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兴城古城导游词范本.docx
9页辽宁兴城古城导游词辽宁兴城古城导游词1 兴城古城,是五百年前留下来的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是国家级文物爱护单位它经验了570多年的风雨浸蚀和斗争摧残,外城现已无存,内城经验代修理,基本保持原貌 兴城古城略呈正方形,城的四面正中皆有城门,门外有半圆形瓮城城墙基砌青色条石,外砌大块青砖,内垒巨型块石,中间夹夯黄土城上各有两层楼阁、围廊式箭楼,分别各有坡形砌登道四角高筑炮台,突出于城角,用以架设红夷大炮当年明清宁远之役,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被红夷大炮击中,身负重伤,回盛京之后不久身亡东南角建魁星楼一座城内东、西、南、北大街呈+字形相交,古城的正中心,有一座宏伟壮丽的钟鼓楼,它凌空飞架,与四座城门箭楼遥相对应,显得威历壮丽,气概雄伟 古城城门有四:东曰春和;南曰延辉;西曰永宁;北曰威远钟鼓楼在中街 鼓楼为战时击鼓进军、平常报晓更辰所用 鼓楼楼高172米,分为三层基座平面为正方形,高如城墙,下砌通向四条大街的十字券洞,全部大青砖砌成,,分东、西、南、北各筑拱形通道上为两层楼阁,其次层外部游廊悬挂历年来兴城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重要外宾的图片内部辟为兴城出土文物陈设馆。
展出"红山文化"时期(约五六千年前)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骨针、陶器、刀币等宝贵出土文物还架设一面巨型牛皮大鼓大鼓直径225米(整张牛皮绷制),实为全国罕见1995年李鹏总理其次次视察兴城时曾来此参观三层为民族英雄袁崇焕将军蜡像馆此蜡像经能工巧匠的精雕细刻,人物表情丰富细腻、活灵活现,好像正在向人们宣布"我与此城(宁远城)共存亡"的决心四周廊式,歇山卷鹏、飞檐凌空、朱廊画栋,西北开函洞小门,有石阶可上下当登上鼓楼,古城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辽宁兴城古城导游词2 游客挚友带啊好!欢迎巡游葫芦岛兴城古城 兴城古城位于葫芦岛兴城市区,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当时称宁远卫城,清朝时称宁远州城明隆庆二年(1568)毁于地震明天启三年(1623),驻军此地的宁前道兵备副使袁崇焕主持重修 当时除了我们今日看到的这座城池以外,在其四周还构筑了壑、碉堡、防卫墙,以及小规模永久性砖石结构的围城和其他军事设施,形成了一个浩大而完整的军事防卫体系,古城也渐渐发展为明朝末年关外第一军事重镇 由于年头久远,古城外围的数十座小城堡今已无存,仅留下遗城古城址遗迹供后人凭吊。
内城经验代修理,基本保留了原来的风貌和格局,歇山卷棚,飞檐凌空,朱廊画栋,蔚为壮丽 古城格局 古城是一座正方形卫城,这种形制在我国是不多见的城墙外表用大块青砖砌成,里边用巨石砌成 古城城墙四面正中各设一座样式相同的城门,东为春和门,南谓延辉门,西曰永宁门,北称威远门四座城门雄踞四方,宏伟壮丽,给人以坚如磐石的平安感城门上都筑有两层高的门楼,门外有半圆形瓮城,城的四角设有方形炮台,用以架设红衣大炮,现在城墙上摆放的大炮是红衣大炮的复制品1626年宁远之战,袁宗焕率领明军用红衣大炮炮击后金军,击中努尔哈赤,使他身受重伤,被迫撤军,努尔哈赤在返回盛京的途中不治而亡 城内十字大街将古城分为四块,位于古城中心的就是钟鼓楼 古城南门 南门延辉门两侧的半圆形围城叫瓮城翁就是古代的陶制容器,肚子大而口小,易进难出这里取瓮中捉鳖之意,它的功能是爱护成门,后来为了交通便利把瓮城打开了 古城东南角是一座魁星楼,原楼毁于战火,现在看到的是后来复原的古城的魁星楼因其地理位置被誉为“关外第一魁星楼” 祖氏牌坊 在古城延辉街上有两座古朴、壮丽的石牌坊,就是祖氏牌坊 第一座牌坊是祖大寿“忠贞胆智”坊,建于明崇祯四年,本地人称为“头道牌楼”。
它是祖大寿为标榜自己尽忠保主有功而立的,由灰白花岗岩建立,结构工整,充溢庄重 石坊南面最底层是一个花岗岩雕的大象,代表祥瑞祈福之意石坊正中有一立匾,上刻“王音”表示皇上首肯的意思据说当时祖大寿已经叛明投清,皇上迫于他的权势,无奈只好默许他立此坊 立匾下有三层额枋上层南边刻有“忠贞胆智”中层刻“四世元戎少傅”,示意祖家为世袭将门,四代为将下层刻“诰赠”圣命为诰,意思是说额文乃皇上所赐北面顶部同样刻有“王音”,下写三层额枋,上层刻“廓清之烈”,是赞扬祖大寿保境平安、平定战乱、肃清四方的宏大功绩中层和下层与南门相同石坊雕梁画柱非常美观 其次座牌坊式祖大乐石坊,他式祖大寿的堂弟,建筑与祖大寿牌坊基本相同,额枋一样有象征御赐的“王音”,额枋也皆为溢美之词 钟鼓楼 古城十字大街交叉处,即古城中心建有一座钟鼓楼楼座上建有两层楼阁,为重檐歇山卷棚顶,四面有围廊钟鼓楼顾名思义,是旧时更夫撞钟击鼓报时的场所,战时则有预警和指挥的作用 文庙 文庙位于古城东南隅,始建于1430年,是东北三省最古老、辽宁省内最大的一座文庙,也是古城内保存较完整地古建筑群青砖灰瓦,朱红门窗,古朴高雅它是一座三进院的建筑群,照壁、棂星门、泮桥、戟门、大成殿、崇圣寺等主要建筑支配在建筑的中轴线上,整个建筑群结构严谨、布局合理。
大成殿为主殿建在近一米高地大型拜台之上,三间硬山式建筑端庄,肃穆殿内北墙中心设正龛,供奉“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龛东西供奉颜子、曾子、子思、孟子,两侧供奉12位哲人,供案陈设着尊、爵、豆等青铜器,两侧摆放着编钟、编磬、古琴、古筝等乐器殿前门额上悬挂着一方巨匾,是康熙亲笔所题“万世师表”,这是从清朝康熙年间保存下来的珍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殿内顶部还悬挂着清代8位皇帝的牌匾,此外还有一块,是中华民国总理黎元洪题写的“道洽大同”这些牌匾,大字涂金,边框雕以云龙 今日地巡游到此结束,欢迎再次光临兴城古城辽宁兴城古城导游词3 游客挚友们好!欢迎大家巡游葫芦岛兴城古城 兴城古城位于葫芦岛兴城市区,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当时称宁远卫城,清朝时称宁远州城明隆庆二年(1568年)毁于地震明天启三年(1623)年进行重修 古城作为山海关外明朝的重要卫城,见证了明亡清兴的历史更迭,历经58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斗争洗礼,如今又焕发了新的`朝气,先后成为国家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古韵沧桑的兴城古城,瑞气升腾的温泉,挺立秀美的首山,碧波荡漾的大海,桃源仙境般的菊花岛,交相呼应,相得益彰。
一、古城格局 古城,是一座正方形卫城,这种形制在我国是不多见的,城外表用大块青砖砌成,里边用巨石砌成,古城城墙四面正中各设一座样式相同的城门,东为春和门,南谓延辉门,西曰永宁门,北称威远门四座城门雄踞四方,宏伟壮丽,给人以坚如磐石的平安感,城门上都筑有两层高的门楼,门外有半圆形的翁城,城的四角设有方形炮台,用以架设红夷大炮,现在城上摆设的是复制品 1620xx年宁远之战,袁宗焕率领明军用红夷大炮炮击后金军,击中努尔哈赤,使他深受重伤,被迫撤军,返回盛京的途中重伤而亡城内的十字大街将古城分为四块,位于古城中心的就是钟鼓楼古城内曾有多座庙宇,现在保存最完好的是东南角的文庙和西北角的城隍庙,此外还有祖师庙 二、古城南门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古城南门延辉门,延辉门两侧的半圆形围城叫做翁城,这里取瓮中捉鳖之意,它的功能是爱护城门,后来为了交通便利把翁城打开了 古城东南角是一座魁星楼,原来的魁星楼毁于战火,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修复后的魁星楼魁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又称“文曲星”,传闻中他的笔点到谁的名字,谁就能中学状元该楼共有两层,八面八角,建筑精良,内有一尊魁星像,清脸红发,一脚向后翘起,一手捧斗,一手执笔,如同笔点中应试人的姓名,这便是古书中讲的“魁星点状元”。
古城的魁星楼因其地理位置而被誉为“关外第一魁星楼” 三、祖氏碑坊 这便是祖大寿的忠贞胆智坊,石坊建于明崇祯思念(1631年),本地人称为“头道牌楼”,它是祖大寿为标榜自己尽忠保主有功而立的,此坊由灰白色花岗岩建立石坊南面的最底层,有一个用白色花岗岩雕成的大象,代表祥瑞的意思,这是祖大寿对自己的祈福 石坊正中有一立匾,上面刻着“王音”,这里是借用字,表示皇上首肯的意思,据说当时祖大寿已经叛明投清,但他欺瞒朝廷,蒙蔽皇上,而皇上又迫于他势力浩大,无奈只好默许他立此功劳 其次座石坊,祖大乐石坊祖大乐是祖大寿的堂弟,宁远副总兵这座石坊俗称“二座碑楼”,建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顶部和祖大寿一样也刻有“王音”二字 祖氏石坊虽历经300多年的风雨侵蚀,仍旧保存完好 四、钟鼓楼 古城内十字大街交叉处,即古城中心,建有一座钟鼓楼该楼始建于1454年,楼上建有两层楼阁,为重檐歇山卷顶棚钟鼓楼,顾名思义是旧时称内更夫为官衙及居民撞钟击鼓报时辰的场所,战时则有预警和指挥的作用 五、文庙 文庙位于古城东南,始建于1430年,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是东北三省最古老、辽宁省境内最大的一座文庙,也是古城内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
文庙南墙之外,东西角门的两侧,各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相同的文字:“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这就是从古至今的下马碑 现在我们进入的这座门,叫做“毓粹门”,即东角门毓粹有孕育精华之意,暗喻孔子及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对面的门是西角门,叫做观德门,观德有观瞻孔子美德,学习孔子学说对人有好处之意 欢迎再次光临兴城古城,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