时写好教学反思,字数不限四、 其他1、 重视教学材料的准备,要求每周有2课时及以上科学课的老师,至少准备整册教材中要求的60%的材料, 每周8课时及以上科学课的老师,至少准备整册教材要求的80%的材料,并要做好课后材料的整理、保存、 共享教师对必要的实验要提前“下水探究”2、 认真写好教学方案,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同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电子教案要求有打印稿3、 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包括集体备课活动),教研部门、学区、学校要积极为科学学科的教师搭建集体 研究的平台,使科学教师铮月至少一次科学专题教研活动建议通过集体备课完成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备 课工作,实现资源共享4、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备课附件:范例及评析范例1、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名称:溶解一、单元总体内容分析木单元围绕“溶解”这一研究主题,以食盐和水作为主要的观察研究材料,把学生可能会提出的,并且是 他们能够进行研究的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吗,怎样使食盐在水中溶解得更快,一杯 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重新分离出来吗等问题按顺序编排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逐步深 入地展开观察研究活动。

      二、重点活动、目标分析和材料准备课题教学活动概念发展过程方 法材料准备课时食盐在 水里溶 解了1、 观察、描述食盐和沙了在水中的 变化;2、 观察、描述面粉在水中的变化;3、 过滤水中的食盐、沙子和面粉4、 观察、描述高镒酸钾在水中的变 化并过滤高锭酸钾5、 整理、表达与交流、判断新物质溶解现象具有以下特 征:物质在水中化成 了肉眼看不见的微 粒,均匀地分散在水 中,且不能用过滤或 沉淀的方法分离出 来观察、实 验、描述食盐、沙、面 粉、高镒酸 钾、过滤装 置、杯子1怎样加 快溶解1、 设计实验比较哪一块肥皂溶解得 快;2、 糖块溶解的时间记录3、 加快食盐溶解的研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 度与物质的表面积、 水的温度以及溶液是 否被搅动等对比实 验杯子、肥皂、筷子、小刀、热水1一杯水 里能溶 解多少 食盐1、 提出问题:食盐能无限溶液吗2、 制定一个研究计划3、 实验: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盐4、 交流研究中的发现食盐在一定量的水 中,溶解的量也是有 限度的制定计 划准备盐、勺 子、杯子、筷 了(食盐溶液 不要倒掉,留 肴下节课 用1-2分离盐 与水的 方法1、 讨论怎样能继续溶解未溶解的盐2、 快速,观察蒸发水分盐水的变化3、 观察描述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4、 海水的怎么变成盐的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 离出溶解在水中的食 盐;这是一个可逆的 过程实验食盐的饱和 溶液(上节课 的食盐溶 液)、酒精灯、1三脚架、石棉 网、蒸发皿、 火柴、放大 镜、观察更 多的溶 解现象1、 观察、描述酒精、食用汕倒在水 中的变化;2、 观察、描述将水分别倒入酒精、食用油的变化;3、 观察解释汽水里的气泡;4、 观察溶解在水里的空气;有些液体与液体、气 体与液体之间也能溶 解。

      观察、实 验、描述试管、注射 器、酒精灯、 食用油、染色 的酒精、可乐1评析:科学课的教材是以单元主题的形式编写,做好单元整体备课有助于对教材的全局把握,并能结合学校、学 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运用本范例提供了一个单元备课“备什么”和“怎么备”的问题首先是通 读单元,了解主题、结构、课时,课与课之间的联系,明确每一节课的主要活动内容第二,把教材活动 转化为教学活动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例如“食盐在水中溶解了”一课,教材设计了四个活动:“观 察描述食盐、沙了分别在水中的变化”、“观察描述面粉在水中的变化”、“过滤实验”、“观察描述高 镐酸钾在水中的变化”“想像白糖在水中的变化”、“整理活动”依据教学实际情况,我们可以设计出 具体的教学活动:1、观察、描述食盐和沙了在水中的变化;2、观察、描述面粉在水中的变化;3、过滤 水中的食盐、沙了和面粉4、观察、描述高锭酸钾在水中的变化并过滤高锭酸钟5、整理、表达与交流 第三是初步明确每一个节课发展学生什么概念和方法、技能等,理清前后对学生认知方面的联系;第四, 统筹准备所需的材料,分配好课时科学课的很多材料的准备,课与课之问有相互联系的,比如,本单元 第二课“怎样加快溶解”最后的食盐饱和溶液就是为下一节课“一杯水能溶解多少盐”做准备的。

      因此, 统筹准备教材很重要其实教师如把备课精力重点花在单元备课上,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一个单元备课的一 半只有以联系的、整体的视角去看待备课,才能事半功倍基于科学农村教师的工作特点,建议单元备课以集体备课为主,组内成员对单节课的教学设计可以进行分 工备课,达到资源共享范例2、课时教学计划例1:《用水测量时间》(观察实验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水流的时间基本相等,古人就利用流水来进行计时;水流的速度与水位的高 低有关过程与方法:经历记录100亳升水慢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推测和验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意识到推断与预测要根据已有的经验与认识教学重点】经历记录100亳升水慢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测与验证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展开其思维,根据原有的经验与认识进行推断与预测【材料准备】课件(水钟图片)、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一个量筒、量杯二个、适量的水、滴管、手表或者 时钟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 观看录像,情境引入1、课件播放一段大自然中各种流水的现象录像提问:流水与时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学学古人,用水来测量时间(板书)。

      二、 滴漏实验实验一:测量积聚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1、 简介器材,明确实验要求每组铁架台上都有一个漏杯,底部有一个大小相同的孔景杯中有125亳升水,100亳升备用水,一支滴 管,一个量筒用多于100亳升的水,是为了避免水的表面张力而带来的水流不完的现象)2、 师生讨论实验操作要求:先用手指按住小孔,把125亳升的水全部倒入漏杯中,教师统一喊口令开始 计时,等量筒里的水积聚100亳升水时,记下时间3、 小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4、 分析数据,反思实验过程弓I导学生发现“同样的装置积聚100亳升的水,所用的时间基本相同” o同时在交流中反思小组成员在实验中的合作情况实验二:积聚1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1、组织学生推测:同样是125亳升的水,当量筒积聚10亳升水时,要用多少时间呢?根据第一次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并说说推测的理由2、 小组讨论推测,并将估计的时间在黑板上表格中填好后交流:教师提问:为什么这么估计?你们的根据是什么?3、 实验验证,记录实验后的数据4、 观察分析数据小结:通过实验,我们证实了水位高的时候,会流得快一些,所花的时间也会少一些看来,我们班的同 学确实很棒,分工合作得非常好。

      如果再来一次难度更大的挑战,敢接受吗?实验三:积聚50亳升水需要多少时间1、 用同样方法积聚50亳升水时,又需要多少时间呢?这次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前两次测量的数据进行推测, 并说明理由2、 学生推测后交流期望学生明白,水的流速刚开始很快,后来就会慢下来,那积聚50亳升水的时间 就会多于5倍的10毫升时间,但又会少于二分之一的100亳升时间3、 实验验证,测得数据后上台把数据写在黑板上4、 观察,分析实验数据5、 小结:原来水位的高低确实造成了这种先快后慢的现象,像我们今天这样的装置能用来测量时间吗? 要想使水流的速度保持一样,你们有什么办法吗?(想办法使水面保持同样的高度三、解释水钟的计时原理,课后延伸1、 出示古代的水钟图,古人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2、 学生观察,说自己的想法3、 演示介绍教师做的水钟4、 课后,大家搜集一些可以做水钟的材料,下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做一个水钟,到时你们会发现更多 的秘密教后反思: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流动是具有等时性的古人发现了这点,所以能用水来测量时间但是, 在实际的设计水钟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水流的速度与水位的高低、孔的大小有关在逐步改进的过程中, 设计制作了水钟。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把古人的这一发现过程,再次让学生经历在经历过程中重视展 现学生的思维,把“能进行合理的推测”作为重点学生在推测积聚10亳升水时大部分能根据100亳升 的结果进行推测;但是在推测积聚50亳升水时基本上能想到100毫升的一半时间,极少学生想到联系10 亳升的数据,不过,稍作提醒,学生思维马上跟上来了我自己利用各种饮料瓶做的水钟深深吸引了孩了,下课了还不停地看呀,问呀,激发了他们制作的兴趣我觉得科学课要想吸引孩子,材料真的很重要 评析:从教学活动的内容讲,这是科学课最常见的观察实验课型该类的课型,备课的重点在于备“实验”,教 师要因地制宜准备实验材料,还要进行下水探究,试验实验的可行性如木课的实验设计,教师在“下水 探究”后,发现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在课堂里要流完100亳升的水是困难的于是,对教材中的测量100亳 升的水所用时间这一实验进行了改进,用多于100亳升的水来来实验,做测量积聚100亳升水所用时间, 克服了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带来的教学实际问题从教案的撰写格式讲,这是最常见的课时设计范例它包 含在备课时要表述的主要内容,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过程;还有教学反思。

      教学目 标写清楚三维目标具体指什么材料的准备是科学课教学准备的重要环节,详细列出教师需要准备的材料; 学生的材料,分组准备等等教学过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写出了每一个活动的要点和教师的提问设计 如果是一人担任多个班级的教学,建议抓好反思,记录不同班级学生对同一活动所做出的不同反应,及时 调整自己的教学例2:《地球的卫星——月球》(资料分析类)【教学目标】1. 通过收集资料、课堂交流等活动,了解一些月球的基本知识和人类探索月球的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