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doc
5页浅谈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310000【摘要】在城市环境设计日益重视的今天,我们都开始关注如何保持和再塑木城市形象特征和营造“人性化”环境场所的设计实践根据人的行为习惯、 人体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人的思维方式等等,木文主要针对景观设计中 人性化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关键词】人性化;景观设计;以人为木人性化设计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标,是设计发展的更高阶 段,是人们对设计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人性化设计 是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哲 学在以人为中心的问题上,人性化的考虑也是有层次的,以人为中心不是片面 的考虑个体的人,而是综合的考虑群体的人,社会的人,考虑群体的局部与社会 的整体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使社会的发展与更为长远的人类的生 存环境的和谐与统一1、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容园林景观设计的范围大到整个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小到通过调整钢竹的大小 位置以获得好的喷泉效果根据刘滨谊的“景观三元论”理论,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容括园林景观环境 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部分园林景观环境形象是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 间虚实景物,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环境牛.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 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生理感受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物、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保护或创造令人舒 适的良好的物质环境大众行为心理是伴随着人德尔增长、现代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 学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 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生活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 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日、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这也即本文的研 究立足之点2、园林景观设计中人性关怀的体现2.1对生理需要的满足园林景观应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多样的场所,以满足不同的生理活动需求如 运动、体息、交往等,在这些环境设计中应注意令人感到舒适的各种物理性指标: 如光照、温度、湿度、噪音、通风等以及生理尺度与行为尺度的合理运用尤其 应对残疾人使用景观场所给予更多的重视2.2对安全需要的满足园林景观环境应避免对人造成威胁与伤害,保持自身安全和个人私密性,运 用设计手段增强人对环境的定向与认知能力2.3对交往与归属需要的满足人是社会的,社会是人们在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园林景观环境是人们活动的场所,更是交往的空间因而园林景观设计应为不冋 人群提供不同的交往空间,以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设计中避免造成人与人的疏 远与陌生,使人在适宜的景观场所中通过交往获得归属感2.4对尊重需要的满足尊重侧重于心理的感知与精神的共鸣,是建立在交往的基础之上,获得社会 与他人对自身的认同感好的景观给人受到尊重的感觉,劣质的景观忽略了人的 需求,否定对人的尊重3、园林景观设计中人性化的实践3.1合理的尺度与造型布置在园林景观设计上应该尽量地采用使人感觉亲切的尺度与造型,比如步道, 绿地轮廓,景观小品等采用自然曲线,忌用直线、尖角的景物,以免造成届住者 心理上的不适还脊,应当采用适宜的尺度,比如除了车道外,Jt•他道路不应过 宽,以增加邻居之间的接触机会,促进社区关系的和谐与发腱,另外,还要注重 细节方面的设计,缺少细节刻的景物容易让人觉得产生简单化,缺少激情3.2注重景观的情趣性与实用性设计好的景观应是非常具有情绪化的,其冇较强的趣昧性和参与性,而现在风景 园林的许多设中却不能达到这个设计要求,不如人意比如很多居住区拥有大面 积的草坪,绿化率上看来很是达标了,但是,虽然面积很大,即不能进去观赏与 游玩。
而且草种单一,也无法具有情趣化的景观,单调乏味,实在难以称得上是 人性化的设计再如很多居住区建造了罗马式柱走道,看起来很豪华气派,但 是这样一来既不能挡风遮雨,二来不能坐下休息,徒有苏表,实际上却无大用处, 缺乏实用性而中国传统同林就很注重人与景的交融,山可登,石可坐,水可赏, 园林道路更是曲折有效,趣味无穷3.3注重人与历史文脉的结合尊重民俗传统,承接历史文脉俗话说一水土养一方人,各地方的人都冇其 独特的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具奋一定的民俗A)俗和审美观念如果居住区景观 能够挖掘当地的历史文脉,重视视觉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也就是说在美感之中增 加一些人义精神方面的设计这样会使观内涵与居住者的思想感情同吋发生共鸣, 才能达到“情与景”的相遇,情越深,越能达到景与情相结合的越怡人的效果, 令人愉悦0心,韵昧无穷3.4贴近自然,注重各种绿化物的结合重视绿化的质量,一方面应该达到相关规定的绿化面积,满足量的要求另 一方面,更要考虑绿化的质量,单凋的草坪总奋许多不足之处第一要注意植物 种类的搭配,注重地被植物、灌木和乔木结合,高低错落,各显生姿;第二要注意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的结合,长廊、建筑外墙、阳台、护栏等可以用攀爬方面 的植物或悬垂式植物加以各种小材料配合,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第三要注意植 物的合理布局。
比如乔木不能离建筑太近,以避免挡光的作用,从而阻碍通风和 产生各种错觉还有就是利用各种对景、借景等手法栽种植物,形成美观的景观 效果;第四注意植物在吋间上的搭配,包括速生与慢生结合,不同季节,不同的 观赏植物结合等3.5适宜地选择合适的植物1) 许多开发商常常为出奇制胜而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用于移植外来植物及 繁重的后期维护,这是得不偿失的行为,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应该尽量采 用当地的常见植物,因为一•来当地的植物都很适应当地气候,维护起来方便省力, 成活率高;二来取材容易,既经济又实惠;三来便于营造寓于地方特色的景观风 格而外来植物往往在移栽过程中会大量死亡,不易养植,造成经济上巨大损失 和生活上的不愉快,而iL造成各地景观千篇一律,缺少特色与个性;2) 许多景观设汁师们为引起开发商及购房者的兴趣而过于注重作品在平构 图面上的美观效果,从而忽视了其植物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真实效果,而景观是 需要人进入其中感受的,并非是上空鸟瞰我们应当设身于境地中去考虑问题, 感受居住者的审美意识,应当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设汁景观是每个角落,塑 造人性化的植物景观效果,理解植物给人的感觉,真正把人性化的景观设计溶入 到现实当中来,不仅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能够提升人的品位,净化人的心灵, 为居住者提供诗意的生活境地。
心灵上的满足感不像物理层次上的满足那样直观,它往往难以言说和察觉, 甚至连许多使用者也无法说明为什么会对它情有独钟人们对景观的心理感知是 一种理性思维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才能作出由视觉观察得到的对景观的评价, 因而心理感知是人性化景观感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4、结语对于今天的设计师而言,设计人性化永远是常念常新的课题,也是设计师永恒追求的0标可以预言,设计人性化将是未来设计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让 我引用一位美国设计师普罗斯说过的话来结束本文:“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 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是第四维:人性参考文献:[1】张东初,《创造性设计学》,河南人民出版社[2】丁家桢,《来自太空的报告:鲜为人知的宇宙奥秘》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年[3】张凯华,《以人为本一一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性化设计初探》,《中外建筑》 2013年第三期[4】《世界著名设计公司卷》,蔡军.徐邦跃.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