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方法.docx
20页高支模、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方法和要求总工室> 什么是高支模?什么是高大支模?哪种支模形式专项施工方案需要请专 家组评审?1、 高支模:根据广东省建设厅规定:模板支撑体系高度(注意:不是指楼板 高度)超过4.5m,小于8米为高支模工程高支模工程需要项目技术负责 人编写专项施工方案,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后方可实施2、 高大支模:根据建设部213号文件规定:⑴模板支撑系统高度(注意:不是指楼板高度)超过8m;⑵或跨度超过18米,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⑶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高大支模需要项目技术负责人按送审要求编写专项施工方案,交公司技 术负责人审核后,由施工企业组织专家组评审专家组不少于5人,对专 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查,然后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专家组提出书面整改 意见进行补充、完善,再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总监审批后方可实 施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和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并按方案进 行搭设搭设完后,由公司质安部、质安员和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才允许 浇注混凝土 送专家组审查的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必备材料1、 设计图纸⑴评审部位梁板结构平面图⑵表示模板支撑架高度的立面图或剖面图。
2、 支架部位基础资料⑴ 支架部位基础为天然地基时需提供相关部位地基承载力资料(钻孔柱 状图或地基承载力试验数据)⑵以建筑物(包括路面、广场、楼面)为支架基础时,要提供相应部位 承载力的设计说明或证明材料3、 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内容⑴ 方案编制内容: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准备(材料、设备、混凝 土供应、场地)、高大支模设计方案(包括构造措施和计算书)、模板 安装、混凝土浇注顺序及方法、模板拆除、监测方案、应急预案、安 全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措施等⑵ 高大支模设计方案必须包含下列内容:A、 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图a、 支架平面图必须标明梁、板立杆布置点位图及纵横剪刀撑布置 位置图,要注明相互间尺寸b、 主次梁、楼板支架纵横剖面图,标明楼层标高、大小龙骨、立 杆、扫地杆、水平杆等相关尺寸以必要的节点大样图d、对多层建筑物,提供施工层以下的楼层的梁板回顶的支撑图B、 模板支撑体系设构造措施(包括设计参数)C、 梁、板支架模板计算书⑷、监测方案要求内容A、 按广东省有关规定,写明由业主委托第三方进行模板支撑体系 的监测B、 施工单位按照模板工程验收表进行检查、验收C、 施工单位编制混凝土浇注时的监测方案。
内容包括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的容许偏差值、预警值及检查频率,详见后面范例中 监测方案5)、应急预案要求内容按安检站要求编制安全应急救援预案详见后面范例中急救援预 案三、高支模和高大支模方案在构造上要求1、 针对以往个别方案中存在不同类型支撑体系,要求同一高支模和高大支 模支撑体系内宜采用同一支撑形式,避免门式架和扣件式脚手架混搭原因 是门式和扣件式立杆钢管直径不一样,扣件无法将水平杆扣在不同直径钢管 上,不能构成整体2、 高支模和高大支模支撑体系设计时,一定注意梁、板支架立杆间距和小 龙骨要成倍数关系,一个目的便于套用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里公式,方便 计算,否则手算,计算简图选定与实际出入较大不安全另一个目的便于水 平杆将梁、板支架立杆拉通连接,形成整体效应,3、 宜按梁、板截面大小分类,相差不大归一类,按各类选择一个代表进行 计算,不要每一条梁都算4、 支架立杆底部应写明设置垫板和大小,支架立杆应垂直设置,写明2米高度的垂直容许偏差为15毫米5、 高支模和高大支模支撑体系水平杆步距写明不得大于1.5m6、 板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 扣件连接梁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搭接必须符合下列规 定:A、 立杆上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 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两个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 接头中心至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B、 立杆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3个扣件固定,其中一个扣件在 下面作顶撑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7、 立杆根部如采用可调底座,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如超过应采取可 靠措施固定,并得到技术负责人认可8、 满堂红支架必须写明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扫地杆距地面不大于200mm,9、 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平面图中往往没画纵横向剪刀撑具体位置,不能指导 工人施工要求满堂红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或5〜6米设置一道纵、 横向剪刀撑,支撑高度超过8米要有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 有关规定10、 写明主梁支撑架水平杆与已浇注好混凝土柱子连接抱箍,应每2个步距 设置一道梁高等于或大于1.8米时应沿梁两侧设立两道纵向垂直剪刀撑加 固,梁下还需设一道水平剪刀撑11、 大梁对拉螺栓不要等距离布置,大梁底部建议用U14对拉螺栓12、 梁、板如采用扣件体系支撑,梁板顶部采用双扣件。
梁高超过1.3米建 议设顶托支撑架,不要采用扣件支撑架虽然我们在梁、板底下通常采用 双扣件,但专家不认可,如按单扣件计算,立杆间距太密,不经济14、 小龙骨跨度最好略大于梁宽,其间距宜与立杆纵距成模数关系,便于 套用结构静力计算手册里公式小龙骨按集中力向大龙骨传递荷载,不按均 布荷载大龙骨如采用木方,大龙骨按3〜5跨集中荷载连续梁计算,如采 用双钢管,按5跨集中荷载连续梁计算15、 立杆计算长度L0=H+2a a^200mm16、 荷载计算规定:A、 普通混凝土自重采用24KN/m3,钢筋自重采用1.5 KN/m3,注意 超大梁钢筋另外单独算B、 对楼面模板和小龙骨:施工人员、物料、施工设备自重按均布活 荷载2.5KN/m2或按集中荷载2.5KN进行验算C、 计算大龙骨时均布活荷载为1.5KN/m2,计算支架立杆时均布活荷 载为 1.0KN/m2D、 震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水平模板为2.0 KN/m2,垂直模板为4.0 KN/m2E、 倾倒荷载:4.0 KN/m217、 验算模板、大小龙骨挠度时,其变形不得超过下列数值:A、 清水或刮腻子,梁、板模板挠度L <1/400,B、 吊顶或抹灰,梁、板模板挠度L <1/250。
18、 计算中应考虑一定安全储备,专家建议:控制木方应力W10N/mm2,钢 管立杆应力W150〜160N/mm2,按2.7-2.8T/根控制扣件抗滑力W7KN,立杆计算应按应力传递路径和不利工况计算,选最大应力立杆计算19、监控方案中写明每隔10〜15m设立2个水平观测点,3个沉降观测 点,在浇注混凝土时候每20〜30min观测一次当变形控制值达到10mm,沉 降达到8mm时,应停止施工,要采取加固处理措施四、高支模和高大支模在计算方法、计算简图和公式上要求1、计算顺序:以梁为例荷载计算-|梁底模抗弯、抗剪、挠度计算-次龙骨抗弯、抗剪5: 度计算一 |主龙骨抗弯、抗剪、挠度计算| 一 |支撑立杆强度、稳定性验算一 侧模荷载计算一 |侧模抗弯、抗剪、挠度计算| 一 |穿梁螺栓计算| 一侧肋抗 |弯、抗剪、挠度计算| —地基或楼板承载力验算|2、荷载取值荷载序号荷载类型标准值单位荷载系数①底模自重0.3KN/m21.2②砼自重24.0KN/m31.2③钢筋自重1.5KN/m21.2④水平模板震捣砼荷载垂直模板震捣砼荷载2.04.0KN/m2KN/m21.41.4⑤倾倒荷载4.0KN/m21.4⑥板模和小龙骨施工均布活荷载2.5KN/m21.4大龙骨施工均布活荷载施工1.5KN/m21.4支架立杆施工均布活荷载1.0KN/m21.4说明:1、如大梁配筋率较大,梁钢筋自重标准值不能按一般取1.5 KN/mm2 ,而按实际计算。
2、计算小龙骨时另应以集中荷载2.5 KN再进行验算,比较两者所产 生弯矩,取其大值3、施工均布活荷载包括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和砼堆积的自重3、荷载组合⑴、梁底采用顶撑支撑体系梁底模抗弯、抗剪承载力计算荷载组合qi =①+②+③+④梁底模和大小龙骨挠度验算荷载计算组合q2=①+②+③大小龙骨抗弯、抗剪承载力计算荷载组合=•+②+③+④+⑥支架立杆承载力=•+②+③+④+⑥⑵、采用扣件支撑体系梁底模抗弯、抗剪承载力计算荷载组合=•+②+③+④梁底模和大小龙骨挠度验算荷载计算组合=•+②+③大小龙骨抗弯、抗剪承载力计算荷载组合=•+②+③+④支架立杆承载力=•+②+③+④+⑥4、梁底模板计算⑴、计算简图梁底一般用木板或夹板作,长度2m,而小龙骨间距为250〜400mm,梁底模计算简图建议按均布荷载五跨连续梁计算内力22,3M⑵、计算公式查静力计算手册弯矩系数Km=—0.105剪力系数Kv=0.606挠度系数Ku=0.644A、梁底模板抗弯强度计算弯矩 M = KmXq XL2CT =M / W < 13N/mm2 满足要求B、 梁底模板抗剪度计算剪力 V = KvXq XLT =3V / (2bh) < 1.4N/mm2 满足要求。
C、 梁底模挠度计算 (注意:活荷载、震捣荷载不参如计算)U = KuXq XL4/(100EI) < [U]=L/400(清水砼或腻子)=L/250(吊顶或批荡抹灰)满足要求5、小龙骨计算:考虑到梁模板支撑体系有2种,小龙骨计算简图也随之不同注意:小龙骨间距一定要与梁立杆纵向间距成倍数关系,否则不能套用静力计算手册里公式计算)⑴顶撑式:A、顶撑式小龙骨计算简图如下L:立杆横向间距600 (小龙骨计算跨度),C:梁宽500,y =梁宽C /小龙骨计算跨度L=500/600B、 小龙骨抗弯强度计算公式a. 梁传荷载计算一均布荷载梁传到小龙骨上均布荷载荷载q梁=q1 X小龙骨间距/梁宽查静力计算手册平148页简支梁中间有均布荷载计算公式如下:该均布荷载产生弯矩M =q 梁X梁宽C X立杆横向间距L X (2 — y) / 8b. 板传荷载计算一集中荷载板重量二1.2X(板厚度X25+模板重)+1.4X活载(2.5 KN/m2 )板传递到小龙骨的集中荷载P =板重量X板立杆间距X梁立 杆间距/2a=1/2X(L—C)集中力产生弯矩M =P Xac. 小龙骨在两种荷载作用下弯矩M =M +MG =M /W < 13 N/mm2 满足要求。
C、 小龙骨抗剪强度计算公式V 龙=1/2Xq梁 X梁宽+PT =3V / (2bh) < 1.4N/mm2 满足要求D、 小龙骨挠度验算公式q=q X小龙骨间距/梁宽梁传荷载产生挠度:查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148页U =qXcXL3 X(8-4y 2 + Y 3 )板传荷载产生挠度:查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143页U =P板 XaXL2 X[3-4X(a/L) 2] /(24EI)叠加后挠度U =U +U < [U]=L/400(清水砼或腻子)=L/250(吊顶或批荡抹灰)满足要求(2) 、扣件式人、扣件式小龙骨计算简图13. 88kN/niJ' I「 11 1「 11 IF50500506008、扣件式小龙骨抗弯。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