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校造就名师 名师成就名校.docx
5页名校造就名师 名师成就名校——我是这样打造名校的运城中学 黄孟强 运城中学是山西省原首批重点中学、山西省劳模单位、省示范高 中、省德育示范校、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先进校多年来,我们紧扣 “办好人民满意学校”总目标,依据“以人为本,打造终身发展的学 习能力”办学理念,激励教师终生学习,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全力培 养具有全球眼界、民族精神和现代意识的优秀公民,努力让每一位教 师都在运中获得成功,让每一名学生从运中展开腾飞的翅膀高考达 线人数曾连续五年雄居全省之冠,有 10000 余名学子从这里升入了大 学,140 多名英才从这里考入了清华,走进了北大运城中学被誉为 大学生的摇篮,河东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我校之所以成为一所三晋名校,很大 程度上得益于有一支品德高尚、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我校现有正高 级职称 1 人,特级教师 6 人,高级教师 85 人,一级教师 144 人,享 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 人,国家级骨干教师 3 人,省学科带头人 23 人,省级教学能手 31 人,省级骨干教师 28 人,运城市名师 1 人 在多种教师比赛活动中,我校教师都自信满满,成绩优异2014 年, 共有 45 名教师获得各级各类奖励。
其中阴磊老师被评为国家级模范 教师,李彩娟、李海霞老师被确定为山西省名师培养对象运中的 教师”这一称谓,在运城已成为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代名词作为一名校长,我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 关键,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的核心要素,是教师 自身幸福感的源泉,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作为一名校长,自己首 先应该是教育者、引领者,其次才是管理者不仅要具备先进的执政 理念和过硬的执政能力,更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及先 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拓宽渠道、广泛搭建平台,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 成长的作用,做好教师专业成长的引路人一、坚持职业理想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习总书记指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这形象地指出了教师工作的非凡意义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的终身性的影响 因此,我们尤其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加强职业理想教育,筑牢这 条教育底线仅在去年,我们就先后邀请到杭州师范大学赵志毅教授 来校作“如何成为一个成功与幸福的教师”的讲座,上海七宝中学心 理特级教师杨敏毅为教师做心理培训讲座,北京清华附中赵谦翔 做了题为“敬业、创业、乐业”个人成长规划讲座等,同时,多次开 展 “铸师魂、塑师德、强师能、扬师风”系列活动,通过各种途径, 积极引导教师“安于其业、乐于其业、勤于其业、精于其业、日新其 业”,努力造就广大教师的职业责任感,职业自豪感,职业幸福感。
抓好“五业”,全力为这五业服务,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就是为 队伍建设养精、聚气、凝神二、坚持平时教研和集中教研相结合教学科研决定着教师的专 业素养形成,决定着高效课堂建设,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也就 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因此,只有加大教研密度,才能确保课改方 向不走样,才能及时排解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保证课堂的高 效生成我校的学科教研方式为“一周一小研,一月一大研”我们 对学科教研时间进行了细致规划,每一年级的每一学科一周举行一次 教研活动,每一学科每月至少举行一次三个年级的同学科教研这样 一来,既满足了不同年级同一学科教师之间交流,又观照到同一年级 同一学科教师之间的同步交流,共同提高三、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相结合课改要成功,教师是 关键教师是课程学习的主导和平等首席,教师的观念、知识水平、 驾驭新型课堂的能力是全面落实新课程的重要因素每一年度,我们 都要举行一次“力行杯”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举行一次骨干教 师展示课,今年已经是第九届在活动中,参赛教师积极推出崭新的 教学方式,努力体现全新的教学理念,并邀请市、区教研室的专家全 程评价和指导随后依托赛讲活动开展教研,各学科组组围绕课标、 教材、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展开争论,在共同讨论中解 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个体的认识和群体的认识,在提高认识的 基础上再提出更高层面上的问题,形成了“在交流的平台上共同提高, 在沟通的舞台上共同发展”的充满活力的教研阵地。
四、坚持“手牵手”师徒结对和同伴互助相结合对于进校不满 三年的教师,我们为其指定专任导师,要求青年教师和导师相互听课 导师必须要有听课记录和指导意见,青年教师在听导师课的同时,还 要对导师的教学特色进行总结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听课资料展览, 对于表现良好、成绩优秀的师徒对子进行表彰和奖励同伴互助是每 个学科组内教师自主形成的学习团队,主要是在平时针对某一个教育 教学问题,以主题研讨的形式进行对话、交流、协作,最终达成共识, 共同提高这种教研方式是我校教研活动的延伸和补充五、坚持读书引领和交流反思相结合五年来,我们坚持引导教 师多读书、读好书,丰富教师学科素养,提高教师精神品位在倡导 教师个人读书的基础上,学校坚持每学期给教师发放一本教育教学方 面的书籍,坚持每月一次教师读书沙龙活动,让教师在教育专家的书 籍中汲取营养和精华同时,要求每一位教师反思自己在课堂的构建、 新课标的解读到新的教学方式的转变等,以案例或经验的形式发表在 我校的校刊杂志上截止今年底,《教育科研通讯》已出版86 期这 种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素质提升六、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近5 年来,我们先后 派 100 多名教师前往英国、北京、上海、江苏、宁夏等地见习学习2 周到一个月,通过和名校教师交流,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开阔视野, 丰富学养。
邀请全国知名教育教学专家:黄厚江、陶维林、商友敬、 郑杰、平克虹、白涛、叶佩玉等几十名教育专家来我校,以亲自授课、 诊断课堂、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视点决定视野, 视野决定人的成长质量要想往更高层次发展,就必须得有更开阔的 胸襟和更高远的追求走进名校、走近专家,专业引领带来的不单纯 是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给予,更是一种学术的感化,这种感化能激发 和唤醒教师,使教师产生一种积极的心态和探究的欲望,促进教师快 速成长名校是教师珍惜的乐土、教师成长的热土、教师发展的沃土,名 师是名校的魂魄,运城中学正是通过大批名师的人品、学识、风度、 气质等精神凝聚成了名校的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