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新疆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意义及现状.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93557493
  • 上传时间:2019-07-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新疆地区实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现状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地区,属于多民族聚居地区,大部分少数民族人口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调查,在新疆1千多万少数民族人口中,尚未掌握或根本不懂汉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人数约占70%,双语人特别是熟练掌握汉语的双语人比例很低4个主要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和蒙古族80%以上人口生活在交通较为闭塞、文化教育相对滞后的农牧区,主要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在学习使用好本民族母语的同时,掌握好汉语言文字对于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沟通,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双语教学”是指少数民族学校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共同授课的一种教学方式随着新疆经济的迅速发展,自治区对 “ 民汉兼通”少数民族人才的迫切需求与人才的严重匮乏之间的矛盾显得越来越突出为了使少数民族学生切实达到“ 民汉兼通”,新疆地区先后使用各种教学模式实施“双语教学” 一、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的基本情况1 9 9 2自治区教委决定在乌鲁木齐,吐鲁番,塔城等三地开办双语授课实验班,既部分课由汉族老师直接用汉语授课。

      到2 0 0 4 年全区共有3 0 0多所双语授课实验班,实验班在校生达到1 3 7 3 3人2 0 0 4 年新疆双语授课实验班更名为双语教学班经过十几年的实验探索证明,双语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少数民族教学质量,培养“ 民汉兼通”人才的作用日益明显,双语教学己进入普及阶段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构建了一套符合新疆实际的汉语课教学体系,形成了“ 双语”授课实验、“ 双语”实验学校、小学一年级开设汉语课等多种双语教改实验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截止2010年9月统计,全区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普通中学有937所,占总数的48%;小学有3 616所,占总数的69.42%在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中小学中,全区有维吾尔语小学3 195所,中学710所;哈萨克语小学326所,中学172所;蒙古语小学15所,中学23所;锡伯语小学4所,中学4所;柯尔克孜语小学79所,中学28所二、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发展情况语言从属于民族民族人口的地理分布,必然影响其语言的分布办学模式是与民族分布密切相关的在汉族人口较多的地区(如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奎屯市、克拉玛依市等),汉语是强势语言,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主要交流工具;在民族成分较为复杂,多民族杂居的城市(如哈密市、伊宁市、库尔勒市、塔城市、阿勒泰市及焉耆、乌苏县城等)汉语则与当地的主要民族语言如维吾尔或哈萨克语双语并行,共同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主要交流工具;而在地域广阔、汉族人口稀少、少数民族高度聚居的农牧区,如和田、喀什等地区汉族人口比重极小,少数民族语言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呈现出明显的强势,当地人口使用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语言作为主要交流工具是必然的。

      正是基于我区这种存在着汉语单语区(如石河子市等)、民语单语区(如喀什、和田等地区农村)、汉语和少数民族语双语甚至多语并用区(如伊宁市、塔城市等)的复杂语言环境现象,决定了我区基础教育总体发展上的不平衡性,同时也造成了在选择双语教育模式上的多样性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小学阶段以母语教育为启蒙教育,加授汉语课,小学高年级完全采用汉语授课的模式主要是由于人口数量较少、既希望保持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希望与主体民族同步发展的如锡伯等少数民族学校采用,部分在中小城市或城郊长期与汉民族杂居的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学校也正在采用这种双语教学模式二)部分课程双语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部分课程用汉语授课(数、理、化、生及英语等)、部分课程(语文、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用母语授课此种模式是目前我区主要的双语教学模式目前,不仅民汉合校的学校中有一定数量的双语班,而且这种模式在乡镇学校中的比例也比较大,占到了1/3三)完全双语教育模式这种模式除母语文外,其余课程全部用汉语授课使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中小学其“双语”教学模式由以理科为主的部分课程用汉语授课的模式,最终过渡到全部课程用汉语言授课,同时加授母语文的教学模式。

      目前,这种模式主要集中在地州以上城市的民族学校,少数条件好的县城也有少量分布采用这类办学模式的学校基本实现了民汉合校,办学规模约占我区双语班总数的1/3此种模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提倡的模式四)内地高中班和区内初中班模式2003年9月,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为了探索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新途径,加快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农牧区子女享受到优质教育,决定参照内地新疆高中班模式,在乌鲁木齐市、昌吉市、石河子市等八个经济和教育条件较好的城市开办区内初中班,2004年9月招生1 000人,2005年9月扩大招生到3 000人,到2006年9月招生规模扩大到5 000人,逐步使在校生总数达到15 000人以上内地高中班和区内初中班正处于探索和初步发展阶段,从已经毕业的内地高中班升学和即将毕业的区内初中班的学业成绩来看,比其他类型的学生的成绩要高出许多,成为目前新疆双语教学成功的范例 我所从教的学校也是一所民族学校,第一阶段的双语教学(90年代以前),以母语教育贯穿始终,汉语仅作为一门课程安排教学其双语教学模式是民族语加汉语的教学,即以民族语教学为主,中小学课程全部用民族语讲授,教材也使用民族文字。

      汉语则从初中年级起开始开设,直至高中毕业第二阶段的双语教学(90年代至2003年)各课程以本民族语教学为主(用民文民语),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汉语课程,强化汉语教学汉语课作为一门主课,列入高考科目第三阶段的双语教学(2003年-2006年)小学和初中阶段以母语教育为启蒙教育,加授汉语课,从高一年级开始分设蒙语班和双语班,蒙语班继承之前的教学模式,双语班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即部分课程用汉语授课(数、理、化、生及英语等)、部分课程(语文、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用母语授课第四阶段的双语教学(2006年至今)双语教学从中学下移到了小学,由城镇办班延伸到了乡村双语班规模进一步扩大,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开设双语班直至高中蒙语课只作为单个课程,除地方课和音体美及特色课程之外,其他课程均采用汉语授课模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