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思路怎么写(共7篇).docx
23页教学设计思路怎么写(共7篇) 第1篇: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一)、教材的分析本课是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本节课是围绕着“How do you go to school”在以前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学过单词“school”,这一课进一步地加深运用和理解通过带领学生学_四种不同的交通工具为伸展,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交际等综合素质能力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很强的表现欲望,因此在课堂上应多设计可以供学生发挥,在创造的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表现空间,因此在本节课上进行了单词的复_,巩固和加深印象,并进行了句型的操练,培养了孩子的综合能力二、教学目标的设立: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通过听、说、读、交际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_兴趣,为进一步学_英语打好初步的基础此外,根据我国国情和外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现阶段小学外语教学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潜在外语能力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三方面由此,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三、教材处理: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同时针对小学生学_外语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
首先给学生创造学_语言的氛围,用“Good morning ”这样的句型相互问候,然后用一首儿歌激活课堂气氛,同时激发学生学_兴趣运用情景教学,使学生掌握所教授的新知识通过分角色表演和情景对话,对新知识进行巩固最后通过做游戏对学生所学知识点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第2篇: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设计思路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设计理念:“学生的学_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队员投篮”的问题情境,设置一个个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真切地深入地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百分数这样的引入,使学生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百分数产生的必要与作用,感受到百分数的价值]二、自主交流,建构模型[设计理念:在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我让学生通过讨论、合作交流等形式实现“新知”的建构,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自己对百分数的认识,体现教师的指导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另外,通过小组交流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学会提高,学会应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三、合作探究,完善认识[设计理念:本课的难点就在于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通过对“百分数和分数都有哪些联系与区别”合作探究,从读法、写法、分子、意义等多个角度,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百分数的特征,通过分析两条信息中的百分数和分数,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知这两个概念的差异,深化了百分数的具体含义,从本质上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从而完善并提升对百分数的认识]四、拓展应用,加深理解[设计理念: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学生以“信息发布会”的形式,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生活中的百分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百分数表示的意义,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弄清百分数与分数、比之间的关系,逐步构建百分数的认知框架,同时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这样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又将数学和生活集中在同一平台,让学生体会到两者的密切联系,激发学_的热情,有效地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也符合新课标中“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数学理念]第3篇: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设计思路:根据课堂教学设计原理,制定“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设计方案对于“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内容,主要采用情景学_的方式,具体设计思路是:通过观察一组图形,比较判断先出现平面图形再出现立体图形引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概念,提出问题“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特征?”,运用探究型合作学_的方式学_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归纳总结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对于“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内容,主要采用探究学_和合作学_的方式具体思路是:将全班的学生进行分组,分别讨论长方体的特征1.学_任务分析:“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是人民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概念,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棱,顶点,面的特征,还有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该内容是学生在学_了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_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其主要特征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活问题1)教学的重点:1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概念,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3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2)教学难点:具体思路是:将全班的学生进行分组,分别讨论长方体的特征。
1.学_任务分析:“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是人民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概念,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棱,顶点,面的特征,还有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该内容是学生在学_了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_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其主要特征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活问题 (1)教学的重点: 1.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概念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3.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2)教学难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2.立体图形的识别2.学_者分析学生学_该内容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已学_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边,顶点,面的特征 2.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3.比较难从长方体的特征转移到正方体上 4.加强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3.教学目标 1.数学知识与技能1..建立立体空间思维2..探究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 2.情感与价值观1.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学以致用2.要让学生更多的亲身体会教学过程,从而增加他们的学_兴趣 4.教学准备课件:关于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的Power Point;硬纸片;橡皮泥; 小木棒;铁丝;直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模型 5.教学过程设计 1.具体的教学过程以问题导入新课——“你在生活中观察到哪些是这种形状的?”以此激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引发学生展开想象与讨论。
通过超链接,链接到另一个Powerpoint中,其中有很多生活中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讨论他们是不是这种立体图形,还能说出更多吗? 1.阐释长方体的概念 由六个两两相对相等的面组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 课件演示:一个长方体(前面上面右面) 2.阐明长方体的三要素:长 宽高师:将全班学生分为4小组,每组利用老师给的材料做一个长方体框架 学生:分好组纷纷动手做起来了师:你们在做的过程中将木棒分了几组?共捏了几个橡皮泥呢? 学生:共分了三组,每组四根橡皮泥共捏了8个 3.阐释正方体的概念由六个完全相同的面组成的长方体是正方体 4.归纳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课件演示:小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第4篇:教学设计思路《圆的面积》设计思 路盐矿小学宋德兰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_的主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_数学的主要方式”课程标准提倡让学“静态的被动接受式学_”更多地转向“动态的主动探究式学_”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让学生在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化曲为直”突破难点,同时进一步深化对圆的面积公式的理解。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主导思想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索能力和探索精神”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中,紧紧抓住“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这一教学重点,通过对旧知的回忆,激发学生从旧知探索新知的兴趣,注重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索新知,放手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归纳、推理,利用等积变形把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逐步归纳出圆的面积公式3、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我的思路是猜想——设想——操作——推导其中的操作是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剪拼,学生失败很多,但即使失败了也不要紧,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的背后总是砌满了失败,研究的过程中失败总是伴随左右的在学生的失败之中结合引导从而找到正确的剪拼方法拼成长方形,乃至于可能会有学生拼成其它图形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整个教学活动中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充分体现生本课堂的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的参与到学_活动中来,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充分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4、课尾,我淡化处理了具体求圆面积的教学,在公式推导出之后略加点拨,再结合实际生活练_5-8第5篇: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教师先简单介绍作者的生平;然后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疏通字词,整体感知文意;最后,让学生分析、概括本文的结构层次,把握课文内容,教师可以适当提示、明确。
第二课时,主要是针对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以及课后练_题来进行分析探究,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巩固、把握 ●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蓼溆、麈、操攮、掂掇、砒霜、”等字词的读音,以及“篾片、调停、撮弄、不伏手、操攮、促狭鬼”等词语的含义2.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二)过程与方法1.疏通字词,了解文意,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2.整体感知本文的结构内容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不慕富贵、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与良好_惯 ●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的结构内容2.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_刻画人物的方法二)教学难点1.把握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2.体会作者写这场“笑剧”的用意 ● 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作者的图片及生平,插播视频《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适当截取),激发学_兴趣或者让学生讲述所知道的有关《红楼梦》的其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_兴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2.分析讨论法对课文中不易理解的问题,以及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先让学生分析、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教师进行、提示、点评、明确,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 教学媒体(一)教具准备 投影仪、教学课件 ●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投影显示:作者的图片、生平及《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视频片段) 同学们:通过幻灯片我们对作者及本文的主人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学_这篇课文,通过刘姥姥的言行举止来分析她的性格特点 (讲授新课)一、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段):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4段):写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鸳鸯等人以实情相告二、问题探究(板书) 1.本文的结构该如何划分(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2)作者在飞机上看到了什么?(3)作者在飞机上看到的黄河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4)看到这样神奇的黄河,作者有什么感受?找出来读一读5)黄河的雄姿令我震撼,惊讶,此时,我不禁要唱一曲赞歌来表达内心的激情?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歌呢?(出示相关句子)6、梳理学_成果,填写学具表附件一的三、四列其中第三列可摘抄关键的词语和句子,第四列概括作者的感受四、美读课文,体会情感1、你觉得本文写的最精彩的地方是哪儿?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读出气势,读出感情,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作者为什么要用“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诗做文章题目呢?本文的题目表现出了文章的基调:大气磅礴,气概豪迈雄壮。
3、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散文都离不开借景抒情,那么本文借对黄河的描绘,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五、拓展链接,进一步了解黄河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眼中的黄河是什么样的。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