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优秀教案.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专业****件教...
  • 文档编号:247885008
  • 上传时间:2022-01-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13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3*月是故乡明文本分析《月是故乡明》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以其特有的清新、自然的笔调向我们展现了故乡那温馨的夜晚,那恬淡的明月,那童话般美妙的童年,给人一种亲切的感受,使我们感受到了身在异乡的游子对故乡浓浓的爱和思念本文内容浅显易懂,却体现了语言美、诗意美、人情美教学时,可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寻找文章美点,品味文章语朴情醇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对情感意境之美的感受力同时,因为月亮是一种特殊的意象,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共同完成对“月”这个意象的理解和归纳,再进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广阔的空间,理解乡土情结也就是最淳朴的家国观念,激发学生爱故乡、爱亲人、爱祖国的深沉情感教学目标1.会认“徘、徊、渺”等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燕”;重点理解“浩渺、澄澈、旖旎”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行文线索3.学会品味语言,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对故乡永恒的思念与牵挂之情,感受作者的家国情怀教学重点把握“月”作为抒情线索在文中的作用;感受作者的童年乐趣和对故乡浓烈的思念之情教学难点品析典型词句,体会文章语言质朴平淡、感情真挚醇厚的特点和借景抒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视频播放:2006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录像及季羡林介绍学生边看边思考,然后交流感受导语:月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然而,一位笃实敦厚的长者却赋予了它不一样的深情蜜意他是谁呢?(出示“2006感动中国人物季羡林颁奖词”: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来解读他的“明月”情结板书:月是故乡明)2.齐读课题,理解课题预设:教师介绍“月是故乡明”的出处,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作者借“月”寄托了什么情感?3.介绍作者季羡林季羡林(1911—2009) 山东聊城人,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其主要著作有《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东方文学史》等,散文集有《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病榻杂记》等二、检测预习,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教师检测学生字词掌握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烟波浩 火 动 士 蒙湖 平沙无 万 巍 园 点◆需注意的字音:“萌、澄、顷”是后鼻音;“垠”是前鼻音;“澈、缀”是翘舌音;“燕”是多音字,在“燕园”一词中读“yān”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不可胜数] 不能数尽形容数量极多[恍然大悟] 忽然一下子明白醒悟过来 [浩渺] 水面辽阔无边[乐此不疲] 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萌动] ①(植物)开始发芽②(事物)开始发生[澄澈] 清澈透明 [旖旎] 柔和美好 3.整体感知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可分为几部分?预设: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没有一定的标准,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有据,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和鼓励◆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月是故乡明”是一种普遍的感受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对比他乡之月与故乡之月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呼应开头,突出主旨2)作者写到了哪些地方的月亮?那些地方的月亮美吗?预设: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然后填写。

      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___________的瑞士莱芒湖上,在___________的非洲大沙漠中,在___________的大海中,在___________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___________的,我都非常喜欢此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风光无疑是___________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___________之上,上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4.指导朗读,初步感悟1)教师指导朗读明确:本文基调深沉真挚,带有淡淡的忧伤;语调平稳,不宜过高或过低;语气亲切、温和、庄重;语速以中速为主第2、3自然段轻快活泼些;第5自然段后面应该情绪激越,读得动情;第6、7自然段应缓慢低沉些2)自读课文,理清本文的思路预设:师:季老以细腻的笔触把故乡留在脑海中的记忆细心地描绘了出来,没有迷人的山,没有多情的水,没有流芳百世的古迹,也没有勾人心魄的神话传说,有的只是一个赤子对故乡的爱恋初读课文,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生:作者思乡情深。

      师:那他是怎样流露、抒发这份浓浓的思乡情的?生:借对故乡月亮的回忆、思念巧妙地表达思乡之情师:围绕着月亮,本文写了哪些内容?生:童年的趣事、故乡的山(无)水(坑)即故乡月亮的背景、世界其他地方的月亮、朗润园的月亮,最后睹月思乡抒情三、自主阅读,研读重点1.学生汇报默读课文时遇到的问题,教师随机点拨1)“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诗的上一句是什么?文章以此为题的作用是什么?明确:露从今夜白不落俗套,新颖脱俗,增加了文化底蕴,富有亲切感2)第3、4自然段中,作者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题目是写故乡的月,文中为什么写了童年趣事,这样写是否多余?为什么?明确:数星星、抓知了、看月亮、梦月亮故乡之月,是思乡(乡愁)的载体,取其团圆和美之意只有在故乡才能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因此人们常常用它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作者早年离家,童年趣事深刻在记忆中,不管走到哪里,都成了他思乡的回忆内容,而这些趣事,都是在月下或跟月亮有关,因此不多余3)除了故乡的月,文章还描写了哪些地方的月?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预设:本文通过列举自己到过的许多地方,那里的月夜始终没有故乡的月夜那般清凉,那般喜人没有写太多的记忆,作者记住的只是故乡的月明,门前池塘的月影,以及月夜下的童趣。

      把故乡农村的那种静谧祥和气氛与城市里的喧嚣作比较,把北大朗润园与鲁西平原的一个小村作比较,从中让人感受到“儿不嫌母丑”的深情明确:文中还写了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月亮起到了对比和烘托的作用,突出了故乡月亮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4)作者为什么要把故乡的月亮形容为“小月亮”?明确:用“小”字来修饰月亮,使故乡的月亮显得更加平凡,更加可爱;并且“我”故意拿故乡的小月亮和见过的广阔世界的大月亮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更加强烈而真挚地表达出对故乡深厚而独特的情感,故乡哪怕再平凡,也永远是“我”的最爱5)为什么在第5自然段作者写“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改故乡为第二人称“你”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此刻作者感情强烈到极点,为便于直接抒情,改故乡为第二人称,抒发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挚爱之深情2.美点寻踪1)品读有关月色的描写,赏析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说说文章运用了哪些写景的方法,谈谈其表达作用预设: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由很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包含了很多情感和记忆所以,思乡类的作品都是从一些具体的内容出发,由眼前之景激起相思之情,也就是借景抒情(本文最重要的写作手法)。

      此外还运用了以下写景方法:对比、衬托、虚实相生、动静结合;使用了以下修辞手法:拟人、引用、排比;调动多种感官:嗅觉、视觉、听觉在引导学生品析时,可采用下面的句式:我喜欢文中的“ ”这句,它运用了 (修辞)手法,表现了 2)分享你读了这篇文章的心得预设:针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方面品赏本文的人情美、语言美和意境美示例:这是一篇美文,作者以美的文字感染着我们,以真挚的思乡情感动着我们我最喜欢的是文中关于童年的那段描写,仿佛把我带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到了池塘、竹林、大山的怀抱,感受到夏夜的清凉,感受到空气弥漫着的欢乐的气氛……四、知识延伸,提升素养1.引导学生说说关于思乡的诗句过渡:这篇感情真挚醇厚、语言清新质朴的文章,以“月”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乡愁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古诗词中就有许多思乡的名句,大家积累了哪些?亮出来晒晒吧示例: 关于思乡的诗词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崔颢《黄鹤楼》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南宋]辛弃疾《满江红·点火樱桃》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增强他们背诵诗词名句的兴趣教师小结:古往今来,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往往借助文学意象如柳、月、炊烟、乡音等,通过动人的描写,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与牵挂大家课后继续积累有关思乡或月的作品,加深自己的知识储备吧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结:离家千万里,最忆是故乡,因为那里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生长的地方季羡林先生对故乡就怀着这样的深情尽管他在外漂泊几十年,阅历丰富,见识广博,但最思念的仍是故乡的那个小月亮故乡就是有这样的魅力,它像一根无形的线将我们牵绊,让我们永远无法忘怀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六、作业设计,巩固提升1.小练笔:大雨倾盆的时刻,野花绽放的瞬间,落叶飘零的刹那,或许都会引发你的情思,请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描绘某个画面或情境,写一个小片段。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就像“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以读为本,理解感悟本篇课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含义深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做到了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师生合作读、生生配合读、齐读等),去体味文章的语言,去感受文字中蕴含的情思通过这样一遍一遍地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满意效果,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二、以生为本,合作探究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自始至终没有过多地干涉学生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中合作、交流、讨论、争辩、质疑……,我只是在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做了适当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课文的感悟三、联系实际,升华情感语文教学既要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语文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课文结束时,我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并说出自己积累的关于思乡的诗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