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马斯-莫尔课件.ppt
38页托马斯托马斯·莫尔(莫尔( St. Thomas More))l生于1478年2月7日 ,卒于 1535年7月6日英国人l空想社会主义者l《乌托邦》的作者柏拉图:柏拉图:《《理想国理想国》》l国家分为三个阶层:l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l鄙视个人幸福,强调城邦整体和国家利益至上柏拉图的国家观和幸福观柏拉图的国家观和幸福观l人的幸福感不是源于人的天性以及人们关于幸福的体验与直觉,而是来自国家的定义;或者说,来自柏拉图本人的定义l如果国家提倡这种道德,一个人为了所谓城邦或国家的利益牺牲,不计较个人的自我实现,不但死得其所,而且幸福无与伦比 托马斯·莫尔l1478年, 生于伦敦一个法官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 ,当过律师、国会议员、财政副大臣、国会下院议长、大法官 l1535年,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莫尔主张教皇权力的至高无上)l1935年,逝世四百年后,被罗马天主教会册封为圣人l1980年,与主教费舍尔一起被John Paul II尊为守护上帝的殉道者《《乌托邦乌托邦》》 ((1516年)年)l以一个旅客拉斐尔的见闻,描述假想岛屿国家乌托邦的政治制度。
作品主要引用自己和Peter Giles的对话作品展现了“最有价值和最有尊严”的城市Amaurote托马斯 莫尔:《乌托邦》 ●莫尔不但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无情揭露“羊吃人”的资本原始积累之本质 ,而且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莫尔生活的年代和出身莫尔生活的年代和出身l莫尔:资本原始积累的见证人;l莫尔:该时期人权状况的记录者和批判者;l莫尔:出身于上流社会富有者阶级;l但是, 他却极同情于受苦最深的劳动人民l乌托邦》最早是莫尔用拉丁文写成的,后由拉尔夫罗宾逊于1551年译为英文 《《乌托邦乌托邦》》l成书于1516 年 ,他奠定了作者在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中的地位l《乌托邦》叙述了莫尔出使尼德兰、访问安特卫普期间 ,遇到一位远涉重洋归来的葡萄牙水手兼旅行家拉斐尔·希斯拉德 ,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形式 ,表达了作者的社会政治思想批判与设计批判与设计l《乌托邦》深刻地批判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巩固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试图揭示社会不平等和劳动大众日益贫困化、原始积累时期所特有现象等产生的原因;l作为一名人文主义者,莫尔为了同这种社会相对抗 ,莫尔为人们描绘了乌托邦理想国,进行了一系列民主制度设计。
一、政治思想背景一、政治思想背景l针对当时残酷剥夺农民土地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圈地运动, 莫尔写道:“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 吃一点点就满足, 现在据说变成很贪婪很凶蛮, 甚至要把人吃掉, 把田地、家园、城市要蹂躏完啦l凡是有用来生产羊毛的地方, 那里的贵族豪绅, 甚至主教圣人之流, 都争相养羊, 把农民赶走, 把整片土地化做牧场, 把房屋以至城镇全部毁掉, 只留下教堂作羊圈其结果, 牲畜的生活比失去土地的农民的生活强羊群尚有牧场和羊圈, 而农民却无以为食, 沿街乞讨农民不仅没有人权, 甚至连牲畜的权利也不如啊! 法律和人权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法律和人权的虚伪性和欺骗性l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导致了广大农民流离失所, 四处流浪, 然而富有者却假借国家的名义, 制定了禁止农民流浪的血腥立法, 强迫农民在十分低微的工资水平下从事雇佣劳动阴谋就当成了法律阴谋就当成了法律l“一伙富有者狼狈为奸, 表面名义上为代表国家, 实则为私人利益打算他们想出种种方法诡计, 首先把自己已经骗得的东西保存巩固起来; 其次是用极低廉的工价去奴役穷苦的人们替他们干活出力, 如同驮载的牲畜一般等到富人假借国家的名义, 就是说, 包括了穷人的名义在内, 把他们的阴谋规定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 这种阴谋就当成了法律。
社会中严重存在的不平等社会中严重存在的不平等l社会的一极,是种地的、挖煤的、赶货车的、干苦工的、做零活的, 他们终日辛勤劳动, 但是工资收入极其微薄, 过着连羊群也不如的生活他们的劳动对社会来说一天也不能缺少, 可是丝毫得不到社会的关怀, 繁重的劳动折磨完他们的青壮年时期以后, 贫病交加, 穷困潦倒便是他们的命运社会是何等的不公正社会是何等的不公正l另一极, 贵族、银行家和高利贷者, 他们无所事事, 像公蜂一样靠别人的劳动养活自己, 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l可见, 当时的社会是何等的不公正, 人的权利和义务又是如何被分离一切祸害与灾难的根源一切祸害与灾难的根源l那么造成社会贫富对立、劳动者贫困与不幸的原因是什么呢?l莫尔说:“我深信, 只有完全废止私有制度, 财富才可以得到平均公正的分配, 人类才能有福利如果私有制仍然保留下来, 那么, 大多数人类, 并且是最优秀的人类, 会永远被压在痛苦难逃的悲惨重负下第一次把人权与所有制联系起来第一次把人权与所有制联系起来l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 莫尔第一次说明所有制关系是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权利的基础, 说明彻底废除私有制是改变劳动者人权状况的根本途径。
二、政治制度设计二、政治制度设计l私有制是造成现实社会不公正、不平等的根源.l乌托邦社会没有私有制, 没有剥削, 没有贫富的阶级之分, 一切财产属于社会的全体人民公有不仅生产资料一律公有, 而且一切消费品也属公有乌托邦社会消费品的分配以公共利益为前提, 以按需分配为原则由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属于社会全体, 所以,“每人一无所有, 而又每人富裕 劳动、生产与休息劳动、生产与休息l生活在乌托邦社会里的人, 人人都参加劳动这既是每个人的权利又是每个人的义务农业由全体乌托邦人轮流经营每人在农村劳动两年后再回到城里从事手工业生产; 每人除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之外, 还要从事脑力劳动, 有的从事文化艺术活动, 有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由于乌托邦人都是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的行家里手, 劳动效率较高, 所以他们每天只需要工作 6 小时, 6 小时以外的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乌托邦人在休息时间里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一系列不平的消除一系列不平的消除l莫尔关于理想社会的上述设想, 表明他不仅肯定了劳动者在经济上享有一系列权利, 而且表明他开始考虑到如何消灭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权利的不平等问题。
体现民主主义原则的政治制度体现民主主义原则的政治制度l公民拥有自己的政治权利乌托邦由 54 个城镇组成, 每个城镇选出年辈长、阅历多的 3 人组成元老院, 作为最高权力机构l一切行政官员都由选举产生每30 户选出一名“飞拉哈”, 每10 个“飞拉哈”又选出一名首席“飞拉哈”, 然后从这些首席“飞拉哈”中推选出一名总督, 总督系终身制,但如果发现他有追求暴政、虐待人民的嫌疑就可以撤换民主集中制的雏形民主集中制的雏形l一般群众都享有参与国家大事的民主权利, 任何重大事件都必须由各家各户讨论, 作出结论提交元老院, 由当选代表组成的元老院和民众大会讨论决定一切公众事务l城中公务必须经过众人在会上讨论城中公务必须经过众人在会上讨论3天才能成天才能成为法令此外,还有一个特殊规定,即不许在为法令此外,还有一个特殊规定,即不许在会外或选举场外商议政事会外或选举场外商议政事 干群关系:老百姓称官员为父亲干群关系:老百姓称官员为父亲l由于实行这一套民主制度, 公民能切实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利, 这就保证了国家领导和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莫尔写道, 没有一个官员态度傲慢, 令人望而生畏; 老百姓称官员为父亲, 他们的举止也不负众望。
民主制度以法律为保障民主制度以法律为保障l乌托邦的法律简明易懂, 人人精通乌托邦人认为, 其他民族的主要缺点是, 几乎无数卷的法令和释文还是不够用浩繁到无人能卒读以及晦涩到无人能理解的法令去约束人民, 这是极不公正的l只有简单明了的法律, 才能被每个人所掌握, 所精通, 而一旦“人人精通法律”, 谁也就别想用法律欺压老百姓了, 每个公民的义务就能得以履行, 而权利则能得到保障选择职业的权利选择职业的权利l手工业是乌托邦人的基本职业手工业包括毛织业、麻纺业、水泥业、冶炼业和木工业等乌托邦人在掌握了一种技艺之后, 可以自由选择其它技艺中的另一种作为自己的专门职业; 病人乐于住院,不愿住家病人乐于住院,不愿住家l生病有公共医疗, 对丧失劳动力的人们给予同目前正从事劳动的人们一样的照顾l医院里设备完善, 医生技术精湛, 病人营养适度医护人员对病人温存和蔼, 体贴入微l食物必须先归于病人,城市的周围有4座大医院,病人互不干扰,医生精于照料,从而造成病人乐于住院,不愿住家 婚姻家庭婚姻家庭l乌托邦人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 对于破坏一夫一妻制的人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乌托邦的妇女受到人们的尊重, 并且享有同男子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 从事科学文化工作权利和当选为僧侣的权利; 乌托邦的儿童在未成年以前, 享有接受道德、文化和技术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l他们分别信奉日神、月神、先民、游星, 但大多数人只相信纸神, 认为至高无上的纸神代表着自然。
后来, 他们接受了基督教, 因为据说基督也很赞同共同生活他们有一条古老的法律, 任何人不能因自己的宗教信仰受到责罚l 每个人自己喜欢哪一种教就可以信从哪一种教, 凡想劝说别人改信宗教的人只能用和平温顺的方式去进行, 凡辩论宗教问题而态度骄横的人均被罚去充军或做奴隶金银的价值不如铁金银的价值不如铁l乌托邦人对于金银的用法也让人深省对于他们,金银的价值不如铁在别国被看作珍贵之物的金银在乌托邦成了羞辱的标记 对外交往:战争与和平对外交往:战争与和平l他们热情接待来访者, 乐于倾听世界各地的动态, 发展与邻国的贸易关系, 这种关系主要靠情谊而不是靠条约来维持l乌托邦人珍惜与邻国的和平, 但也不放弃战争平时他们经常整军经武, 训练男女, 一旦敌人入侵, 便兴师出击不战则已, 一战就要使其心碎胆裂, 给敌人以凶狠的报复当获得胜利时, 乌托邦人遵守人道主义原则, 不践踏敌人的国土, 不焚烧敌国的庄稼对攻破的城池禁止掠夺, 对和平的居民秋毫无犯, 对不带武器或放下武器的敌士兵, 只要不是间谍, 一律不加伤害三、政治观点评价三、政治观点评价l莫尔是近代第一个比较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人民的人权状况的人, 也是近代第一个比较系统地阐明社会主义的人权原则和观点的人。
这些社会主义人权原则和观点, 不仅深刻影响着尔后许许多多的社会主义者, 而且也曾启迪过科学社会创始人的智慧, 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人权理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共产主义思想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微光”l例如: 关于消灭一切形式的私有制是根除一切不平等现象的根源的思想; 关于社会主义不仅消灭剥削阶级而且要消灭一切阶级差别, 包括消灭城乡对立和工农对立差别的思想; 关于人人有参加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的思想; 关于实行民主政治, 各级官员由选举产生, 重大问题集体决定的思想; 关于实行男女平等,争取妇女解放的思想; 关于实行和平睦邻的对外关系的思想, 等等l尽管这些原则和观点在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中既没有明确的概念更没有科学的论证, 但它毕竟已经显露出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源头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源头l马克思和恩格思以其敏锐的眼光, 发现了这些“处处突破幻想的外壳而显露出来的天才的思想萌芽和天才思想” , 从而把空想社会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科学的阶段l可以说, 莫尔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源头不成熟的社会和阶段关系的产物不成熟的社会和阶段关系的产物l但是, 莫尔关于未来社会的人权原则和观点毕竟是当时不成熟的社会和阶段关系的产物,其中带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并且夹杂着不少错误的东西。
奴隶制与人权奴隶制与人权l允许乌托邦保留奴隶制, 以作为解决社会“不愉快”劳动的办法l莫尔认为, 乌托邦的俘虏和死刑罪犯, 不应该像一般国家那样杀掉, 而是强迫他们终身为奴, 从事一般人厌恶的肮脏费力的劳动, 如清理污秽,屠宰牲畜等等l尽管莫尔认为这样处置与当时英国动辄施用绞刑比较起来体现出一定程度的人道, 但保留奴隶劳动, 把奴隶不当作人看待, 是与莫尔的人权思想相矛盾的殖民地与战争殖民地与战争l又如, 莫尔公开主张乌托邦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法律建立殖民地, 如果土人或其他民族反抗, 便加以讨伐, 迫使他们接受统治这与莫尔关于实行和平睦邻政策的主张是相冲突的消除人类理性的迷误?消除人类理性的迷误?l在莫尔有关人权的思想中, 其根本的缺陷还再于莫尔把“理性”原则作为判别人权状况的尺度l在莫尔看来, 当时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是私有制, 而私有制的产生和延续则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是理性的迷误, 一旦天才人物消除了理性的迷误, 则一切不平等、不人道的状况就会一扫而光, 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社会就会出现仅仅是空想而已仅仅是空想而已l 从根本上说, 莫尔既不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不人道的真正根源, 也无法找到实现社会主义人权原则和观点的正确途径。
莫尔的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仅仅是空想而已l莫尔曾经是英国最高官员大法官,最后却被斩首,从国王亨利八世的宠臣成为刀下冤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