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坐标法点放样.doc
5页工程测量实习报告———经纬仪极坐标放样班 级: 测量 10029 班学 号: 10040232910姓 名: 张 浩指导老师: 杨晓平一、实训目的为了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安排了本次的教学实训,本次实训是使用全站仪进行一般极坐标点位实地放样实训通过现场的实际操作能够使我们更熟练的掌握极坐标法一般点位放样二、班级、时间、地点( 一) 实习班级和时间测量 10029 班(第八周、 4 月 10 号)( 二) 实习地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三、放样数据( 一 ) 、放样点坐标: XP =3992.798YP =5695.600( 二 ) 、测站坐标: XA =3923.008YA =5607.606后视点坐标: XM =3972.102Y M =5458.367方位角:ααAMAP=288° 12′33″=51° 34′ 52″水平夹角:β =α AM - α AP =236°37′ 41″距离 :D= △ X 2 △ Y 2 =112.310四、实习过程一、极坐标法一般点位放样( 一 ) 、操作步骤:1、将仪器安置于点 A,在 M点立照准目标定向,读为取水32° 22′18″2、顺时针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 268°59′59″3、沿视线方向用钢尺量取距离 D: 112.310 米,标定 P 点(二)、附图A △P1P 2M △二、归化放样1、用一般放样方法标定点 P12、方向归化,用测回法测出β 测 =268°59′ 48″△β =β- β 测 =268°59′59″- 268°59′ 48″ =+11″归化△β,顺时针微调(外测)+11″,标定 P 23、距离归化,量取 A P2为 D测, △D=D-D测 =112.310-112.285=0.015米,沿视线方向量△D,标定 P34、检核△β、△ D,若误差不符合要求则继续归化四、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习,使我们将以前学习的坐标测量知识转换为坐标的放样。
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了解测绘和测设的区别,将地形测量的知识和工程测量的知识进行融合使得两者相结合,即会测坐标点也会放坐标点用经纬仪极坐标发放样出设计坐标,并对放样出的角度和距离进行测量,比较误差和精度 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工程测量测设过程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学会了运用经纬仪的基本测设方法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经纬仪,也对钢尺量距的知识进行了回顾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