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

29页
  • 卖家[上传人]:琴****
  • 文档编号:47656954
  • 上传时间:2018-07-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67M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主旨概括]北宋中期,政府面 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在这种 严峻形势下,改革的呼声日趋 强烈为了克服经济困难,巩 固统治,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 行变法王安石变法的推行在 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社会积 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北宋社 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 的壮大,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历史 影响但由于改革触动了大官僚 、大地主的利益,在他们的 强烈反对下,改革最终失败[学法指导]1.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原因在于中央集权强化后形成的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在学习庆历新政时,要将其内容与北宋时期所存在的社会问题相对应注意其针对性及其实际作用2.利用以前学过的历史知识,参考有关课本中的历史地图,了解当时北宋政权面临的形势,加深对王安石变法的必要性及其历史作用的认识3.全面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各项措施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并将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点4.联系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内容,归纳、概括其基本特点、规律知 识 点 知 识 要 素了解识记识记理解运用变变法的命运 各派势势力的态态度及结结果√积贫积贫 局面的改变变积贫积贫 局面改变变的原因及消极影响√√积积弱局面的改变变积积弱局面改变变的状况及不足√√一、变法的命运1.守旧派的态度激烈反对,指责变法违背天意。

      2.王安石的态度坚持自己的“ ”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3.宋神宗的态度先支持后动摇4.结果宋神宗死后, 任宰相,最终废除新法三不足司马光[拓展升华]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王安石变法是依靠地主阶级、以加强和巩固地主阶级统治为根本目的实行的一些改良措施对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制度不可能进行根本调整,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就得不到根本的缓和2)重要原因:一是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阻挠和破坏二是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二、王安石变法的影响1.积贫局面的改变(1)表现: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政府府库储存的 增加2)原因:①农田水利法:保证了 ,对防洪抗灾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使耕地面积大大增加,促进了农业的发展②方田均税法:豪强地主隐瞒的大量 被清丈出来,增加了政府收入,民户得到实惠货物农业灌溉土地③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了大商人垄断 的局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④青苗法a.积极作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缺陷:强制农民 ;利息偏高,增加了借贷者的负担。

      ⑤免役法:a.积极作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 b.缺陷: 太高,百姓不堪沉重的负担市场借贷免役钱财政收入2.积弱局面的改善(1)表现:国力增强2)原因:①保甲法: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而且为 创造了条件②军器监:使 的质量得以改进,产量增加③保马法:使 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还节省了养马费用④将兵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加强精简军队武器马匹3.变法的历史意义在北宋中期 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王安石大胆变革,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阶级矛盾政治军事一、结合今天的教育改革,思考王安石变法中关于科举的措施有哪些值得肯定?1.改革考试的内容,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取消华而不实的诗赋,考查学生是否理解领悟经义2.要求学生联系当前实际,考时务策,以考核士子对天下大事的分析处理能力3.贯彻择优录取原则,取消富贵豪门子弟的特权1.下列对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的改革,表述错误的是( )A.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B.太学的教科书的内容是儒家经典C.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D.严格“恩荫”制,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

      A、B、C三项都是王安石变法中有关教育方面的改革;D项属于“庆历新政”的内容,故选D答案:D二、如何全面评价王安石变法?1.进步性(1)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3)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2.局限性(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当政者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没有触及导致社会危机加深的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土地兼并的问题只能加以调节、限制,不可能彻底解决,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2)新法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人民的反对2.下列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实现富国强兵是其基本出发点B.其改革从根本上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C.改革彻底解除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D.变法失败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解析: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其变法措施从根本上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由于北宋中期政治腐败,变法失败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但并未彻底解除社会危机。

      答案:C高频考点考查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和影响[示例] (2012·浙江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马克壵《世界文明史》(1)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争论的实质,并回答变法触动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2)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解析]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一的关键词“理财”,可知二人的问题就是围绕着“理财”展开的;第二小问结合司马光对变法的总体态度分析,司马光坚决反对变法,而王安石主张变法,这正是二人争论的实质;第三小问结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是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因此得出变法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

      第(2)问第一小问属于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结合教材中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内容或“富国”之策即可作答;第二小问要结合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分析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则要结合材料中王安石的观点进行总结[答案] (1)政府要不要“理财”祖宗之法是否可变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2)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原因: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王安石有前瞻性图文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探究目的(1)知识层识层 面:考查查王安石变变法失败败的原因(2)能力层层面:考查查学生对对材料解析及分析探讨问题讨问题 的能力[探究示例]材料一 (王)安石曰:“……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故也司马)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宋史·司马光传》 材料二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弈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对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材料三[问题生成](1)材料一中王安石与司马光的论战分别阐述了什么主要观点?(2)材料二王安石认为理财的关键是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3)观察材料三的漫画,归纳指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探究思路]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分别对两人的观点加以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中“汲汲于差役之法也”得出理财的关键措施,并指出其积极作用第(3)问理解漫画内容,从变法触及大地主、大官僚利益以及用人不当等方面回答[尝试解答](1)王安石认为善于理财者,可以不增加捐税却使国库充盈;司马光认为所谓善于理财者,不过是巧立名目,在百姓头上增加捐税2)王安石认为免役法最重要积极作用:既增加了官府收入,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有利于发展生产3)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在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