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和、相遇题易错点研究.doc
5页追和、相遇题易错点研究为了帮助同学们认识与规避运动图象与追及、相遇问题 中的盲点与易错点,在此,我们列举了两个典型的问题,对错误的解答做出分析与解析. 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端正认识,熟练掌握正确的解答方式•❷一、不能正确理解运动图象的意义而出错❷例1图1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直线运动的V — t图象, 由图象知❷❷A❷.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❷运动X ❷B❷.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的位置不❷一样❷^❷C❷.甲、乙两物体在t=2❷s❷时有可能相遇❷❷D❷.前4❷s❷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等❷错解1对图象纵轴的物理意义认识不够,认为在t=0时 刻,甲离出发点的距离为10❷m❷,乙离出发点的距离为5❷m❷,故判定 t=0时刻甲、乙两物体的位置不同,选❷B❷.❷错解2由图象认为在❷s❷时刻,甲、乙两物体的图线相交,只表示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而两者发生的位移大小不等,因而 认为不可能相遇,漏选❷C❷•❷解题指导解答图象问题的关键在于:①审清图象坐标 轴上的字母,正确应用该图象物理意义;②区分图象的单调区间与图象的极 值拐点与临界点;③运用数学斜率概念理解变化率.理解分析x — t图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❷(1) 从X-t图象上可以确定物体在任意时间内的位 移•令(2) 从x-t图象上可以确定物体通过任一位移所需的 时间.❷(3) 根据x—t图象的斜率可以判断和比较物体运动速 度的大小,并能判断运动性质•❷正确解析v — 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由 图象可以分析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❷A❷正确;纵轴 截距表示t=0时刻的速度,并非运动的初始位移,❷B❷错误;在v — t图象中,图象的交点 表示某时刻两者速度相等,由图象可得出发生的位移,但不能反映运动物体的初始位置,如果 初始位置满足条件,选项❷C❷有可能成立;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前4❷s❷ 内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大小为❷[SX (]10X4[]2[SX)]❷m=20 m❷•❷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大小❷❷4 X 5 m=20 m.❷❷所以❷D❷正确•❷答案❷A C D❷❷二、错误理解追碰问题的临界条件而出错❷例2检测汽车A的制动性能.以标准速度20❷m/s❷在 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制动后40❷s❷停下来.现A在平直公路上以20 0m/s0的 速度行驶,发现前方180❷m❷处有一货车B以6令m/s❷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司机立即制 动,能否发生撞车事故?❷错解 设汽车A制动后40❷s❷的位移为x❷1,货车B 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x❷2.据a=[SX (]v-v❷0[]t[SX)]有汽车A的加速度为 a=—0. 5❷m/sO❷2.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❷x❷ 1 二v❷0t+[SX (]1[]2[SX) ]at❷2=400 ❷m❷,❷而 x❷2=v^2t=6 X40 ❷m=240 m❷,❷两车位移差为(400-240) ❷呼160 m,❷❷因为两车刚开始相距180❷m>160 m,所以两车不相撞•❷错因分析弄不清碰撞的条件使解题陷入困境或弄错了 碰撞的条件而出错•汽车A与货车B同速时,两车位移差和初始时刻两车距离 关系是判断两车能否相撞的依据.当两车同速时,两车位移差大于初始时刻的距离时,两车相 撞;小于、等于时不相撞•而错解中的判断依据错误导致错解•❷解题指导讨论追及、相遇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分析讨 论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问题•❷(1) 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 通过画草图得到•❷(2) 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 追上、追不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❷解题思路和方法❷[分析两物体运动过程]❷[画运动示意图]❷[找两物体 位移关系]❷[列位移方程]❷正确解析可以用△判别式求解.设在t时刻两车相遇,有❷20t-[SX (]1[]2[SX) ] XO. 5t❷2二 180+6t・❷ 得 t❷2 —56t+720二0•❷因为 A 二56❷2 —4X720二256>0・❷所以两车相撞.0答案相撞❷【作者单位:(257400)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