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及标准答案.doc
10页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1、 语言积累运用:(25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在下面的两句话中任选你喜欢的一句,将其抄写在下面的田字内相信你一定能写得正确、规范、美观2分)中华儿女共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2、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秩序井然(zhì) 深邃 (suì) 撺掇 (duō) 羁绊(jī) 阴霾(mái) 恬静(tián)B.肆无忌惮 (dàn) 哽咽 (yè) 狭隘(ài) 炽热(zhì) 砭(biān)骨 惬意(qiè)C.叱咤风云(zhà) 脑髓(suǐ) 秕谷(bǐ) 讪笑(shàn) 羸(léi)弱 战栗(lì)D.当之无愧(kuì) 嫉妒(jí) 澎湃(pài) 哺育(bǔ) 磐(pán)石 亢奋(kàng)3、根据提示,默写古诗7分)(1)山际见来烟, (吴均 《山中杂诗》) (2)苍苍竹林寺,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3)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5)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文学作品创作贵在创新求变,不应过分迷信古人,正如赵翼《论诗》中所说“ , 4、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修改2分)①2010年,一场历史罕见的少有特大旱灾,袭向我国西南地区,造成河水断流、水井干涸、农田龟裂,群众生活陷入危机②3月19日到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慰藉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1)第①处用词重复,修改意见: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zhì)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反璞归真的体闲去处。
你要住在溪边, ;你要住在崖下, ;你要住在林间, ;你要住在村头, ……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6.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3分)A.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B.当你乘车被人踩脚时,你说:“喂,怎么走路的,没长眼!”C.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D.同学苗苗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给她妈通报情况时说:“阿姨,不好啦,苗苗出车祸了!”7.下列几则公益广告,从主观感受和客观效果看,用得不够得体的一项是( )(2分)A、 粗口成脏,话脏嘴贱——寄说话粗鲁者B、 让一让心畅路畅,抢一抢心堵路堵——寄驾车者C、 带走您的垃圾,留下您的品格——清洁寄语D、 先下后上能下能上,一哄而上难上难下——乘车寄语8、"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考查。
4分)(1)戏曲的角色可分为 、 、 、 四大行当2分)(2)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的形成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个字)(2分)京剧的前身是安徽剧清乾隆五十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壶、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他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剧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 二、古诗文阅读(共22分)(一)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9-10题4分)约客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9、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B. 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 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D. 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10、这首宋诗描写了什么季节?描写了哪些景物来突出时令特点和地方特色?(2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0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1、本文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 朝著名的文学家。
课文选自他的______集《 》2分)12、解释下列画线的字4分)顾野有麦场( ) 止有剩骨( ) 屠自后断其股( ) 意暇甚( )盖以诱敌( ) 其一犬坐于前( ) 一狼洞其中( ) 意将隧入( )13、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4分) (三)(8分)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浮白主人《笑林》14.加点词语解释(4分) ① 既欲做人( ) ②须将毛尽拔去( ) ③即唤夜叉拔之 ) ④方拔一根( )15.翻译句子(2分)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16.文中有一成语是 ,它的意思是: (2分)三.现代文阅读(共 23 分)(一)(12分) 浇 花 张丽钧①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②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的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③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④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着几株杂草她笑了,在心里对那杂草说:“几天没搭理你们,偷偷长这么高了?想跟我的杜鹃抢春光,你们的资质差了点!”这样想着,俯下身子,拔除了那杂草⑤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的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他跑到阳台上,却忍不住哭叫起来:“妈妈,妈妈,我的花儿哪里去了?”⑥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待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妈妈于是说:“儿子,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⑦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⑧妈妈见儿子绝望的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就明白了说:“儿子,那哪儿是花呀?那是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草!妈妈把它拔掉了⑨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看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⑩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杂草从垃圾桶里翻捡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来的植物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
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我怎么没有意识到呢?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俯下身子抱起孩子⑾“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儿子,你真可爱!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它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妈妈还要替妈妈的花儿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沾了光!”⑿后来,妈妈惊讶的发现,这个世界上被忽略的花儿的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狗尾草的花儿就是毛茸茸的一条“狗尾”,连蒺藜都顶着柔软精致的小花儿与春风逗弄……上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并且,他会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株浅笑…… 17、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中“花儿”内涵的理解2分) 18、下面的加点词用得生动传神,任选其中一句加以赏析。
2分)① 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②“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 19、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⑩段中画线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