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doc
3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座 位 号试 室 号准考证号姓 名县 区学 校 金平区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预测数学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 (本题有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 1、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的总人口已达到1 300 000 000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结果正确的是 ( )A.1.3×108 B.1.3×109 C.0.13×1010 D.13×1092、不改变分式的值,将分式中各项系数均化为整数,结果为 ( ) A、 B、 C、 D、3、如果一定值电阻两端所加电压5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1,那么通过这一电阻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大致图像是 (提示:) ( ) 4、如果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2倍,则分式的值( )A、扩大4倍; B、扩大2倍; C、不变; D缩小2倍5、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现将直角边沿直线折叠,使它落在斜边上,且与重合。
则等于 ( ) 、 、 、 、6、矩形ABCD中的顶点A、B、C、D按顺时针方向排列,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 B、D 两点对应的坐标分别是(2, 0), (0, 0),且 A、C两点关于x轴对称.则C 点对应的坐标是 (A)(1, 1) (B) (1, -1) (C) (1, -2) (D) (, -)7、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正方形 (B)矩形 (C)菱形 (D)平行四边形8、如图,E、F、G、H分别是四边形ABCD四条边的中点,要使四边形EFGH为矩形,四边形ABCD应具备的条件是( ).(A)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互相平分二、填空题 (本题有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9、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有一个交点的横坐标是,那么它们的交点坐标分别为 10. 对甲、乙两台机床生产的零件进行抽样测量,其平均数、方差计算结果如下:机床甲:=10,=0.02;机床乙:=10,=0.06,由此可知:________(填甲或乙)机床性能好. 11、有一棵9米高的大树,树下有一个1米高的小孩,如果大树在距地面4米处折断(未折断),则小孩至少离开大树 米之外才是安全的。
12、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AD=3cm,BC=7cm,则梯形的高是_______cm13、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的长分别为2和5,P是对角线AC上任一点(点P不与点A、C重合),且PE∥BC交AB于E,PF∥CD交AD于F,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有5小题,每题7分,共35分)14、⑴计算: ⑵化简:15、已知函数y=y1+y2,其中y1与x成正比例,y2与x-2成反比例,且当x=1时,y=-1;当x=3时,y=5,求出此函数的解析式16、先化简,然后请你自取一组的值代入求值17、解方程1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CD边上一点,F为BC延长线上一点,CE=CF,∠FDC=30°,求∠BEF的度数.四、解答题(本题有3小题,每题9分,共27分) 25、某青少年研究机构随机调查了某校100名学生寒假零花钱的数量(钱数取整数元),以便研究分析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现根据调查数据制成了如下图所示的频数分布表. (1)请将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2)研究认为应对消费150元以上的学生提出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建议.试估计应对该校1200名学生中约多少名学生提出该项建议?(3)你从以下图表中还能得出那些信息?(至少写出一条)频数(人数)155203025100.550.5200.5300.5寒假消费(元)150.5100.5250.5频数分布表 频数分布直方图分组(元)组中值(元)频数频率0.5~50.525.50.150.5~100.575.5200.2100.5~150.5150.5~200.5175.5300.3200.5~250.5225.5100.1250.5~300.5275.550.05合计10026、如图(9)所示,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M 、N两点。
xyO·(3,2)图(9)·NM(-1,a)(1)根据图中条件求出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x为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BEDFCA图(10)27、 如图(10)所示,折叠矩形ABCD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求CE的长? 五、解答题(本题有3小题,每题12分,共36分)22、E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EF⊥BC,EG⊥CD,垂足分别是F、G.求证:.ADCBEGF(第22题)23.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边BC在X轴上,E为对角线BD的中点,点B、D的坐标分别为B(1,0),D(3,3),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经过A点,(1)写出点A和点E的坐标; (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判断点E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24.已知:CD为的斜边上的高,且,,,(如图)求证: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B 2、B 3、D 4、B 5、B 6、B 7、D 8、C二、填空题、9、(-1,2) 10.甲 11、4 12、125 13、2.5三、解答题、14、解:⑴原式=4-8×0.125+1+1 =4-1+2 =5 ⑵-m-215、解:设 ;∵当时,;当时,, 16、解:原式 求值:自取一组的值代入求值。
17、解: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得解得: 检验:当时,是原分式方程的解18、105° 先证△BCE≌△DCF得∠EBC=∠FDC=30°,可得∠BEC=60°,从而可求.四、解答题4分19、(9分) (1)略7分(2)(名)9分(3)略20、解: (1)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 当或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21、CE=3五、解答题、22、证明:连接CE∵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BC,∠ABD=∠CBD=45°,∠C=90°∵EF⊥BC,EG⊥CD∴四边形GEFC为矩形∴GF=EC在△ABE和△CBE中∴△ABE≌△CBE∴AE=CE∴AE=CF23.解:(1)A(1,3),E(2,) (2)设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为y= 把x=1,y=3代入, 得:k=3×1=3 ∴ y= 为所求的解析式 (3)当x=2时,y= ∴ 点E(2,)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24.证明:左边∵ 在直角三角形中,又∵ 即∴ 右边即证明出:第5页 共6页第6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