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山地车前叉简述.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oq****t
  • 文档编号:1864225
  • 上传时间:2017-07-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8.36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山地车前叉比较R7 与 RABA 的比较 R7 与 RABA 的比较,Manitou R7 Super 和 Rockshox Reba Race/Team相信是炙手可热的 2根前叉,很多车有在选叉的时候为此左顾右盼,举棋不定定位 -----2X 都是高端 XC叉R7的出发点乃是打造一只刚性优秀的轻量竞赛级前叉,力求重量和刚性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点Reba则很大程度上借鉴了 Fox的设计思路,侧重于全能型用途和高刚性,设计上比较照顾高强度使用做工/外观--------06和 07年款的 R7 super小弟都经手过,07 年款黑色的 R7外观上红字黑底金色上管的颜色搭配错落有致,很有辣妹风格,比 06年 R7和 Reba都要好看做工上 Reba和 R7基本差不多,Reba 的磨沙外漆在质感上略胜一筹Reba 的下管锻造精细程度也稍微好一点点调节 -------R7 super有回弹 rebound,压缩比 compression,正气压,和锁死 lockout,该有的都有了,也足够了reba 的调节功能就复杂很多,懂得如何调节的话可以把叉子的设定为自己量身定设,不懂的话一头雾水除了回弹,压缩比,正气压和锁死之外,还多了负气压和 floodgate。

      负气压可以微调前叉的灵敏度,负压越高约灵敏Floodgate可以微调锁死临界点不过,锁死+压缩比一定要搭配线控才能使用,否则纯属摆设照理线控应该是和叉子配套出售的,不知国内为何变成要分开购买了刚性---------R7的刚性完全满足激烈越野的需要,在 30mm直径上管的叉子中属于顶尖桥拱在前的前叉,其桥拱都外形比较扁平,截面积相对小Manitou 的 Reverse Arch桥拱往后延伸出很大一段,这样的设计令 R7在桥拱直径不增大的情况下,那段延伸大大增强有效的截面积,令叉桥抗拒过弯扭力的能力更强从 Duke XC升级到 R7之后,最大的改观就是车子的转向控制力提升很多,在高速行进时过弯十分干脆敏捷,前叉的刚性令转向几乎没有迟疑Reba的设计有很多 Fox的影子Reba 的设计决定了在刚性上是胜出 R7的假设 reba的刚性为 10,R7 大约是 8.5-8.8左右Reba 32mm 上管直径,更加粗大的下管,(还带 115mm行程版本)完全是兼顾中低强度 AM用途的肌肉型前叉设计R7 100mm和 Reba 100mm的叉肩高度(到碗足环)的高度都是 473mmR7 的上管有 123mm暴露在外,而 Reba行程 100(有效大约 95mm),却只有 100mm 上管暴露在外。

      这样不仅下管更长,而且运作时上管与下管的接触长度也更大,整根上管可以完全深入下管中加上三角形横截面的镂空铸造叉桥,刚性可以应付深山老林中路况粗暴野蛮的自然越野道手感/行程特性 ---Reba最大的特点就是润!下压时如同涂了奶油一样,完全感觉不到任何摩擦阻力回弹调节变化也十分明显Reba 的行程特点是很明显的渐进式 progressive本人的 reba正负气压设定成一样 0%-55%行程之间 REba十分灵敏,手感细腻绵软,大小颠簸一网打尽,60%以后行程阻尼就开始陡然上升,有点突如其来之感,手感硬很多R7 的下压和回弹有些粘泻感,叉子工作时"扑哧扑哧"对小震动反应不是特别快除了一开始 10%需要施加挺大的力道才能令叉子下压,R7 从 10% - 80%的行程都以极为线性 linear的方式工作遇到大障碍,即使吃掉很多行程,R7 不紧不慢的吸收冲击,手感极为柔顺,不会有突然变硬的突兀感最后 20%行程压缩比才开始明显增强从手感和操控的可预见性来讲,个人比较偏好 R7的线性工作方式,不论何种障碍,手感都始终如一只要气压设定正确,基本不用担心打底的问题可靠性/维护 -----------R7已经拆开养护过,换油清洁过程之简单,自己用一些常用工具就可以搞定,。

      R7 的内部结构也比较简洁Rockshox的前叉除了 02还是 03第一批在台湾制造的 SID除了点问题外,其他中高端款型多少年来质量可靠性可谓是无懈可击,很少听到 RS叉子漏油漏气的事情但是 Reba功能繁多,内部结构自然比 R7复杂不少,换油养护的过程相比之下就繁琐了该买哪一支? -----老实说按照售价,2 根 X都物有所值假如车手既想价格实惠,又想体验高端轻量前叉的性能,R7 是不二之选毕竟售价上便宜 500多元骑行,锻炼,比赛,越野用途都能胜任,线性行程在越野的时候尤其舒适,况且大多数用家的使用强度根本不可能超过 R7的设计强度CB 卖的 R7售后服务也比较有保障Reba适合打造重装型越野车,体重庞大,动力澎湃,喜欢进山冒险探索骑行的车手四川的车手很多都用 Reba就很说明问题了所以我对越野车选叉的建议就是:1. 搞清自己的主要用途,是以休闲健身为主还是想以竞赛为目标2. 休闲健身为主的话选油簧结构的叉子,对小振动敏感,手腕会舒服很多,缺点就是重3. 竞赛为目标就用气叉,轻,但手腕要受点苦对比几大品牌,FOX 无疑是顶尖品牌,性能优价格也基本是最高;马祖奇强度口碑很好,本来性价比很高,但由于欧元坚挺,新款价格离谱,能找到老款点的东西还是相当不错的;ROCK SHOX 近年质量有些起伏,据说现在已稳定,总体口碑不错;MANITOU 在几大名牌里算是性价比相当好的,性能不错价格实惠。

      我的 BLACK 白金版用了两年了,性能质量都相当满意,今后个人换叉首选11款各品牌类型的中高端 XC前叉的测评越野车使用的前叉在进入今年以后似乎越来越让人难以选择,前叉的品牌也在逐级突破原来传统的三大品牌,摘自德国 BIKE杂志对市面的 11款各品牌类型的中高端 XC前叉的测试数据,希望能够对各种前叉的性能有一个了解.BIKE杂志对前叉的测试主要是分做三个方面来进行的首先是对前叉的强度进行测试,这个测试包括两个指标1、 耐扭曲度,是指前叉的两个叉筒分别承受来自不同方向的力时,前叉的反应情况,如果此项指标偏弱的话,实际使用中前叉对实际的操控动作的反应会有延迟,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一条布满鹅卵石的河道里骑行,轮胎不断从石缝中轧过,这时对前叉的抗侧向扭曲力的感觉最为明显,强度高的前叉在此时会反应的精确而敏捷,强度差的就比较吃力了2、 侧向强度,是指两个叉筒在受同方向力是的反应情况,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刹车时,前叉对刹车的反应,强度大的前叉的变形会比较小不察觉其次是对前叉的可调节范围进行评定,主要是看前叉的易用性3、就是前叉对力的避震反应情况,绘制出前叉的行程/压力的作用曲线,来体现前叉的实用效果。

      型号            行程   结构长度 压缩方式   自重HEADSHOX FATTY ULTRA 74MM 476MM 气压 可锁死 1311克ROCK SHOX SID TEAM   77MM 442MM 气压 可锁死 1389克LOOK LSF2         80MM 443MM 气压     1403克MANITOU SKAREB SUPER 79MM 443MM 气压 可锁死 1428克FOX FLAT 80 RLT      81MM 455MM 气压 可锁死 1518克MAGURA QUAKE AIR    75MM 450MM 气压      1628克MARZOCCHI MARATHON SL 111MM 479MM 气压 可锁死 1678克ROCK SHOX DUKE RACE   83MM 452MM 气压 可锁死 1758克RST AEROSA HT       89MM 480MM 气压 可锁死 1820克MARZOCCHI MX COMP    105MM 481MM 气压     1916克MARZOCCHI MARATHON S 70MM 477MM 钢簧 可锁死 2006克1、 耐扭曲度测试排名 前叉型号         耐扭曲度测试值 与自重比值HEADSHOX FATTY ULTRA 33.3    39.369FOX FLAT 80 RLT      23.3     65.1502MARZOCCHI MX COMP    25.7    74.5525MANITOU SKAREB SUPER 18.2     78.4615MARZOCCHI MARATHON SL 20.8    80.6730LOOK LSF2         17.3    81.0982MAGURA QUAKE AIR     19.5    83.4871ROCK SHOX SID TEAM    15.3    90.78ROCK SHOX DUKE RACE   19.1    92.04188MARZOCCHI MARATHON S 21.7    92.4424RST AEROSA HT      18.1    100.5524评价:左侧是各前叉的直接测试值,因为考虑到前叉重量对此项数据的影响所以又引入一个与自重的比值,这个比值是取前叉重量和测试值之比,比值越小数据越优秀。

      此项指标中 HEADSHOX FATTY ULTRA凭借其特殊的设计在此项数据中遥遥领先,由于是避震是在头管处,所以它的两个叉筒是焊接在一起的,所以在耐扭曲度上大大领先于其它的叉种,再看其它的前叉的数据就相差不多了,MARZOCCHI 系列的前叉以结实著称,在测试中确实得到了体现,但是他们的前叉重量对取得优秀数据的作用不得不说,因此在于自重比值一项中得分都不是太好,MAGURA QUAKE AIR 的前叉的直接得分位于中游,但是再看看其自身的重量,它的强度就很难让人满意了,SKAREB 前叉的直接得分一般化,但是在自重比值一项中还能位次前几位,说明其产品还是值得信赖RST 的前叉也是类似 MAGURA的问题,1820 的重量还不如 SKAREB的成绩出色,已经让无话可说LOOK的前叉因为是使用的碳筒,所以在此项测试中几乎垫底,但凭借其轻盈的重量,还是可以接受的,最让失望的莫过于 SID了,昔曰王者的地位如今在强度测试中位居最低,只能考其重量来挽回面子2、侧向强度排名                侧向强度排名       侧向强度 与自重比值MARZOCCHI MX COMP   219     8.7488HEADSHOX FATTY ULTRA 188    6.9734FOX FLAT 80 RLT      155    9.7935MAGURA QUAKE AIR     153    10.6405ROCK S。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