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传染病防治试题库.docx
22页传染病防治试题一、单选题(共70题)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什么时间起施行?( A )A、 2023年12月1日B、 2023年8月28日C、 1989年09月1日D、 1989年2月21日2、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 B )A.鼠疫、艾滋病B.鼠疫、霍乱C.鼠疫、霍乱、艾滋病D.鼠疫、霍乱、伤寒、艾滋病E.鼠疫、霍乱、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 (C)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管理的( B )传染病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未分类5、国家对传染病实行的方针与管理办法是(B)A.防止为主,防治结合,统一管理 B.防止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C.防止为主,防治结合,划区管理 D.防止为主,防治结合,分片管理E.防止为主,防治结合,层级管理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疗。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 A )协助医疗机构采用强制隔离治疗措施A、公安机关B、卫生行政部门C、卫生监督机构D、卫生防疫机构7、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用下列措施哪项是错误的:(B)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B、对疑似病人应统一集中治疗C、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合进行医学观测和采用其他必要的防止措施D、拒绝隔离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用强制隔离治疗措施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A)制度:A、预检、分诊B、分诊、消毒C、预检、隔离D、消毒、隔离9、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C)A 、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是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人诊断标准的人B、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C、疫区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边播散的单个疫源地D、自然疫源地是指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10、我国法定传染病分几类:(B)A、2 B、3 C、4 D、511、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疾病防止控制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 (C)A.向本地人民政府报告疫情B.向本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C.向本地疾病防止控制机构报告疫情D.向本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疫情12、疾病防止控制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发现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用的控制措施中不涉及(D)。
A.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予以隔离治疗B.对除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以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菌病人,根据病情,采用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C.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合进行医学观测D.对疑似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合进行医学观测E.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合、物品和密切接触的人员,实行必要的卫生解决和防止措施13、医疗卫生机构对于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分别为 (C)A.2h、6h、24h B.6h、24h、48h C.2h、24h、24h D.6h、24h、24h14、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下列哪个部门可依法公布本辖区内的传染病疫情信息?(A)A.国家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C.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卫生行政部门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忽然发生,导致或者也许导致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C)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A.个体性因素明确 B.群体性可以预测 C.群体性不明因素D.个体性不明因素 E.群体性因素明确16、以下哪项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具有的特性。
A)A.个体性 B.突发性 C.社会危害严重性 D.公共卫生属性 E.意外性17、医疗机构在发现乙肝病例后,如已知该病例曾经做出诊断并被报告过,是否需要报告( D )A. 需每年报告1次 B. 超过半年需再次报告 C. 登记但不需网络报告 D. 不需报告18、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存(C )年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19、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 C)A、1张 B、2张 C、n张 D、4张20、目前规定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涉及( C )A. 乙型肝炎、血吸虫病 B. 疟疾、肺结核C.脊髓灰质炎、霍乱 D.梅毒、艾滋病21、传染病流行必须具有的基本条件是:( D )A、病原体必须从传染源排出B、有病原体存在,并传播容易实现C、有易感人群存在,使大批发病D、有传染源,有能实现的传播途径,有易感性高的人群存在E、有传染源,传播容易实现,人群易感性低22、传染病流行是指:(C)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23、作为传染病的传染源重要有(C )A、病人及病原携带者B、病人及隐性感染者C、病人、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及受感染的动物D、患病的动物24、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重要传染源为:( B )A、隐性感染者B、患者C、潜伏期感染者D、慢性感染者25、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C )A、甲型肝炎病毒重要经消化道传播B、甲型肝炎病毒属于微小RNA病毒科中的肝RNA病毒属C、急性甲型肝炎易发展为慢性肝炎D、人类对HAV普遍易感,感染治愈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26、重要经粪一口途径传播的肝炎病毒为:( B )A、HBV B、HAV+HEV C、HAV+HCV D、HCV27、重要经肠道外途径传播的肝炎病毒为:( D )A、HBV B、HAV+HEV C、HAV+HCV D、HBV+HCV+HDV28、埃博拉出血热是由( )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D)A、肠道病毒 B、腺病毒 C、鼻咽病毒D、埃博拉病毒29、埃博拉出血热重要病理改变是皮肤、黏膜、脏器的出血,在很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但是以( D )最为严重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最显著的特点,可见小包涵体和凋亡小体A、心脏B、肺脏C、肾脏D、肝脏、淋巴组织30、埃博拉的病死率高,本病于 20 世纪 70 年代在( B )初次发现A、亚洲B、非洲 C、南美D、欧洲31、埃博拉出血热的重要传播途径为( A )A、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C、呼吸道传播D、性传播32、关于霍乱,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B )A、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B、霍乱被列为乙类传染病C、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D、霍乱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33、典型的霍乱临床分期为:( C )A、泻吐期和恢复期B、泻吐期和反映期C、泻吐期、脱水虚脱期和恢复期D、脱水虚脱期和恢复期34、典型霍乱腹泻的临床特点为:( C )A、剧烈腹痛和腹泻B、腹泻伴里急后重C、无腹痛性剧烈腹泻D、发热伴腹泻35、关于霍乱的传播途径,哪项是错误的:( A )A、经皮肤传播B、经水产品传播C、经食物传播D、经水传播36、下列哪项是霍乱的传染源:(A)A、病人和带菌者B、霍乱弧菌阳性的水产品C、苍蝇D、以上都是37、防止菌痢的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A )A、切断传播途径B、隔离并治疗病人C、治疗慢性菌痢病人D、流行季节防止服药38、乙型肝炎病毒在机体内复制并具有强感染性的指标重要是( C )A. HBsAg(+) B. HBsAb(+) C. HBeAg(+) D. HBeAb(+) E.HBcAb(+)39、病例对照研究是指:( C )A、通过对某因素暴露组与未暴露对照组发病结局观测的前瞻性研究B、没有对照组的由因及果的前瞻性研究C、一种由果及因的回顾性研究D、对病区和非病区同时进行的抽样调查40、对某传染病暴发流行进行调查时,以下调查环节的对的顺序是:( C )a组织和准备;b初步调查,了解疫情的分布特性;c进一步调查,验证假设;d总结及进一步研究; e形成假设并采用控制措施;f核算诊断,拟定暴发;g进一步贯彻控制措施并考核效果。
A. a b f e g c d B. b a f d e g c C. a f b e c g dD. a b e c f g d E. a b e c d f g41、在一次食物中毒中,共有200人用餐,其中有80人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对这80人的进食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多数人吃了肚丝拌黄瓜,据此调查者认为肚丝拌黄瓜事最也许的致病食物,你认为该结论是否对的:( D )A.对的B.不对的,由于缺少严格的对照C.不对的,由于未进行显著性检查D.不对的,由于未用率作比较E.不对的,由于未进行年龄标化42、衡量疾病危险限度的指标是:( D )A.患病率B.感染率C.引入率D. 发病率E.续发率43、隐性感染的特点是(E)A.病原体完全被清除B.病原体经常排出体外C.病原体潜藏在组织中D.病原体未引起组织损伤但引起免疫反映E.病原体引起免疫反映,并发生明显的组织损伤44、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区别是:( B )A、是否有病原体B、是否有传染性C、是否有感染后免疫D、是否有发热E、是否有毒血症症状45、保护易感人群采用的各种免疫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B )A.使用转移因子等免疫激活剂B.接种疫苗C.注射丙种球蛋白D.中草药防止E.注射高价免疫球蛋白46、防止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应以哪一环节为主?( C )A.隔离治疗病人B.治疗带菌者C.切断传播途径D.疫苗防止接种E.接触者防止用药47、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 A )A.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B.前驱前、发热期、出疹期、恢复期C.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D.初期、极期、恢复期 E.初期、中期、晚期48、拟定传染病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是:( D )A.最长潜伏期B.最短潜伏期C.平均潜伏期D.传染期E.症状明显期49、关于传染病的治疗原则,下述对的的是:( C )A、以特异性治疗为主,一般、对症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