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个人护与卫生处理讲义精品.ppt

135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91980387
  • 上传时间:2024-09-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51MB
  • / 1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个体防护与卫生处理湖南省CDC消毒科陈贵秋2009年6月20日 一、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装置(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是指为了保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人员免受化学、生物与放射性污染危害而穿戴的服装、眼罩、手套和呼吸器,以阻断现场环境中有害物质侵害的装置 生物防护的范畴生物防护的范畴•免疫防护(主动、被动);免疫防护(主动、被动);•物理防护物理防护;;•药物防护;药物防护;•消毒防护消毒防护 人员的物理防护人员的物理防护 •原理:物理隔离技术原理:物理隔离技术•个人:呼吸防护口罩、防护服、隔离衣、个人:呼吸防护口罩、防护服、隔离衣、防护眼镜、橡胶手套、乳胶手套、鞋套、防护眼镜、橡胶手套、乳胶手套、鞋套、•集体:防护车、洁净室、隔离病房、集体:防护车、洁净室、隔离病房、P3病病房、房、P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  病人的物理防护病人的物理防护•主要防止病毒从病人体内向外、向环境中主要防止病毒从病人体内向外、向环境中扩散•如口罩、负压担架、负压救护车、负压病如口罩、负压担架、负压救护车、负压病房等  防护服 •组成–上衣–裤子–围裙–帽子•设计尺寸和形状以及组合方式以有效的阻断有害物侵入为准;•可以是连身式结构,也可是分体式结构;•防护服的机构应合理,便于穿脱,结合部位严密。

      防护眼镜/眼罩 •主要是和半面型过滤式呼吸防护器和防护口罩联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主要是针对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气体、蒸汽的环境•对粉尘、放射性尘埃及空气传播病原体环境,也有一定的隔绝作用•防化学物质飞溅,间接通风 防护手套 •明确可能要接触的化学物种类和浓度,对可能对手带来的危害及其严重性/程度进行判断危害可以是物理性 (例如:热力、震荡)、化学性(例如:处理腐蚀性物质或刺激性物质) 或生物性 (例如:接触可经血液传染的病原体) ,也可以是混合危害 (例如:处理高温的腐蚀性物质)•常用的材料有:氯腈橡胶,氯丁橡胶、聚乙烯醇、聚氯乙烯、天然橡胶、氯丁橡胶/天然橡胶复合物、复合膜 •依据防护手套的特性,参考可能的接触机会,选用适当的手套,应考虑化学品浓度以确定该手套能抵御该浓度如由天然橡胶制造的手套可应付一般低浓度的无机酸但不能抵御了浓硝酸及浓硫酸橡胶手套对病原微生物、放射性尘埃有良好的阻断作用 不同材料手套适用性丁腈橡胶氯丁橡胶聚乙烯醇聚氯乙烯天然橡胶氯丁橡胶/天然橡胶混合物苯不能用不能用适合不能用不能用不能用丙酮不能用可用不能用不能用可用可用二硫化碳可用不能用适合不能用不能用不能用煤油适合可用适合可用不能用不能用酚不能用可用可用适合可用可用甲醇可用适合不能用适合可用可用松节油适合不能用适合不能用不能用不能用 防护靴 •防护靴要对酸碱和腐蚀性物质有一定的抵御性;•表面不应有能够积存尘埃的皱褶,表面不易积存尘埃。

      现场存在的呼吸危害•有毒物质的泄漏•恐怖性袭击•神经毒气(沙林)•水疱毒剂(芥子气、刘易士毒气等)•呕吐毒剂(二苯胺氯胂等)•催泪剂•工业用毒剂(光气、氯气等)•致病微生物•放射性危害•呼吸性传染病爆发 最具有穿透性的颗粒物粒径最具有穿透性的颗粒物粒径效率颗粒物粒径(微米)扩散作用区拦截和撞击作用区N95/P2扩散和拦截作用区最坏情况区域 呼吸防护用品的种类呼吸防护用品的种类空气过滤式空气过滤式供气式供气式可更换式可更换式全面型全面型动力送风式动力送风式(PAPR)长管供气型长管供气型(半面式或全面式半面式或全面式)携气式携气式(SCBA)半半面面型型 •正压通风式;正压通风式;•自吸过滤式自吸过滤式 带有呼气阀带有呼气阀 不带呼气阀不带呼气阀 呼吸防护器材的选择呼吸防护器材的选择•严重危险的操作,应使用带有通风装置的严重危险的操作,应使用带有通风装置的正压头罩;正压头罩;•较危险的操作应使用全脸式或半脸式防护较危险的操作应使用全脸式或半脸式防护面具;面具;•一般危险的操作可使用密合性良好的自吸一般危险的操作可使用密合性良好的自吸式口罩  口罩的主要性能参数口罩的主要性能参数 •滤材的过滤效率滤材的过滤效率 •呼吸阻力呼吸阻力 •口罩佩戴后的有效面积和死腔空间口罩佩戴后的有效面积和死腔空间 •佩戴时的脸形适合度佩戴时的脸形适合度 •其他性能指标:如口罩材料是否有毒性、其他性能指标:如口罩材料是否有毒性、皮肤刺激性,微生物数量等皮肤刺激性,微生物数量等  美国(NIOSH, 42 CFR Part 84,1995)的分类 •考虑到油雾滴负荷于滤材所造成的影响,将防尘面具滤材分为N、R、P 三种,分别代表非抗油(not resistant to oil)、抗油(resistant to oil)与耐油(oil proof)。

      •各型滤材又依防护效果由高而低分为100、99 与95 三级   •其中N型滤材仅适用于防护固体微粒,使用NaCl 气溶胶进行穿透测试;•P 与R 型则适用于防护固体与液体微粒,使用NaCl与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气溶胶进行穿透测试 美国标准关于口罩滤材的滤除效率美国标准关于口罩滤材的滤除效率 过滤效率测试气溶胶固体(NaCl)液体(DOP)液体(DOP)99.97%N100P100R10099%N99P99R9995%N95P95R95 我国标准GB19083—2003 •医用防护口罩的标准•主要是参考了美国标准中N系列N95的技术要求GB 2626-2006•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  器 呼吸阻力 •决定了佩戴时的舒适程度和耐受程度,在相同的流速下,呼吸阻力越小越好•由于人肺的吸气压和呼气压不同,呼气压小于吸气压,故口罩的呼气阻力非常重要,这也是很多防护性能高的面具或口罩设计有呼气阀的原因  美国标准对口罩的通气阻力要求 吸气阻力35 mm H2O呼气阻力25 mm H2O 中国•我国同样是参考了美国标准的要求,但只规定了吸气阻力(85±2 L/min,35 mm H2O),而没有规定呼气阻力。

        WHO专家对中国医护人员防护装备的评价 16层普通材料口罩不能有效过滤病毒层普通材料口罩不能有效过滤病毒•036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北京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人员通过进口的一台“过滤材料试验机”对16层、24层、N95口罩进行过滤效果测定,结果表明:16层口罩过滤效果为24%;24层口罩的过滤效果是36.8%;N95口罩过滤效果最好,将近98.49%的成分被挡在N95口罩外面 因此16层口罩并不能有效过滤各类病毒;医护人员在有SARS传染病源区域,最好用N95、N99等口罩,做手术时还应戴N100医用防护口罩 新型N99口罩的密封效果 N-95口罩 使用N-95口罩的原则       使用使用N--95口罩是为了保护医务人员、其他患口罩是为了保护医务人员、其他患者、工作人员或来访者,防止可能传染的微生物者、工作人员或来访者,防止可能传染的微生物(如呼吸道分泌物):(如呼吸道分泌物):• 污染面部,包括鼻口污染面部,包括鼻口  • 吸入或食入吸入或食入          在接触所有病人时戴在接触所有病人时戴N-95口罩,以保护呼吸口罩,以保护呼吸道道 正确使用口罩不要触摸口罩的正面不要触摸口罩的正面只戴只戴N-95口罩-不需要增加其他呼吸保护口罩-不需要增加其他呼吸保护在离开隔离室/区之前取下在离开隔离室/区之前取下N-95口罩口罩 如何使用N-95口罩   供一次上班使用,除非在一次上班期间内供一次上班使用,除非在一次上班期间内过于潮湿必须更换过于潮湿必须更换• 与医用垃圾一并处理与医用垃圾一并处理• 必须确保口罩紧贴口鼻必须确保口罩紧贴口鼻 N-95口罩使用说明用手端着呼吸器,使其用手端着呼吸器,使其鼻甲处于手指部,头带鼻甲处于手指部,头带自由下垂到手下自由下垂到手下Step 1 第一步第一步 Step 2 第二步第二步将呼吸器置于下巴将呼吸器置于下巴处,鼻甲向上处,鼻甲向上 Step 3 第三步第三步将上面的带子拉到头上,将上面的带子拉到头上,置于头后的上部,将下面置于头后的上部,将下面的带子拉到头上,置于颈的带子拉到头上,置于颈部耳下的位置部耳下的位置 Step 4 第四步第四步双手指尖置于金属鼻甲双手指尖置于金属鼻甲之上,向内按压并沿鼻之上,向内按压并沿鼻甲两侧下移,使鼻甲与甲两侧下移,使鼻甲与鼻部吻合。

      鼻部吻合一只手捏鼻甲可能使呼一只手捏鼻甲可能使呼吸器作用的效果下降吸器作用的效果下降 Step 5.1 步骤步骤5.1在工作区配带之前应检查呼在工作区配带之前应检查呼吸器在面部的密封性吸器在面部的密封性 双手捂住呼吸器的正面,注双手捂住呼吸器的正面,注意不要挪动它的位置意不要挪动它的位置 Step 5.2 Step 5.2 步骤步骤步骤步骤5.2   5.2   正压测试正压测试正压测试正压测试w用力呼气应感到呼吸用力呼气应感到呼吸器内正压如发现任何器内正压如发现任何泄漏,应调整呼吸器位泄漏,应调整呼吸器位置和/或带子的松紧置和/或带子的松紧重复以上步骤以重新测重复以上步骤以重新测试密封性,直至密封良试密封性,直至密封良好 Step 5.3 步骤步骤5.3  负压测试负压测试深吸气如无泄漏,负深吸气如无泄漏,负压将使口罩紧贴面部;压将使口罩紧贴面部; 如密封不好,则因空如密封不好,则因空气通过缝隙进入而迅气通过缝隙进入而迅速失去负压速失去负压 何时更换口罩Ø 如果触摸过它如果触摸过它Ø 如果整个污染如果整个污染但在隔离患者之间不必更换但在隔离患者之间不必更换 国产正压防护器材,医师专用。

      P3病房 军标(WSB 58-2003) •多次使用的生物防护服多次使用的生物防护服  GB19082-2003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生物安全试验室等级及防护生物安全试验室等级及防护 •对采集到的样本在实验室处理时,要达进行操作的实验室要达到相应的生物安全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分为四级:•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英文缩写为BSL-1 , 俄文缩写为P1.  可称为基础实验室.•Ⅱ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英文缩写为BSL-2, 俄文缩写为P2. 可称为安全实验室..•ⅢⅢ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英文缩写为BSL-3, 俄文缩写为P3. 可称为高度安全实验室.•ⅣⅣ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英文缩写为BSL-4, 俄文缩写为P4. 可称为最(高度)安全实验室. •一级防护一级防护  •着装标准:•工作帽•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隔离裤(或连体防护服)•工作服(或连体工作服)•专用工作鞋•乳胶手套•适用范围 : BSL-1(可适当简化)2)   BSL-2 •二级防护二级防护•着装标准:•符合N95、FFP2、医用防护口罩标准的口罩。

      •护目镜•连体式防护服•防护帽 •乳胶手套•防护鞋加鞋套•适用范围:BSL-3实验室、发烧门诊医护人员、医院检验和接触样品的人员、传染病人和尸体护送人员、污物处理人员、微生物实验室维修人员 •三级防护三级防护•着装标准:•在二级防护基础上作如下改动: •长管供气式面罩或正压头盔呼吸防护器•正压防护服•    适用范围:BSL-4(在有三级生物安全柜条件下,个体防护用二级防护标准)和ABSL-4(四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SARS病人的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SARS尸体解剖等 •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穿戴防护用品顺序:•步骤1  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步骤2  戴帽子:戴帽子时,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步骤3  穿防护服: •步骤4  戴上防护眼睛: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步骤5  套上鞋套:•步骤6  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脱掉防护用品顺序:•步骤1  摘下防护镜;•步骤2  脱掉防护服,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步骤3  摘掉手套,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4  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步骤5  脱下鞋套,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步骤6  摘掉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二、卫生处理 1、消毒技术一、消毒术语:•消毒学是一门研究杀灭、去除和抑制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和其它有害微生物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控制的学科,已发展为预防医学中独立的二级学科根据微生物杀灭和清除的程度,分为灭菌、消毒、防腐、保藏  •灭菌:杀灭或去除外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过程• 消毒:杀灭或去除外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过程•有效氯: 是衡量含量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是指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非指消毒剂所含氯量)用mg/L或%浓度表示 •疫源地消毒: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对防治、研究传染病的医疗卫生机构,可能受到污染的场所应按疫源地进行消毒•随时消毒: 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终末消毒: 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预防性消毒:对在没有明确的传染源存在时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的消毒。

      •消毒剂量:由消毒因子的强度和作用时间决定 •消毒作用水平1.灭菌: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属于此类的方法有:热力灭菌、电离辐射灭菌、微波灭菌、等离子体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用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灭菌的方法 2.高水平消毒法: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芽孢杀灭达到消毒效果的方法这类消毒方法应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 属于此类的方法有:热力、电力辐射、微波和紫外线等以及用含氯、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含溴消毒剂、臭氧、二溴海因等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和一些复配的消毒剂等消毒因子进行消毒的方法  3.中水平消毒法: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包括超声波、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等)、醇类、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包括双链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进行消毒的方法  4.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和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单链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如氯己定、植物类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剂等进行消毒的方法。

      二、消毒的原则与程序:•消毒的原则1.   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药、械,并按照批准使用的范围和方法在医疗卫生机构和疫源地等消毒中使用2.  根据物品危险程度和污染微生物种类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3.   根据消毒对象(物品)选择消毒方法: 4.  选择消毒方法时需考虑,一是要保护消毒物品不受损坏,二是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高温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类可选用干热灭菌2.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或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灭菌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消毒剂4.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消毒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 •消毒程序:1.危险性的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再清洗再根据消毒原则选择合适的消毒方   法进行消毒被甲类传染病传染的病人,以及肝类、结核、艾滋病、炭疽病等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污染的物品和器材2.材料和物品:可先清洗,再根据消毒原则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  •疫区(点)的消毒程序:1.确定被污染源污染的范围。

      2.确定消毒方法方式3.做好疫源地的随时消毒  •做好疫源地的随时消毒: ⒈对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到“三分开”与“六消毒”三分开”是指:①分住室(条件不具备可用布帘隔开,至少要分床);②分饮食;③分生活用品(包括餐具、洗潄用具、便盆、痰罐等)六消毒”是指:①消毒分泌或排泄物(如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为口鼻分泌物,肠道传染病主要为粪便,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为脓液、痂皮等);②消毒生活用具;③消毒双手;④消毒衣物、被单;⑤消毒患者居室;⑥消毒生活污水、污物⒉病人陪伴和护理人员,除做好病人的随时消毒外,应做好本人的卫生防护,护理病人后,应消毒双手   •疫点的终末消毒程序:1.    在出发前,应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2.    消毒人员到达疫点,首先查对门牌号和病人姓名,并向有关人员说明来意,做好防疫知识宣传,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 3.       对脱掉外衣应放在自带的布袋中(不要放在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的地方)穿隔离服、胶鞋,戴上口罩、帽子、手套用过氧乙酸制剂时,须戴防护眼镜4.      仔细了解病员患病前和患病期间居住的房间、活动场所,用过的物品、家具,吐泻物、污染物倾倒或存放地点,以及污水排放处等,据此确定消毒范围和消毒对象。

      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5.    进入疫点时,应先消毒有关通道6.   测量房间、家具及地面需消毒的面积和体积,估算需消毒的污水量7.   必要时,由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前采样8.   消毒前应关闭门窗,将水缸盖好,将未被污染的贵重衣物、饮食类物品、名贵字画及陈列物品收藏好  9. 如系呼吸道传染病,应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10.如系肠道传染病,应先于室内灭蝇,再进行消       毒11. 对室内地面、墙壁、家具和陈设物品消毒时,应 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消毒12.病人用过的餐(饮)具、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时,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浸泡或擦拭消毒作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作擦拭消毒时,必须反复擦拭2次~3次对污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和废弃物,在征得病家同意后焚烧 13.  室内消毒后,必要时对厕所、垃圾、下水  道口、自来水龙头、缸水和井水等进行消毒14.  对传染源密切接触者进行人员卫生处理15.  疫点消毒工作完毕,对消毒人员穿着的工作服、胶靴等进行喷洒消毒后脱下将衣物污染面向内卷在一起,放在布袋中带回消毒所用消毒工具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洗消毒。

      16.  必要时,到达规定的消毒作用时间后,由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后采样17.填写疫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18.离开病家前,让病家开窗通风,擦拭打扫  三、常用的消毒方法一、物理消毒法1.过滤除菌:2.压力蒸汽灭菌:3.紫外线杀菌灯:4.红外线消毒:5.电离辐射灭菌:6.微波消毒:7.等离子体: 中国CDC 中毒控制中心 ( , Hotline: 010 63131122) 200406 空气系统中不同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消毒方法主要参数消毒剂量消除率%体积m3换气量m3/h或速度管面积m2强度时间min激光照射201400009m/s2× 272个155nm600mw一次性通过95.85过滤除菌451849m3/h一次性通过90.40紫外线照射37802000009~10m/s40w ×60支×775000uw/cm29097.97静电吸附10001.11m/s0.5× 0.5一次性通过62.85臭氧18004.38mg/m39092.31 二、化学消毒法1. 1.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n n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n n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的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流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的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

      感病毒等n n细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n n真菌n n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的病毒),例如甲型肝炎病毒、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的病毒),例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脊髓灰质炎病毒等n n分枝杆菌,例如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等分枝杆菌,例如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等n n细菌芽孢,例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细菌芽孢,例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n n朊毒(感染性蛋白质)朊毒(感染性蛋白质) :     2.消毒液的使用方式:;;气溶胶喷雾消毒技术气溶胶喷雾消毒技术 气溶胶的概念溶胶:指分散相的微粒(直径大小介于0.001-100微米之间)分散在介质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 气溶胶:是液体或固体微粒悬浮在气体介质中所形成的一种分散体系液体微粒形成的气溶胶称为雾固体微粒形成的气溶胶称为烟或尘联合国卫生组织规定,气溶胶的雾滴(体积中值直径VMD)粒谱范围<50微米 消毒溶液喷雾消毒法•适用范围:室内空气、居室表面和家具适用范围:室内空气、居室表面和家具表面的消毒表面的消毒•普通喷雾消毒法普通喷雾消毒法•气溶胶喷雾消毒法气溶胶喷雾消毒法 气溶胶喷雾消毒气溶胶喷雾消毒法法–喷雾时,关好门窗,喷距以消毒剂溶液能均匀覆盖喷雾时,关好门窗,喷距以消毒剂溶液能均匀覆盖在物品表面为度。

      喷雾结束在物品表面为度喷雾结束30min~~60min后,打后,打开门窗,散去空气中残留的消毒剂雾粒对消毒人开门窗,散去空气中残留的消毒剂雾粒对消毒人员和物品的防护,同普通喷雾消毒法,尤其应注意员和物品的防护,同普通喷雾消毒法,尤其应注意防止消毒剂气溶胶进入呼吸道防止消毒剂气溶胶进入呼吸道 气溶胶喷雾器的基本结构气溶胶喷雾器的基本结构QPQ-100QPQ-100型气溶胶喷雾器型气溶胶喷雾器喷头喷头导气管导气管气泵气泵药液瓶药液瓶 QPQ-100型气溶胶喷雾器型气溶胶喷雾器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指标:1.1.喷雾射程:喷雾射程:6-86-8米米2.2.喷喷 幅:幅:1 1米米 3.3.喷雾流量:喷雾流量:200-250200-250毫升毫升/ /分钟分钟5.5.整机净重:整机净重:6 6公斤公斤4.4.雾粒直径:雾粒直径:≤≤20 20 µm m的占的占90 %90 %以上以上 b.   普通喷雾:普通喷雾消毒法: 指用普通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的处理方法,喷洒液体雾粒直径多在 100μm 以上各种农用和医用喷雾器均可应用  •适用范围•普通喷雾消毒法适用于对物体(品)表面、室内墙面和地面、室外建筑物和帐篷表面、地面、车辆外表面、装备及植被等实施消毒。

      浸泡消毒:•浸泡消毒法 :指将待消毒物品全部浸没于消毒剂溶液内进行消毒的处理方法•适用范围:适用于对耐湿器械、玻璃器皿、餐(饮)具、生活用具及衣物等实施消毒与灭菌•使用要求           对导管类物品应使管腔内同时充满消毒剂溶液消毒或灭菌至要求的作用时间,应及时取出消毒物品用清水或无菌水清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使用注意事项•对污染有病原微生物的物品应先浸泡消毒,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处理;•对仅沾染污物的物品应清洗去污垢再浸泡消毒或灭菌处理;•使用可连续浸泡消毒的消毒液时,消毒物品或器械应洗净沥干后再放入消毒液中         擦拭消毒法 指用布或其它擦拭物浸以消毒剂溶液,擦拭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的处理方法•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家具、办公用具、生活用具、玩具、器械、车辆和装备等物体表面,以及医院和实验室环境表面实施消毒处理•使用要求:消毒时,用干净的布或其它物品浸消毒剂溶液,依次往复擦拭拟消毒物品表面,作用至所用消毒剂要求的时间后,再用清水擦洗,去除残留消毒剂,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漂白等损坏作用•使用注意事项•不耐湿物品表面不能应用该方法实施消毒处理;• 擦拭时应防止遗漏;•污物可导致消毒剂有效浓度下降,因此表面污物较多时,应适时更新消毒液,防止污物中的病原体对消毒剂溶液的污染。

       熏蒸:气体熏蒸消毒法 :指在专用消毒柜(或箱)与消毒袋中,用消毒剂气体(如环氧乙烷等)对物品进行消毒或灭菌的处理方法,适用于对医疗器械、衣物、书籍、皮革制品、精密仪器等畏湿怕热和怕腐蚀物品、器具实施消毒与灭菌烟雾熏蒸消毒法: 指应用点燃后产生的消毒剂烟雾进行消毒的处理方法常用的有醛氯烟雾剂和酸氯烟雾剂等,适用于对室内特别是通风良好的大空间仓贮和公共场所的空气,以及野外对密度较大的低矮树林实施消毒 干粉消毒法:     粉剂喷洒消毒法: 指用喷粉器或人工撒布消毒粉剂进行消毒的处理方法,适用于空气相对湿度>90%时的潮湿地面和含露珠的低矮植被实施消毒喷洒粉剂消毒应在气温逆增,风速  2.0m/s 的情况下进行消毒人员应站在上风向,并注意个人防护 3.常用的消毒剂•含氯消毒剂•特性   1.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后能产生具有杀菌作用的次氯酸消毒剂其品种较多,可分为有机化合物类和无机化合物类,最常用的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等  2.   次氯酸钠:分子式NaOCl ,分子量74.5,纯品次氯酸钠为白色粉末,容易吸潮变成灰绿色结晶,在空气中不稳定,有明显的氯味。

      工业次氯酸钠的水溶液为浅黄色半透明液体,  由氯气味,有效氯含量大于10%(g/g)3.   次氯酸钙(漂粉精):分子式Ca(OCl)2 ,分子量197.029白色粉末,比漂白粉易溶于水且稳定,含杂质少,受潮易分解有效氯含量为80%~85% 4.   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还有氢氧化钙、氯化钙、氧化钙有效氯含量大于25%(g/g)漂白粉为白色颗粒状粉末,有氯臭,溶于水,在光照、热、潮湿环境中极易分解5.   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    分子式C3N3O3Cl2Na ,分子量219.95有效氯含量大于 60%(g/g) 白色晶粉,性质稳定,即使贮存于高温高湿条件下,有效氯也丧失极少溶解度为25%,水溶液的稳定性较差  6.    三氯异氰尿酸:分子式 C3N3O3Cl3, 分子量232.42 白色结晶,有较强的氯味,有效氯含量大于89.7% (g/g),25℃时溶解度为1.2%含氯消毒剂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消毒液不稳定等特点  •适用范围  适用于餐(茶)具、物体表面、环境、水、疫源地等消毒。

      •使用方法•消毒液配制  根据不同含氯消毒剂产品的有效氯含量,用去离子水将其配制成所需浓度溶液•消毒处理方法: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方法 1.浸泡法  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已消毒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 10min 以上;用含有效氯 2000 mg/L~5000mg/L 消毒液浸泡 30min以上2.擦拭法 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  3.喷洒法 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 30min 以上; 用含有效氯 2000mg/L 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 60min以上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离开现场 4. 干粉消毒法 对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使含有效氯10000mg/L,略加搅拌后,作用 2h~6h,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 50mg/L 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 2h后排放  •注意事项:1.片剂、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所需溶液应现配现用2.配制漂白粉等粉剂溶液时,应戴口罩,橡胶手套。

      3.未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应做金属器械的消毒;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器械消毒后,应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 4.   对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应做有色织物的消毒5.  用于餐具的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6.   消毒时,若存在大量有机物时,应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7.   用于污水消毒时,应根据污水中还原性物质含量适当增加浓度 •戊二醛•特性  戊二醛分子式 C5H5 O2 ,分子量100.13 呈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挥发性低,有醛的气味以戊二醛为主要杀菌成分的消毒剂常用灭菌浓度为2%国外还有2.5%和3.4%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等特点•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 •使用方法:•灭菌处理:常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浸泡 10h 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消毒: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一般20min~45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2%的戊二醛一般可连续使用7~14天,3.4%的戊二醛可连续使用28天。

        •注意事项1.戊二醛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2.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3.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消毒,并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甲醛•特性:分子式 CH20, 分子式32为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甲醛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易溶于水、醇常用浓度为40%的水溶液,亦称福尔马林•适用范围:纸张、皮毛服装、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 •使用方法:熏蒸处理,熏蒸时,应将房间密闭,相对湿度维持在70%~90%,温度在18℃以上,被消毒物品之间应留有充分的空间  •加热熏蒸法 福尔马林25ml/m3 加热熏蒸12小时化学熏蒸法 福尔马林 40ml/m3 与高锰酸钾 30g/m3混合,熏蒸12小时消毒后应通风,使甲醛气体散尽•注意事项:甲醛对人有毒性和刺激性,应做好对操作人员的防护熏蒸时应严格控制温度和相对湿度,亦保证消毒效果  •过氧乙酸•特性 过氧乙酸又叫过醋酸,分子式C2H4O3,分子量为76.05,为无色透明弱酸性液体,易挥发、有很强的挥发性气味,腐蚀性强,有漂白作用性质不稳定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 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

      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等特点其浓度为16%~20%(g/100ml)•适用范围: 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灭菌、环境及空气等的消毒 •使用方法•消毒液配制:过氧乙酸一般为二元包装,A液为冰醋酸液和硫酸的混合液,B液为过氧化氢,使用前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将 A、B 两液混合后产生过氧乙酸,在室温放置24h~48h后即可使用 •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熏蒸 喷雾、浸泡、擦拭、喷洒等 1.喷雾法:用气溶胶喷雾器以浓度为0.1%~0.5%的过氧乙酸,以10-20ml/m3 的用量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喷雾消毒,作用1小时2.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物品浸没于装有0.2%~0.5% 过氧乙酸的容器中,加盖, 浸泡 30 min3.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0.2%~0.5% 过氧乙酸擦拭作用30min 4.喷洒法:对一般污染表面的消毒用0.2%~0.4% (2000 mg/L~4000mg/L) 过氧乙酸 喷洒作用 30min~60min  •注意事项:1.过氧乙酸不稳定,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用前应测定有效含量,原液浓度低于12% 时禁止使用。

      2.稀释液临用前配制3.配制溶液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 4.        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金属制品与织物经浸泡消毒后,即时用清水冲洗干净5.       使用浓溶液时,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粘膜上,一旦溅上,即时用清水冲洗6.       消毒被血液、脓液等污染的物品时,需适当延长作用时间 •过氧化氢•特性 过氧化氢又叫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分子式H2O2,分子量34.015,纯品稳定性好,稀释液不稳定过氧化氢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无毒、对金属及  织物有腐蚀性杀菌作用受有机物影响很大过氧化氢容易被热、过氧化氢酶等破坏,最终产物是氧和水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丙烯酸树脂制成的外科埋植物,隐形眼镜、不耐热的塑料制品、餐具、服装、饮水和空气等消毒和口腔含漱、外科伤口清洗•使用方法消毒液配制:根据有效含量按稀释定律用去离子水将过氧化氢稀释成所需浓度  •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喷雾、浸泡、擦拭等1.喷雾法:用气溶胶喷雾器以1.5%-3.0%的浓度10-20ml/m3 的用量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喷雾消毒,作用1小时2.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物品浸没于装有3%过氧化氢的容器中,加盖, 浸泡30min。

      3.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4.其它方法: 用1%~1.5%过氧化氢嗽口;亦可用3% 过氧化氢冲洗伤口  •注意事项1.过氧化氢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 用前应测定有效含量2.稀释液不稳定,临用前配制3.配制溶液时,忌与还原剂、碱、碘化物、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相混合4.过氧化氢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5.使用浓溶液时,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粘膜上,一旦溅上,即时用清水冲洗6.消毒被血液、脓液等污染的物品时,需适当延长作用时间  •二氧化氯•二氧化氯,分子式ClO2,分子量为67.45,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溶于水后可制成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二氧化氯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杀菌作用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消毒效果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的特点,二氧化氯活化液和稀释液不稳定•适用范围  适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餐(茶)具、饮水及环境表面等消毒 •使用方法:•消毒液配制:二氧化氯消毒剂一般为二元包装,A液主要是亚氯酸钠,B液为活化剂,成份一般为柠檬酸,使用前将A和B液混合生成二氧化氯溶液,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使用•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等方法。

      1.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或灭菌物品浸没于装有二氧化氯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 100mg/L~250mg/L 二氧化氯溶液浸泡30min;对肝炎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物品的消毒,用500mg/L 二氧化氯浸泡 30min;对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1000mg/L 二氧化氯浸泡 30min2.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用浓度和作用时间与浸泡法相同 3.   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表面,用 500mg/L 二氧化氯均匀喷洒,作用30min;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表面,用 1000mg/L 二氧化氯均匀喷洒,作用60min4.   饮水消毒法:在饮用水源水中加入 5mg/L 的二氧化氯,作用5min,使大肠杆菌数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 •注意事项:1.A和B液混合后产生的二氧化氯溶液不稳定,应现配现用2.配制溶液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3.二氧化氯对金属有腐蚀性,金属制品经二氧化氯消毒后,应迅速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沥干 •碘伏•特性 碘伏是以活性剂表面为载体和助溶剂的不定性络合物,其分子量和分子是因表面活性不同而异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低毒,对皮肤粘膜无刺激并无黄染,对铜、铝、碳钢等二价金属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稳定性好等特点。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手、皮肤、粘膜等的消毒  •使用方法•消毒液配制:根据有效碘含量用灭菌蒸馏水将碘伏稀释成所需浓度•消毒处理方法: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冲洗等方法 1.浸泡法  对皮肤的浸泡消毒,卫生洗手消毒用含有效碘500mg/L的消毒液浸泡2分钟2.擦拭法  对皮肤、粘膜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时,用浸有碘伏消毒液的无菌棉球或其它替代物品擦拭被消毒部位对外科洗手用含有效碘2500 mg/L~5000mg/L 的消毒液擦拭作用3min对于手术部位及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用含有效碘2500 mg/L~5000mg/L 的消毒液局部擦拭2遍,作用共2min;对口腔粘膜及创口粘膜创面消毒,用含有效碘 500 mg/L~1000mg/L 的消毒液擦拭,作用3min~5min注射部位消毒也可用市售碘伏棉签(含有效碘2000mg/L)擦拭,作用2min~3min3.冲洗法对阴道粘膜及伤口粘膜创面的消毒,用含有效碘 250mg/L 的消毒液冲洗3min~5min •注意事项:1.碘伏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2.碘伏对二价金属制品有腐蚀性,不应做相应金属制品的消毒3.消毒时,若存在有机物,应提高药物浓度或延长消毒时间。

      4.避免与拮抗药物同用  •乙醇•特性 乙醇称酒精,分子式C2H5OH ,分子量为46.07,无色透明液体属中效消毒剂,可杀灭不形成芽孢细菌,分枝杆菌,病毒,但所有浓度对细菌芽孢均无效具有速效、无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易挥发、不稳定等特点乙醇作为其他消毒剂的助溶剂和增效剂使用,如乙醇与氯己定、碘、苯扎溴铵等复配,其效果更佳 •适用范围 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等•使用方法•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法和擦拭法  1.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乙醇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用75% 的乙醇溶液浸泡 10min以上;个别对其它消毒剂过敏者,可用75% 的乙醇溶液浸泡5min2.擦拭法对皮肤的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 •注意事项 1.乙醇易燃,忌明火;必须使用医用乙醇,严禁使用工业乙醇消毒和作为原材料配制消毒剂2.对酒精过敏者慎用 •双胍类消毒剂氯己定 •特性 氯己定又称洗必泰,分子式C22H30CL2N10.2C2H4O2, 分子量 625.56性状为白色的结晶粉末无臭、苦味、难溶于水,在酒精中溶解常与无机酸和有机酸形成盐。

      例如, 醋酸氯己定和葡萄糖酸氯己定等,均属低效消毒剂,具有速效杀菌作用,对皮肤粘膜无刺激性、对金属和织物无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轻微,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范围 适用于外科洗手消毒、手术部位皮肤消毒、粘膜消毒等 •使用方法1.消毒液配制:根据有效含量用灭菌蒸馏水将醋酸氯己定稀释成所需浓度2.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和冲洗等方法3.涂擦法手术部位及注射部位的皮肤的消毒用 5000mg/L醋酸氯己定-乙醇(70%)溶液局部涂擦 2遍,作用2min;对伤口创面消毒,用 5000mg/L 醋酸氯己定水溶液涂擦创面 2遍~3遍, 作用2min外科洗手可用相同浓度和作用时间4.冲洗法对阴道、膀胱或伤口粘膜创面的消毒,用 500mg/L~1000mg/L醋酸氯己定水溶液冲洗,至冲洗液变清为止 •注意事项1.勿与肥皂、洗衣粉等阴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或前后使用2.冲洗消毒时,若创面脓液过多,应延长冲洗时间 4.怎样配制与使用消毒剂•漂白粉:(其有效氯25%左右)•漂白精片(有效氯含量为80%~85%)•使用前测其有效氯含量: 有效氯含量用%(W/W)表示用漂白粉配制水溶液时应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然后边加水边搅拌成乳液,静置沉淀,取澄清液。

      漂白粉干粉可用于铺垫墓葬,地面和人、畜排泄物的消毒,其水溶液可用于餐具消毒、饮水消毒、污水处理、粪便处理、用具擦拭消毒等, 漂白精片可直接溶于消毒水体 •例: 漂白精的有效氯按80%计算:按2mg/ L加入漂白精用于1m3水体的消毒,需要加漂白精多少克?•2mg/L×1×1000÷80%=2500mg/L=2.5g•    取2.5g含80%有效氯的漂白精置研钵捣碎,直接加入水体中、搅拌将研钵用水冲洗数次 •过氧乙酸:(含有效过氧乙酸为16%~20%)•例: 欲配制0.5%的过氧乙酸4000ml需要16%的过氧乙酸多少ml?•4000×0.5%÷16%=125ml•取16%的过氧乙酸125ml,加入已消毒的容器内, 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稀释到4000ml •二氧化氯:(多为二包装)•例四: 欲配制含二氧化氯500mg/L溶液2000ml需要2%的二氧化氯多少?•500mg/L×2000ml÷20000g/L=50ml•      取2%的二氧化氯溶液50ml于已消毒的容器内,用灭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至2000ml•个人防护:佩戴护镜、手套、佩口罩,穿工作服 •“84”等含氯消毒液:•例五: 配制含有效氯2000mg/L溶液1000ml需要5%%“84”消毒液多少量?•              2000mg/L×1000ml÷50000mg/L=40ml•取40ml含5%“84”消毒液于已消毒的容器内,用灭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到1000ml。

      •个人防护:佩戴手套,穿工作服¡戊二醛 •生物消毒法1.抗菌植物药:植物为了保护自身免受外界的侵袭,所产生的抗菌物质2.噬菌体和质粒消毒3.生物酶在消毒中的应用 三、主要媒介生物的危害与控制鼠类:鼠类可以直接把病菌传播给人,起着传播媒介和保菌的作用主要的传染病有鼠疫、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及恙虫病、莱姆病等 控制措施:1.多用器械灭鼠2.慎用毒饵:A 只用国家准用鼠药:尽可能使用高效、安全的抗凝血灭鼠剂,如0.025%敌鼠钠盐,0.0375%杀鼠迷,0.01%氯敌鼠,0.005%溴敌隆或大隆、杀它仗等B  由专业人员统一部署配制毒饵:根据鼠情确定毒饵投放量,一般每10平方布放两堆C 确保人畜安全3.巩固防鼠措施:彻底搞好室内和环境卫生,尽量用防鼠容器存粮. 蝇类:•疾病的传播:主要是肠道传染病•防治措施:1.成蝇:可喷洒与杀灭成蚊相同的药剂,空间喷洒是迅速降低室内外蝇密度最有效的方法,室内喷洒使用水剂或脱臭煤油剂型等危险性较小的杀虫剂,大清早是处理成蝇的最佳时间     胺菊酯+超低容量12—14g/ha,热烟雾12—14g/ha等,另外杀灭成蝇的方法很多,可用粘蝇纸、粘蝇彩带粘捕    杀虫剂的作用方式分类为:熏蒸剂 , 胃毒剂 , 触杀剂 。

           触杀剂有两种类型:表面喷洒, 空间喷雾     液体空间喷雾分类为:常量空间喷雾, 超低量(ULV)空间喷雾2.处理蝇蛆孳生场所:垃圾、粪便是蝇类的主要孳生物乐果,有机磷 浓度为0.2%乳油 用量500——1000mL/m2,苏脲 昆虫生长调节剂喷洒 蚊类•疾病的传播:如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的登革热•控制措施•1.成蚊杀灭:在活动的高峰期(日落前后)对所有室内、外环境进行空间喷洒马拉硫磷 类型为有机磷剂量为1-2g/m2,持效1-3月,安全等级:轻毒溴氰菊酯 类型拟除虫菊酯 剂量0.05g/m2,持效3月以上 安全等级:中毒•2.孳生地控制:根据不同的积水类型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3.防蚊: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做好个人防护 蟑螂•疾病的传播:可在体内外携带多种病体,主要有4类:细菌类、寄生虫类,病毒类和真菌类一些种类的分泌物含有致癌物质,能引起癌变•防治措施:•1.化学防治:喷洒杀虫、毒饵、喷粉、烟雾剂、熏蒸剂氯氰菊酯 剂型喷洒剂,浓度为0.3—0.6g/L毒死蜱  剂型喷洒剂  浓度5g/L•2.生态防治:改变、消除蟑螂赖以生存的环境是防治蟑螂的根本措施•3.物理防治:常用的物理方法有人工扑打、诱捕、火焰喷杀、烫杀、冻死、吸捕、电杀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