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族学生使用维吾尔语动名词的偏误分析讲解.doc
13页汉族学生使用维吾尔语动名词的偏误分析——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赵丽摘要:本文试图以偏误分析的理论为基础,以现代维吾尔语的动名词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对比、统计的方法,分类分析了汉族学生在使用维吾尔语动名词时所出现的偏误现象,找出产生偏误的原因,并针对某些原因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维吾尔语动名词;偏误分析;汉族学生 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是粘着语,有格、式、时、态等语法范畴,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孤立语,非形态语言由于两大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给学习者带来了种种困难,如本文重点讨论的维吾尔语动名词,在汉族学生的母语中是没有动名词这一概念,两种语言的这种差异会使学生在学习运用上出现空位而逃避,也会使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母语中与此动名词相对应的某个词语,进而把两者对应起来,造成使用不当 本文采取了试卷调查的形式,对新疆农业大学维吾尔语专业总计101名汉族学生做了“维吾尔语动名词的试卷”调查,然后搜集整理出了有关动名词的偏误例句进行归类分析,最后探讨了各类型偏误的成因并提出建议 1.汉族学生在使用维吾尔语动名词时所出现的偏误类型与分析 维吾尔语动名词偏误类型及偏误用例统计表(调查问卷101份)类别偏误类型有效试卷(份)句子示例(本文)偏误的出错率(%)1遗漏遗漏动名词的宾格附加成分88例1、259%遗漏动名词的向格附加成分84例3、449%遗漏动名词的从格附加成分94例5、653%遗漏动名词的领有格附加成分86例7、835%遗漏动名词的从属性人称形式80例9、10、1166%2误用称名动名词误用作副动词81例12、13、14、15、1622%3误代主体动名词(ʁuʧi)误代成动词词干后加ʧi的形式82例1722%时态动名词误代成形动词79例1820%4错 序与动名词相结合的情态形容词 的错序90例1929%5回避回避动名词过去时的时态变化85例20、2174%回避动名词现在时的时态变化77例22、2379%回避动名词将来时的时态变化84例24、2576%1.1 遗漏偏误遗漏偏误指在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个或某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
汉族学生在使用维吾尔语动名词的过程中往往会犯这种错误,就是遗漏了与动名词相呼应的成分而造成了语义残缺,这一部分的呼应成分并不是动名词本身,而是与动名词相呼应的成分如下:1.1.1 遗漏动名词的宾格附加成分1.* silɛrniŋ keliʃiŋlɑr qɑrʃi ɑlimɛn.(我欢迎你们来)正:silɛrniŋ keliʃiŋlɑr[ni] qɑrʃi ɑlimɛn.2.* jeziʃ jɑzɖi, birɑq ɑnʧɛ jɑχʃi jɑzmiɖi.(他写是写了,但写得不怎么好正:jeziʃ[ni] jɑzɖi, birɑq ɑnʧɛ jɑχʃi jɑzmiɖi.分析:例1中,考察的是ʃ动名词做句子成分时的用法,ʃ动名词在句中的作用与名词相同,具有人称、数或格的变化形式,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表语、宾语、定语和状语句子里的keliʃiŋlɑr是已经名词化了,具有名词功能,silɛrniŋ keliʃiŋlɑr与宾格ni结合,正好充当了宾语,所以前面必须加ni才显得语义完整例2中,是称名动名词的一种固定用法,即动名词后以宾格形式与该动词的变位形式重叠,表示一种让步意义句中的jeziʃ加宾格ni与自身的人称形式连用,就相当于汉语中常用两个重复动词中间加“倒是”的形式,可以看出是学生没有掌握其用法而省略或遗漏了宾格ni。
11.1.2 遗漏动名词的向格附加成分3.* bygyn ʧyʃtin kejin su yzyʃ bɑrmɑqʧimiz.(今天下午我们打算去游泳正:bygyn ʧyʃtin kejin su yzyʃ[kɛ] bɑrmɑqʧimiz.4.* ukɑmni tɑpɑlmiʁɑnɖin kejin,meniŋ øjgɛ qɑjtiʃim toʁrɑ kɛlɖi.(找不到弟弟,我只得回家)正:ukɑmni tɑpɑlmiʁɑnɖin kejin,meniŋ øjgɛ qɑjtiʃim[ʁɑ] toʁrɑ kɛlɖi.分析:例3中,部分学生没有熟练掌握好向格和称名动名词的具体用法,句中“打算去游泳”表示了行为动作的目的,使用动名词时,可以用 “称名动名词+向格+趋向动词”的形式来表示,其中yzyʃ是称名动名词, bɑrmɑqʧimiz是趋向动词,可学生却遗漏了向格ʁɑ例4中,考察的是称名动名词与toʁrɑ kɛlmɛk的特殊用法,用“称名动名词+向格形式+toʁrɑ kɛlmɛk”表示进行动名词所指动作是“需要的,应该的,必须的”等意思,所以不能省略了向格ʁɑ1.1.3 遗漏动名词的从格附加成分5. * bizniŋ bu jɛrgɛ keliʃimiz mɛqsɛt øginiʃ,ojnɑʃ ɛməs.(我们到了这儿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为了玩。
)正:bizniŋ bu jɛrgɛ keliʃimiz[din] mɛqsɛt øginiʃ,ojnɑʃ ɛməs.6.* øginiʃ mɛqsɛt χizmɛt qiliʃ.(学习是为了工作正:øginiʃ[tin] mɛqsɛt χizmɛt qiliʃ.分析:例5和例6中,是一个表示行为的目的句子在使用动名词表达时,除了使用 “ʃ动名词+向格+趋向动词”的形式表示目的外,也可以用“ʃ动名词+从格形式+ mɛqsɛt”来表示目的,所以本题绝对不能遗漏了ʃ动名词keliʃimiz和øginiʃ的从格形式ɖin/ tin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虽然学生们都会使用ʃ动名词,但并没有注意到它的细节要点而出现了遗漏11.1.4 遗漏动名词的领有格附加成分7. * bɛdɛn ʧiniqturuʃ pɑjɖisi køp.(锻炼身体好处多)正:bɛdɛn ʧiniqturuʃ[niŋ] pɑjɖisi køp.8. * u tɑmɑq jegysi joq,telewizor kørgysi bɑr.(他不想吃饭,想看电视正:u[niŋ] tɑmɑq jegysi joq,telewizor kørgysi bɑr. 分析:例7中,句中的bɛɖɛn ʧiniqturuʃniŋ是做定语的,修饰后面的pɑjɖisi,在汉语中“锻炼身体(的)好处多”可以把“的”字省略并无改变此句的意思,但在维吾尔语中是不能省略的,因受母语的影响,占35%的学生没有加领有格的附加成分niŋ。
例8中,使用表愿(ʁu)动名词时,要注意两点:1.句子中的主体有时可以省略,但动名词后必须以相应的从属性人称形式出现,如:topni ojniʁum bɑr.(我想玩球2.当句子的主体存在时,必须以领有格形式出现,动名词也必须以相应的从属性人称形式出现,但此句中就遗漏了与动名词相对应的主体“他”的相应成分niŋ1.1.5 遗漏动名词的从属性人称形式9. * bygyn qɑttiq jɑmʁur jeʁiʃ mumkin.(今天可能要下雨)正:bygyn qɑttiq jɑmʁur jeʁiʃ[i] mumkin.10. * wɑqtiqɑ riɑjɛ qiliʃ ʃɛrt.(你们必须遵守时间正:wɑqtiqɑ riɑjɛ qiliʃ[iŋlɑr] ʃɛrt.11. * biz uniŋɖin øginiʃ kerɛk. (我们要向他学习正:biz uniŋɖin øginiʃ[imiz] kerɛk.分析:以上各例句偏误的共同点是遗漏了动名词的从属性人称形式,当称名动名词带一定的从属性人称形式与情态形容词mumkin,ʃɛrt,kerɛk,lazim等词结合时,是做合成谓语,动作主体以主格形式出现。
所以例9中缺少了第三人称的附加成分(i),例10中缺少了第二人称的复数附加成分(iŋlɑr),例11中缺例12、16 、17 摘自易坤琇,高石杰.维吾尔语语法[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第200-213页例13 摘自刘春霞.汉族学生维吾尔语习得偏误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例15摘自杨承兴.现代维吾尔语语法[M]. 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第128、124页少了第一人称的复数附加成分(imiz),原因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不牢而出现句子成分前后不呼应,需加强记忆综上所述,遗漏了动名词的这些附加成分,主要是这些成分在汉族学生的母语中不出现,这些附加成分都是对句子意义的补充,再加上汉族学生过于重视词语的表达,在没有掌握好维吾尔语附加成分的情况下,就会不由自主的丢掉了词与词之间的联合成分,就出现了以上的遗漏,这些偏误是汉族学生学习动名词时出现的较普遍的现象1.2 误用偏误误用偏误是指由于受目的语思维方式的影响,而误用了某些词语和句式而造成的偏误泛化就是其中常见的偏误,文中就是把称名动名词误用作副动词而造成了过度泛化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动名词期间,在没有完全掌握称名动名词的情况下,就会不由自主地运用先前学的知识,不断练习,不断扩大,如以下过度地使用p副动词以及其否定形式而造成的偏误,中括号里是误用的词。
12.* u kutupχɑniʁɑ kitɑb[qɑjturup] kɛtti.(他到图书馆还书去了)正:u kutupχɑniʁɑ kitɑb qɑjturuʃqɑ kɛtti.分析:例12中,此题考察的是“ʃ动名词+向格形式+趋向动词”表示目的,而学生在脑海里常会习惯性地想到p副动词,是因为我们在学习维文课文中出现最多的就是p副动词的句子,例如 u øjigɛ qɑjtip kɛtti(他回家了等等,再加上老师在课堂上也多次强调过表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连续性动作,在前一个动词词干后加p,所以学生一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会混淆不清,而错用了p副动词13.* u rekort [ buzup ] tiriʃiɖu. (他努力打破记录正:u rekort buzuʃqɑ tiriʃiɖu.分析:此题和例12题相似,当学生用维吾尔语思维来进行翻译时,“tiriʃiɖu”是动词,而在汉语中“打破”也是动词并在“tiriʃiɖu”动词的前面,当汉族学生一看到句子中有两个连着的动词时,就会想着在前一个动词前加p,而造成了误用 14.* biz u jɛrgɛ [ bɑrmɑjmiz ] mumkin. (我们可能不去那儿了。
)正:biz u jɛrgɛ bɑrmɑsliqimiz mumkin.15.* øz wɑqtiɖɑ orunɖin [ turmɑj ] jɑχʃi ɑɖɛt ɛmɛs .(不按时起床不是好习惯正:øz wɑqtiɖɑ orunɖin turmɑsliq jɑχʃi ɑɖɛt ɛmɛs .分析:例14和15题中,考察的主要是称名动名词的否定用法,称名动名词的否定形式只有一种,由动词词干附加- mɑsliq//- mɛsliq 构成,29 %的学生没有掌握牢固,而是过度地使用了副动词的否定形式-mɑj16.* jol pɑtqɑq,jiqilip [ʧyʃyp] tɑs qɑlɖim.(路很泥泞,我差点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