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湘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复习考题猜想01常考点巩固(48大考点、100题训练)(含答案).docx
36页考题猜想01 常考点巩固(48大考点+100题训练)亚洲的地理位置考点1亚洲是全世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大洲,它的名字全称是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读亚洲范围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主要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东、南、北三面环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C.亚洲主体在热带,还有少部分在北温带和寒带 D.亚洲是跨纬度最广、跨经度最多的大洲2.关于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大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欧洲,位于亚洲西南方向 B.②是非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土耳其海峡C.③是大洋洲,与亚洲陆地相连 D.④是北美洲,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答案】1.B 2. D【解析】1.亚洲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主体在北温带,还有少部分在热带和北寒带;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2.①是欧洲,位于亚洲西面;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③大洋洲与亚洲陆地不相连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欧洲的地理位置考点23.下列描述欧洲地理位置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位于北温带 ②有北回归线穿过③西临太平洋 ④位于亚欧大陆西部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3.C【解析】欧洲主要位于亚欧大陆西部,西临大西洋,北极圈穿过北部,大部分属于北温带。
C正确,ABD错误亚洲的地形与地势考点3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A、B、C、D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A—帕米尔高原 B.B—西西伯利亚平 C.C—青藏高原 D.D—东北平原5.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四周高,中间低 B.中间高,四周低 C.东高西低 D.西高东低6.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从中间流向四周 D.从四周流向中间【答案】4.C 5.B 6.C【解析】4.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A错误;B是印度河平原,B错误;C是青藏高原,C正确;D是四川盆地,D错误5.从整个亚洲来看,中部多高原山地,如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等,四周多平原和低矮的高原,所以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B正确,ACD错误6.亚洲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水往低处流,所以亚洲的河流受地形地势影响,大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向四周分流,C正确,ABD错误欧洲的地形和地势考点47.下图是欧洲不同海拔的陆地占全洲面积的比例图,该图所反映出的欧洲地形特点是( )A.南北高,中部低 B.地势起伏大C.以高原、山地为主 D.以平原为主【答案】7.D【解析】该图不能反映欧洲地形分布格局;从图中可以得知,海拔200米以下所占比重最大,所以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欧洲一半以上,地势起伏较小,D正确,ABC错误。
故选D亚洲的气候考点5亚欧大陆面积达5 000多万平方千米,地理环境复杂,自然景观各异读“亚洲局部地区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8.亚洲各地气候差异大,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面积广大 ②地跨寒、温、热三带③受大西洋的影响 ④地形复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受气候影响,③④⑤三地容易出现 ( )A.热量不足 B.水源不足C.低温冻害 D.旱涝灾害【答案】8.B 9.D【解析】8.亚洲受大西洋的影响小,排除③,故选B9.读图分析,③④⑤三地气候类型分别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若夏季风异常,容易出现旱涝灾害ABC错误,故选D欧洲的气候考点610.下列关于欧洲气候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温带气候为主 B.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C.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逐渐缩小 D.自西向东年降水量逐渐减少【答案】10.C 【解析】欧洲西部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逐渐变大,所以C错误。
亚洲的河流考点7“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着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这首歌曲,真实的描绘了亚洲的壮美山河下面为亚洲水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由图可知,亚洲的水系呈( )A.放射状 B.树枝状 C.向心状 D.平行状12.由亚洲水系可推测,亚洲整体上( )A.中间低,四周高 B.西高东低C.中间高,四周低 D.南高北低13.下列关于阿姆河说法正确的是( )A.注入北冰洋 B.属于内流河C.自西向东流 D.河流流量大【答案】11.A 12.C 13.B【解析】1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水系从中部流向四周海域,呈放射状,故A正确树枝状、向心状、平行状不能准确描述亚洲河流水系特征,故BCD错误1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河流从中部流向四周海域,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可知亚洲中间高,四周低,故C正确西高东低;中间低,四周高和南高北低等不能描述亚洲的地形特征,故ABD错误1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姆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自东向西最终注入咸海,属于内流河,故B正确,故AC错误阿姆河流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流量小,故D错误欧洲的河流考点814.莱茵河是欧洲西部的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
下列关于莱茵河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流向为自北向南 ②水位季节变化大③流量大 ④无结冰期 ⑤含沙量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答案】14.D【解析】莱茵河自东南向西北流,注入北海;流经地区多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低气温在0℃以上,无结冰期,全年降水均匀;受气候影响,莱茵河水位季节变化小,流量大,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①②错误,③④⑤正确,故选D亚洲的人口考点9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亚洲人口分布很不均匀读亚洲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5.亚洲的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 )A.北部、东南部和东部 B.东部、东南部和南部C.北部、东南部和西部 D.东部、东南部和西部16.甲处是亚洲人口稠密区,其优越条件有( )①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②沿海地区,降水较多③高纬地区,气候温暖 ④历史悠久,农业发达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7.乙处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匮乏 B.地震灾害频繁 C.地形崎岖不平 D.气候严寒干燥【答案】15.B 16.D 17.D【解析】15.亚洲的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如中国东部等、东南部如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南部如印度等,B正确。
北部气候寒冷,人口稀疏;西部多为干旱的沙漠地区,人口也相对稀疏;ACD错误16.甲处是人口稠密区,这里是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人类居住和发展农业等活动,①正确;沿海地区,降水较多,水源充足,有利于人类生存,②正确;甲处不是高纬地区,③错误;这里历史悠久,农业发达,能够养活较多人口,④正确综上,D①②④正确,ABC错误;故选D17.乙处位于亚洲北部,纬度高,气候严寒干燥,不利于人类居住,所以人口稀疏,D错误;乙处自然资源并不匮乏,A错误;地震灾害不是这里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B错误;地形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错误;故选D欧洲的人口考点1018.欧洲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 )A.人口稀疏 B.人口分布不均C.人口增长过快 D.人口老龄化严重【答案】18.D【解析】欧洲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欧洲的主要人口问题是老年人口占比大,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亚洲的经济考点1119.下列关于亚洲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快,地区差异大 B.亚洲大多数国家为发达国家C.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差异不大 D.中国是发达国家【答案】19.A【解析】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A正确;亚洲大多数国家为发展中国家,B错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差异很大,C错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非洲的地理位置考点1220.下图为非洲略图,关于非洲大陆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陆上与欧洲相邻 B.位于北半球C.位于东半球 D.北临印度洋【答案】20.C【解析】非洲大陆与欧洲隔海相望,跨南、北半球,位于东半球,东临印度洋,北临地中海,故选C读非洲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2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把非洲大陆称为 ( )A.“高原大陆” B.“干旱大陆”C.“富饶大陆” D.“饥饿大陆”22.非洲大陆的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 B.中部高,四周低C.东南高,西北低 D.北高南低【答案】21.A 22.C 【解析】21.通过该图可以看出,非洲大陆的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22.根据图例可以确定,非洲大陆的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非洲的气候考点13东非高原的角马,每年从非洲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向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进行周期性的迁徙读“非洲角马迁徙路线图”和相关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23.角马向马赛马拉国家公园迁徙的时间最可能是( )A.1月 B.5月 C.8月 D.10月24.角马迁徙至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时看到的景观是( )A.正值湿季,水草丰美 B.正值干季,水草丰美C.正值湿季,水草枯黄 D.正值干季,水草枯黄25.东非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 )A.降水的季节差异 B.地形的空间差异 C.热量的季节差异 D.土壤的空间差异【答案】23.B 24.A 25.A【解析】23.读图可知,马赛马拉的雨季为4月到9月,角马开始向马赛马拉国家公园迁徙时间是应是雨季开始后,草木茂盛,B正确,ACD错误2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角马迁徙主要受草类枯荣影响,角马迁徙到马赛马拉时应水草丰美,正是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A正确,BCD错误 25.读图可知,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面积跨赤道南北,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东非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若北半球处于湿季,水草肥美,野生动物在此生活,当北半球到了干季,南半球开始进入湿季,野生动物开始迁徙,它们逐草生活,降水的季节差异是引起东非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A正确;与地形、土壤无关,两地都处于热带,都全年高温,热量季节变化不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