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教案 第6章 液压辅助元件.docx
10页授课内容 备注第 6 章 液压辅助元件教学目的:1.熟悉常用的液压辅件的工作原理、作用和符号; 2.熟悉过滤器的安装位置教学重点:常用的液压辅件的工作原理、作用和符号教学难点:常用的液压辅件的工作原理、作用和符号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课外作业:6-1,6-4,6-9学时分配:2 个学时自学内容:教学内容:液压辅助元件是保证液压系统正常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液压系统中虽然只起辅助作用,但使用数量多,分布很广,如果选择或使用不当,不但会直接影响系统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甚至会使系统发生故障,因此必须予以足够重视6.1 过 滤 器1、过滤器的功用液压系统使用前因清洗不好,残留的切屑、焊渣、型砂、涂料、尘埃、棉丝,加油时混入的以及油箱和系统密封不良进入的杂质等外部污染和油液氧化变质的析出物混入油液中,会引起系统中相对运动零件表面磨损、划伤甚至卡死,还会堵塞控制阀的节流口和管路小口,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清除油液中的杂质,使油液保持清洁是确保液压系统能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通常,油液利用油箱结构先沉淀,然后再采用过滤器进行过滤2、过滤器的安装过滤器又称滤油器,一般安装在液压泵的吸油口、压油口及重要元件的前面。
通常,液压泵吸油口安装粗过滤器,压油口与重要元件前装精过滤器11. 安装在液压泵的吸油管路上(图中的过滤器 ),可保护泵和整个系统要求有较大的通流能力(不得小于泵额定流量的两倍)和较小的压力损失(不超过 0. 02MPa),以免影响液压泵的吸入性能为此,一般多采用过滤精度较低的网式过滤器授课内容备注2. 安 装 在 液压泵的压油管路上(图中的过滤器2),用以保护除泵和溢流阀以外的其它液压元件要求过滤器具有足够的耐压性能,同时压力损失应不超过图 6-6 滤油器的安装位置0.36MPa为防止过滤器堵塞时引起液压泵过载或滤芯损坏,应将过滤器安装在与溢流阀并联的分支油路上,或与过滤器并联一个开启压力略低于过滤器最大允许压力的安全阀3. 安装在系统的回油管路上(图的过滤器3),不能直接防止杂质进入液压系统,但能循环地滤除油液中的部分杂质这种方式过滤器不承受系统工作压力,可以使用耐压性能低的过滤器为防止过滤器堵塞引起事故,也需并联安全阀4. 安装在系统旁油路上(图中的过滤器4),过滤器装在溢流阀的回油路,并与一安全阀相并联这种方式滤油器不承受系统工作压力,又不会给主油路造成压力损失,一般只通过泵的部分流量(20~30%),可采用强度低、规格小的过滤器。
但过滤效果较差,不宜用在要求较高的液压系统中5. 安装在单独过滤系统中(图中的过滤器5),它是用一个专用液压泵和过滤器单独组成一个独立于主液压系统之外的过滤回路这种方式可以经常清除系统中杂质,但需要增加设备,适用于大型机械的液压系统3、过滤器的类型常用的过滤器有网式、线隙式、烧结式、纸芯式和磁性过滤器等多种类型1)网式过滤器网式过滤器为周围开有很大窗口的金属或塑料圆筒,外面包着一层或两层授课内容方格孔眼的铜丝网,没有外壳,结构简单,通油能力大,但过滤效果差通常用在液压泵的吸油口2)线隙式过滤器下右图为线隙式过滤器这种过滤器结构简单,通油能力强,过滤效果好,但不易清洗,一般用于低压系统液压泵的吸油口备注网式过滤器 线隙式过滤器1—上盖 2—圆筒 3—钢网 4—下盖 1—端盖 2—芯架 3—金属线下图为带有壳体的线隙式过滤器,可用于压力油路带有壳体的线隙式过滤器 烧结式过滤器1—顶盖 2—壳体 3—滤芯(3)烧结式过滤器烧结式过滤器的滤芯一般由金属粉末(颗粒状的锡青铜粉末)压制后烧结而成,通过金属粉末颗粒间的孔隙过滤油液中的杂质滤芯可制成板状、管状、杯状、碟状等上右图所示为管状烧结式过滤器,油液从壳体 2 左侧 A 孔进入,经滤芯 3 过滤后,从底部 B 孔流出。
烧结式滤油器强度高,耐高温,抗腐蚀性强,过滤效果好,可在压力较大的条件下工作,是一种使用广泛的精过滤器其缺点是通油能力低,压力损失较大,堵塞后清洗比较困难,烧结颗粒容易脱授课内容备注落等4)纸芯式过滤器下图为纸芯式过滤器的结构,它是利用微孔过滤纸滤除油液中杂质的纸芯式过滤器过滤精度高,但通油纸芯式过滤器1—纸芯 2—芯架能力低,易堵塞,不能清洗,纸芯需要经常更换,主要用于低压小流量的精过滤6)磁性过滤器磁性过滤器用于过滤油液中的铁屑简单的磁性过滤器可以用几块磁铁组成6.2 蓄能器一、功用和分类功用 蓄能器的功用主要是储存油液多余的压力能,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在液压系统中蓄能器常用来:1、功用:(1)在短时间内供应大量压力油液:实现周期性动作的液压系统 (见图6-1),在系统不需大量油液时,可以把液压泵输出的多余压力油液储存在蓄能器内,到需要时再由蓄能器快速释放给系统这样就可使系统选用流量等于循环周期内平均流量 qm的液压泵,以减小电动机功率消耗,降低系统温升2)维持系统压力:在液压泵停止向系统提供油液的情况下,蓄能器能把储存的压力油液供给系统,补偿系统泄漏或充当应急能源,使系统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系统压力,避免停电或系统发生故障时油源突然中断所造成的机件损坏。
3)减小液压冲击或压力脉动:蓄能器能吸收,大大减小其幅值2、分类蓄能器主要有弹簧式和充气式两大类,其中充气式又包括气瓶式、活塞式和皮囊式三种,它们的结构简图和特点见表 6-1过去有一种重力式蓄能器,体积庞大,结构笨重,反应迟钝,现在工业上已很少应用3、容量计算(了解)授课内容蓄能器容量的大小和它的用途有关下面以皮囊式蓄能器为例进行说明蓄能器用于储存和释放压力能时,蓄能器的容积 VA 是由其充气压力 pA、工作中要求输出的油液体积 VW、系统最高工作压力 p1 和最低工作压力 p2 决定的由气体定律有pAVnA=p1Vn1=p2Vn2=const式中:V1 和 V2 分别为气体在最高和最低压力下的体积;n 为指数n 值由气体工作条件决定:当蓄能器用来补偿泄漏、保持压力时,它释放能量的速度是缓慢的,可以认为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工作, n=1;当蓄能器用来大量提供油液时,它释放能量的速度是很快的,可以认为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工作,n=1.4由于 VW=V1-V2,因此由式(5-1)可得:备注PV =A1 1V ( ) nWA1 1 1 1[( ) n - ( ) n ]p p2 1pA 值理论上可与 p2 相等,但为了保证系统压力为 p2 时蓄能器还有能力补偿泄漏,宜使 pA<p2,一般对折合型皮囊取 pA=(0.8~0.85)p2,波纹型皮囊取 pA=(0.6~0.65)p2。
此外,如能使皮囊工作时的容腔在其充气容腔 1/3 至 2/3 的区段内变化,就可使它更为经久耐用蓄能器用于吸收液压冲击时,蓄能器的容积 VA 可以近似地由其充气压力pA、系统中允许的最高工作压力 p1 和瞬时吸收的液体动能来确定例如,当用蓄能器吸收管道突然关闭时的液体动能为ρAlυ2/2 时,由于气体在绝热过程中压缩所吸收的能量为:va0.4ò v1vapdv = òv1 p (v / v)1.4 dv = -a ap va a [( p / p ) 0.268 - 1]1 a故得:2apv = r alv 2 ( 0.4 )[(A1p( 1 )0.286 -1pA)]上式未考虑油液压缩性和管道弹性,式中 pA 的值常取系统工作压力的 90%蓄能器用于吸收液压泵压力脉动时,它的容积与蓄能器动态性能及相应管路的动态性能有关二、使用和安装蓄能器在液压回路中的安放位置随其功用而不同:吸收液压冲击或压力脉动时宜放在冲击源或脉动源近旁;补油保压时宜放在尽可能接近有关的执行元件处使用蓄能器须注意如下几点:(1)充气式蓄能器中应使用惰性气体 (一般为氮气),允许工作压力视蓄能器结构形式而定,例如,皮囊式为 3.5~32MPa。
授课内容(2)不同的蓄能器各有其适用的工作范围,例如,皮囊式蓄能器的皮囊强度不高,不能承受很大的压力波动,且只能在-20~70℃的温度范围内工作3)皮囊式蓄能器原则上应垂直安装 (油口向下),只有在空间位置受限制时才允许倾斜或水平安装4)装在管路上的蓄能器须用支板或支架固定5)蓄能器与管路系统之间应安装截止阀,供充气、检修时使用蓄能器与液压泵之间应安装单向阀,防止液压泵停车时蓄能器内储存的压力油液倒流6.3 油箱1、油箱1)油箱的功用油箱在液压系统中的功用是储存油液、散发油液中的热量、沉淀污物并逸出油液中的气体2)油箱的结构油箱的结构如图所示为了保证油箱的功用,在结构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应便于清洗;油箱底部应有适当斜度,并在最低处设置放油塞,换油时可使油液和污物顺利排出2)在易见的油箱侧壁上设置液位计(俗称油标),以指示油位高度油箱结构备注(3)油箱加油口应装滤油网,口上应有带通气孔的盖1— 吸油管 2—滤油网 3—盖 4—回油箱6—盖板 6—液位计 7,9—隔板 8—放油塞(4)吸油管与回油管之间的距离要尽量远些,并采用多块隔板隔开,分成吸油区和回油区,隔板高度约为油面高度的 3/4。
5)吸油管口离油箱底面距离应大于 2 倍油管外径,离油箱箱边距离应大于3 倍油管外径吸油管和回油管的管端应切成 460的斜口,回油管的斜口应朝向箱壁3)油箱与液压泵的安装授课内容单独油箱的液压泵和电动机的安装有两种方式:卧式(图 a)和立式(图b)备注a 液压泵卧式安装的油箱 b 液压泵立式安装的油箱。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