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实地研究.ppt
58页第十一章 实地研究§第一节 实地研究及其类型§第二节 实地研究的过程§第三节 观察法§第四节 无结构访谈法§第五节 实地研究的特点第一节第一节 实地研究实地研究§一、实地研究(一、实地研究(field research))的概念的概念§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教育研究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教育研究方式§基本逻辑:研究者在确定了所要研究的问题或现象基本逻辑:研究者在确定了所要研究的问题或现象后,不带任何假设进入到现象或对象所生活的背景后,不带任何假设进入到现象或对象所生活的背景中,通过参与观察,收集各种定性资料,在对资料中,通过参与观察,收集各种定性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归纳后,又开始进一步的观察和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归纳后,又开始进一步的观察和进一步归纳通过多次循环,逐步达到对现象和过进一步归纳通过多次循环,逐步达到对现象和过程的理论概括和解释程的理论概括和解释二、实地研究的要素二、实地研究的要素§1。
参与观察参与观察§参与:研究者必须深入到他所研究的对象所处的真参与:研究者必须深入到他所研究的对象所处的真实社会生活中实社会生活中§观察:指广义了解,包括看听问想,甚至还有体验、观察:指广义了解,包括看听问想,甚至还有体验、感受、理解等感受、理解等个案研究(个案研究(case study))§仅仅对一个对象进行研究即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仅仅对一个对象进行研究即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第二节第二节 实地研究的过程实地研究的过程§一、选择研究背景:选择实地一、选择研究背景:选择实地§二、获准进入:关键人物、中间人二、获准进入:关键人物、中间人§三、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三、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四、实地研究中的记录(收集资料)四、实地研究中的记录(收集资料)§五、整理和分析资料五、整理和分析资料§六、报告研究结果六、报告研究结果第三节 观察法§一、观察的概念与类型一、观察的概念与类型§二、结构观察二、结构观察§三、非结构观察三、非结构观察§四、参与观察法的应用四、参与观察法的应用一、观察法的含义与类型一、观察法的含义与类型§(一)观察与观察法(一)观察与观察法§“观观”就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有关事物的信息;就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有关事物的信息;“察察”就是对这些信息的分析研究。
就是对这些信息的分析研究§广义的观察即一般的日常观察,通过主体亲身广义的观察即一般的日常观察,通过主体亲身感受或体验获得有关研究对象的感性材料感受或体验获得有关研究对象的感性材料§ 自发性、偶然性,信息零碎、片面自发性、偶然性,信息零碎、片面§狭义的观察即科学观察,是研究者按照预定的狭义的观察即科学观察,是研究者按照预定的目的、计划和特定的方法、步骤观察处于自然目的、计划和特定的方法、步骤观察处于自然条件下的研究对象的言语、行为等外部表现,条件下的研究对象的言语、行为等外部表现,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深入了解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深入了解§观察法是科学地观察事物的方法,是指观察法是科学地观察事物的方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在自然状态下对正在发生、发展工具,在自然状态下对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着的现象进行考察而获取资料的和变化着的现象进行考察而获取资料的方法(二)观察法的类型§1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3局外观察与参与观察§4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1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根据观察的情境条件划分。
根据观察的情境条件划分§实地观察是在现实生活场景中进行的,不对实地观察是在现实生活场景中进行的,不对观察对象活动的各种条件予以人为的干预,观察对象活动的各种条件予以人为的干预,是一种直接的、不借助其他工具或仪器的观是一种直接的、不借助其他工具或仪器的观察§实验室观察是在人为地安排好的实验情境中实验室观察是在人为地安排好的实验情境中利用各种观察设施进行观察利用各种观察设施进行观察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根据观察方式划分根据观察方式划分§直接观察是观察者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在现直接观察是观察者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在现场获得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场获得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间接观察是通过某种中介而获得关于研究对间接观察是通过某种中介而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资料如仪器设备、行为结果象的资料如仪器设备、行为结果§如腐蚀测量(从物品用旧的程度)和累积测如腐蚀测量(从物品用旧的程度)和累积测量(物品积存的程度)量(物品积存的程度)3局外观察与参与观察局外观察与参与观察§按照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观察对象的活按照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划分§局外观察也称非参与观察,即观察者处局外观察也称非参与观察,即观察者处在被观察的群体或现象之外,完全不参在被观察的群体或现象之外,完全不参与其活动,尽可能不对群体或环境产生与其活动,尽可能不对群体或环境产生影响。
影响§参与观察是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参与观察是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生活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活的过程中进行观察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按照观察实施的方法划分按照观察实施的方法划分§结构观察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明确的结构观察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明确的观察提纲或观察记录表格对现象进行的观察观察提纲或观察记录表格对现象进行的观察§无结构观察是没有任何统一的、固定不变的无结构观察是没有任何统一的、固定不变的观察内容和观察表格,完全依据现象发生、观察内容和观察表格,完全依据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所进行的自然观察发展、变化的过程所进行的自然观察(三)观察法的优点与缺点(三)观察法的优点与缺点优点:优点:§1在收集行为数据方面优越性大在收集行为数据方面优越性大可当时、实地观察到现象或行为的发生可当时、实地观察到现象或行为的发生能够得到研究对象不能或不肯报告的资料能够得到研究对象不能或不肯报告的资料保持自然状态,获得客观可靠的资料保持自然状态,获得客观可靠的资料缺点:缺点:§1每次观察的对象不能太多每次观察的对象不能太多§2。
每次观察的目标项目数不能太多每次观察的目标项目数不能太多§3观察者个人因素会影响观察记录结果观察者个人因素会影响观察记录结果§4观察资料只能用以说明观察资料只能用以说明“有什么有什么”、、“是是什么什么”§5只适用于收集研究对象外部表现的资料只适用于收集研究对象外部表现的资料二、结构观察§结构观察的步骤§(一)确定观察项目(变量)§(二)选定观察对象§(三)确定记录方法§(四)选择记录程序§(五)训练观察人员(一)确定观察项目(一)确定观察项目§确定所要观察的行为,即目标行为或观察项目确定所要观察的行为,即目标行为或观察项目§观察项目应该具体并且可观察得到观察项目应该具体并且可观察得到§观察项目的确定是按照从概括到具体逐层考虑的观察项目的确定是按照从概括到具体逐层考虑的§观察项目确定后应该给它下操作性定义观察项目确定后应该给它下操作性定义§如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包括制造噪音、玩如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包括制造噪音、玩玩具、乱扔东西等,但是离开座位向其他同学借玩具、乱扔东西等,但是离开座位向其他同学借用文具则有分别,是在教师讲授时与在学生做课用文具则有分别,是在教师讲授时与在学生做课堂练习时。
堂练习时弗兰德斯互动分析体系的类目间接影响1接受感情:以平和的方式接纳与清理学生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语气包括预料到并唤起学生的情感2表扬或鼓励:表扬或鼓励学生的行为或行动包括开玩笑以消解紧张,而这种玩笑不伤害第三者;点头同意,或者说“是吗?”或“继续下去”3接受或使用学生的主张:清理、发展或拓展学生的看法,若教师所言更多的是自己的看法就归入54提问:基于教师看法提出内容或程序方面的问题,以期学生的回答直接影响5讲解:示明内容或程序方面的各种事实或观点;表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解释,或引证权威(不是学生)的观点6指令:给予指示、命令或指令,以期学生遵从7批评或维护权威:明言正告,以使学生的不可接受行为变为可接受行为;责骂学生;阐明自己行动的理由;强调自身的绝对权威学生的语言8反应性说话:为了回应学生说话由教师引发交往,或要求学生阐述,或营造情境9主动性说话:由学生主动说话学生表明自己的看法;引出一个新的话题;自由拓展自己的观点或思想,如提出一些有创见的问题沉默10沉默或混乱:暂时终止谈话,短时间的沉默,或短时间的混乱使得观察者无法了解交谈的内容 教教师师的的语语言言(二)选定观察对象§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一般是一个,因此选定观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一般是一个,因此选定观察对象主要是选定要观察的学生。
察对象主要是选定要观察的学生将活动中出现观察项目行为的学生都作为将活动中出现观察项目行为的学生都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对象;§2把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某些学生定为观察把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某些学生定为观察对象如比较学业对象如比较学业“好好”与与“差差”学生在课学生在课堂学习行为上的差异堂学习行为上的差异(三)确定记录方法(三)确定记录方法§1频次记录:目标行为一发生观察者就做记录频次记录:目标行为一发生观察者就做记录通常需要一张记录表格在记录短时行为或不重通常需要一张记录表格在记录短时行为或不重要行为时尤其有用如观察与课堂管理有关的教要行为时尤其有用如观察与课堂管理有关的教师行为时间记录:行为所经历的时间长度;通常使用时间记录:行为所经历的时间长度;通常使用秒表记录如某学生离开座位的时间秒表记录如某学生离开座位的时间间隔记录:在特定时间间隔观察某个体的行为间隔记录:在特定时间间隔观察某个体的行为如弗兰德斯互动分析体系判断教师教学风格如弗兰德斯互动分析体系判断教师教学风格等级评估记录:对目标行为的表现程度做出等等级评估记录:对目标行为的表现程度做出等级评定类似体操的现场评分级评定类似体操的现场评分§几种方法往往配合使用。
几种方法往往配合使用(四)选择记录程序(四)选择记录程序§1标准观察表格标准观察表格§2使用录音机和摄象机使用录音机和摄象机§3使用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使用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FIAC数据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5551055551010101010101010101010102101010101055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3555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45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510510551010555510510555101010101010101065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789101112135495410104448888828325144994101010923555551055551555555545555555555555学生不当行为记录表§不当行为的类型:§吵闹或违纪说话§不适宜的运动§不适宜地使用材料§损坏学习材料或设备§不经允许拿别人的东西§侵扰其他同学的动作§违抗教师§拒绝活动////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观察表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观察表非投入非投入投入投入人数人数%人数人数%14162184262419763142496400251005312228863122288762419768520208094162184104162184总计(人数)总计(人数)36214平均数(平均数(%))14。
6等级量表等级量表§在最能描述教师对待班级的态度的等级在最能描述教师对待班级的态度的等级上画圈:上画圈:§非常肯定非常肯定 大多数时候肯定大多数时候肯定§ 5 4§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偶尔否定偶尔否定 非常否定非常否定§ 3 2 1§例如:如果你感到教师对待班级的态度例如:如果你感到教师对待班级的态度是极其肯定的话,就在这个问题上记是极其肯定的话,就在这个问题上记“5”分观察表格样本1核实教师所问的每一个问题,并填入下列栏目之一(观察课时的前15分钟): 频数 共计A.要求学生在黑板上解决问题 v v v v 4B.要求学生在座位上解决问题 v v v v v v v 7C.问学生是否有问题或他们是否能理解 v v 2 D.其他 v v v v v 5 总计 182。
教师每次问学生问题时,在5点量表上记下问题的难易程度 频数 共计§A.难 v v v 3§B. v 1§C.一般 v v v v v 5§D. v 1§E.易 v 1§ 总计 11课堂观察记录表课堂观察记录表上课形式上课形式焦点人物焦点人物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班班级级小小组组个个人人教教师师某某学学生生几几位位学学生生学学生生作作业业无无课课目目简简介介结结论论直直接接教教学学间间接接教教学学一一般般性性讨讨论论提提出出问问题题问问与与答答问问与与解解释释指指示示练练习习口口语语实实例例图图形形(五)训练观察人员(五)训练观察人员§最可靠的观察者:比较聪明、善谈,踏实,能干最可靠的观察者:比较聪明、善谈,踏实,能干§培训:培训:§1。
讨论观察方式讨论观察方式§2观察实习:播放设置好的录象带,指导他们在每观察实习:播放设置好的录象带,指导他们在每一行为发生时将它填入观察表格检查记录是否正一行为发生时将它填入观察表格检查记录是否正确,讨论最佳记录并说明道理确,讨论最佳记录并说明道理澄清分歧制定规则帮助观察者决定如何记录未澄清分歧制定规则帮助观察者决定如何记录未预料到的不寻常的行为预料到的不寻常的行为三、非结构观察三、非结构观察§(一)描述体系(一)描述体系§(二)叙述体系(二)叙述体系§(三)图式记录(三)图式记录§(四)工艺学记录(四)工艺学记录(一)描述体系(一)描述体系§在一定分类框架下对观察目标进行的除在一定分类框架下对观察目标进行的除数字之外的各种形式的描述如文字、数字之外的各种形式的描述如文字、个人化的速记符号等个人化的速记符号等§继承了分类体系的特点,又属于开放定继承了分类体系的特点,又属于开放定性的体系性的体系§往往抽取比较大的事件片段,并对行为往往抽取比较大的事件片段,并对行为的多方面进行记录,因此要考虑更多的的多方面进行记录,因此要考虑更多的背景因素背景因素例:教学技能观察记录§呈现或导入§间接教学§直接教学§声音§提问策略§反馈§学科问题§期待§描述体系还可以用于研究者进入研究场所的初描述体系还可以用于研究者进入研究场所的初期,通常依照下列几个一般性问题来观察描述期,通常依照下列几个一般性问题来观察描述一个社会场所。
一个社会场所§空间:物理位置或场所空间:物理位置或场所§时间:观察的时间及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时间:观察的时间及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环境:现场呈现的物质环境环境:现场呈现的物质环境§行动者:介入的人们行动者:介入的人们§事件、活动:人们所做的系列相关行动事件、活动:人们所做的系列相关行动§行动:人们所做的单一行动行动:人们所做的单一行动§目标:人们正在完成的事情目标:人们正在完成的事情§感情:观察者的感受和被观察者所表达的情绪感情:观察者的感受和被观察者所表达的情绪(二)叙述体系(二)叙述体系§事先抽取一个较大事件的片段,观察的同时事先抽取一个较大事件的片段,观察的同时对相关事件和行为做详细真实的文字记录,对相关事件和行为做详细真实的文字记录,同时还可加入观察者的一些主观评价同时还可加入观察者的一些主观评价§属于开放的体系,但是没有预先设置的分类属于开放的体系,但是没有预先设置的分类日记/流水帐§常常用于对某学生个体的各方面或某些方面进行记录,以观察了解学生行为态度的变化过程及原因;或者由教师或参与观察者对自己整个工作过程或经验体会做记录§是一种记录变化,记录新的发展或新行为的观察方法2。
轶事记录§主要是对与研究密切相关的事件的整个进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记录课堂中学生就某个问题热烈讨论的过程及其内容§可报告任何对观察者有价值的东西,而不管行为在什么时候发生连续记录/样本记录 记录在特定观察时段目标个体的所有行为或全部个体的特定行为使用原始记录,是对某个体所做每件事情的时间先后顺序的描述 如某班每天上午9点到10点的情况,或者典型的学校一日生活 一般比轶事记录更完整,持续一天或一周的记录有助于形成个案研究的材料,显现出行为的模式和意义实地笔记§田野笔记,主要是用书面语言的形式记录调查者在针对某个比较大主题的参与观察的过程中所看到、听到、经验到和想到的信息§在记录中客观的描述和主观的印象不能混淆,要清楚地区别开来,描述要尽可能详细具体,避免使用抽象、笼统和有偏见的文字例:课堂观察记录时间时间观察到的事件观察到的事件观察者的解释和疑问观察者的解释和疑问10::10教师阅读课文,眼睛始终盯着课本,没有看学生一眼教师似乎对课本内容不 熟悉10::20教师问了一个课本上有答案的问题,学生用课本的答案齐声回答教师似乎不太注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10::30教师提问时,用手示意学生举手发言。
左边第一排的一位男生没有举手就发出声音,教师用责备的眼光看了他一眼,他赶紧举起了左手所有学生举手时都用左手,将手肘放在桌子上教师似乎对课堂纪律管理很严;绝大多数学生对课堂规则都比较熟悉10::40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眼睛盯着书本,静听教师范读教师为什么不要学生自己读呢?是否可以要一位学生来范读?(三)图式记录(三)图式记录§用位置图、环境图的形式直接呈现相关信息用位置图、环境图的形式直接呈现相关信息§可作为辅助性观察手段可作为辅助性观察手段黑板黑板例:教室布置图国旗国旗讲台讲台门门电视电视机机窗户窗户墙及墙及墙上墙上三个三个奖状奖状墙及墙及窗户窗户黑板报黑板报门门文明勤奋文明勤奋 思考创新思考创新教师提问记录图讲台讲台2A6A1A4V7A10A5V9A8A3V(四)工艺学记录(四)工艺学记录§使用录音带、录象带、照片等电子、机械形使用录音带、录象带、照片等电子、机械形式对所要研究的行为事件做现场的永久性记式对所要研究的行为事件做现场的永久性记录§便于反复、细致地永久现场,能够对一些微便于反复、细致地永久现场,能够对一些微观的问题做更深层次的研究;观的问题做更深层次的研究;§为其他记录方式提供急茬可靠性的依据。
为其他记录方式提供急茬可靠性的依据四、参与观察法的应用§1通常不是要检验某种理论或假设,目的是对现象通常不是要检验某种理论或假设,目的是对现象发生的过程提供直接的和详细的资料,以便对其有发生的过程提供直接的和详细的资料,以便对其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这就要求有比较长的时间来观察比较深入的理解这就要求有比较长的时间来观察尽快同被观察者打成一片尽快同被观察者打成一片§3对所观察事物的社会背景要有所了解对所观察事物的社会背景要有所了解§4善于分析观察结果善于分析观察结果§5要具有高度的注意力、忍耐力和认真吃苦精神要具有高度的注意力、忍耐力和认真吃苦精神第四节第四节 无结构访谈法无结构访谈法§一、访谈法的含义及类型一、访谈法的含义及类型§二、访谈问题的类型二、访谈问题的类型§三、访谈行为三、访谈行为一、访谈法的含义与类型一、访谈法的含义与类型§访谈法是一种目的性、个别化的研究性交谈,访谈法是一种目的性、个别化的研究性交谈,是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口头谈话的方式从是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的研究方法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的研究方法§根据控制程度,可分为结构式访谈、半结构根据控制程度,可分为结构式访谈、半结构式访谈、无结构访谈。
式访谈、无结构访谈§根据人数,可分为关键人物访谈与集体访谈根据人数,可分为关键人物访谈与集体访谈§结构式访谈是一系列设计好的用以消除作答结构式访谈是一系列设计好的用以消除作答者的特定反应的问题组成,是口头调查问卷者的特定反应的问题组成,是口头调查问卷§访谈过程、内容、方式尽可能统一,标准化访谈过程、内容、方式尽可能统一,标准化§可避免个人主观因素影响,便于统计处理可避免个人主观因素影响,便于统计处理§对象的回答无法达到更深层次,难以深入探对象的回答无法达到更深层次,难以深入探讨§最好在研究的后面部分进行,不要在开始时最好在研究的后面部分进行,不要在开始时进行,因为它们容易使作答者的反应受到研进行,因为它们容易使作答者的反应受到研究者多事物看法的影响究者多事物看法的影响§半结构式访谈包括一系列结构式问题,然半结构式访谈包括一系列结构式问题,然后使用更深层次的启发式问题以得到额外后使用更深层次的启发式问题以得到额外的信息§如一项研究调查学生在中学的经历与他们如一项研究调查学生在中学的经历与他们在大学成绩之间的关系可能问所有对象在大学成绩之间的关系可能问所有对象“你最喜欢什么课?你最喜欢什么课?”如回答如回答“最喜欢化最喜欢化学课,因为老师上得有趣。
学课,因为老师上得有趣可引出可引出“老老师怎样使课上得有趣?师怎样使课上得有趣?”§深度访谈或自由访谈,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或范围,深度访谈或自由访谈,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或范围,没有特定的提问顺序和提问形式,由访谈员与被访没有特定的提问顺序和提问形式,由访谈员与被访谈者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谈者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其目的是了解人们的想法,并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其目的是了解人们的想法,并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弹性大,灵活性强,可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弹性大,灵活性强,可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深入、细致深入、细致§耗费时间,规模受限;耗费时间,规模受限;§难以统计处理;难以统计处理;§对访谈员要求高对访谈员要求高§关键人物访谈法是从那些具有特别知识和感性知关键人物访谈法是从那些具有特别知识和感性知识的个人处获取信息的方法识的个人处获取信息的方法§关键人物(关键人物(key actor))比其他人更熟悉该群体的比其他人更熟悉该群体的文化和历史,而且能够比别人更清晰地表达出他文化和历史,而且能够比别人更清晰地表达出他们所知道的情况,甚至能够提供可能会被很多人们所知道的情况,甚至能够提供可能会被很多人所忽略的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关系。
所忽略的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关系§如看门人如看门人§如患慢性病儿童的需要研究中,关键人物是校医,如患慢性病儿童的需要研究中,关键人物是校医,提供专业知识;另一是病儿的父母提供专业知识;另一是病儿的父母§值得花时间寻找关键人物;值得花时间寻找关键人物;§确保关键人物不仅仅提供了他们认为研究者希望确保关键人物不仅仅提供了他们认为研究者希望听到的信息听到的信息§集体访谈或座谈会,中心分组访谈,向集体访谈或座谈会,中心分组访谈,向一组以特别目的集中起来的人进行访谈一组以特别目的集中起来的人进行访谈§参与者相互激发,容易表达他们自己的参与者相互激发,容易表达他们自己的情感、直觉及信仰情感、直觉及信仰§避免了访谈者起直接作用避免了访谈者起直接作用§一次集体访谈的人数通常在一次集体访谈的人数通常在5—7人,最人,最多不超过多不超过10人§选择参加集体访谈的被访者:选择参加集体访谈的被访者:§1要有代表性要有代表性§2要十分了解情况要十分了解情况§3要敢于发言要敢于发言§4相互之间应有共同语言相互之间应有共同语言§注意:注意:§团体压力和从众行为:顺从、接近或符合团体压力和从众行为:顺从、接近或符合多数人的意见,不愿或不敢表示不同意见。
多数人的意见,不愿或不敢表示不同意见二、访谈问题的类型二、访谈问题的类型§1背景或人口统计学问题背景或人口统计学问题§常规问题,包括教育程度、年龄、收入等常规问题,包括教育程度、年龄、收入等§2知识问题知识问题§了解作答者所拥有的实际信息(与他们的意见、了解作答者所拥有的实际信息(与他们的意见、信念和态度相反)的问题如关于学校的知识信念和态度相反)的问题如关于学校的知识§3经历或行为问题经历或行为问题§了解作答者目前正在做或已经做过的事情的问了解作答者目前正在做或已经做过的事情的问题引出有关经历、行为或活动的描述引出有关经历、行为或活动的描述§如如“如果我在学校里跟着你过一天,我可能会如果我在学校里跟着你过一天,我可能会看到你做些什么?看到你做些什么?”§4观念或价值观问题观念或价值观问题§了解人们对某些话题或问题的想法的问题可了解人们对某些话题或问题的想法的问题可引起人们注意访谈对象的目标、信念、态度和引起人们注意访谈对象的目标、信念、态度和价值观例如价值观例如“你对学校教师考核政策有何看你对学校教师考核政策有何看法?法?”§5情感问题情感问题§了解作答者对事情的感受的问题,直接针对人了解作答者对事情的感受的问题,直接针对人们对其经历的情感反应。
例如们对其经历的情感反应例如“你对学生在学你对学生在学校谈恋爱的行为有何感受?校谈恋爱的行为有何感受?”§注意区分观点问题与感受问题:注意区分观点问题与感受问题:§对老师的作业要求,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对老师的作业要求,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观点?观点? ))§对老师的作业要求,你有什么感受(你喜欢或对老师的作业要求,你有什么感受(你喜欢或不喜欢)?不喜欢)?§6感觉问题感觉问题§了解作答者看到、听到、尝到、闻到或触了解作答者看到、听到、尝到、闻到或触到了什么的问题到了什么的问题§例如例如“你走进教室时,看到了什么?你走进教室时,看到了什么?”§“你们老师在课堂上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什你们老师在课堂上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么?”三、访谈行为三、访谈行为§(一)访谈前(一)访谈前§1清晰地了解访谈的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清晰地了解访谈的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可准备好可准备好“主题标题主题标题”或或“内容提示内容提示”详细了解被访者的各方面情况与特征,这详细了解被访者的各方面情况与特征,这有利于缩小心理距离,准确理解被访者的回有利于缩小心理距离,准确理解被访者的回答内容访谈的时间和地点的确定应该方便被访者,。
访谈的时间和地点的确定应该方便被访者,事先联系、说明事先联系、说明§(二)访谈过程中(二)访谈过程中§1以日常小对话的形式营造融洽的氛围以日常小对话的形式营造融洽的氛围开场白要说好:简明扼要、意图明确、开场白要说好:简明扼要、意图明确、重点突出目的是调动回答者的回答动重点突出目的是调动回答者的回答动机,帮助他们做好回答的心理准备,建机,帮助他们做好回答的心理准备,建立起轻松、融洽的访谈关系,引导被访立起轻松、融洽的访谈关系,引导被访者开始回答第一批问题者开始回答第一批问题开始提出的问题在内容上应该比较简开始提出的问题在内容上应该比较简单,提问的速度也应该相对慢一点,使单,提问的速度也应该相对慢一点,使被访者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被访者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用适合对象的、清晰明了的语言提问用适合对象的、清晰明了的语言提问尽可能使用简单提问尽可能使用简单提问如“你能告诉我你能告诉我更多情况吗?更多情况吗?”§6避免反驳和盘问对象避免反驳和盘问对象不要暗示(通过特别的语词、声调或非不要暗示(通过特别的语词、声调或非言语的暗示,如摇头等)对某一问题的回言语的暗示,如摇头等)对某一问题的回答表示偏爱或期盼。
答表示偏爱或期盼不要连续问许多不要连续问许多“是是”和和“不是不是”的的问题不要经常变换访谈的话题不要经常变换访谈的话题避免诱导性询问避免诱导性询问如“你对政府的你对政府的教育资助政策如何看?教育资助政策如何看?”而不是而不是“你赞你赞成政府的教育资助政策吗?成政府的教育资助政策吗?”§11尊重所研究群体的文化,如服装等尊重所研究群体的文化,如服装等尊重访谈对象:要礼貌、虚心、诚尊重访谈对象:要礼貌、虚心、诚恳,对谈话表示关注,守时恳,对谈话表示关注,守时§13要用不同的方式询问同样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式询问同样的问题学会等待:耐心、少说多听,应该比对学会等待:耐心、少说多听,应该比对象说得少恰当用眼,专心用耳象说得少恰当用眼,专心用耳要适当控制访谈过程:控制内容的转换要适当控制访谈过程:控制内容的转换(简要归纳,在提出新问题),重述和追问(简要归纳,在提出新问题),重述和追问问题,掌握好发问和插话的时机问题,掌握好发问和插话的时机第五节第五节 实地研究的特点实地研究的特点§一、实地研究方式的主要优点一、实地研究方式的主要优点§1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2。
研究的效度比较高;研究的效度比较高;§3方式比较灵活,弹性大;方式比较灵活,弹性大;§4适合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适合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二、实地研究方式的主要缺点二、实地研究方式的主要缺点§1概括性比较差概括性比较差§2信度比较低信度比较低§3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对研究对象的影响§4所需时间比较长所需时间比较长§5伦理问题伦理问题。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