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学专业(临床医学学位).doc
8页儿科学专业(临床医学学位)一、 培养目标根据培养方案总则,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特别提出以下要求:(一) 硕士专业学位1. 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儿科的常见病,掌握儿科基础知识,基木 技术,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儿科高年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2. 能结合儿科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临床病例分析报 告(含文献综述)并通过答辩二) 博士专业学位1. 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儿科的临床技 能,能独立处理儿科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儿科专业知 识能掌握白己所选专科的常见疾病的各项理论和诊疗技术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达到低年主治医师水平2・具有从事儿科临床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儿科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 施科学研究,完成一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二、 第一阶段:时间三年(一) 学位课程1. 公共必修课:同培养方案总则2・专业课(二级学科):3学分,以自学与专题讲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加研究生院组织 的专业课考试1) 白学参考书及有关文献:《实用儿科学》、医疗系配套儿科教材、《国外医学儿科分册》、 《中华儿科杂志》、《实用儿科杂志》、实用临床儿科杂志(英文)、Nalson儿科学(英文)。
2) 专题讲座:题目见附一3. 专业基础课:至少2门,必须修满3〜5学分从我校研究生课程中选修二) 临床能力训练1. 木阶段在理论知识与技能上应达到的水平:掌握儿科基木诊断、治疗技术,儿科常见病、 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方法,门、急诊处理、危重病 人抢救、接收病人、病历书写、临床教学等技能,培养严格的科学作风和高尚的医徳2. 轮转安排:(1) 儿科门诊、急诊共4个月(每年2个月)2) 儿内科病房24个月,可按各医院所设儿科专科的条件进行亚专科轮转,熟悉新生儿、 呼吸、心血管、血液、肾脏病、神经、内分泌、遗传、ICU等常见疾病3) 轮转其他科室2个月,包括血液及骨髓检验室2周,常规化验室两周,心电图及超声 室各两周O以上轮转时间共2年6个月轮转完成后,在木专业或三级学科专业继续临床能力训练6 个月3. 轮转要求:(1) 儿科门诊、急诊:掌握儿科门诊常见病的诊治,常用药物使用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 加儿科常见急症及重危症(惊厥、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中毒及心肺脑复苏等) 的抢救工作2) 儿内科病房:①正确询问病史,正规进行体检,系统书写病历及各项记录;②掌握儿 科常见病的诊断和处理,参照附二要求;③掌握结合不同年龄特点进行症状鉴别诊断及儿科 临床思维分析方法:包括发热待查、出疹性疾病、惊厥、黄疸、腹痛、血尿、便血、肝脾肿 大、腹部肿物等;④技术操作包括:静脉穿刺、骨髓穿刺、胸穿、腹穿、腰椎穿刺、硬膜下 穿刺、鼻饲、导尿、气管插管、心外按摩等。
三)科研训练中请硕士学位者应完成一篇病例分析报告(含文献综述),具体要求是:1 •阅读与病例报告相关的文献,英文文献至少20篇,写出文献综述;2. 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 病例报告要有科学性,真实性,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先进性三、第二阶段:时间二年(一) 学位课程1. 公共必修课:同培养方案总则2. 专业课(三级学科):3学分,以白学和专题讲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木学科组织考试1) 在第一阶段所学课程基础上,增加小儿心导管检查,小儿免疫性疾病,小儿液体治疗 和静脉高营养,小儿血气分析及人丁•呼吸器的应用,小儿肾小管疾病,小儿肿瘤,小儿代谢 病及代谢病筛杏,小儿智力低下及智力低下检测,小儿内分泌疾病、小儿遗传病等专业性较 强的疾病2) H学参考书及有关文献:参考书:《医疗系儿科学》、《实用儿科学》、医疗系儿科学配套教材、《小儿胃肠病学》、《小 儿白血病学》、《小儿血液病学》、《小儿肾脏病学》、《实用新生儿学》、《小儿心脏病学》、《小儿神经病学》,Nelson儿科学(英文)参考文献:《中华儿科杂志》、《实用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新生儿科杂志》、《中华I韦1产医学杂志》、以及各有关专业的英文专业杂志(由导师指定)。
3) 专题讲座:题日见附一标☆者3. 专业基础课:至少2门,必须修3〜6学分根据研究生所学专业由导师指定选修二) 临床能力训练1. 要求及时间安排:(1) 木阶段的理论技能要求:在第一阶段训练的基础上,继续掌握儿科常见病的诊断、处 理,并熟悉儿科急救医学及各专业知识,以及专科常见病的备项理论及诊断技术,参照附二 标*要求2) 专科训练要求:8-12个月,进一步提高临床:!:作能力,要求较系统地掌握木专业的基 础理论、基木技能3) 担任总住院医师8〜12个月2. 总住院医师具体要求:1. 在科主任、医疗秘书及病房主治医师领导下,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内II常医疗和教学的行 政管理工作,并检杏督促各项医疗规章制度2. 掌握病房急重病儿的病情变化,协助病房主治医师及时处理急症,参加急重病人的会诊 及抢救3. 协助科主任和主治医师加强对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的培训和管理以及业务水 平的检查和考核4. 带住院医师做好晚查房和巡视工作5. 负责夜问二线值班,指导一线值班医师对新病人和急重症患者的检杳及处理6. 主治医师不在时,代行主治医师职责,负责院内一般性会诊7. 总住院医师训练结束后,在个人总结的基础上由科室评议小纽•写出工作评议,并注明是否合格。
三)科研训练: 要求见总则附一:儿科学专业专题讲座序号题 目1小儿肺炎(重点讲支原体、依原 体、军团及卡氏肺囊虫感染)2小儿哮喘3小儿结核病☆4小儿心律失常☆5小儿心肺复苏6充血性心力衰竭7先天性心力衰竭8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和心肌病9肾小球疾病(肾脏病理)10肾病☆ 11肾小管疾病的分类及诊断12急慢性肾功能衰竭13小儿高血压(原发性、继发性)14小儿结缔组织病(小儿类风湿、 红斑狼疮)15川崎病16小儿心电图17小儿超声18小儿脑电图19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肺炎、肺 透明膜病、吸入综合征)20新生儿黄疸21新生儿败血症及化脑22新生儿窒息2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颅内 出血24小儿贫血(营养性及再生不良 性)25小儿溶血性贫血26DIC27小儿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 紫瘢、血友病)28小儿白血病29感染性休克30小儿癫痫分类及治疗31小儿遗传病的诊断治疗进展32小儿神经系统检查法33小儿消化性溃疡34CT、MRT在儿科的应用☆35小儿液疗特点36小儿急性偏瘫注明:1. 由各院自行组织讲授2. 讲座要求:(1) 加强基础知识,(2) 讲授学科新进展,(3) 技能训练(EKG、VCG、BM、EEG)。
3. ☆为第二阶段讲授内容附二临床实践病种、理论及技能要求注:*为第二阶段要求掌握的内容一、 新生儿疾病1. 新生儿分类,足月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的特点及护理2. 新生儿体格检查及病历书写3. 新生儿及早产儿喂养、体温调节4.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及处理:(1) 黄疸,(2) 颅内出血和缺血缺氧性脑病,(3) 肺透明膜病,(4) 肺炎,(5) 羊水及胎粪吸入综合征,(6) 硬肿症,(7) 败血症及化脓性脑膜炎,(8) 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9) 红细胞增多症,(10)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1) 溶血病,(12) 白然出血症5.先天性消化道畸形6.新生儿期先天性心脏病的特点1. 新生儿用药特点及药物剂最新生儿补液的特点杓.新生儿危重症急救:窒息复苏,乞种监护仪的使用,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器的使用,氧 疗法、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休克、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治,新生儿惊厥的诊治,新生儿换血二、 呼吸系统疾病1. 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诊断及治疗2・小儿急性喉炎的诊断、治疗及气管切开的适应症3.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及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治疗(包括哮喘持续状态的急救处理)4. 小儿常见的各种类型肺炎及合并症的诊断、治疗。
5.呼吸衰竭的诊断及处理,血气分析的应用,呼吸性体液紊乱及其治疗6•小儿化脓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气胸、脓气胸的诊断、治疗7.小儿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一、消化系统疾病1. 常见小儿口腔疾病的诊断及处理(如各种口腔炎)2. 婴儿腹泻的诊断及治疗(包括液体疗法)3. 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及处理(包括小儿外科疾病)4.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的诊断及治疗5. 小儿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病的诊断、治疗6. 小儿各型病毒性肝炎、婴儿肝炎综合症、肝脓肿、肝硬变及常见胆道疾病的诊断、鉴别 诊断及治疗7.先夭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治疗(手术适应症)二、 心血管疾病1. 左向右分流先心病的诊断(各种心脏病的解剖诊断,血液动力学的判断)2. 正确认识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原理、诊断标准、诊断分析方法及治疗3. 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包括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川崎病心血管并发 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4.以法洛四联症为代表的青紫族先心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如右室双出口、大血管转位、 三尖瓣闭锁、艾森门格综合症),缺氧发作的处理5.小儿心律失常及鉴别诊断,小儿心律失常的治疗(药物、射频消融及电复转),常用抗心 律失常药物作用机理、适应症、用法及副作用。
6.小儿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监测及治疗(包括洋地黄、非洋地黄强心药、血管扩张药的 应用)7.小儿心血管系统检查法8.直立调节障碍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9•小儿心电图、胸部心脏X光片、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技术及心血管造影技术的应用三、 肾脏病1・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病理及免疫学分类2. 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诊断、鉴别诊断,急性肾炎三大合并症、发病机理、诊断及处理3.原发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激素治疗方案,免疫抑制药的应用、毒副作用,利尿药的应 用,常见合并症的类型及处理,难治性肾病的治疗4. 血尿、蛋白尿的检杏步骤、诊断及鉴别诊断,IgA肾病的诊断5 •泌尿系感染及反流性肾炎的诊断及处理6. 肾小管酸中毒的诊断及处理7. 肾脏疾病检杳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肾活检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处理8•继发性肾炎:紫瘢肾炎、狼疮肾炎、乙肝肾炎的诊断及处理9.慢性肾炎的诊断及处理,腹膜透析的适应症,透析液配方10. 了解肾小管疾病的分类11.遗传性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12.肾性高血圧的诊断步骤及处理四、 神经系统疾病1. 小儿神经系统检杏法2. 小儿颅内高压的诊断、处理原则3. 小儿惊厥与癫痫分类法、病因分析、诊断方法和治疗,抗癫痫药物种类、药代动力学特 点及毒副作用,惊厥持续状态的处理。
4.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急慢性感染(如脑膜炎、脑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等)的诊 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实验室检杏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5.小儿急性瘫痪的诊断原则6.常见小儿神经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