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盘点中国史上十大手握国家大权的大太监.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25489704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盘点中国史上十大手握国家大权的大太监  第十名娶老婆的太监------安德海(1844年-1869年)  在李莲英之前,慈禧的大太监是安得海安德海当时非常受宠,朝廷各个大臣、官员、后宫中的妃嫔、宫女等都忌惮三分安德海此人好权势,也常利用财势欺负他人,引得众人不满但是因为安德海的受宠,民间有流言传出,说安德海是个假太监,跟慈禧有染?这件事是真的吗?  安德海,人称“小安子”,祖籍河北省南皮县,其祖父时,迁居河北青县汤庄子村后自宫入宦,由于办事灵巧,颇有眼色,深得主子欢心1861年,咸丰帝临终密诏,由其独子载淳继位,肃顺等八臣摄政,并密令:如那拉氏弄权,可除之安德海把遗诏密报那拉氏咸丰死后,他充当那拉氏和恭亲王的密使,奔走于热河和北京间,使辛酉政变一举成功小安子”劳苦功高,慈禧太后破格提拔他为总管大太监安德海成为慈禧心腹后,恃功自大,干预朝政,打压恭亲王奕訢,挑拨两宫皇太后,树敌众多  同治七年冬天,安德海在北京最大的酒楼前门外天福堂大酒楼张灯结彩,大摆酒宴,正式娶徽班唱旦角的年方19岁的美人、艺名九岁红的马赛花为妻  慈禧太后为了表示宠爱,特地赏赐了白银一千两,绸缎一百匹太监娶妻的新闻,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也迅速传播开来。

      看见没有,安德海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公开娶老婆的太监  同治采办服饰的消息,被同治帝知道后,立即报告了慈安太后,并且说,只要安德海敢走出京城,就立即斩首慈安太后知道同治皇帝非常痛恨安德海,而她自己也深知安德海与慈禧的关系极不正常,如果任其所为、对不住咸丰帝在天之灵于是就答应了同治帝的请求,并将这个消息迅速密报给山东巡抚丁宝桢,让他见机行事,务必杀掉安德海安德海一行到达德州后,被逮捕押送到了济南府巡抚衙门,由丁宝桢亲自审问最后安德海当即被绑赴刑场斩首示众同时被杀的安德海党徒还有二十余人  所以说啊,太监娶老婆做什么,你看看,才一年的时间就丢了姓名,可怜年方19岁的美人、艺名九岁红的马赛花就这样成为了寡妇  第二名富贵一生------李莲英(1848年-1911年)  历史上著名的太监几乎没有一个可以活到自然死亡的,而李莲英是特别的而我把他排在第九名,是因为他同样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情,他和安德海一样,只是慈禧的奴才,可是他除了活到自然死亡外,还有一个特别之处,他同样是九千岁,比排在第一名的魏公公少了九百岁,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皇帝才万岁,一个太监竟然是九千九百岁,所以魏公公排在第一绝对是无可厚非的,我怎么说到魏公公了,不应该,回到九千岁李莲英这个人。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1848年--1911年],出生在顺天府大城县,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人,祖籍山东齐河根据其墓志铭记载,他生于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9岁入宫清宫档案也证明,他的确是在咸丰七年(1857年)由郑亲王端华府送进皇宫当太监的,但年龄是13岁此时太监安德海正得慈禧宠爱,红得发紫两人虽同时进宫,地位却差得很远后来安德海因过分张狂,终于以“违背祖制,擅离京师”的罪名,在同治八年(1869年)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砍头  李莲英是个十分聪明乖巧的人,他从安德海死亡中明白了应该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李莲英不仅学会了揣摩主子的脾气和爱好,千方百计地讨主子欢喜,还能时时处处谨慎小心墓志铭中说他“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也就是对主子恭敬,对下属宽厚,多少年来不敢松懈这也算是李莲英成功的秘诀吧  光绪五年,李莲英出任储秀宫四品花翎总管随着慈禧日益大权独揽,李莲英的声望地位也变得显赫起来李莲英31岁时,就已经可以和敬事房大总管平起平坐了光绪二十年,46岁的李莲英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虽说这只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但这是太监中从未有过的雍正皇帝规定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慈禧却为李莲英突破了祖上传下来的规矩。

        戊戌变法时,李莲英出言谨慎,没有鲜明地表态站在慈禧一边,这在历史上是个迷,慈禧从此在感情上对他有些疏远西逃回到北京后,李莲英认为自己这一辈子侍候皇家还是尽职尽责的,可以考虑退休了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慈禧死于北京西苑的仪鸾殿李莲英办理完慈禧的丧事,于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初二,离开生活了51年的皇宫当时内宫主政的隆裕太后,为感谢他在宫中服役多年,准其“原品休致”,就是带原薪每月六十两白银退休  1911年3月4日李莲英病死,关于他死亡的真正原因,历史上是不清楚的,这个不是我们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了  第八名吃人太监-----东汉张让  三国,作为中国人都知道,可是让大汉王朝一分为三的始作佣者,估计知道的人不多,而这个人就是张让,他还是一个历史上已经证明了吃过婴儿的太监  张让(?-189),东汉宦官,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桓帝、灵帝时,历为小黄门、中常侍、列侯等职.  东汉末年,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独霸朝纲,权倾天下张让颍州(今河南禹州)人他从宫中一杂役太监,逐步爬上太监首领中常侍他怂恿昏君汉灵帝刘宏设立“四园卖官所”,公开卖官敛财又在汉宫西苑设“裸游馆”,专供灵帝淫乐,哄得灵帝喜笑言开。

      他“僭越”朝制,把自家庄园建得皇宫还高,又怕灵帝发现,挖空心思拿“天子不可登高,登高必遭大祸”来蒙骗灵帝,这个昏君竟然确信,还口口声声称张让为父  历史上对这个人的评价非常多,可是没有一个是好的,察言观色,献媚邀宠,残害忠良,阴险毒辣,杀戮禁锢“党人”千余人;巧取豪夺、疯狂聚敛,残酷掠夺不义之财数以亿计;心理变态,丧失人性,为了“阳道复生”啖噬幼儿、人脑无数;倒行逆施,蠹国害政,残酷压榨人民,作恶多端  看见没有,几乎大家可以想象的骂人的词,全部放在了他的身上,可见这个人是多么的恶心,中平六年(189年),何进谋诛宦官,事泄,他和其余几个常侍设计伏杀何进袁绍、袁术等人闻何进被杀,入宫杀尽宦官,张让走投无路,投水自尽  第七名挥刀自宫----王振  看过武侠小说笑敖江湖的人都知道这个小说里有一个著名的人物----东方不败,也知道一句非常响亮的话----欲练神功挥刀自宫可能有人不明白什么是自宫,那么就看看下面一句话,就应该明白了,王振,字美旭,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他本来是一个极为失败的教书先生,自阉进宫,当起宦官怎么还不明白啊,我告诉你吧,就是自己把自己的男人根割了,然后去当太监  我实在想不明白一个秀才会把自己割了当太监,真不知道几十年他是怎么读的孔孟书的,其实自己割自己去当太监的男人,有许多,可是出了名的没有几个,而王振就是其中的一个,当然他的出名不是好事,我在这里要帮他说一个好话,他绝对不是汉奸,他是坚决抗击敌人的主战派,虽然大明江山因为他差一点就没有了。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竟然派出2500多人的贡使集团,为了多领赏物,又虚报为3000人瓦剌贡使冒领赏物,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因王振与瓦刺有勾结,接受也先的贿赂,所以,瓦刺贡使冒领赏物,他都装作不知道这次,王振却一反常态,叫礼部按实际人数发给赏赐,又轻率地将瓦剌贡马削价五分之四,仅付给瓦剌索求诸物的五分之一瓦剌贡使没有得到满足,愤怒而归,并添油加醋地向也先作了汇报也先于是以明朝减少赏赐为借口,派二万兵分4路,大举攻明,并亲率一支大军进攻大同  王振和英宗在两天之内凑合了20万大军,号称50万,胡乱配些粮草和武器,就匆匆出发了当时,与英宗和王振同行的还有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及内阁大学士曹鼐、张益等100多名文武官员,但英宗不让他们参预军政事务,把一切军政大权都交给王振一人专断  看见没有,十个打一个,只要不是傻瓜,就肯定会赢,王振肯定不是傻瓜,可是却输了,而且输的非常惨,具体经过,我就不说了,因为我不是说历史的,而且大家也没有时间听,还是把结果告诉大家吧,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20万军队被击溃,从征的100多名文臣武将几乎全部战死沙场  皇帝被敌人抓了,文臣武将逃回二三个,20万大军队大部分死亡,现在明白了为什么王振在历史上有名了吧,英宗被俘,英宗的护卫将军樊忠万分愤怒,抡起铁锤对准王振的脑袋,狠狠地砸了下去。

      王振这个祸国殃民的恶宦,终于落得个罪有应得的可耻下场  第六名埋葬大秦----赵高  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天之灵他怎能明白,铁打的大秦江山才二十年竟然毁于一阉人赵高之手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年逾半百的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病倒了,他将二十几个儿子一一进行掂量,觉得胡亥虽然最得他的疼爱,但知子莫若父,此子昏庸无能,不成器;长子扶苏虽屡屡与自己政见不合,但为人“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再加上大将蒙恬的辅佐,无疑会是一位贤能的君王况且,依照嫡长子继承制也应该传位于他召来兼管着皇帝符玺和发布命令诸事的赵高,让他代拟一道诏书给长子扶苏,岂料老奸巨猾的赵高假意允诺着,暗中却扣压了遗诏  七月丙寅,秦始皇驾崩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太平台)丞相李斯和胡亥、赵高和五六名宠幸之臣鉴于皇上死于宫外而太子又未确立,害怕天下人知道真相后大乱起来,也担心秦始皇的诸多儿子纷纷起来争夺皇位,于是封锁了消息,将棺材置于韫辕车内,赵高和李斯设计逼死扶苏,然后建议胡亥赶快回去继承皇位由于气候炎热,始皇的尸体己开始腐烂,一阵阵恶臭从车中传出为掩人耳目,赵高便命人买来大批鲍鱼将臭味盖住,一行人浩浩荡荡回到了咸阳,这才发丧,公告天下。

        所以说人是没有办法知道以后的事情,秦始皇如果知道自己死后会是这样的待遇,我估计他会气的活过来,公元前208年七月,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李斯的罪名终于被赵高罗织而成,再也无法改变了奔赴腰斩刑场的李斯,悔恨交加却为时晚矣李斯死后,赵高名正言顺地当上了丞相,事无大小,都完全由他决断,几乎成了太上皇  此刻天下已经大乱,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刘邦领导的反秦义军以更加迅猛的势头继续战斗秦二世三年巨鹿(今河北平乡县西南)一役中,秦军主力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精锐尽失,大将王离被擒章邯求助不成,恐朝廷降罪,率12万大军投诚而赵高也想当皇帝,他派自己的人杀了胡亥后,他欣喜若狂,匆匆赶到现场,摘下了胡亥身上的玉玺佩上,大步走上殿去,仰仗着自己也有着嬴姓赵氏的血统,准备宣布登基但是文武百官皆低头不从,以无声的反抗粉碎了他的皇帝梦  他没有办法将玉玺传给了赵子婴,赵子婴派宦官韩谈将他砍死了,随即召群臣进宫,历数了赵高的罪孽,并夷其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第五名落井下石——李辅国  李辅国(704~762)唐肃宗时当权宦官本名静忠,曾赐名护国,后改辅国,相貌奇丑无比李辅国四十岁之前无所作为安史之乱期间,劝说太子李亨继承帝位。

      唐肃宗即位后,被加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始掌握兵权,并改名为辅国之后又因拥立代宗即位,被册封为司空兼中书令大权在握后李辅国更加为所欲为,最后被人刺杀身亡  李辅国四十余岁时始掌闲厩(主管宫廷的马匹簿籍),后入东宫侍太子李亨安史之乱时,潼关失守,唐玄宗奔蜀,静忠从太子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参加随从将士杀杨国忠的兵谏,又建议太子分玄宗麾下兵北至朔方,以谋恢复太子至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即位,是为肃宗静忠因功擢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掌握兵权,改名辅国  中国四大美女杨玉环就是被这个李辅国逼死的,李辅国大权在握后,天下大事几乎全决定于李辅国,朝臣所奏之事往往先经他手然后才告知肃宗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朝中大臣的动向,李辅国还专门派几十人负责监督官员的一举一动对于不顺从的官员加以严厉打击李辅国根据自己的好恶处治全国的讼案,并以皇意相标榜地方上的节度使也是李辅国一手委派李辅国权倾朝野,宰相及朝中大臣想见皇帝都须经过李辅国的安排,皇帝的诏书也需要李辅国的署名才能施行,群臣不敢提出不同意见宗室贵人对李辅国也以“五郎”尊之,当时的宰相李揆更称李辅国为“五父”  在肃宗病重期间,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