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实验牛奶的感官鉴定.docx
6页实验二牛奶的感官鉴定实验目的掌握牛奶感官鉴定的具体方法与操作步骤并了解牛奶感官鉴定原理牛奶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人类的食品或食品加工原料,牛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牛 奶的感官鉴定是牛奶质量检测中最直接、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实验原理牛奶的感官鉴定是以牛奶的理化特性为基础的正常牛奶具有特定的感官特性,如色泽、气 味、滋味等如果被检验奶样的感官特性偏离了正常牛奶的感官特性,说明牛奶存在问题, 根据偏离的具体情况,可初步判断存在问题的种类、性质、程度及原因1) 色泽正常鲜奶的色泽由乳白色到淡黄色不等,其黄色的深浅取决于牛奶的脂肪含量和色素含量2) 组织状态正常鲜奶的组织状态是液体,均匀一致,不粘滑,不胶粘,无絮状物3) 气味与滋味正常牛奶含有一种天然的乳香味,来源于乳脂肪中的挥发性脂肪酸,并具有纯净的甜味,来 源于乳糖,和微弱的咸味牛奶的气味和滋味会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改变,如贮存时间与贮 存条件、容器材料、牛舍与挤奶厅的环境状况、饲料种类与质量等等仪器与器材:小烧杯、奶样托皿、奶样、煮沸装置等鉴定方法(1) 颜色将混合均匀的奶样倒入白瓷皿内,观察颜色正常牛奶为白色,略带黄色,脱脂乳是白带蓝 色。
初乳的黄色较深2) 组织状态将混合均匀的奶样倒入烧杯中,静置15min后将其倒入另一烧杯中,观察牛奶有无过黏、絮 状物或其他杂质3) 奶的气味用鼻子嗅闻烧杯内的奶样,检查是否有奶的正常香味,或有无其他气味如饲料味、酸味、腥 味、烟味、腐败味等然后将奶样煮沸,再嗅闻奶样的气味,并与煮沸前的气味进行对比 一般加热后的气味会变强4) 牛奶的滋味待煮沸的奶样微微冷却后,用口品尝奶样,体会正常奶样的香味,并检查是否有其他异常味 道实验三牛奶新鲜度的检验实验目的了解鉴定牛奶新鲜度的主要检验项目及其原理,掌握鉴定牛奶新鲜度检验项目的操作方法 牛奶营养丰富,非常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挤奶、保存和运输过程中,牛奶很容易受到 污染,引起微生物的大量生长繁殖,导致腐败变质,轻则影响加工性能和产品质量,重则对 人健康造成危害牛奶新鲜度就是鉴定牛奶在生产、贮存、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的程度和质 量的变化牛奶酸度的测定正常牛奶的ph值一般在6.3〜6.9之间,呈弱酸性,由鲜奶中固有的酸性蛋白质、柠檬酸盐、 磷酸盐及二氧化碳等弱酸性物质构成牛奶在存放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分解乳糖为乳 酸,使牛奶的酸度增高牛奶的酸度越高,说明受微生物污染的程度越严重。
因此可通过测 定牛奶的酸度评价牛奶的新鲜度牛奶的酸度用吉尔涅尔度表示,° T,即以酚酞做指示剂,中和100ml牛奶所消耗的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的毫升数,也称滴定酸度刚挤下的新鲜牛奶,酸度在14-18° T之间,称为自然酸度或基础酸度鲜牛奶在存放过程中 由于乳酸的增加而增加的酸度称为发酵酸度基础酸度与发酵酸度之和称为总酸度通常乳 品检验中所测定的酸度就是总酸度牛奶的酸度越高,对热的稳定性则越低,超过25吉尔涅尔度T的牛奶煮沸时即自行凝固, 很难再加工利用酸度过高的牛奶制成的奶粉溶解度差,品质不佳所以,牛奶的酸度是乳 品加工企业收购原料奶时必检的一个指标测定牛奶酸度的方法很多,一般有煮沸试验、酒精试验和0.1mol/l碱滴定法等酸度凝固的条件18煮沸时不凝固22煮沸时不凝固26煮沸时凝固28煮沸时凝固30加热至77°C时凝固40加热至65C时凝固50加热至45C时凝固6022 C时自行凝固6516C时自行凝固(1) 煮沸试验仪器与材料20ml试管(2支/组),水浴锅,正常和酸度为26-28° T的牛奶样品原理 牛奶的酸度越高,对热的稳定性则越差见凝固温度与酸度关系表操作方法取正常牛奶和高酸度牛奶样品各5ml,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将试管浸入沸水中 水浴5min,并观察其所发生的现象。
2) 酒精实验仪器与材料10ml试管(2支/组),正常和轻度酸败牛奶样本68%,75%乙醇溶液原理 酪蛋白是牛奶中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正常情况下,牛奶中的酪蛋白是以稳定的酪蛋白 胶粒形式存在其稳定性受ph值的影响,当ph降低时,酪蛋白胶粒稳定性降低乙醇是一 种脱水剂,当在牛奶中加入乙醇后,便会使牛奶中酪蛋白胶粒周围的结合水层被脱掉而成为 带负电的不稳定状态,使蛋白胶粒凝聚而产生沉淀在一定范围内,乙醇的质量分数越高, 对酪蛋白胶粒周围结合水层的破坏就越严重,牛奶就越不稳定,产生沉淀所需要的酸度就越 低在相同的乙醇质量分数下,牛奶的酸度越高,产生的沉淀越多操作方法1、取2ml牛奶样本于试管中,加等量的不同质量分数的乙醇溶液,微摇混合液,检视管内壁 及底部是否有酪蛋白的絮状物出现,以此法根据下表确定两种牛奶样本的实际酸度乙醇质量分数%526068707275发生絮状沉淀物时牛奶的酸度T2523201918172、分别取两种样本2ml于两支试管中,加等量的68%的乙醇溶液,微摇混合液,检视管内壁 及底部是否有酪蛋白的絮状物出现,参考下表,根据絮状物出现的情况确定被检测牛奶的酸 度68%乙醇引起的沉淀情况与牛奶酸度之间的关系牛奶酸度牛奶的蛋白质凝固特征21~22极微小的絮状22~24微小的絮状24~26中等大小的絮状26~28大的絮状28~30极大的絮状(3)0.1mol/l NaOH 滴定法仪器与材料 滴定管及滴定架、50ml三角瓶或烧杯2个、玻璃棒1支(1套/组),0.1mol/l NaOH 溶液,1%酚酞酒精溶液,牛奶样本若干。
原理由于新鲜牛奶中含有酸性蛋白质、柠檬酸盐、磷酸盐及碳酸盐等,ph值为6.3-6.9,酚 酞指示剂呈弱酸性反应随着牛奶酸度的提高,酸性反应增强,因此可用中和牛奶酸性所用 的碱量来表示奶的酸度中和100ml牛奶所需要的0.1mol/l的NaOH溶液的毫升数为牛奶的 滴定酸度操作方法取10ml牛奶于三角瓶内,用20ml蒸馏水稀释,然后加入3滴酚酞溶液,摇动混 合,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滴定时不断摇动三角杯,直到粉红色在1min内不消失为 止将所用去的NaOH毫升数乘以10,即牛奶的滴定酸度实验四掺假试验了解牛奶中可能存在的主要人为掺杂物的种类,掌握牛奶中几种常见掺杂物的检验原理和方 法一、 掺水-比重测定法牛奶是一种液体,很容易与水混合向牛奶中掺水,可增加牛奶的体积和重量,掺水后,营 养物质浓度下降,影响贮存性能、理化性质及加工特性1、 原理牛奶掺水变得稀薄,干物质含量降低,导致比重下降另外,牛奶掺水后,冰点升高,酸度 降低,这些指标中,比重的测定最为简便正常牛奶在20°C下的比重为1.028-1.032,如果所测奶样比重明显低于此范围,可初步确定其 可能掺水,其掺水量的多少,可由公示计算。
计算时只取小数点后的百分位和千分位两位数 字,并将其作为整数,如比重为1.028计算时取28作为比重掺水量=【(正常牛奶比重-被测奶比重)/正常牛奶比重】*100%2、 操作方法A、将采集的正常奶样与待检奶样分别混均,各取200ml,分别转入两个烧杯中,置于20C 水浴中调节奶样温度,直到奶温为20C将正常奶样小心转入200ml的量筒中,避免产生泡沫将牛奶比重计B、小心沉入奶样中, 使其自由浮动,不与量筒内壁接触,静置2min,读数此即该奶样在20C下的比重C、重复B,测定另一奶样比重;利用公式计算掺水量二、 掺淀粉当牛奶掺水变得稀薄,比重下降或牛奶中干物质不足时,向奶中掺入淀粉、米汤能改变这一 现象原理淀粉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直链淀粉遇碘变深蓝色,支链淀粉遇碘紫红色所用试剂2%碘溶液(称取2g碘化钾,溶于10ml蒸馏水,加入2g碘,待碘完全溶解后, 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方法步骤取奶样5ml于试管中,煮沸加入3-5滴碘溶液,充分混匀,观察颜色变化如蓝色或紫红色,证明奶中有淀粉或米汤,否则为常奶三、掺豆浆-氢氧化钠显色反应豆浆颜色浓度等外观与牛奶相近,不易肉眼发现原理 豆浆中含有皂角素,与NaOH作用呈黄色的显色反应。
试剂25%NaOH溶液,乙醇乙醚等量混合液方法步骤奶样5ml于试管中加入乙醇乙醚混合液3ml,再加入25%NaOH溶液2ml,充分混匀,静置5-10min观察颜色 变化有豆浆时呈黄色,无豆浆时颜色不变乳品分析实验器材试剂准备器材名称数量(支、个)托盘1牛奶比重计1200ml量筒1试管夹1酒精灯1玻璃皿110ml试管25 ml试管2滴定架150ml三角瓶或烧杯2玻璃棒1以上为一组需要,共需10套1. 水浴锅1-4台2. 蒸馏水若干3. 60%、68%、75%酒精4. 0.1mol/L NaOH 溶液5. 1%酚酞6. 25%NaOH 溶液7. 乙醇乙醚等量混合液8. 2%碘溶液(称取2g碘化钾,溶于10ml蒸馏水,加入2g碘,待碘完全溶解后,转移到 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