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黎族民间童话的类型与特点.doc
9页1论黎族民间童话的类型与特点[摘 要] 黎族民间童话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显示了黎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特征和民族性格,从而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就四种类型(创世童话、自然童话、爱情童话和风俗童话)对黎族民间童话进行了分析,并和相似的其他民族的民间童话做了初步比较,最后从地域、民族和艺术等方面归纳了黎族民间童话的独特性 [关键词] 黎族民间童话;热带风情;民族风情 Abstract:The gorgeous folk literature of Li Nationality,rich in content and diverse in forms,demonstrates Li people’s unique life style,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acter. This paper,based on primary comparison with similar fairy tales of other natioanlties,analysed the four types of Li people’s folk fairy tales,namely fairy tales on world creation,on nature,on love and on custom,and summarized the uniqueness of Li people’s folk fairy tal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gional,national and artistic features. Key words:Li nationality;tropical custom;folk custom 一、概述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州首府通什市以及保亭、乐东、东方、白沙、陵水等县,其余在海南岛其他各县与汉、回等民族杂居。
根据考古材料,可以推知黎族的先民在三千年前的殷周之际,就定居在海南岛,过着原始母系氏族公社的生活黎族由于过去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流传下来的主要是口头文学,包括古代神话、传说、童话故事、歌谣和谜语等多种体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黎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的丰厚的文化积淀,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学,丰富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学宝库的蕴藏,使之成为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 2民间童话是流传于民间的儿童故事或神话故事,它适合儿童的趣味,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良好形式我国无数优秀的传统民间童话经过长期流传,在思想和艺术上达到了很高水平,常常使儿童听了终生难忘民间童话在黎族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流传较广的有《洪水的故事》、 《葫芦瓜》、 《勇敢的帕拖》、 《甘工鸟》和《鹿回头》等等黎族是个古老而富于智慧的民族,黎族民间童话的形成和发展,源于自身古老历史文化的独特创造,也得益于民族之间尤其是与汉族的文化交流融合它充分显示了黎族人民独特的民族心理特征、民族气质以及质朴的愿望和理想,从而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黎族民间童话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们伴随着历代黎族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而产生,在黎族人民中间广泛流传,既是黎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自发表露,又是他们对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他们的原始而独特的儿童观、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具有质朴、野性而神秘的独特地域特点,充满神奇的原始魅力,承载着不同于其他地域和民族的丰富文化积淀和传统精神[2]54。
二、分类和比较研究 从黎族民间童话的实际存在考察,黎族有其自成体系的语言,但他们没有文字,这种情形,使得黎族文学的发展长期停留在民间的口头创作和口头传播阶段,但同时也正是这种落后封闭的社会状态,使得黎族民间童话仍然保留着人类发展初期的丰富特点,我们可以从“创世童话”、 “自然童话”“爱情童话”和“风俗童话”几种分类和比较研究中解析出黎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倾向 (—)创世童话 创世童话在许多民族中都有流传,它反映了先民朴素的宇宙观但这类故事在3各民族仍然存在一些差别 1.人类的起源 《大力神》是黎族开天辟地神话的代表作,主要流传于乐东、琼中、保亭、陵水、五指山、三亚等县市的黎族地区 《大力神》和汉族创世童话《盘古》有许多相似之处,内容大体相同,都是记述宇宙开辟前,天地混沌,有大力神和盘古这样的神人开天辟地,反映了先民原始的宇宙观大力神为解救百姓,勇敢地射下了六个太阳和六个月亮之后,他又不惜牺牲自己创造了自然万物大力神是黎族祖先的英雄,是理想的化身反映了先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对英雄的渴望黎族先民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曲折地反映先民的生活和斗争我国傈僳族流传着《冰天鹅、冰蚁造天地》的童话,独龙族的《大蚂蚁分天地》,土家族的《阳世的形成》,它们都属创世童话,但黎族的《大力神》更具魄力。
大力神开天辟地造万物,张开巨手把天擎住,从中人们可以体会到黎族人民的艺术想象力和他们的豪爽与奔放的性格特点 与《大力神》相近的童话还有《万家》,说是大地发生了一场毁灭性的洪水之后,土地全是湿漉漉的,人们无法正常生活,一个叫万家的人便分别造了五个日月,却又给人们带来新的不便,于是再造弓箭,射下四个日月;由于那场洪水的缘故,大地变得高低不平,万家又造大牛和大耙,耙平了海南文昌、琼海一带,使之形成平原;后来耙齿断了,无法继续工作,东方、琼中、保亭一带就变成山多石多的山区童话生动形象地解释了日月的起源和海南地貌的形成[3]1-2 这些童话都体现了黎族先民的宇宙观和朴素的辩证观,表现了黎族人民与自然作斗争的英勇精神,反映了黎族人民勤劳的美德其内涵丰富,运用了大胆的想象和极其夸张的手法,具有浓烈的浪漫色彩行文酣畅淋漓,极具艺术感染力,人4们可以从中感受到黎族民间童话的艺术魅力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也可算作创世童话,是关于对万物形成之谜的解释,反映了先民对自身起源问题的思索和探究但因各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各民族关于人类起源的童话传说也各有特色,如汉族中流传较广的女娲造人童话 《黎母山传说》是黎族关于人类起源童话的代表作,讲述黎族祖先的来源。
雷公把蛇卵放在海南的一座高山上,孵化出一个女孩,起名叫黎母,她长大后与外地渡海来琼的青年成婚,生下的后代成为黎族,黎母的出生地称为黎母山 这则童话主要流传于海南岛琼中、保亭、白沙、乐东、陵水、东方、昌江、五指山、三亚等县市的黎族地区讲述了黎族祖先的来源这种典型的“卵生说”在我国许多民族中都有流传,如贵州苗族的创世古歌,叙述女始祖妹榜妹留同无生物水泡结合生下 12 个蛋,由这 12 个蛋变成了人及其他生物侗族创世古歌《龟婆卵蛋》,也形象地吟唱了卵蛋造人的故事[4]黎族人民的宗教信仰是以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为主的原始宗教信仰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构成了黎族人们的思想文化意识的主要部分,对黎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 “雷公把蛇卵轰破,就从卵壳里跳出一个女孩子来雷公便给她起了个名字,叫黎母 ”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黎族先民对蛇的图腾崇拜 黎母与年轻人生育后,靠采摘野果已经不能维持他们的生活了,他们便开始捕捉鸟兽,后来又砍山种山兰采野果——捕鸟兽——种山兰,这正反映了先民通过经验的积累,走出蒙昧,从采集、狩猎到农业的生产方式进化过程 黎族还广泛流传着“洪水遗民”的童话,如《人类的起源》、 《葫芦瓜》、 《螃蟹精》、《南瓜的故事》等,都认为人类在某一时期遭遇天降大雨,洪水暴发,天下人几乎亡尽,只剩下兄妹俩和一些动物藏于葫芦瓜中幸存下来。
然后兄妹相配成婚繁衍人5类,而葫芦瓜还给他们提供了所需的东西葫芦瓜保住了黎族祖先的性命,它也就成了黎族图腾崇拜的对象 这些关于宇宙毁灭和人类再生的童话是有世界性的,类似于《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同时,我国大约有十几个少数民族都广泛流传着类似的神话,情节极为相似如畲族的《天火》,土家族的《补所和雍尼》,充分说明了人类社会出现之前,有过“盘古开天地”的时期,同时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曾有过群婚阶段黎族这类洪水遗民型的童话,反映了黎族远古血缘家庭婚姻的朦胧记忆,具有很高的历史学和民族学研究价值[3]1-2 2.动植物的起源 在口传的民间童话中,对自然界事物的形成进行了专门的解释 《山兰稻种》讲述阿虻和邬鲜夫妻为反抗峒主的欺压,躲进了深山,在梦中神人的指点下,从山鸽肚里取出了山兰稻种,并学会了刀耕火种,后来造福于民[2]51这则童话解释了山兰稻种的来源,并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黎族先民最初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要经济活动,经过漫长的发展,才出现农耕活动,童话反映的正是黎族祖先们通过辛勤劳动认识到了自然的规律,发明了独特的热带农业种植方式,从而创造了幸福的生活,歌颂了先民的勇敢与勤劳 《雷公根》解释了植物雷公根的起源。
黎族青年打占机智勇敢,战胜了雷公人与神之间的抗衡,表明了人类的觉醒,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以及对征服自然的渴望 此类童话还有《椰子的由来》、 《螃蟹的传说》、 《牛粪鸟》、 《猫和老鼠》、 《蛇为什么有毒》等这些童话对客观事物的起源和特性都做出了形象生动的解释,但它们并非对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黎族先民在不能科学解释世界形成变化的情况下以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把客观世界拟人化,这也正是民间童话的最初起源6研究这些童话无疑对我们了解黎族人民独特的民族心理特征、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自然童话 黎族分布在海南岛的中部和南部山区,地处亚热带,风景秀丽,四季常青葱郁挺拔的椰林和橡胶林沐浴在和风丽日之中,和南海碧波相掩映,一派南国风光,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这也为自然童话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基础景与物,在一定的民族生活、地理环境中长久存在传说与山川相随,这种直观形式的审美教育因此而更具有长久性和特殊的渗透力它朝朝暮暮影响着人们的视听,在悠扬的岁月中,有效地传播着民族的地方的传统,培养着民族精神和个性[5]48 自然童话中,较为有名的有《五指山的传说》和《七指岭的传说》 黎族的传统思想观念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有灵魂,灵魂不灭。
认为梦境是一种超越自然的神力,是对现实的一种暗示 《五指山的传说》中黎族老汉阿力就是按照梦中神仙的指点,找到了宝锄和宝剑坏人阿尾勾结海盗追查宝锄和宝剑的下落,杀害了阿力的五个儿子四面八方的熊、豹、山鹰等山兽结群而来,咬死了阿尾和海盗黎族人民坚信恶有恶报,表现了朴素的善恶观,寄托了他们的美好愿望《七指岭的传说》讲述了风景胜地七指岭的由来童话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那跃和那扎差两兄弟的形象弟弟那扎差懒惰虚伪,其实他造的岭是用泥巴堆成的,有名无实而哥哥那跃勤劳诚实,他造的铁岭经受住了考验,被人们称为七指岭最后勤劳诚实的那跃接管了家业,并使家族兴旺发达通过对《七指岭的传说》中两兄弟的描写,展现了黎族人民对勤劳、诚实品德的赞美,对懒惰和欺骗言行的厌恶和批判 黎族的自然童话十分丰富,吊罗山、白马岭、鹿回头……优美的自然风光伴随7着奇幻浪漫的童话故事展现了黎族地方的独特风貌,反映了黎族人民对劳动和家乡的热爱,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爱情童话 在众多的人物童话中,以爱情为主题的最多爱情童话,在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文学甚至外国文学中都占有显著的地位汉族有《天仙配》、 《牛郎织女》、 《梁祝》等,西方有《白雪公主》、 《睡美人》、 《灰姑娘》等。
黎族的爱情童话同样丰富多彩 1.《鹿回头》 鹿回头,濒临浩瀚南海,依偎秀丽青山景色秀美,令人神往鹿回头的传说流传于海南岛的所有县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古老的传说就像它的景色一样美丽动人,它千百年来一直伴随着黎族儿女,为人们所喜爱黎族人民这样歌唱道:“黎族心中的歌,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黎家优美的故事,像五指山上的树叶一样多;九万九千支歌,最动听的是鹿回头的歌;九万九千个故事,最美丽的是鹿回头的传说 ”[6] 黎族的青年猎手,追赶着一只梅花鹿,一直追到南海之滨,梅花鹿转回头,却变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